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春颖 《中国保健》2009,(19):881-882
目的:探讨药师在医院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和问题,呼吁临床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结果:药师在监测工作中应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水平。结论: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ADR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何加强ADR监测工作。结果与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ADR监测工作存在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医院领导重视不够、医护人员意识不强和药学部门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一些问题,对此应当引起重视,可通过扩大宣传、提高认识、完善组织结构和相关工作制度、发挥临床药师和护理人员的作用及建立奖惩机制等措施促进此项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可开展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英 《工企医刊》2009,22(1):55-56
当前,我国除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开展了血药浓度监测(TDA)、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药学情报活动(DI)、简单的用药咨询等工作外,而药师真正参与临床用药,实施药学监护的工作还没有广泛开展。虽然面临的困难很多,但只要选择适当的突破日,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工作就会逐渐开展起来。本文总结了我们开展工作的体会及兄弟医院的经验,阐述了当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可开展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某三级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模式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16~2018年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报告质量进行评价,并对近三年在利用监测数据指导合理用药方面进行总结。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报告ADR数占出院患者数、新的严重的ADR占比、医生报告例数占比及临床药师报告例数占比分别由2016年0.85%、11.50%、16.48%,8.79%提高到2018年的1.15%、23.02%、34.65%和10.37%。结论:ADR监测工作在保证用药安全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需要不断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薛银娣 《健康必读》2008,7(5):50-51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时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作用。这一定义把发生ADR的药品限定为质量合格,正常用法用量。可见,发生ADR是一种正常现象。虽然ADR是无法避免的,但程度和几率是可以降低的。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使用对象为病患者,药品的流通以医院量最大,做好医院ADR监测工作尤为重要。我们不但要高度认识开展ADR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6.
古云  李霞  马坤 《健康必读》2008,7(9):79-80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7年度所发生的60例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中老年人及儿童年龄段发生率最高;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以抗生素占首位,中成药其次;ADR临床表现上,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加强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石河子市社区医护人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实施干预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干预前后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知识问卷调查,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干预后,社区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定义正确理解率达到98.6%;对ADR的认知及处理能力相关问题的答对率平均达到90.7%,较干预前提高了30.5%;经有效干预后93.5%的受训者了解到上级医院的ADR监测部门,98.6%的人员知晓了ADR报告制度。结论: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社区医务人员对ADR的认知度,同时有助于提高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利于及早发现ADR,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损害,促进基层医院合理用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上报的119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ADR发生的特点。结论对医院ADR的监测工作应高度重视和加强,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及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桥梁作用,提高医院临床用药水平,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分析发生药品不良反的常见原因,发挥临床药师的优势,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置,加强药物治疗过程监测。结果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结论加强药学信息交流,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知识面,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刘金英  林洁娜 《现代医院》2009,9(8):138-139
目的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方法设计药品不良反应临床简报系统软件,利用简报系统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具有方便快捷、效率高等优点。结果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明显增加。结论医院加强ADR监测工作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李杰 《现代保健》2008,(36):158-159
药品不良反应(ADR)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用药,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的颁布,ADR监测工作在我国逐渐深入展开,并引起普遍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保证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的措施。通过对我院收集的10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ADR发生特点,以供临床合理用药、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认知程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月容 《中国校医》2007,21(3):280-280,282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随着《药品管理法》及《ADR报告和监测管理法》对ADR报告制度明确规定的实施,我国大、中型医院的ADR报告制度日趋完善。但基层医院此项工作做得如何呢?笔者特对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ADR监测的认知程度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常山县药品不良反应风险因素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7—2008年常山县上报的380例药品不良反应按患者性别、年龄、报告人所在科室、药物类别、给药途径、剂型、不良反应表现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评价。结果:380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64种;年龄段均有分布,但老年人多见;引起ADR的抗菌药物多达48.9%;引起ADR的静脉给药达68.7%;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中,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占39.2%;ADR发生后经停药,必要时进行抗过敏治疗,大多数预后良好。结论:ADR的发生在临床上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除科学有效地开展ADR监测工作,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和技术规范外;临床医师合理用药、药师正确审核处方、护师应规范操作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结合相关政策法规,调查分析金湖县人民医院黎城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各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及报告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ADR监测及报告工作在黎城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各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人员配备不足,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存在的瞒报、漏报、虚报及报告质量等问题,几乎无资金投入。因此,金湖县的药品监督、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大干预监管力度,提高各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积极推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制订相应防范措施,依照有关法规开展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了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促进了临床正确合理用药,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增强了对防范药品安全性隐患的高度责任意识,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工作,以及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评价工作。结论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起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某院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促进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 对内江市二医院2007年收集到的227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涉及ADR的药物94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7.6%(108例),中药制荆占9.2%(21例),抗肿瘤类药物占8.8%(20例);静脉途径给药引起ADR 201例,占88.5%;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消化和皮肤及其附件;头孢菌素类发生ADR的29例,占抗感染药物总例数的26.8%;其次是喹诺酮类26例,占24.1%.结论 抗感染药引起ADR占比例最多,静脉途径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引发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主要因素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开展ADR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5年上报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ADR 442例,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结果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比例最高,占82.60%;药品类别方面,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比例最高,占43.56%;由抗感染药引发的ADR有193例,头孢菌素类引发ADR比例最高,占30.91%;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首位,占46.38%,其次是消化系统,占15.61%;新的一般的ADR有14例(3.17%),严重的ADR有22例(4.98%),一般的ADR有406例(91.86%)。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监测和报告工作,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进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陈传飞  胡秀萍 《现代保健》2012,(12):140-141
目的:分析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深入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医院上报的31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病例男女比例为l:1.20;ADR发生于各个年龄组,〈10岁年龄组中ADR病例占23.32%(73例);一般或常见的ADR占91.69%(287例);以静脉给药的方式引发的ADR为主,占85.62%(268例);抗感染药物引起ADR为最多,占总数的70.93%(222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属器官损伤最常见,占78.59%(246例)。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可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对我院2004也007年度收集的11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ADR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116例ADR报告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方式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结论应加强临床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20.
1989年,我国成立了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到2002年底,全国建起省、市两级监测网络,主要依靠自发报告系统收集药品不良反应(该体系漏报率约90%~95%),但所收到的ADR病例报告仍很低。惟有提高医药工作者对ADR知识的掌握,才能有助于ADR监测工作的开展,从而可有效地减少药害的发生,有利于推动临床药学的发展。为此,我们对恩施州部分医药单位开展了ADR认知度调查,旨在了解医药人员对ADR报告与监测的认知现状,为制定行政干预措施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随机抽取恩施州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