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右心衰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12例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右心衰竭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川芎嗪静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方面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可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右心衰竭的理想辅助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或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晚期并发心肺功能衰竭、肺性脑病,病死率较高,严重危重人民健康。我科于2000年6月~2003年10月共收治73例,经采取一系列临床观察与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此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引起右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致右心衰竭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规范化治疗,在此基础上应用左西孟旦,观察患者用药前后呼吸困难、24小时尿量、氧分压(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和二氧化碳分压(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B型尿钠肽(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肺动脉压力(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PAP)、右室舒张期末期内径(righ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RVEDD)的变化。结果应用左西孟旦后,患者呼吸困难较前明显缓解,24小时尿量较前明显增加,血气分析中PO2升高、PCO2降低,BNP、PAP及RVEDD都较用药前显著较低和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西孟旦可明显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增加患者尿量,提高患者PO2和降低PCO2,显著降低患者BNP、PAP及缩小RVEDD,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3. 3%,高于对照组的80.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NT-pro BNP、hs-CRP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能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炎症指标,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武根桃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6):1116-111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多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病变引起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痉挛、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生右心功能不全,发展为慢性肺心病。慢性肺心病病情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护理困难,为了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pulmonaryheartdisease,CPHD)合并肺血栓栓塞(PTE)致顽固性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36例肺心病顽固性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合并PTE,其中25例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给予溶栓抗凝治疗;11例无血流动力学障碍,单纯应用抗凝治疗。结果36例经溶栓和(或)抗凝治疗后,好转33例,3例死于呼吸衰竭及顽固性右心衰竭。结论肺心病合并肺血栓栓塞易致顽固性右心衰竭,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原发病及并发症掩盖,漏诊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李霞 《重庆医学》2013,(24):2842-2843,2846
目的探析Tei指数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疑似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患者98例(A组)和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群68例(B组)进行超声检查和Tei指数测量。超声检查指标有右室内径、右房横径、肺动脉主干内径、右室前壁厚度和肺动脉收缩压(SPAP)。结果 A组患者中31例(31.6%)具有明确的肺心病超声征象,42例(42.9%)患者未见明确肺心病超声征象,但存在三尖瓣和(或)肺动脉瓣反流,27例(25.5%)患者既未见明确肺心病超声征象,又未见三尖瓣或肺动脉瓣反流,三类患者Tei指数均显著高于B组人群(P<0.05)。结论 Tei指数能够反映患者右心功能,可做为评价病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于各种疾病引起的肺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循环阻力增高,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大甚至衰竭。主要病生基础是缺氧,由于心不忍长期慢性缺氧,可刺激肾脏产生较多的红细胞生成酶,促进血浆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原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刺激骨髓中的干细胞,加速红细胞成熟,并促进白蛋白的合成,引起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增多,红细胞的压积增大,而致高粘度血症。我院于2005年2月以来利用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20例肺心病,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或右心衰竭。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咳痰、气喘,活动后感心悸、气促,劳动耐力下降,有的以呼吸衰竭为主或以心力衰竭为主,也可两者并重。  相似文献   

10.
《透析与人工器官》2008,19(4):39-3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一种因肺、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继而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长此以往均可转变成肺心病,出现呼吸和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肺心病的患者可见胸闷,气急喘促,动辄加剧及心悸、肢体浮肿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我国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室病变引起者。消化道出血虽然为慢性肺心病的并发症,但临床上慢性肺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报道较少,现将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集的资料完整的7例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指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所导致肺血管阻力增高,形成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功能不全、右心衰的心脏病.肺心病具有发病机理复杂、临床病情表现危重、治疗需要多方面综合进行且较为困难及死亡率高等特点.如果治疗不全面不及时,病情将持续进展,后期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增加病死率.现就慢性肺心病的综合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收集1999年1月~20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死亡的8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患者的死亡记录,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主要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的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内科重症之一。我院自2004年8月以来,对26名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了系统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为慢性肺心病),是指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慢性肺心病为基层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肺心病常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导致患者经济和精神负担加重,预后不良。治疗的目的是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通过对200例慢性肺心病在基层的治疗分析,旨在探讨慢性肺心病的治疗特点,减少经济负担,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有或不胖有右心衰的一类心脏疾病。在我国,肺心病主要由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引起,约占81.1%。由于长期呼吸道疾病的煎熬,病人对反复多变的疾病过程缺乏认识,久治效果不佳,心肺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体会。方法: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23例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61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选择低分子肝素进行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2%和77.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浆t-PA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治疗组的t-PA含量明显增加,在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治疗中选择低分子肝素能有效改善血凝情况,从而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8.
隋学斌 《中外医疗》2009,28(5):42-42
老年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由于缺氧、酸中毒及其他多种原因,常并发各种电解质紊乱,其中低钠血症出现较早,最为常见,且明显影响预后。文中资料显示,老年肺心病急性期患者59例并发低钠血症21例,低钠血症发生率35.59%,低钠血症发生的风险随增龄而增加,这是因为老年患者肾脏、循环、呼吸储备能力不足,易致内环境紊乱,更易出现低钠血症,且老年人平时活动少,食欲差,不易受到重视。对于纳差、限制饮食的患者,应注意血液中Na+及胶体的补充,以预防低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薛芳教授应用清化痰热,去除痰浊,宣肺行水为主,辅以行气通腑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衰竭病例1则,并略述"肺为水之上源"理论及"宣肺行水"的临床意义以及"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及"行气通腑"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34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4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应积极进行防治,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尽快得以康复,而且还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