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AGE-3、Tyrosinase、MART-1、Gp-100等4种多肽负载的自体树突状细胞(DCs)治疗恶性黑素素瘤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分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白细胞介素-4(rhIL-4)体外诱导DCs,MAGE-3、tyrosinase、MART-1、Gp-100等4种多肽负载自体DCs,对10例HLA-A2阳性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进行4次DCs免疫治疗,观察其安全性、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血清中IL-2、IL-12和IFN-γ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6例患者的DTH检测阳性;7例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2例淋巴结转移消失,2例淋巴结肿大减小,3例淋巴结肿大稳定。结论多肽负载的自体DCs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激发特异性免疫反应,缓解病情,且不良反应少,为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血源性树突状细胞融合疫苗抗恶性黑色素瘤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外周血源性树突状细胞抗恶性黑色素瘤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本校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中心建立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离与细胞因子体外扩增培养法,并在体外经灭活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及其裂解产物刺激后直接作为疫苗,应用于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结果 15例中,2例完全消退,8例部分消退,5例无效,未观察到明显过敏及其他毒副反应.结论外周血源性树突状细胞融合疫苗对恶性黑色素瘤具有较明显的免疫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细胞,也是当前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本对DC的生物特性,提取方法,回输途径,肿瘤细胞与DC之间的相互影响,DC用于前列腺癌治疗的主要机制和方案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以免疫治疗为代表的生物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树突细胞(DC)是体内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占重要地位。DC具有加工、提呈抗原的功能,同时DC在启动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抗原修饰的DC可增强其抗肿瘤的免疫原性。就DC疫苗与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龚慧敏  卓光生 《医学综述》2009,15(18):2733-2736
树突状细胞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由树突状细胞激活的T淋巴细胞免疫在抗肿瘤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树突状细胞在血液系统疾病免疫治疗方面应用的结果已显示出其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单纯化学治疗对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单纯CIK治疗,20例行单纯化学治疗。观察指标包括客观反应率、疾病控制率、1a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CIK治疗组患者部分缓解2例,病情稳定5例,病情进展7例;客观反应率14.29%,疾病控制率50.00%,1a生存率57.14%。化学治疗组患者部分缓解3例,病情稳定8例,病情进展9例;客观反应率15.00%,疾病控制率55.00%,1a生存率40.00%。2组患者客观反应率、疾病控制率和1a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IK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化学治疗组(P〈0.05)。结论CIK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与化学治疗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治疗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近年来一直是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随着人们对免疫应答、T细胞活化机制认识的逐渐深入,抗原递呈细胞对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antigenTAA)俘获、加工以及激活T细胞,从而启动抗肿瘤免疫反应越来越受到重视。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起源于骨髓CD34 造血干细胞,是目前已知体内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它们特征性地高水平表达与抗原递呈有关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和Ⅱ类分子,并高水平表达刺激分子CD80(B7 -1)、CD86(B7-2)、CD40、CD50等以及某些粘附分子,其本身也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α(IFN -α)、白介素12(IL -12)、肿瘤坏死因子(TNF)等。DCs介导免疫反应的途径主要有:1.DC摄取、加工抗原,再转运至细胞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和Ⅱ类分子富含区,形成MHC -肽复合体,在细胞表面表达并激活T细胞,CD8 细胞毒T细胞被MHC -Ⅰ类复合物分子激活,CD4 辅助T细胞被MHC -Ⅱ类复合物激活。2.DC可以自身分泌或诱导其他细胞分泌IL -12、白介素15(IL -15)等...  相似文献   

8.
足跟与足跖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治疗足跟与足跖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自1994年以来,采用病灶彻底切除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和免疫治疗等方法收治的7例足跟麦收足跖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区外形和 功能恢复良好。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存活,术区局部无复发,结论:在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彻底切除足跟与足跖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皮瓣修复有助于术区外形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凡 《医学综述》2011,17(4):542-544
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内最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具有诱导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生成的特殊功能。随着肿瘤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人们对DC的认识不断深入。大量研究表明,DC在调控机体的免疫应答以及抗肿瘤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以及DC疫苗等方面在临床应用取得显著进展,其作为肿瘤治疗手段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人体内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广泛分布于除脑以外的其他组织中。DC是肿瘤细胞免疫中主导力量T细胞增殖和应答的诱导者,能促进CTL(cytotoxicTlymphocytes)和Th(thelpcells)的生成,一个DC细胞能诱化100~3000个T细胞。肿瘤患者体内DC功能往往存在缺陷,不能有效递呈肿瘤抗原,导致免疫无能或免疫耐受,使肿瘤得以发生、发展。所以DC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即结合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相关文献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1.
王德俊  梁奇  孙华文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335-1337,1229
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Active immunotherapy)一直是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然而有关肿瘤的免疫逃避、肿瘤特异抗原以及肿瘤治疗中免疫的合适方法、路径等都是研究者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摄取、加工、呈递抗原的重要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它呈递抗原的能力最强。近年来随着人们了解的深入,树突状细胞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法越来越受关注。  相似文献   

12.
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不同的注射途径可引发机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应答,决定了T细胞在淋巴组织中的分布,从而产生不同的抗肿瘤效应。该文通过查阅DC疫苗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及瘤内注射等途径治疗肿瘤的相关文献,阐述注射后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应答、对肿瘤发展的影响及DC疫苗在机体不同部位皮内注射产生免疫功能和疼痛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蒙志斌 《医学文选》2001,20(5):705-706
恶性黑色素瘤 (malignant melenom a,MM)为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占人体恶性肿瘤的 1%~ 2 % [1 ]。该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为早期广泛手术切除 ,一旦发生转移 ,则治疗比较困难。免疫综合治疗是近二十年来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的研究热门课题之一。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对进展期恶性黑色素瘤行免疫综合治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2 ] ,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1 恶性黑色素瘤免疫治疗 (malignant m elenom aim mutherapy,MMIT)  恶性黑色素瘤在治疗方面除手术切除、放疗、化疗以外 ,免疫治疗已成为主要措施之一。免疫治疗可分为非特…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病症之一,尽管手术、放疗、化疗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恶性肿瘤患者仍不能得到痊愈.肿瘤的免疫疗法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尤其随着对免疫应答T细胞活化机制认识的逐渐深入,宿主抗原提呈细胞(APC)对肿瘤抗原的提呈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由DC激活的T细胞介导的CTL反应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起主导作用,故DC近年成为了抗肿瘤免疫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是近年来国内外用来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热点,无论是在基因水平上还是通过细胞融合等方法,都可以在各种动物模型上观察到肿瘤消退的良好效果,据报道,在I/Ⅱ期临床试验中也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水平、技术和一些客观的原因,已有的方法或多或少有缺陷,因此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求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新的发展方向成为了今后重点研究的对象,现对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新的研究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毛爱迪 《重庆医学》2021,50(20):3581-3585
恶性黑色素瘤(MM)是一种由皮肤和其他器官的黑素细胞产生的肿瘤.其恶性程度高,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差.MM的治疗选择在过去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目前临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近年免疫、靶向治疗成为MM患者改善预后的新方案.故本文探讨了MM的各种免疫、靶向治疗及联合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率和手术切除率均较低,预后差,因此,开展胰腺癌细胞免疫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胰腺癌免疫治疗的主要方法有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细胞因子治疗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人树突状细胞(Denderitic cell,DC)是当前抗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热点。本文就DC在胰腺癌中的免疫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李彩霞 《医学综述》2006,12(16):963-965
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免疫治疗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但是,肿瘤的低免疫原性和机体对肿瘤的低免疫反应性,使得免疫治疗受到限制。目前,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呈递作用,在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得到进一步认识。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DCs治疗黑色素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雌性小鼠长骨骨髓中分离并扩增DC,B16黑色素瘤细胞皮下接种建立荷瘤动物模型。采用黑色素瘤肿瘤相关抗原(TAA)使DCs致敏,以致敏的DCs免疫治疗荷瘤小鼠,观察抗原致敏DC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接种肿瘤细胞数5×105个/只的实验小鼠成瘤率为100%,接种细胞数为5×104个/只的小鼠成瘤率为60%。对照组(甲组)和未致敏的DCs治疗组(乙组,DC细胞数5×105个/只)小鼠生存时间基本一致,肿瘤体积大小无明显差异。丙组和丁组(接种抗原致敏DC细胞数分别为5×105个/只和5×104个/只)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1),丙组生存时间又长于丁组(P<0.05)。甲、乙组小鼠肿瘤生长迅速,而丙、丁组受到明显抑制(P<0.01),丙组肿瘤生长较丁组缓慢(P<0.05)。荷瘤小鼠的体重随时间逐渐减轻,甲、乙两组体重减轻明显,和丙、丁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后期丁组荷瘤小鼠体重减轻较丙组明显(P<0.05)。结论小鼠成瘤率与接种肿瘤的细胞数有关,细胞数量越大成瘤率越高,宿主存活时间越短。肿瘤抗原致敏的DCs对荷瘤鼠有治疗作用,而未致敏的成熟的DC则无明显的治疗作用。在一定细胞数的范围内治疗效果与致敏的DC数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一种专门承担抗原呈递功能的细胞,具备摄取并加工抗原的作用。高水平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分子、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和分泌高水平的细胞因子,有效激发T细胞免疫。DC是目前已知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就DC的生物学特性、培养扩增、作用机制和DC免疫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新动态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