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胸鼠是家栖鼠优势种 ,近年来随着建筑材料改变 ,黄胸鼠生存环境恶化 ,特别是居民区的黄胸鼠数量大幅度下降 ,褐家鼠数量上升。为了解鼠类种群数量变化是否影响媒介蚤与寄主的关系 ,我们于2000年1~5月对黄胸鼠、褐家鼠鼠体蚤的染蚤率、蚤指数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方法用笼日法 ,捕捉地点选在合浦县山口镇居民区 ,鼠笼规格210×110×90毫米 ,诱饵用鲜番茹。每月至少抽检黄胸鼠与褐家鼠25头 ,活体及时送回实验室作分类统计 ,计算逐月染蚤率与蚤指数。2结果与分析2.1黄胸鼠、褐家鼠鼠体蚤染蚤率捕获动物中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雷州市黄胸鼠鼠体蚤的种群构成及消长.方法 1985-2004年在雷州市辖区内选点捕鼠,收集黄胸鼠鼠体蚤,经鉴定分类后,计算蚤指数和构成比.结果 共捕获黄胸鼠1721只,获蚤4种2345匹,其中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为主要寄生蚤,平均指数分别为1.24和0.12,构成比为91.13%和8.66%,人蚤和猫栉首蚤指名亚种指数及构成比均较低.结论 黄胸鼠是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的主要宿主;且印鼠客蚤数量逐年增多,缓慢细蚤数量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3.
敌鼠钠盐对黄胸鼠的毒杀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敌鼠钠盐对黄胸鼠的毒杀效果试验云南省孟连县卫生防疫站(邮编:665580)王政友黄胸鼠为我县居民区和农耕区的优势种,分别占总捕获鼠数的91.23%及79.83%。为进一步掌握敌鼠钠盐对黄胸鼠的毒杀效果,于1992年6月至1993年进行了试验研究。一、...  相似文献   

4.
黄胸鼠生态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胸鼠是我国主要的家栖鼠,已经适应了现代城市环境,借助交通工具快速扩散,比褐家鼠更容易发生抗药性,防治难度大。对黄胸鼠的分布区系、习性、取食毒饵行为、防治、抗药性等领域的研究做了综述,以期为黄胸鼠的防治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溴敌隆毒杀黄胸鼠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溴敌隆对黄胸鼠的毒杀效果。方法 实验室用不同诱饵进行有选择性试验和无选择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现场毒效试验。结果 有选择性试验,试鼠对0.005%小麦、大米、稻谷和成品颗粒毒饵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88、0.73、1.11和0.13,对0.01%小麦毒饵的摄食系数为0.81。无选择性试验,0.005%小麦、大米和稻谷毒饵1—4次给药,毒杀率均低于30%,0.005%成品颗粒毒饵2次给药,毒杀率为80%,0.01%小麦毒饵2—3次给药,毒杀率分别为60%和75%。现场试验,0.015%小麦毒饵3d饱和投饵,灭效为93.02%。结论 溴敌隆自配的新鲜毒饵适口性好,但0.005%-0.01%毒饵的毒杀率均较低,药物的质量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6.
杀鼠新是辽宁省化工研究所研制的抗凝血杀鼠剂。为了解其对黄胸鼠、黄毛鼠、板齿鼠的慢性毒力,1993年6~11月进行了测定。1材料与方法1.1动物来源黄胸鼠、黄毛鼠、板齿鼠均捕自遂溪县,并经实验室内10天适应性饲养,选择健康成体,编号,分雌雄,称体重、记录,随机分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1.2药物与稀释剂用吐温-80作溶剂,将杀鼠新配制成所需浓度药液。1.3试验方法药量按药液浓度、剂量、动物体重逐只计算。用灌胃法,每天1次,连续4天,试验观察期21天。观察期内每天记录给药后每只动物的反应情况,并剖检死亡动物;超过观察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南通市区黄胸鼠凝血酶原时间(PT).方法 PT测定采用仪器法,以INR表示.结果 平均PT值为1.04,黄胸鼠与大白鼠差异无显著性(P>0.05),雌、雄鼠比较有差异(P<0.05),崇川区与港闸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此次实验所测得的黄胸鼠PT值范围为0.73-1.54.PT值有雌雄和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贵州省鼠疫疫源地兴义市疫源乡镇黄胸鼠对抗凝血杀鼠剂的抗性水平.方法 采用无选择摄食实验,对试鼠单笼饲养,进行9d攻毒后正常饲养观察,总实验期25 d.结果 实验共选合格试鼠23只(12 ♂/11♀),体重67~170 g,其中13只鼠死亡,死亡剂量117.65~293.75 mg/kg,死亡时间6.62(4~10)d;10只鼠成活,成活剂量284.76~522.73mg/kg;抗药性发生率为43.48%.结论 兴义市黄胸鼠对杀鼠灵存在抗药性个体和抗药性种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通市区黄胸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方法 PT测定采用仪器法,无选择性摄食实验在实验室进行,摄食0.05%杀鼠灵毒饵。结果 22只实验黄胸鼠其PT(以INR值表示)平均值为0.94;在9 d的摄食过程中,平均摄药量为148.9 mg/kg,在25 d的观察期内,16只死亡,6只存活;存活的黄胸鼠中,其摄药量均超过黄胸鼠143 mg/kg的抗药性标准,抗药性发生率达到了27.3%。结论南通市区黄胸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杀鼠灵可能已产生群体抗药性。  相似文献   

10.
雷州市黄胸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捕自广东省雷州市的黄胸鼠在应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数年后对第一代药物的抗性发生水平。方法将捕自雷州市郊的黄胸鼠室内预饲一段时间后,选择合格试鼠,配制0.005%杀鼠灵毒饵采用无选择性摄食试验法饲毒(LFP法),观察并分析试鼠的死亡率与食毒量的关系。结果黄胸鼠抗性检测合格试鼠共36只,检测结束后试鼠因药物死亡32只,试鼠对杀鼠灵的抗性发生率为11.11%,接近抗性种群形成临界水平;死亡试鼠性别间在致死剂量和死亡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f=30,Pd=0.987,Pt=0.971);全部死亡试鼠平均食毒剂量(115.71±53.84)mg/kg,平均死亡时间(7.2±2.4)d。结论在抗凝血灭鼠剂的使用过程中要定期监测害鼠对药物的敏感度变化趋势,为药物灭鼠的选择提供依据,以节省有限的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实验室测定黄胸鼠对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大隆的敏感性,为进行抗药性调查提供正常的黄胸鼠敏感种群本底资料。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做无选择性摄食试验。试鼠雌雄分开,随机分组,分5个不同食毒期摄食0.00016%大隆毒饵。数据用Bliss计算机程序,计算不同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黄胸鼠性别之间对大隆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0.05,PLFP50>0.05),故雌雄数据合并计算,得毒力回归方程y=2.49 5.70x,LFP50、LFP99及其95%置信限分别是2.75(2.39~3.17)d和7.04(4.89~10.13)d。结论按WHO修订以致死99%敏感靶标鼠种的食毒期(LFP99)取整天数作为抗药性检验标准,湛江地区黄胸鼠对0.00016%的大隆毒饵食毒期超过8d存活为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2.
杀鼠灵对黄胸鼠杀灭效果及其凝血酶原时间值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杀鼠灵对淮安地区黄胸鼠的杀灭效果及其黄胸鼠凝血酶原时间(PT)。方法杀灭效果实验采用摄食法,PT测定采用仪器法。结果淮安地区15只黄胸鼠在观察期内全部死亡,平均死亡天数为10.13d,平均消耗杀鼠灵(原药)为2.57mg/kg,平均PT值(以INR表示)为1.41,雌雄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9,P=0.876)。结论杀鼠灵可以有效地杀灭淮安地区黄胸鼠,所测得的黄胸鼠PT值范围为0.94~2.88。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宝山区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溴敌隆的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宝山区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溴敌隆杀鼠剂的抗药性,为科学使用化学灭鼠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的无选择性摄毒实验方法。结果 实验的21只黄胸鼠和20只褐家鼠,供给0.005%溴敌隆毒饵后在实验期限内均死亡,平均死亡天数分别为6.3和6.7 d,平均消耗溴敌隆原药分别为14.91和23.99 mg/kg,且未检测到抗溴敌隆的黄胸鼠和褐家鼠个体。结论 宝山区的黄胸鼠和褐家鼠对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均无明显抗药性。应定期开展抗药性监测,科学选用第一、二代抗凝血杀鼠剂,以延缓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试验观察未频繁使用抗凝血灭鼠剂的长沙市城区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抗药性发生率。方法用0.025%杀鼠灵毒饵和0.005%溴敌隆毒饵进行无选择性摄食试验。结果 0.025%杀鼠灵毒饵和0.005%溴敌隆毒饵投药期18d,黄胸鼠对杀鼠灵抗药性发生率为43.48%(10/23),对溴敌隆抗药性发生率为21.21%(7/33)。结论在长沙市城区,近年来未频繁使用抗凝血灭鼠剂的地方,黄胸鼠仍存在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家鼠鼠疫疫源地影响室内黄胸鼠丰盛度的因子。方法在云南省梁河县选择30个鼠疫历史疫源村,每个村随机抽取20户家庭,放置鼠笼捕获鼠类动物,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鉴定其种类。采用调查和实地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潜在影响黄胸鼠丰盛度的因子。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在R软件下进行多水平跨栏回归统计分析。结果共捕获166只鼠类动物(黄胸鼠133只和臭嗣鼯33只)。多水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傣族、铁桶储存粮食、家中养犬、住家周围有其他房屋的家庭增加捕获黄胸鼠的概率为1.67~2.76倍,养鸡家庭超过80%的自然村其捕获黄胸鼠数量增加2.18倍,有公共厕所的自然村增加了捕获黄胸鼠的概率为1.93倍,同时也增加捕获数量2.38倍。自然村周围种植玉米以及养猫、牛的家庭降低了捕获黄胸鼠的概率(45%~6l%),院外有厕所的家庭捕获黄胸鼠数量下降63%。结论黄胸鼠丰盛度高低与周围生态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疫区为达到预防和控制鼠疫的最佳效果,须考虑影响黄胸鼠丰盛度的生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和分析南通市黄胸鼠和褐家鼠凝血酶原时间(PT)。方法PT测定采用仪器法,PT采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表示。结果黄胸鼠、褐家鼠及对照大白鼠的INR平均值分别为0.97、1.40和0.88;方差分析表明,黄胸鼠和褐家鼠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26,P<0.05);褐家鼠和大白鼠之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0.527,P<0.05);黄胸鼠和大白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1,P>0.05)。崇川区与开发区的褐家鼠INR值经成组设计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6,P<0.01),崇川区与港闸区的黄胸鼠经成组设计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1,P>0.05)。结论实验所测得的黄胸鼠及褐家鼠INR值范围分别为0.60~1.92和0.84~2.29,PT值有性别、鼠种、区域间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