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FET)时自然周期(NC)、激素替代周期(HRT)两种内膜准备方案的临床妊娠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7mm、行FE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内膜准备方案分为NC组和HRT组,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成功匹配117对,匹配变量为年龄、移植胚胎类型、移植胚胎数目,比较匹配后两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 NC组、HRT组的胚胎种植率(36.47%vs. 39.03%)、临床妊娠率(44.40%vs. 52.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型子宫内膜患者FET内膜准备方案中,NC周期与HRT周期临床妊娠率无差异,临床上可根据患者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有效性。方法:将冷冻-解冻胚胎移植(FET)周期中子宫内膜对标准激素替代疗法(HRT)反应不良(子宫内膜厚度7mm)的92例患者分为PRP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PRP组46例中,除HRT外,在FET周期的第13天将1ml PRP注入子宫腔。对照组46例仅接受HRT。如48h后子宫内膜厚度未能增加,则在同一周期中重复PRP灌注。子宫内膜厚度达到≥7mm时,进行胚胎移植。比较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着床率、临床和持续妊娠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RP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加至(8.76±0.65)mm(P=0.001),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增高(分别为21.0%和40.5%)。结论:PRP可有效促进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的生长,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中新鲜胚胎移植与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采用长方案胚胎移植h CG注射日与冻融周期胚胎移植内膜转化日的内膜厚度≤7 mm的患者共592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将移植周期按胚胎是否冻融分为新鲜胚胎移植组(n=173)和FET组(n=419)。比较组间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多胎率和异位妊娠率有无差异。结果新鲜胚胎移植组患者平均移植胚胎(2.1±0.4)枚,与FET组患者平均移植胚胎(2.1±0.5)枚比较,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移植胚胎数分为3个亚组,新鲜胚胎移植组1枚胚胎者,妊娠率为7.7%,2枚者为30.2%,3枚者为23.8%;FET组1枚胚胎者15.6%,2枚者为34.9%,3枚者为41.6%,新鲜胚胎移植组与FET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着床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结果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3枚胚胎新鲜组多胎率(80.0%)高于FET组(29.7%)(P0.05)。新鲜胚胎移植组多胎率3个亚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FET组妊娠率和流产率3个亚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移植胚胎数作为协变量,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对结果变量进行分析,说明周期类型与临床妊娠率间无显著相关性(OR=0.726,95%CI=0.504~1.104)。结论子宫内膜厚度≤7 mm的薄型内膜患者新鲜胚胎移植和FET妊娠结局相似,选择新鲜周期移植不影响妊娠结局并可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总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促子宫内膜增殖、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薄型子宫内膜患者94例,其中53例予PRP治疗(PRP组),于冷冻胚胎移植周期中给予PRP宫腔内灌注治疗,另41例未予PRP治疗(对照组)。ELISA法检测PRP组中PRP与全血中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AB、PDGF-BB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量,并比较PRP组与对照组黄体酮日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同时采用Logistic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变量因素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153例行PRP宫腔内灌注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制备的PRP中PLT、PDGF-AB、PDGF-BB及TGF-β表达量均较全血中明显升高(P0.01)。2PRP组黄体酮日子宫内膜可达7.56±0.38 mm,较对照组6.41±0.36 mm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子宫内膜厚度与妊娠率有关(OR 1.48,95%CI 1.04~2.21,P0.05);PRP与妊娠率有关(OR 3.16,95%CI 1.48~6.74,P0.05)。结论:制备的PRP达到治疗标准,结果满意。PRP具有促进子宫内膜增殖、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可作为菲薄子宫内膜的临床治疗中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输卵管积水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卵裂期胚胎及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合并输卵管积水患者行FET助孕的235个周期。根据移植不同时期胚胎,分为两组:卵裂胚组(n=132);囊胚组(n=103)。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AMH)、不孕类型、不孕年限、不孕因素、输卵管积水诊断方式及分布情况、FET周期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移植次数、移植胚胎数、辅助孵化(AH);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等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ET周期临床资料中,移植胚胎数(1.88±0.33个vs 1.04±0.19个,P0.05)及AH比率(30.30%vs 23.30%,P0.05)卵裂胚组均显著高于囊胚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形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结局中,临床妊娠率(42.42%vs 47.57%,P0.05)、种植率(30.12%vs 46.73%,P0.05)及活产率(36.36%vs 42.72%,P0.05)囊胚组均显著高于卵裂胚组,而异位妊娠率(8.93%vs 4.08%,P0.05)囊胚组显著低于卵裂胚组,两组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元回归模型校正后,临床妊娠率(OR 1.66,95%CI 1.06~2.52,P0.05)、种植率(OR 1.75,95%CI 1.46~3.18,P0.05)、异位妊娠率(OR 0.40,95%CI 0.01~0.92,P0.05)及活产率(OR 1.87,95%CI 1.49~3.07,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输卵管积水患者,相较于移植卵裂期胚胎,FET周期行囊胚移植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及活产率更高,异位妊娠率更低,妊娠结局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01-01—2015-12-31 8家生殖中心共3601个IVF-ET周期。在h CG注射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绘制子宫内膜厚度与助孕结局的分布表,根据子宫内膜厚度分为2组,A组(289个周期):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8mm,B组(3312个周期):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8mm。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妊娠丢失率、单胎妊娠持续时间、单胎出生体重。结果 A、、47.0%(P=0.000),妊娠丢失率分别为23.3%、15.8%(P=0.024)。两组单胎分娩胎儿妊娠持续时间和单胎分娩胎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女方年龄、BMI、移植胚胎数后,B组与A组比较,临床妊娠率(a OR=1.492,P=0.001)与活产率(a OR=1.621,P=0.000)均增加。结论 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影响IVF-ET妊娠结局,子宫内膜厚度8mm时,IVF-ET的临床妊娠率与活产率较低,在患者进行移植策略决策时,应充分告知;但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不影响单胎妊娠的妊娠持续时间和胎儿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改善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解冻移植周期(FET)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效果。方法对激素替代人工周期方案准备子宫内膜拟行FET的RI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h CG组(n=275),自月经周期第7日起肌内注射h CG 150 IU/d直至胚胎移植后第6日;对照组(n=237),自月经周期第7日起肌内注射等体积0.9%生理盐水直至胚胎移植后第6日。监测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分支、放射状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与血流阻力指数(RI)、基底区螺旋动脉PI与RI,以及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移植日h CG组子宫内膜厚度[(9.72±0.20) mm]、子宫内膜血流分支[(5.1±1.6)支]高于对照组[(9.35±0.18) mm,P=0.033;(4.8±1.3)支,P=0.013];放射状动脉PI、放射状动脉R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 CG组基底区螺旋动脉PI(1.03±0.17)、基底区螺旋动脉RI(0.57±0.06)均小于对照组(1.15±0.20,P=0.000;0.62±0.07,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G组胚胎种植率(38.66%)和临床妊娠率(61.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48%,P=0.005;51.49%,P=0.025)。结论对于RIF患者,在FET周期添加小剂量h CG是有益的。h CG通过促进血管生成丰富子宫内膜的血流供应,从而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个周期行FE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准备方案、移植胚胎数等相关因素对FET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324个周期共解冻胚胎727个,复苏成活720个(99.0%),临床妊娠144例(44.4%),胚胎植入196例(27.2%)。其中自然内膜准备周期组和激素替代内膜准备周期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基础黄体生成素(bLH)、基础雌二醇(bE2)、复苏胚胎数、移植胚胎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35岁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年龄3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24.0 kg/m2的肥胖组临床妊娠率与正常体质量(BMI=18.5~23.9 kg/m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7 mm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7 m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移植胚胎数组间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FET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内膜准备方案、BMI、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对冻融胚胎移植临床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应用他莫昔芬(TAM)促排卵准备内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进行冻融胚胎移植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205例,其中TAM促排卵准备内膜组(TAM组)113例,激素替代组(HRT组)92例。比较两组间冻融胚胎(分裂胚及囊胚)移植周期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结果:TAM组内膜明显厚于HRT组。TAM组分裂胚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明显高于HRT组(P0.05,P0.01),流产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异位妊娠。两组间囊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推荐使用TAM促排卵及HCG诱导排卵方案准备内膜;薄型内膜患者推荐囊胚优先移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3种不同内膜准备方案的临床妊娠结局,探讨适合PCOS患者的子宫内膜准备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PCO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比较激素替代组(HRT组)、HMG诱导排卵组(HMG组)和来曲唑诱导排卵组(LE组)的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结果:HRT组47例,43个移植周期,HMG组35例,32个移植周期,LE组45例,42个移植周期,3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血清睾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期取消率、子宫内膜厚度、复苏后胚胎存活率、平均移植胚胎个数,移植优质胚胎率、周期临床妊娠率、周期种植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FET周期3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均能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来曲唑诱导排卵可作为PCOS患者FET周期内膜准备方案之一,应个体化选择临床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有着床能力的胚胎、容受性良好的子宫内膜以及胚胎和母体的相互作用是胚胎成功种植的主要因素。子宫内膜厚度仍是目前临床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指标。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厚度可以反映内膜功能状态,子宫内膜充分的增殖和向分泌期转化是胚胎成功着床的前提条件之一。目前一致认为,薄型子宫内膜显著降低胚胎种植率,此外,薄型子宫内膜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探索薄型子宫内膜的病因并积极治疗、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非常重要。对妨碍胚胎种植的子宫内膜进行预处理,通过治疗使子宫内膜增加至正常厚度,将有助于提高妊娠率及活产率。然而,目前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大多效果不理想。综述薄型子宫内膜的定义、病因及临床处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tamoxifen)方案应用于以往自然周期和激素替代治疗反复出现子宫内膜薄的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FET)时子宫内膜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4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回顾性分析61例既往因自然周期和激素替代治疗准备冷冻周期子宫内膜,显示子宫内膜薄而取消移植或者移植后未妊娠患者使用他莫昔芬治疗,观察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以及FET后的妊娠结局。结果他莫昔芬周期和既往激素替代治疗周期相比,前者的子宫内膜厚度[(8.8±1.8)mm、(6.5±0.3)mm]和血清雌二醇(E2)水平[(2091.2±1020.5)pmol/L、(969.6±474.2)pmol/L]明显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准备天数明显减少[(13.2±2.9)d、(23.1±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莫昔芬周期的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胚胎种植率、畸形率分别为44.3%(27/61)、7.4%(2/27)、24.2%(32/132)、0(0/17)。结论对于子宫内膜薄的患者,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使用他莫昔芬准备子宫内膜方法简单可行,而且子宫内膜准备时间较短、子宫内膜厚度显著提高,并可获得较满意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卵裂(EC)对常规新鲜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评估EC能否作为第3日移植胚胎选择的一个评估指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67个新鲜IVF-ET周期,移植胚胎均为第3日优质胚胎,根据移植胚胎中EC胚胎的数目分为A组(移植2枚EC胚胎)、B组(移植1枚EC胚胎+1枚非EC胚胎)和C组(移植2枚非EC胚胎)。分析比较3组之间生化妊娠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异卵双胎率和活产率的差异。结果 (1)患者临床及IVF特征各项指标[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年限、促排卵方案、获卵数、MII卵数、受精率、移植胚胎质量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A组与B组相比,生化妊娠率较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每移植周期活产率均较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B组与C组相比,生化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较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每移植周期活产率均较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 A组与C组相比,生化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较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每移植周期活产率均较高,其中生化妊娠率(1.3%比8.6%,χ~2=4.665,P=0.031)、种植率(42.3%比31.7%,χ~2=4.315,P=0.038)、临床妊娠率(65.4%比49.0%,χ~2=4.834,P=0.028)和每移植周期活产率(51.3%比35.6%,χ~2=4.504,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移植发生EC的第3日优质胚胎可以获得更高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因此EC应作为第3日移植胚胎选择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生殖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中心因宫腔粘连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观察术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时的子宫内膜厚度、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中度宫腔粘连25例,重度宫腔粘连15例。双极电针分离粘连组(电切组)19例,微型剪刀分离粘连组(剪刀组)21例。40例患者共助孕64个周期,电切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为7.0(6.0~9.3)mm、薄型子宫内膜率为46.9%;剪刀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8.0(7.0~9.8)mm、薄型子宫内膜率为31.3%,2组子宫内膜厚度及薄型子宫内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组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继续妊娠率分别为46.9%、37.5%、18.8%、6.3%、12.5%,剪刀组分别为34.4%、28.1%、12.5%、3.1%、12.5%,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组术后妊娠时间为7.5(4.0~12.0)个月,剪刀组为3.0(3.0~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能改善患者的生殖预后,2种宫腔镜手术方式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时自然周期内膜准备中胚胎移植日雌二醇(E2)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在沈阳市妇婴医院生殖中心进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以自然周期进行内膜准备的患者110例,进行130个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按移植日雌二醇水平分为4组:A组:E2≤183.5pmol/L14周期;B组:E2>183.5pmol/L,≤367.0pmol/L34周期;C组:E2>367.0pmol/L,≤734.0pmol/L74周期;D组:E2>734.0pmol/L8周期。对各组的年龄、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流产率进行比较。结果各组年龄、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及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分别为62.2%和30.9%,明显高于A组(42.9%,23.5%)和B组(52.9%,28.6%),P<0.05。B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与A组比较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临床妊娠率为25.0%(2/8),胚胎种植率为10.0%(2/20)。D组因例数较少未进行统计学比较。结论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以自然周期进行内膜准备时,胚胎移植日雌二醇水平过低或过高都影响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以无GnRH-a降调激素替代作为子宫内膜准备方式对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妊娠率和胚胎植入率的影响。方法:对我中心进行的88个以无GnRH-a降调激素替代(A组)和hMG促排(B组)两种方法进行子宫内膜准备的FET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组间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临床妊娠率、胚胎植入率的差异。结果:A组32个周期,共移植91枚胚胎,胚胎植入率13.19%,临床妊娠率31.25%(10/32);B组56周期,共移植156枚胚胎,胚胎植入率15.48%,临床妊娠率32.14%(18/56)。两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和胚胎植入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GnRH-a降调激素替代、hMG促排作为FET子宫内膜的准备方式,得到的FET临床妊娠率和胚胎植入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7.
陈骞  孙海翔  胡娅莉  王玢  张宁媛 《生殖与避孕》2008,28(12):730-733,719
目的:探讨超促排卵(COH)周期中注射hCG当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2个IVF/ICSI周期,根据注射hCG当日子宫内膜厚度分为5组,A组:内膜厚度≤9mm,38个周期;B组:内膜厚度10-11mm,111个周期;C组:内膜厚度12-13mm,169个周期;D组:内膜厚度14-15mm,118个周期;E组,内膜厚度≥16mm,66个周期。结果:C组和D组的临床妊娠率(65.68%,67.80%)和种植率(42.59%,43.76%)显著高于A组(65.68%,33.23%)、B组(50.45%,34.31%)和E组(53.03%,31.89%)。结论:注射hCG当日子宫内膜的厚度影响了IVF-ET的治疗结局,厚度处于12-15mm时,更适宜着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β-HCG阴道超声阈值及其联合子宫内膜厚度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456例可疑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异位妊娠1056例,宫内早孕400例。记录血清β-HCG值及其即日的阴道超声检查(包括子宫内膜厚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β-HCG阴道超声阈值,并评估血清β-HCG阴道超声阈值联合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血清β-HCG浓度为1536IU/L时,其Youden指数最大。以血清β-HCG浓度为1500IU/L为预测值,其灵敏度为84.9%,特异度为89.6%,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P0.001)。子宫内膜厚度为10mm时,Youden指数最大,其灵敏度为55.9%,特异度为80.9%,ROC曲线下面积为0.727(P0.001)。以血清β-HCG浓度1500IU/L和子宫内膜厚度10mm为鉴别异位妊娠和宫内早孕的预测值,两指标平行实验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83.7%,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P0.001),两指标系列实验的灵敏度为78.3%,特异度为92.4%,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P0.001)。结论:中国妇女血清β-HCG的阴道超声阈值为1500IU/L,血清β-HCG阴道超声阈值联合子宫内膜厚度(10mm)可提高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肾阳虚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 CG注射日或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7 mm的肾阳虚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按数字随机原则分组:A组(n=30),来曲唑(LE)/h MG/+戊酸雌二醇+复方玄驹胶囊治疗;B组(n=30),LE/h MG/+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患者的卵泡发育、h CG注射日或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分型,统计临床妊娠率及生化妊娠率等指标。结果:卵泡平均直径、平均卵泡数目及直径≥18 mm的卵泡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B组(9.73±1.35 mm vs 8.04±1.2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7 mm患者比例及子宫内膜分型的构成比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临床妊娠率(23.33%vs 6.67%)、生化妊娠率(3.33%vs 6.67%)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肾阳虚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子宫内膜厚度,间接地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玻璃化冻融人第3天卵裂期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77例1301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根据患者年龄、新鲜周期结局、移植胚胎质量等因素分组,比较各分组的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结果:复苏3598个胚胎,存活3462个。周期临床妊娠率24.1%,出生婴儿291个。新鲜周期结局、移植胚胎质量组间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准备方案、胚胎的复苏程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相同不孕年限亚组间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12.0mm组与其他两组相比,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较高(P<0.05);不同FET次数组间,1次组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P<0.01,OR=0.43)、FET次数(2次组P<0.01,OR=0.30;3次组P<0.01,OR=0.19)、新鲜周期结局(P<0.01,OR=9.01)、移植胚胎质量(P<0.01,OR=3.52)与移植结局相关。结论:年龄、新鲜周期结局、移植胚胎质量等是影响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