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茅莓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体内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法筛选3日龄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Bvirus,DHBV)阳性麻鸭50只,将麻鸭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茅莓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拉米夫定组,于用药前、用药第7、14、21天及停药后第3、7天,取各组麻鸭静脉血,作鸭血清DNA斑点杂交,计算鸭血清DHBV—DNA密度,最后一次取血后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体内实验显示,盐水对照组动物血清DHBV—DNA水平与用药前比较未见变化(P〉0.05),拉米夫定组血清DHBV—DNA于用药第14天和第21天与用药前比较明显减低(P〈0.01),与盐水对照组用药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血清DHBV-DNA比较明显降低(P〈0.05和0.01)。与盐水对照组比较,茅莓提取物各剂量组21d疗程各时点血清DHBV—DNA未见变化(P〉0.05)。肝脏病理检查示各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茅莓提取物抗HBV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原形发挥作用,该原形在麻鸭体内经过代谢后,失去抗HBV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茵芍散体内抗DHBV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茵芍散体内以抗鸭乙肝病毒(DHBV)的作用。方法用PCR法筛选鸭乙肝病毒(DHBV)阳性血清,经静脉注射感染3日龄麻鸭,建立DHBV实验模型。将DHBV阳性麻鸭40只随机分为茵芍散高、中、低剂量组,拉米夫定组和模型对照组,常规饲养的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干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DHBV DNA含量,ALT和AST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茵芍散各剂量组用药后血清DHBV DNA含量显著降低(P0.01),其疗效与剂量和治疗时间密切相关。停药7 d后,茵芍散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血清DHBV DNA有反跳现象,而茵芍散中、高剂量组血清DHBV DNA没有反跳现象。结论茵芍散有抑制DHBV DNA及降低血清转氨酶、改善肝脏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萱益肝散抗肝损伤及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以武汉麻鸭(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为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30只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武汉麻鸭随机分为模型组、拉米夫定组和黄萱益肝散组(又分大、中、小剂量组);分别在给药第14 d及停药后第3 d采血,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LT/AST);在停药后第3 d处死各组麻鸭后,取小块肝脏组织,光镜观察肝脏病理情况;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黄萱益肝散组在给药第14 d、停药后第3 d的ALT/AST较模型组有所下降(P<0.05,P<0.01),其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炎症等病理变化较模型组有好转,肝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组也有所下降(P<0.05,P<0.01)。结论:黄萱益肝散有保护肝细胞和抑制肝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的福韦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及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效果.方法:采用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用阿的福韦口服治疗10天,检测用药前后血清中的DHBV DNA、DHBsAg,并取肝脏样本提取总DNA,作Southern Blot分析.此外,以2.2.15细胞为靶细胞,给药后通过检测细胞培养液中HBsAg、HBeAg和HBV DNA观察阿的福韦抗HBV效果.结果:阿的福韦各剂量组用药后均能使血清中的DHBVDNA显著降低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但停药后有DHBV DNA回升现象;用药前后DHBsAg无明显改变.肝组织Southern Blot分析亦显示用药后肝脏中DHBV DNA有明显降低,停药后DHBV DNA反跳明显.大剂量阿的福韦加入细胞培养12天,对HBsAg抑制率为17.01%,对HBeAg抑制率为26.80%,对HBV DNA抑制率为26.92%.结论:阿的福韦在鸭体内有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但停药后DHBVDNA有"反跳"现象;体外实验无明显抗HBV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叶下珠复方Ⅱ号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筛选DHBV—DNA阳性的先天感染鸭30只,随机分为5组:病毒对照组,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33.6、18.6、8.4g&#183;kg^-1&#183;d^-1)、拉米夫定组(剂量为20mg&#183;kg^-1&#183;d^-1)。各组于用药前后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DHBV—DNA含量变化。【结果】在给药第7、14、21、28天及停药后第5天叶下珠复方Ⅱ号高、中剂量组鸭血清DHBV—DNA含量显著降低,与给药前和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叶下珠复方Ⅱ号具有一定的抑制DHBV复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万乃洛韦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万乃洛韦在体内抗鸭乙型肝为病毒(DHBV)的作用,为临床治疗乙型肝炎病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重庆麻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用万乃洛韦治疗1个月,检测用药前后血清中的DHBV DNA及转氨酶、肝转氨酶、肝细胞病理、肝细胞中的DHBV DNA等。结果 万乃洛韦用药1月能使血清DHBV DNA总体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各剂量组血清DHBV DNA有阴转现象。肝脏病理检查及血清转氨酶 检查发现,万乃洛韦对肝组织无明显影响,大剂量用药组ALT虽有轻度升高,但停药后即恢复正常。Southem Blot检测肝组织内DHBV DNA,提示该药能抑制病毒在肝内的复制,但不能彻底清除超螺旋DNA。结论 万乃洛韦在体内有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甘露消毒丹加减方体内抗DHBV病毒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甘露消毒丹加减方在鸭体内抗DHBV病毒的作用。方法:从5日龄龙岩麻鸭中筛选出先天感染DHBV的鸭子72只,分为病毒对照组,甘露消毒丹加减方大、中、小剂量组,拉米夫定组,拉米夫定加大剂量甘露消毒丹加减方组,每组12只。喂养13d后,除病毒对照组外各组鸭子开始给药,28d为1个疗程。于用药前、用药第7d、第14d、第21d和第28d及停药后第5d采集血样,检测各组鸭血清DHBV—DNAOD490值。结果:甘露消毒丹加减方中、小剂量组给药后各时点血清DHBV—DNAOD490值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给药前比较,大剂量组在给药后第14d、第21d和第28d血清DHBV-DNAOD490值降低(P〈0.01,P〈O.05);与给药前及病毒对照组各相应时点比较,拉米夫定组和拉米夫定加大剂量甘露消毒丹加减方组在给药后第7d、第14d、第21d和第28d血清DHBV—DNAOD490值降低(P〈0.01,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加减方对DHBV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白背叶根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模型,观察白背叶根提取物对小鼠足趾肿胀炎症足中NO,MDA,SOD的影响。[结果]白背叶根提取物高、中剂量能显著减轻角叉菜胶引起小鼠足趾肿胀的肿胀率(P0.01);白背叶根提取物高、中剂量能显著降低角叉菜胶致小鼠肿胀足的NO含量(P0.01或P0.05);白背叶根提取物高剂量能显著降低角叉菜胶致小鼠肿胀足的MDA含量(P0.05);白背叶根提取物高、中、低剂量能显著提高角叉菜胶小鼠肿胀足的SOD活力(P0.01)。[结论]白背叶根提取物对急性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内NO的释放,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肝排毒饮抗鸭乙型肝炎(DHBV)作用。方法用Dot—BLOT法筛选出DHBsAg强阳性1d龄华南麻鸭。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拉米夫定(ACV)组和清肝排毒饮大、中、小剂量组。除模型组外,其他各组均灌胃口服治疗10d,于用药前(T0)、用药第5d(T5)、第10d(T10)厦停药后第3d(P3)分别采血,采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用药前后鸭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HBV DNA)的动态变化。结果清肝排毒饮中剂量治疗组第5、10d鸭血清DHBV DNA OD值明显低于培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与拉米夫定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停药3d后无反跳。结论清肝排毒饮有一定的抑制DHBV DNA复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疏肝健脾祛湿中药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由疏肝健脾袪湿中药组成的加味四逆散醇提物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方法:采用先天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广州麻鸭为动物模型,以斑点杂交法检测用药前后鸭血清DHBV-DNAOD值的变化,并以拉米夫定作阳性对照。结果:加味四逆散大剂量组用药第5天和第10天,血清DHBV-DNAOD值明显下降,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与自身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加味四逆散中剂量组在用药第5和第10天,血清DHBV-DNAOD值明显下降,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5);与自身用药前比较,用药第10天,血清DHBV-DNAOD值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大、中剂量在鸭体内有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B、C基因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治疗作用。方法观察未用、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时间延长血清病毒标志物HBV DNA水平、HBeAg血清转换率及随拉米夫定疗程延长乙肝病毒聚合酶及转录酶区酪氨酸-蛋氨酸-门冬氨酸-门冬氨酸基序(HBV YMDD)耐药变异率等的变化,对比分析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B、C基因型乙肝患者的病毒抑制效应。结果(1)未用拉米夫定治疗的乙肝患者, B基因型者HBV DNA水平低于C基因型者,而自发HBeAg血清转换率高于C基因型者。(2)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的乙肝患者,B、C基因型者之间HBV DNA水平、HBeAg血清转换率及YMDD变异率没有明显差异。(3) B、C基因型患者均随拉米夫定疗程延长HBV DNA水平下降,HBeAg血清转换率增加,但YMDD变异率也增加。结论(1)未用拉米夫定治疗的自然状况下C基因型乙肝患者携带的乙肝病毒复制能力强于B基因型患者者且不易清除。(2)使用拉米夫定疗程相同时B、C基因型患者之间拉米夫定的病毒抑制效应及HBV YMDD耐药变异率相似。(3)C基因型HBV感染的乙肝患者及早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2.
周耀霞  杨秀兰  赵聪 《四川医学》2001,22(12):1111-1112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成拉米夫定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每日口服拉米夫定100mg,疗程1年,对照组采用一般保肝、退黄、降酶治疗.结果治疗组累计75%患者血清HBV-DNA阴转,最终持续阴转率70%.对照组HBV-DNA累计阴转率33.3%,最终阴转率为23.8%,两组疗效比较P<0.05.治疗前丙氨酸转氨酶(ALT)增高的患者,52周时治疗组的复常率83.8%,对照组为25.8%,P<0.05,治疗组累计53.8%患者血清HBeAg阴转,最终持续阴转率53.8%.对照组HBeAg累计阴转率13.3%,最终阴转率为6.0%,两组疗效比较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拉米夫定能明显降低血清HBV-DNA水平,促使ALT恢复正常,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用两种治疗策略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检索2010年7月以前在PUBMED,EMBASE,CNKI等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拉米夫定(剂量100 mg/d)联合阿德福韦酯(剂量10 mg/d)与恩替卡韦单用(剂量1 mg/d)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程≥48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χ2检验分析研究间的异质性,以相对危险度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疗效判定指标包括血清HBV DNA检测不到(阴转)、血清ALT复常、血清HBeAg抗体转换。结果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方式与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株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48周血清HBV DNA阴转率、血清ALT复常率和血清HBeAg抗体转换率比较的P值分别为0.25,0.61和0.33。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用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药物“911”在鸭实验动物模型中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效果。方法:北京鸭足静脉注射DHBV,第1次试验随机分为空白,Ara-AMP对照和20,40,80mg/kg3个治疗组,于感染后第7d,给药后第5,10d和停药后第5d采血,第2次试验设空白对照和40.80mg/kg2个治疗组,用药后第5,10d及停药后第5d各组分别处死3只鸭取肝脏检测肝HDBV DNA,采用DOT EIA法检测血清DHBsAg,斑点分子杂交法检测DHBV DNA,Southern转膜杂交检测鸭肝DHBV DNA。结果:第1次试验结果表明,血清DHBsAg及DHBV DNA在20mg/kg组基本无变化,在40mg/kg组治疗后明显下降,但效果无80mg/kg组明显;80mg/kg组DHBsAg 及DHBV DNA水平治疗效果最明显,与用药前及空白对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第2次试验与第1次试验的结果基本吻合,鸭肝脏DHBV DNA检测表明,80mg/kg治疗组对鸭肝DHBV DNA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减少鸭肝DHBV DNA含量。结论:“911”有较好的抗DHBV感染效果,具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5.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鸭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胸腺肽α1(Tα1)和拉米夫定对樱桃谷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以DHBV阳性血清感染1日龄樱桃谷鸭,制备鸭乙型肝炎模型.用拉米夫定治疗12 w后,联用Tα1治疗8 d,以拉米夫定治疗为对照组,半定量PCR法检测鸭血清中DHBV,常规病理学方法观察鸭肝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拉米夫定治疗后鸭血清中DHBV水平显著降低(4483.2±5193.4 vs 9351.8±5059.6),联合Tα1治疗后抗DHBV效果更加明显(1692.2±589.2).拉米夫定治疗可减轻肝细胞变性(3.2±0.8 vs 4.6±0.5)和炎症反应程度(6.2±3.3 vs 8.6±2.8),联合Tα1治疗后肝脏炎症反应有所加强(9.0±5.2).结论:拉米夫定可抑制DHBV复制,联用Tα1抗病毒效果更好,而且有加强肝脏内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7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替比夫定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疗程48周,定期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在ALT复常率和HBeAg转换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定期比较两组患者HBV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替比夫定组血清HBVDNA自基线下降值为6.07log10,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替比夫定治疗可以快速、有效降低HBVDNA,促进HBeAg阴转,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拉米夫定快速抑制病毒复制从而降低血清中HBV DNA含量来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代表Th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免疫细胞因子IL-2和IL-4能否恢复。方法7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口服拉米夫定,每日1次,每次100mg,疗程1年。在拉米夫定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第3、6、12个月抽血检查HBV DNA、肝功能、乙肝二对半、IL-2和IL-4。结果完全应答组拉米夫定治疗期间IL-2升高,IL-4降低,且治疗期间各时间点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应答组治疗期间IL-2升高,IL-4降低,但前者仅治疗第3、6个月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仅治疗第3个月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应答组治疗期间IL-2、IL-4含量同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含量和病毒含量这二者之间的改变有一定的联系。结论拉米夫定通过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病毒含量能够恢复代表辅助性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免疫细胞因子IL-2和IL-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