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告46例经手术治疗并获得病理证实的纵隔畸胎瘤。由于肿瘤压迫、外侵、恶变和继发感染等常使临床表现复杂化、多样化,因此常常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纵隔畸胎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本院1998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纵隔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外科治疗方法.结果 30例纵隔畸胎瘤中,畸胎瘤位于左前纵隔者13例,右前纵隔17例.畸胎瘤外穿10例,其中继发肺感染5例,胸腔感染3例,心包感染1例.病理证实囊性畸胎瘤21例,实性畸胎瘤9例,其中3例镜检为恶性细胞,诊断为恶性畸胎瘤.肿瘤完整切除28例,次全切除2例,其中合并心包部分切除3例,合并肺叶切除2例.术后随访25例,失访5例,随访时间2~8年,无肿瘤再发.结论 纵隔畸胎瘤临床和X线及CT表现复杂,易被误诊,手术治疗时应注意手术切口和术式的选择,防止术中出血,注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王毅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7):695-695
纵隔畸胎瘤CT表现常复杂多变,虽然多数病例可在术前根据CT表现作出正确诊断,但误诊率仍较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0年间确诊的8例纵隔畸胎瘤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纵隔畸胎瘤的认识以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纵隔巨大恶性畸胎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纵隔巨大恶性畸胎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报道1例并回顾国内24例病例,结合国内外献进行分析。结果:包括本例在内的25个病例中,男性12例,年龄10-60岁,平均33.2岁。所有病例均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咳嗽、胸痛。临床误诊率达52%(13/25),CT或MRI可以明确诊断。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11例,后外侧切口8例。肿块完全切除20例,切除率为80%。结论:纵隔巨大恶性畸胎瘤临床误诊率较高,CT或MRI可以明确诊断,手术切口以暴露良好为原则,正中切口和后外侧切口为相对较常用的切口,手术切除率高。  相似文献   

6.
纵隔畸胎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纵隔畸胎瘤CT征象的诊断价值与限度。方法 从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纵隔畸胎瘤的85例病人中选择CT资料完整者63例,均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基本CT均表现为孤立性前纵隔包块。其中囊性包块26例,均为成熟型,包括单房囊型13例,多房囊型7例,子-母囊型6例。囊实性包块29例,实性包块8例,均为不成熟型畸胎瘤。特殊CT征象包括:脂-液平面6例,脂密度子囊5例,水密度子囊3例。结论 前纵隔的囊性或囊实性包块内水样密度、脂质密度、软组织密度及不同形状的钙化并存或相互混杂或(和)包块内含有骨块、牙齿,显示脂-液平面、脂密度子囊、水密度子囊对本病有特异性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用实时线阵扫描仪诊断11例纵隔畸胎瘤。男性3例,女性8例;年龄7~60岁。超声所见:8例为囊性畸胎瘤,其中2例呈囊性回声。(1例为厚壁单纯囊肿,其内壁不规则;另1例呈多房性囊肿,内有腐烂物;4例为混合性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3岁。以胸闷、气短两年,加重伴胸痛3个月。否认结核,有与牛、犬接触史。体检无特殊记载。胸正位片左肺中下野见-9×10cm类圆形致密阴影,边缘光滑,并可见断续的蛋壳样钙化影环绕其周边。病灶内缘部分与纵隔重叠,与纵隔相邻处呈现锐角改变。左侧位片类圆形影位于左肺上叶舌段分布区。X线诊断为左肺上叶舌段单发肺包虫囊肿。  相似文献   

9.
畸胎瘤是常见的纵隔肿瘤,多发生于前纵隔,一般位于心脏底部。由于此瘤生长缓慢,在未压迫周围脏器时,可无任可症状和体征。我科收治一例纵隔畸胎瘤,经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 雷×,女性,5(1/2)岁。因反复咳嗽一年余于1981年2月20日入院。患儿于一年多前开始出现反复性咳嗽,常为刺激性、阵发性干咳,偶有少量稀薄痰液,略带臭味。半年前开始发现痰液中偶有少许血丝,无毛发样物。咳嗽时常感气喘,但无明显低热,盗汗,饮食如常。曾因发热、发冷、咳嗽加剧而四次入当地医院留医,按肺炎、结核性胸膜炎治疗好转出院,但咳嗽未彻底消失,声音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10.
纵隔畸胎瘤为常见的纵隔肿瘤,在原发性纵隔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神经原性肿瘤和胸腺瘤。典型者诊断一般不难,但有部分病例由于生长方向、生长方式、生长速度及生长部位较特殊且临床及X线不典型,以致延误诊断。现对我院及作者本人经手诊断且资料完整的57例纵隔畸胎瘤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 患儿女,7个月,因间断发热、咳嗽、气喘,曾按“喘支炎”、“支肺炎”、“胸膜炎”治疗月余无效,于1992年6月3日收住院。系第1胎,足月顺产,哭声宏亮,母乳喂养。查体:T38℃,P160次/min,R60次/min。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呼吸急促,口周发绀。颈软,气管偏向右侧,胸廓不对称,左侧饱满,呼吸动度减弱,叩呈实音,呼吸音减低,背底部可闻及细湿罗音,左侧呼吸音增强。心界叩不出,心律齐,160次/min。腹软,肝肋下2cm,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无异常发现。 实验室检查:WBC12×10~9/L,N0.66,L0.34,RBC3.9×10~(12)/L,Hb110g/L。肝功、心电图正常。血浆总蛋白74.3g/L,白蛋白38.5g/L,  相似文献   

12.
纵隔畸胎瘤的声像图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兰 《蚌埠医学院学报》1998,23(1):50-50,F002
目的:探讨纵隔畸胎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疑纵隔肿瘤患者术前多方位,多切面细致检查,术后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22例纵隔畸胎瘤均位于前纵隔,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成熟性畸胎瘤20例,未成熟性畸胎瘤2例,结论:超声显像不但能检出纵隔肿块,而且还能式依据畸胎的脂液分层征,面团征,强回声伴声影等图像特征,鉴别肿块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辛艳红 《吉林医学》2006,27(6):645-645
目的:探讨胸腔纵隔畸胎瘤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02年 ̄2004年我科收治胸腔纵隔畸胎瘤5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切口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5例胸腔纵隔畸胎瘤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及护理配合均已治愈。结论: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丁志明  陈小君  王正平 《浙江医学》2002,24(11):680-682
胎儿骶尾部畸胎瘤 (FetalSacrococcygealTer atomas)是一种少见的胎儿先天性肿瘤 ,临床对其诊断及治疗了解不够。故如能早期明确宫内诊断及实行恰当的治疗手段 ,不仅能降低孕妇的并发症 ,或许还会使一部分胎儿获得将来生存的权利。本文就我院最近诊治的2例胎儿骶尾部畸胎瘤 ,复习国内外文献讨论其诊断与治疗。例1患者女性 ,24岁。孕2产0孕31周 ,因下肢浮肿1周 ,腹痛8h于2001年3月6日急诊入院。末次月经2000年7月30日 ,预产期2001年5月7日 ,孕期定期产检 ,无发热 ,感冒 ,未服用药…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4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痰、痰中带有鲜红色的血丝,伴右侧胸痛等症状,无畏寒、发热和盗汗.发病后,先后到多家医院就诊;反复胸片、胸部CT等检查,诊断为"右肺上叶前段感染性实变(肺脓肿可能性大)"、"右肺上叶前段浸润型肺TB伴空洞形成"、"肺Ca?".并反复门诊、住院进行抗痨、抗炎、对症治疗,症状时有好转;但始终未能根治.为此,患者到我院住院诊治.入院查体:T、P、R、BP正常,右上肺呼吸音稍低,余(-);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血沉、血象、肝功、生化、血凝未见异常;胸片和既往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前段感染性实变"、"右肺上叶前段浸润型肺TB伴空洞形成";纤支镜检查:"左肺正常,右肺上叶前段支气管口充血水肿,而且有异物,似白色毛发(动物毛),取少许水肿粘膜送病检;报告为:"镜检见少许白细胞及少许增生性上皮细胞,送检组织为坏死物及少许呈慢性炎症改变的支气管粘膜,TB(-),支气管内膜上无结核".  相似文献   

16.
袁建青  马登云  马桂珍  张岩慧 《吉林医学》2009,30(24):3320-3320
1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32岁,因咳嗽、胸痛3月余,加重伴痰中带血3d收入院。胸痛呈持续性钝痛,进行性加重,咳嗽呈刺激性,痰少易咯出。X片示左前中纵隔占位,左侧胸腔积液。MRI示左侧前中纵隔见-混杂信号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17.
杨世兵  李伦伦 《四川医学》2003,24(10):993-993
患者 ,女 ,5 0岁。右胸闷 ,易瞌睡 3个月。查体 :精神可 ,消瘦。右胸叩诊为实音 ,右中下肺呼吸音极低。胸片示 :右胸巨大团块影。B超示 :右胸腔混合性肿瘤 ,均考虑畸胎瘤。CT示 :右侧胸腔巨大畸胎瘤 ,肿块边缘包膜完整。临床诊断 :右纵隔畸胎瘤。于 2 0 0 3年 2月 10日行了右侧开胸手术。术中见肿瘤约 2 5cm× 13cm× 14cm ,包膜灰白色 ,完整 ,与右肺、壁胸膜、心包、膈肌粘连 ,右肺严重受压 ,肿瘤于前上纵隔处突向左胸腔生长。完整切除肿瘤。送病理检查。肿瘤标本包膜完整 ,重 3 6 2kg。包膜部分为白色软骨样组织 ,肿瘤内有薄层分隔 ,腔…  相似文献   

18.
19.
王秀兰  林艳 《吉林医学》1997,18(4):235-235
纵隔畸胎瘤误诊1例分析王秀兰林艳(通化市中心医院内科134000)我院于1995年2月收治畸胎瘤1例,现将诊治经验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女,33岁,工人。因胸闷气短1年于1995年2月26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无发冷...  相似文献   

20.
<正> 患者女,25岁。于2年半前感胸部闷痛不适,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纵隔宽,并行心包穿刺抽出少许淡黄色液体,诊为心包积液,经药物(不详)治疗无效果。半年前颈前出现囊状肿物,破溃后流出皮脂样物,诊为皮脂腺囊肿,先后2次行肿物切除,但又复发。为明确诊断,来此就诊,查体发现腋下有数枚黄豆大小肿大淋巴结,诊断为:(1)纵隔恶性淋巴瘤,(2)颈前皮脂腺囊肿。再次应用阿霉素等药物联合化疗1疗程。第3次拟行颈部肿物切除术中发现有囊蒂与纵隔深部相连,并有皮脂样物流出,考虑为纵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