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目的 调查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在动物及媒介中的分布情况,为该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鼠笼法在发病区野外及居民区捕鼠,计算捕获率并进行鼠种分类,取其心、肝、脾、肺、肾、脑脏器;无菌采集当地的牛、羊、猪、鸡、犬等动物血,并采集螨、蜱、蚊等节肢动物;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鼠体脏器及螨、蜱、蚊体内SFTSV核酸;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动物血清中SFTSV总抗体.结果 东海县鼠类主要有黑线姬鼠、大仓鼠、小仓鼠、臭鼩鼱、褐家鼠、小家鼠6种;野鼠捕获率较高为13.47%,主要鼠种为黑线姬鼠;家鼠捕获率相对较低为6.98%,主要鼠种为小家鼠、褐家鼠;各种鼠均有不同程度感染SFTSV,野鼠的心、肝、脾、肺、肾、脑脏器感染SFTSV构成比肝脏最高为26.32%(5/19)>心、肺的21.05%(4/19)>肾、脾、脑的10.53%(2/19);室内鼠仅有心、脑脏器检出SFTSV核酸阳性,且为单一脏器感染;牛、鸡SFTSV的总感染率分别为4.55%和1.54%;节肢动物中的小盾纤恙螨及毒棘厉螨也携带SFTSV,而蜱和蚊未检出SFTSV核酸.结论 鼠类、牛、鸡及节肢动物中的小盾纤恙螨及毒棘厉螨可能是该地SFTSV的宿主动物或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福建省三都澳岛鼠体外革螨及恙螨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笼日法捕鼠,检获鼠体外革螨及恙螨。结果共检获革螨6769只,分属4科8属13种,恙螨31580只,分属1科2属6种。体外革螨密度最高的鼠种为针毛鼠,以土尔克厉螨、福建厉螨为优势种,黄毛鼠及针毛鼠染恙螨率及总恙螨指数均较高,但前者以小板纤恙螨为优势种,后者以苍白纤恙螨为优势种;灌木山地黄毛鼠革螨染螨率为86.67%,螨指数为9.99,两者均高于水稻田(染螨率为68.57%,螨指数为6.86);灌木山地黄毛鼠恙螨染螨率为93.14%,螨指数为128.30,两者亦高于水稻田(染螨率为36.90%,螨指数为29.03);毒厉螨、纳氏厉螨季节性不明显,全年均有出现,福建厉螨、土尔克厉螨、小板纤恙螨、苍白纤恙螨、广东珠恙螨及异毛纤恙螨均为冬春活动的螨,中华血厉螨仅出现于冬季,地里纤恙螨则出现于气温较高的夏秋季。结论福建省三都澳岛鼠体外革螨及恙螨的分布广泛,种群构成和密度受宿主、生境、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秋冬型恙虫病病人、恙螨、鼠东方体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秋冬型恙虫病流行季节黑线姬鼠、小盾纤恙螨、病人体内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Ot)基因型的一致性。方法采用Nested 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RFLP)技术对山东地区恙虫病流行季节病人、野外优势鼠种黑线姬鼠、鼠体外优势螨种小盾纤恙螨标本中Ot-Sta56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PCR/RFLP分析了12株分离自山东秋冬型恙虫病流行季节病人、黑线姬鼠、小盾纤恙螨体内的ot,2份采自黑线姬鼠体外的小盾纤恙螨匀浆及10份恙虫病人全血中的Ot-sta56目的基因,24份标本酶切图谱经与已知序列的ot内切酶图谱相比,与日本地方株-Kawasaki株具有相似的酶切图谱,但缺乏HhaⅠ的酶切位点;24份标本提取的Ot-DNA扩增产物分别经型引物扩增,均出现相应分子量的扩增片段,皆属日本地方株Kawasaki型。结论 秋冬型恙虫病流行季节病人、野外优势鼠种黑线姬鼠、鼠体外优势螨种小盾纤恙螨体内所分离的恙虫病东方体Sta56基因型是一致的,并在病人、黑线姬鼠、小盾纤恙螨间构成相互传播关系,这对当地恙虫病疫源地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口岸地区鼠类和刺猬体外寄生虫的种类和组成。方法采用夹夜法,在北京口岸捕获到小家鼠、褐家鼠、黑线姬鼠和刺猬,并从其体外捡取寄生虫。结果共采集到鼠类和刺猬体外寄生虫12种282只,经鉴定革螨6种61只,蜱类4种203只,恙螨1种13只,蚤类1种5只。其种类分别为毒厉螨、耶氏厉螨、纳氏厉螨、格氏血厉螨、驹鼯赫刺螨、家蝇巨螯螨、森林革蜱、草原革蜱、血红扇头蜱、长角血蜱、须纤恙螨和印鼠客蚤。结论除刺猬外,各鼠种染虫率和染虫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5.
江苏革螨4个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5月在江苏省镇江市大港港区的鼠形动物体表采获大量革螨 ,经鉴定其中的 4科 4属 4种为江苏省革螨新记录。Ⅰ .蠊螨科BlattisocidaeGarman( 1)蠊螨属BlattisociusKeegan①等钳蠊螨B .dentriticus宿主 :黑线姬鼠。Ⅱ .巨螯螨科MacrochelidaeVitzthum(2 )巨螯螨属MacrochelesLatreille②簇毛巨螯螨M .penicilliger宿主 :小家鼠。Ⅲ .厉螨科LaelaptidaeBerlese( 3)广厉螨属CosmolaelapsBerlese③叶氏广厉螨C .yeruiyuae宿主 :黑线姬鼠、褐家鼠、大麝。Ⅳ .皮刺螨科DermanyssidaeKolenati( 4)赫刺螨属Hirstio…  相似文献   

6.
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体外寄生革螨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体外寄生革螨群落结构。方法:1998年6月至1999年5月在该地区3类生境中共采集鼠类体外革螨22种1081只,用群落生态学方法计算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相似性指数,结果:革螨群落在森林中优势种不明显。在农田和灌丛很明显,革螨群落中,巢鼠厉螨为黑线姬鼠和背Ping的优势种;厩真厉螨为大林姬鼠的优势种;毒厉螨为社鼠的优势种;东方真厉螨为大仓鼠的优势种,结论:主要鼠种体外寄生革螨群落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东北中俄边境地区黑线姬鼠的种群数量及体外寄生蚤、蜱、革螨、恙螨的种类组成及寄生习性。方法采用笼日法捕鼠,收集鼠体外寄生虫。结果在东北中俄边境地区5县市捕获鼠3 351只,其中黑线姬鼠1 964只(58.6%)为优势种群。不同县市、生境和月份的黑线姬鼠数量组成有所不同。在黑线姬鼠体采获蚤、蜱、革螨、恙螨7 732只,计18属34种,其中蚤8属11种,蜱2属2种,革螨6属13种,恙螨2属8种,优势种群为栉头细蚤(28.8%),同源栉眼蚤指名亚种(23.8%),二齿新蚤(19.7%);全沟硬蜱(90.8%);耶氏厉螨(53.5%),厩真厉螨(40.0%);田宫新恙螨(66.4%)。黑线姬鼠体染蜱率(69.2%)及指数(8.7只)最高。结论本调查结果为东北中俄边境地区5县市的黑线姬鼠的种类数量及体外寄生蚤、蜱、革螨、恙螨的种类组成,寄生习性的深入研究和防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镇江口岸鼠形动物及体表寄生虫的种群生态和鼠肺组织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抗原携带情况。方法 将镇江口岸沿江60km岸线区域分为4类生态环境。设8个调查点,用夹日法和笼日法捕鼠,梳刷法采集鼠体表寄生虫,直接荧光法检验鼠肺HFRS抗原。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640只,鼠密度7.41%。隶属3日4科7属9种。黑线姬鼠是草灌区,码头区的优势种;褐家鼠,小家鼠分别是生活区,仓库区的优势种,褐家鼠,小家鼠和大麝Ju的繁殖指数均高于2。鼠形动物的密度高峰在2-5月份。各鼠种的性比和成幼比变化较大,采集鼠体表寄生虫1619只,隶属4目11科19属28种。蚤类,蜱类,革螨,吸虱,恙螨的优势种分别是上海狭蚤,长角血蜱,JuQing赫刺螨,锯多板虱,小盾纤恙螨,总染虫率为50.31%。带虫指数为2.53。鼠体表寄生虫3月份出现高峰,9月份出现次高峰,革螨和吸虱的宿主特异性低,宿主范围宽,鼠肺组织HFRS抗原阳性率为2.50%。阳性鼠为黑线姬鼠。结论 镇江口岸各生态环境的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的种类繁多,种群生态特征明显,口岸存在姬鼠型HFRS疫源地,黑线姬鼠是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9.
镇江口岸鼠形动物体表革螨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镇江口岸不同生境、不同种类鼠形动物体表寄生革螨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国境口岸卫生检疫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动物群落生态学、数学昆虫学方法,研究镇江口岸2001年6月至2002年5月4类生境中革螨群落的结构特性,并比较分析。结果 (1)镇江口岸的革螨群落由7科15属22种组成,优势种为鼩鼱赫刺螨(59.24%),从属种为格血厉螨(14.61%)、鼠腭毛厉螨(8.77%)、纳厉螨(7.11%);(2)鼠形动物染革螨指数一年有两个高峰,主高峰在3~6月份,次高峰在9~11月份;(3)码头区、草灌区、生活区和仓库区革螨的优势种分别是鼩鼱赫刺螨(72.52%)、鼩鼱赫刺螨(35.74%)、毒厉螨(25.00%)和鼠腭毛厉螨(30.77%);(4)主要鼠形动物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和大麝鼢体表革螨的优势种分别是鼩鼱赫刺螨(45.42%)、纳厉螨(53.49%)、鼠腭毛厉螨(36.36%)和鼩鼱赫刺螨(93.48%);(5)码头区与草灌区革螨群落的相似性指数较高,码头区和草灌区的黑线姬鼠,生活区的褐家鼠体表3个革螨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优势种群构成比较大。结论 镇江口岸各生境、各种类鼠形动物体表革螨群落的结构复杂,特征明显,生物多样性较高。宿主动物的种类及所处的生境均是影响其体表寄生革螨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革螨、恙螨与HFRS传病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革螨,恙螨与HFRS的传病关系,我所对革螨、恙螨与HFRS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结果证明,革螨、恙螨是黑线姬鼠(HFRS的主要宿上)鼠窝中的优势螨种,HFRSV的自然感染,能通过叮刺在鼠间传播和在螨体内经卵巢表明这两种螨可作为野鼠型HFRS鼠间的传播媒介,并可能兼有储存宿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山东地区秋冬型恙虫病传播媒介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山东地区恙虫病传播媒介。方法:1995年5月~2002年4月在山东恙虫病疫区捕鼠。观察鼠体外恙螨季节消长,分离恙虫病东方体(Ot)。结果:室内外共捕捉到的527只活鼠(黑线姬鼠335只,大仓鼠119只,黑线仓鼠6只,小麝鼩2只,褐家鼠63只,小家鼠2只),从活鼠体外共检获15467只恙螨,其中太平洋无前恙螨最多5720只,其它螨数量依次为小盾纤恙螨4175只,临淮岗纤恙螨3090只,须纤恙螨1687只,泰山纤恙螨466只,脆弱无前恙螨329只。恙螨季节变化:小盾纤恙螨主要出现在9~12月,高峰在11月,是秋季鼠体外绝对优势种;须纤恙螨出现在10~翌年4月,高峰在12月,为冬季优势螨种,临淮岗纤恙螨5月出现,11月消失,高峰在8月,为夏季优势种;泰山纤恙螨主要出现在6~10月,数量较少,且起伏较大;太平洋无前恙螨、脆弱无前恙螨全部采自仓鼠,主要出现在4~12月,高峰期在7月。Ot分离:小盾纤恙螨共接种11批,分离到5株Ot;须纤恙螨、临淮岗纤恙螨和太平洋无前恙螨分别接种4批,分离到4株、2株和2株Ot。小盾纤恙螨是恙虫病发病季节疫区鼠体外优势螨种,季节消长与当地人群恙虫病季节分布基本一致;能自然感染、叮刺传播和经卵传递恙虫病东方体;被恙螨叮刺或悬液接种的小白鼠血清中能检测到特异性抗体,以上结果证明小盾纤恙螨为当地秋冬型恙虫病的传播媒介。血清学分型:除从临淮纤恙螨分离到的1株为Karp型外,其余分离株均为Gilliam型。从不同材料中分离到的Ot毒力相差不大,均属弱毒株,分离株与标准株间有交叉免疫保护能力。现场和实验室杀螨实验表明,小盾纤恙螨对敌敌畏和以二氯苯醚菊酯为主的杀虫剂均很敏感,且防治效果至少可维持1个月以上。结论:小盾纤恙螨为当地秋冬型恙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同时其它螨种也有充当恙虫媒介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姬鼠型出血热疫源地宿主动物和恙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1992年12月至1993年12月对户县惠安化工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和恙螨的调查结果。1.捕获403只小兽,隶属2目7属8种,黑线姬鼠占捕获数的73.7%为优势种,其带螨率较高(74.65%);鼠密度高峰在10~12月份,11月份最高。2.收集恙螨39239只,隶属3亚科5属6种,亚须纤恙螨占60.34%,季节高峰在11,12月份,指数分别为314.83和239.75,占该两月恙螨总数的99.3%和99.6%;小盾纤恙螨占39.39%,季节高峰在10月份,指数为514.48,占该月份恙螨总数的99.9%。3.大仓鼠寄生恙螨6种,黑线姬鼠寄生4种;亚须纤恙螨和小盾纤恙螨宿主广泛,无特异宿主。4.本文结果表明:亚须纤恙螨在HFRS传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开展病毒学研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2012年春季江苏省某县羊及其体表蜱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感染情况,并对分离到的毒株进行全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对标本进行SFTSV核酸检测,所有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并测序,序列结果用Lasergene和MEGA4软件进行拼接和分析。结果 7只羊和从羊体上采集的93只长角血蜱中,1只羊的血清和淋巴结SFTSV核酸检测呈阳性,附着于该羊体表的1只长角血蜱病毒核酸也呈阳性,通过病毒分离获得2株SFTSV毒株,JS2012-yang01(羊)和JS2012-pi01(蜱)。序列分析结果显示,JS2012-yang01和JS2012-pi01的L、M和S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8%、99.8%、100.0%,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6%、99.6%、100.0%,进化树分析显示两株病毒处于同一亚分支。2株毒株与中国其他地区流行的SFTSV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95.9%99.6%(L基因),94.7%99.6%(L基因),94.7%99.5%(M基因)和95.0%99.5%(M基因)和95.0%99.5%(S基因),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其他毒株序列差异较大。结论该调查中分离自羊和蜱的SFTSV高度同源。蜱虫通过叮咬吸血,可能在SFTSV从动物到人的传播过程中起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恙螨体内出血热病毒检测增殖及其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小盾纤恙螨的媒介意义。方法 聚合酶锭反应和原位分子杂交法。结果 从恙螨体内检测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RNA;取恙螨幼虫、若虫定期做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TCID50/ml滴定,证明恙螨体内肾综合征了血热病毒可传播并有增殖现象;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在恙螨的卵巢细胞、支肠细胞等组织 检测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RNA。结论 研究结果为恙螨的媒介意义提供了具有分子水平的直接证据。对肾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革螨及恙螨体内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Y  Zhu J  Deng X  Wu G  Zhang J  Zhou Y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4):232-234,F003
目的 确定紧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在螨体内的定位。方法 用原位RT-PCR技术检测HFRSV在螨体内的分布。结果 HFRSV多见于革螨及恙螨的卵巢卵细胞、中肠及中肠支囊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周围,呈弥散分布,前体组织细胞少,其他组织细胞未见。革螨子4代、子3代和恙螨若虫阳性颗粒多于革螨子2代、子1代和恙螨幼虫。结论 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进一步证明革螨及恙螨可作为紧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6.
恙螨与肾综合征出血热传病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恙螨与HFRS的传病关系。方法 :观察鼠窝中恙螨的分布及季节消长、在鼠和人体的吸血能力 ,对HFRSV进行PCR分析 ,感染HFRS病毒情况。结果 :恙螨是黑线姬鼠(HFRS的主要宿主 )鼠窝中的优势螨种 ,其季节消长与发病相关 ,可通过鼠和人的正常皮肤叮刺吸血 ,有HFRS的自然感染 ,能通过叮刺在鼠间传播和在螨体内经卵传递HFRSV ,且与鼠、螨和人所分离HFRSV的抗原性一致。结论 :该螨可作为野鼠型HFRS鼠间的传播媒介 ,并可能兼有储存宿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摸清驻山东省部队营区及其周围恙螨宿主及其体表恙螨的种类、优势种群,为预防恙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驻山东省部队营区及周围作为调查点,收集啮齿动物耳壳和耳窝全部恙螨,用Hoyer's液封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 于1990-2010年在驻山东省17个地(市)区的部队营区共捕获啮齿动物937只,经鉴定分为2目,其中啮齿目有3科5属9种,食虫目仅1种;褐家鼠(55.60%)为优势种,黑线姬鼠的带恙螨指数(15.90)最高,带螨虫种类(9种)最多.收集并检出恙螨8917只,经鉴定隶属7属16种,脆弱瓦甲恙螨分布于所调查各营区且为优势螨种(37.24%),纤恙螨属共检测出7种恙螨,占全部恙螨种类的43.75%.结论 驻山东省部队营区及其周围恙螨宿主种类较多,做好灭鼠工作是预防恙虫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山东省烟台市人和动物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SFTSV)感染及流行情况。方法 2011年4-11月分别在烟台市的蓬莱和莱州2个SFTS病例高发地区连续采集与人密切接触的5种家养动物 (羊、 牛、 猪、 犬、 鸡) 血清标本3 576份,应用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和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血清中SFTSV总抗体和病毒核酸; 观察不同月份感染情况; 采集两地人群血清2 590份,应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SFTSV IgG抗体; 用Vero细胞从核酸阳性的人和动物血清中分离病毒,通过RT-PCR方法对 SFTSV S片段进行序列扩增、 同源性分析。结果 3 576份动物血清标本中SFTSV血清总抗体阳性1 439份,阳性率为40.24%,病毒核酸阳性163份,阳性率为4.56%。其中羊、 牛、 鸡、 犬、 猪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2.78%、 52.97%、 45.56%、28.73%和1.45%,核酸阳性率分别为5.72%、 4.63%、 3.02%、 5.25%和3.73%。动物体内的抗原抗体随季节消长而变化。2 590份人群血清SFTSV IgG抗体阳性率为5.41%。对10株来自人的毒株和3株来自动物的毒株进行S片段基因序列扩增分析,显示其同源性在95.23%~100.00%,与国内其他省市分离毒株比较,其同源性在94.72%~99.13%,高度同源。结论 烟台地区存在SFTSV流行,人与家养动物普遍易感,其基因序列高度同源,提示家养动物可能作为SFTSV的增殖宿主和扩散宿主,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