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湖南省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HV)流行情况及病毒型别。方法采用IFA法检测鼠肺中HV抗原;用RT-PCR法扩增阳性标本中HV的部分S和M片段;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及分型。结果在湖南省HV流行的地区共捕获啮齿动物344只,其中6份标本HV抗原阳性,病毒携带率为1.74%。对扩增出的部分S与M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5份标本中的病毒为汉城型HV(SEOV),1份为汉滩型HV(HTNV)。用S(620~990 nt)与M片段G2区(2001~2301 nt)核苷酸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湘乡褐家鼠、黄胸鼠及黄毛鼠携带的病毒均为SEOV的S4亚型;宁远褐家鼠携带的病毒为SEOV的一个新亚型;石门小家鼠携带的病毒为HTNV的H4亚型。结论湖南省为混合型HV疫区,以汉城病毒为主,并具有宿主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海淀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啮齿类动物中汉坦病毒(HV)的自然感染情况,为HFRS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夹夜法在海淀区捕鼠,捕获的啮齿动物进行分类鉴定并解剖取肺脏,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V。结果在辖区内共捕获啮齿类动物2属3种225只,褐家鼠为优势鼠种。该区HV自然感染率范围为4.60%-20.00%,平均6.22%。其中不同鼠种自然感染率褐家鼠为6.96%,小家鼠为6.06%,黑线姬鼠为0。结论海淀区啮齿类动物自然感染HV普遍,主要存在以家鼠属为宿主的HV感染。 相似文献
3.
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专家认为SARS冠状病毒可能来源于动物。动物冠状病毒普遍存在 ,其疫苗使用广泛 ,有可能导致动物冠状病毒变异 ,甚至越过生物种类屏障 ,感染人类并导致发病。啮齿类动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 ,并长期和人类接触。而啮齿类动物又是冠状病毒的重要自然宿主 ,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它可以引起小鼠的病毒性肝炎 (MHV)、大鼠冠状病毒病 (RCV)、大鼠涎泪腺炎。因此 ,调查目前啮齿类动物的冠状病毒感染情况 ,对探究SARS的起源和开展SARS的防治以及模型研究十分必要 ,为此 ,我们对广东省一些主要啮齿类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单位的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啮齿动物问汉坦病毒(HV)感染状况、HV基因型及其与宿主动物的关系。方法夹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确定鼠种构成。针对HV基因M片段部分序列设计2种型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法检测宿主动物带毒情况,并用ClustalX(5.0)和DNAClub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采用SPSS软件分析宿主动物H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捕获宿主动物295只,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71.53%。其次为小家鼠。占14.58%。RT—PCR检测宿主带病毒率,其中褐家鼠阳性率为18.01%,小家鼠为2.33%。对5份扩增阳性标本进行序列测定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均为汉城型(SEO)病毒。不同性别的褐家鼠HV感染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2,P〉0.05);不同体重的褐家鼠HV感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00,P〈0.001),体表有、无疤痕的褐家鼠之间HV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441,P〈0.001)。结论北京地区存在较为广泛的汉城型HV感染,目前尚未发现汉滩型HV疫源地。褐家鼠为北京地区HV优势宿主和主要带毒鼠,宿主动物种群特征与HV感染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大理地区是我国旋毛虫病的高发区,曾多次发生爆发性流行。为了解云南省大理州啮齿类动物血清旋毛虫特异性抗体阳性情况,探讨啮齿动物在旋毛虫病传播和流行中的作用,进行了此项调查。根据课题要求和旋毛虫病流行的历史资料,选定位于大理州中部大理市的下关、凤仪和湾桥,西北部洱源县的右所、凤羽和三营等地作为调查点。在各调查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室内(人房、磨房、养猪场和屠宰场等)和室外(灌丛、旱地和菜园等)不同生态环境作为诱捕小兽的场所。采用鼠笼和电子捕鼠器等捕捉工具,在小兽活动明显的地方和活动的高峰时间内捕获小兽,采集血液,常规方法分离血清,-20℃保存备用。同时,根据小兽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鉴定登记。采用工具捕捉不同生态环境的小兽,鉴定小兽种类。使用深圳绿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旋毛虫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调查吉林省长白口岸鼠种类及其携带汉坦病毒情况及基因特征。方法采用鼠夹法和鼠笼法捕获鼠类,并进行种类鉴定。无菌条件下解剖,取肺组织检测汉坦病毒感染情况。采用RT-PCR方法检测汉坦病毒M片段序列,利用DNAStar和MEGA 5.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长白口岸共捕获鼠类3科3属4种76只,其中大林姬鼠54只、黑线姬鼠16只、大仓鼠5只、小家鼠1只。共检出汉坦病毒核酸阳性样本5份,感染鼠种均为大林姬鼠,感染率为9.26%(5/54),汉坦病毒基因分型均为Amur型。结论吉林省长白口岸鼠种群中存在Amur型汉坦病毒感染,宿主为大林姬鼠,应坚持对口岸地区进行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的本底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8.
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genus hantavirus)。HV是人类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人类感染HV后主要导致2种严重疾病,即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renal syndrome,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HPS)。近几年HV的研究进展较快,世界HV分布区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
10.
11.
浙江省温州市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浙江省温州市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HV)流行情况及病毒型别,为该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鼠肺中HV抗原;用RT-PCR法扩增阳性样品中HV的部分S片段及部分M片段;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及分型.结果在温州市HFRS疫区共捕获啮齿动物96只,在6份鼠肺样品中检测到HV抗原,其中4只褐家鼠,1只黄胸鼠与1只黄毛鼠,病毒携带率为6.3%.用汉城病毒(SEOV)特异引物从其中5份HV抗原阳性样品中扩增出部分S片段(620~999nt)及部分M片段(2001~2301nt)并测定序列.对扩增出的部分S及M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5株病毒与现有的SEOV有高同源性,均为汉城型HV.但在用部分S片段及部分M片段核苷酸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上,5株病毒的聚集模式不同.结论温州市的褐家鼠、黄胸鼠、黄毛鼠均携带汉城型HV,并可能发生基因片段的重排.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呼和浩特市流行的汉坦病毒进行基因分型,为制定肾综合征出血热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初筛为阳性的鼠肺标本用汉坦病毒型特异性引物,以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部分M和S基因片段上的目的核苷酸序列,纯化回收测序后,将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病毒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以明确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及基因亚型。结果呼和浩特市33份阳性鼠肺中,其中32份为褐家鼠肺,1份为小家鼠肺,经巢式RT-PCR扩增,用汉城病毒型特异性引物共扩增出部分S、M片段(G1、G2区)69个,经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褐家鼠和小家鼠所携带汉坦病毒均为汉城型S1亚型。结论呼和浩特市家鼠中流行的汉坦病毒为汉城型,与流行病学分型一致。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浙江分离株Z521病毒株的S片段基因的结构特征。方法:从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提取细胞总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得到了与理论值相符的产物,将RT-PCR产物直接克隆T载体,纯化后测定序列,应用DNA STAR软件分析比较。结果:Z521病毒株S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共1700个核苷酸,四种核苷酸的比例分别为A31.82%,G 23.29%,T25.41%,C 19.47%,GC含量为42.76%,AT含量为57.24%,共编码429个氨基酸。Z521株S片段与HTN76118和SEO R22病毒比较,核苷酸同源率分别为86%和71.5%,氨基酸同源率分别为97.9%和83%。结论:Z521病毒株为HTN型毒株,与目前的浙江省毒株Z10存在差异,可能为新的亚型。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慈溪市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浙江省慈溪市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HV)流行情况及病毒型别.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鼠肺中HV抗原;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阳性样品中HV的部分S片段;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及分型.结果 在慈溪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点共捕获啮齿动物243只,在7份鼠肺样品中检测到HV抗原,其中4只为褐家鼠,3只为黄胸鼠,病毒携带率为2.88%.用汉城型病毒(SEOV)特异性引物从6份HV抗原阳性样品中扩增出部分S片段(620~999 nt)并测定了序列.对扩增出的部分S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6株病毒与现有的SEOV有最高的同源性,均为SEOV.用部分S片段核苷酸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6株病毒构成两个单元支,其中由褐家鼠携带的3株病毒与BjHD01株病毒的亲缘关系最近,分在同一分支,由黄胸鼠携带的3株病毒构成另一分支,与L99、R22及Hb8610株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 慈溪市的褐家鼠与黄胸鼠分别携带一种不同亚型的SEOV,表现出SEOV在同一地区的遗传多样性,并支持宿主与汉坦病毒共进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葫芦岛地区鼠类中汉坦病毒的感染流行情况以及病毒的型别.方法采用夹夜法捕捉鼠类,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的汉坦病毒抗原,阳性较强的标本接种到Vero E6细胞分离病毒,RT-PCR对分离的病毒与阳性样品扩增核苷酸片段并测序,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分型与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在200份鼠肺标本中共检测到11个样品阳性,阳性率为5.5%.选择阳性较强的标本,接种到Vero E6细胞并连续传代后分离到3株病毒.用S片段(620~999 nt)与M片段G1区(180~580 nt)的核苷酸构建的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葫芦岛分离的3株病毒均为S3亚型.用G2区的2003~2302 nt的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将来自不同地区的SEO型病毒可分为7个亚型,其中从葫芦岛地区分离的3株病毒与北京地区分离株CP211、ch302、dc501和山东省分离株SD10、SD227株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葫芦岛地区鼠类中汉坦病毒的携带率较高,主要流行S3亚型SEOV.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鼠形动物携带汉坦病毒状况及其型别.方法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RT-PCR方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和核酸,阳性者用长爪沙鼠和Vero-E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株的M片段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在浙江省HFRS疫区捕获的鼠形动物中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从该鼠鼠肺中共分离到6株汉坦病毒,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均为汉滩型汉坦病毒,其中Z521、524、534为H7亚型,TT-27、T-43、R88可能为新亚型;6株分离株之间的基因同源性较高,并与以往浙江省分离株具有较高同源性.结论 2008-2011年浙江省HFRS疫区鼠间存在汉滩型汉坦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浙江省丽水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阳性鼠肺标本中分离汉坦病毒(HV),并对丽水分离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M和S片段基因序列以确定毒株的型别和基因差异程度.方法 收集宿主动物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检测鼠肺标本HV抗原.将HV抗原阳性的鼠肺标本接种Vero-E6细胞,分离HV.提取病毒总RNA,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M和S基因全片段,克隆入质粒载体,纯化后测定序列,并同HV其他病毒株进行比较.结果 成功分离到2株HV,扩增出2株病毒的M和S全片段并测定了序列,经对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2株病毒与现有的HTNV有最高的同源性,均为HTNV,但与国内外其他的HTNV核苷酸差异高达13.4%~20.7%和10.3%~16.1%.用M和S片段核苷酸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2毒株分在HTNV发生群,与HTNV的Z10、A9、Z5病毒株亲缘关系最近,但独自构成一进化支.结论 浙江丽水分离株可以定型为HTN型病毒,与国内外其他的HTN型病毒基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