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林玲  李燕  吴艳丽 《吉林医学》2015,(4):755-757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督促并促进慢性乙型肝炎出院患者的遵医行为。方法:对226例慢性乙型肝炎出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出院后1周电话回访1次,试验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出院后1周、1月、2月等电话回访多次,回访时间最长为半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再入院的人数、次数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非常必要,能督促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时解决患者在出院后遇到的各种健康问题,满足健康需求,预防并发症,降低再次入院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巧芳 《吉林医学》2011,32(14):2843-2844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方法:将20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患者在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电话回访时间为1年;对照组不实施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特别是癌症患者,能让其感受到社会、医院对自己的关注,可增强患者的抗癌的信心,使其保持乐观心态,对延缓病程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对冠心病患者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方法将24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实验组病人于出院一周开始,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半年;对照组未实施干预。6个月后对患者遵医行为和再入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P<0.05或P<0.01)。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遵医行为,减少再入院次数,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对出院后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方法将24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实验组患者于出院1周后开始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半年;对照组不实施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再入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再入院人数及再入院次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遵医行为,对延缓患者病程进展,预防并发症,减少入院2次或2次以上的人数,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电话回访,对创伤骨科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解决患者出院后存在的一些康复问题,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避免由于康复阶段处理不当而影响功能恢复,甚至致残.方法 对180例创伤骨科出院患者按出院先后分成对照组(90例)和试验组(9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出院指导,试验组在常规行出院指导同时建立健康档案,开始进行电话回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每周1~2次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并督促患者按出院医嘱规定的时间及时到医院复查.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饮食、休息指导;伤口护理;患肢血运观察;功能锻炼等,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出院后对功能锻炼、休息及饮食知识的掌握、及时返院复查等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采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的开展体现了护理模式的转变,将健康教育延伸到出院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了由于康复阶段处理不当而导致的患者功能恢复不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电话回访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岳南  段琪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051-2053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经住院治疗后出院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实验组进行电话回访,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遵医率及生活指标达标率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遵医率及生化指标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出院糖尿病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对防止糖尿病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耐多药结核(MDR-TB)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38例耐多药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出院后1周开始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6个月。6个月后对患者负性情绪和遵医行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负性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电话回访可促进患者遵医行为,并可降低耐多药结核患者的负性情绪,为提高耐多药结核患者生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丽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2956-2957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癫痫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出院的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回访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系统的癫痫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回访组患者出院后给予电话回访,1年后评价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癫痫控制情况。结果:回访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回访组癫痫控制情况亦优于对照组控制情况(P<0.01)。结论:对癫痫病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更好地控制癫痫的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妇瘤科肿瘤出院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5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肿瘤出院患者100例,按妇瘤科电话回访制度进行至少3次电话回访,出院第16周对患者的遵医行为、复诊率、掌握疾病及自我保健知识情况、是否采纳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进行统计。结果100例患者获访98例(98%),失访2例(2%)。获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的98例患者中9r7例(98.98%)患者及家属表示欢迎和感谢,复诊率达98.98%(97/98),96例(97.96%)患者建立了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96例(97.96%)患者掌握了疾病的相关知识;遵医行为达到96.94%(95/98)。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提高了肿瘤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保健能力,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指导在脑卒中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46例脑卒中出院患者的资料登记入册,于出院后经2次通过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指导。结果:经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存在的健康问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管理中应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患者对疾病基本知识了解增多,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过电话回访对提高癫痫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效果研究。方法:对96例出院后的外伤性癫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在住院期间均进行癫痫基本知识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出院后三个月后回访,观察组出院后每周进行电话回访,对患者进行癫痫相关知识、服药指导、饮食活动、心理疏导等内容进行健康指导。结果:观察组对癫痫相关知识的了解、遵嘱行为、复诊率均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回访能有效提高外伤性癫痫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了康复,也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控制发作,减少复发,并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食管癌术后带鼻肠管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食管癌术后带鼻肠管出院患者作为实验组,过去50例食管癌术后带鼻肠管出院未进行电话回访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结合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模式。电话回访6月后比较2组患者院外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脱管,堵管发生情况比对照组患者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提高食管癌术后带鼻肠管出院患者遵医行为,减少脱管,堵管发生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定期电话回访对出院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8例机械瓣膜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出院当日均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另外给予定期电话回访,出院6个月时予以电话问卷调查是否按医嘱用药以及是否按要求定期复查,从而探讨定期电话回访对机械瓣膜置换患者出院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遵医行为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期电话回访可提高机械瓣膜置换患者出院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出院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出院前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出院后第一个月内每周由专职回访人员进行电话回访教育一次,而后1次/月,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差异。结果:观察组在遵医行为(正确服药、健康饮食、情绪管理、按时复诊)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心血管异常状况及复发状况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教育在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康复、减少重复住院率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对出院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2008年6月至9月住院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电话回访,1个月后发放问卷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疾病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的遵医行为明显低于观察组,而疾病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电话回访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疾病复发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于出院1、3、6和9个月后进行电话回访,对患者的规律服药、合理饮食、科学运动及定期检查等进行督促、指导,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照组患者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电话回访后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可提高遵医行为,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电话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脑卒中患者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出院后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还接受责任护士主导的个体化的教育和支持性的电话干预,对照组只接受出院后的常规教育,并对两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1年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二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话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肢体功能康复,增强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及脑卒中二次发病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电话回访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出院后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促进术后康复.方法 将24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实验组患者于出院1周后开始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为半年;对照组不实施干预.6个月以后将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遵医行为和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罗济琼  刘红  杨慧娟 《吉林医学》2013,(35):7500-7501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中的效果。方法:对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健康教育,6个月后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回访健康教育后,其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回访教育前,可提高自我预防、监测和保健能力。结论:电话回访是延伸院内健康教育,使患者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从而改善和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复发的目的而实施的一项人性化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宋航  何欣  郎欢馨  孙冰 《吉林医学》2013,(31):6589-6590
目的:通过采用电话回访的健康教育方式对社区内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方法:将社区内100例高血压患者按奇偶数顺序排列,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50例和对照组B组50例。对A组患者开始进行定期电话回访,建立高血压患者护理随访记录,每2周1次,回访时间为12个月,对B组不实施干预。结果:12个月后A组患者遵医嘱行为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复查血压值,A组患者比B组患者达标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有效通过生活、饮食等方面干预血压升高,对延缓患者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减少血压升高入院的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