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手法复位在PICC导管异位复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发生PICC导管异位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重新送管的方法进行复位,观察组采用体外手法复位。比较两组一次复位成功率、复位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一次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导管异位时采用体外手法复位与重新送管复位比较,可明显提高一次复位成功率,降低复位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2.
报告了50例PICC异位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调整导管头端至上腔静脉的临床实践效果,复位成功率达到68%。手法复位调整PICC异位,是通过体位引力、血流动力学、震动原理,使已撤导丝的PICC异位复位,减少相关并发症,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介入微导丝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异位复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发生PICC导管异位的94例患者按是否采用微导丝在DSA引导下调整PICC导管异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试验组通过置入微导丝,在微导丝指引下对异位的PICC导管进行复位。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调整患者体位,盲法送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复位成功率,复位操作时间及机械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一次复位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83.38%,试验组复位操作时间为4min,对照组为5min,试验组复位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为21.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529,7.400,Z=-1.989;P〈0.05或P〈0.01)。结论应用介入微导丝调整P1CC导管异位,具有高复位率,能快速复位,可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等渗盐水冲管在新生儿PICC异位复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选的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尾数法将10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复位法进行复位,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配合等渗盐水冲管进行复位。比较两组患儿复位的成功率、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对照组复位成功率60.0%,观察组复位成功率85.7%,经比较,χ^2=6.900,P<0.01;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26.4%,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5.7%,经比较,χ^2=8.480,P<0.01。结论手法复位配合等渗盐水冲管能提高新生儿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复位成功率,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力自然复位法在肿瘤患儿PICC颈内静脉导管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3例PICC颈内导管异位肿瘤患儿,将17例采用重新送管复位法的患儿作为对照组,26例采用重力自然复位法的患儿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复位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导管相关并发症(渗血、机械性静脉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儿PICC颈内静脉导管异位后应用重力自然复位法,在保证复位成功率的同时能够减少穿刺口渗血、机械性静脉炎、穿刺部位感染及其持续时间,减轻了患儿的恐惧和痛苦,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优化置管流程提高危重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异位的复位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我科导管异位的原因和复位成功情况,通过改变置管流程实行置管前先预约床边X线拍片,导管按测量的长度送达后先不要撤穿刺鞘和无菌区并进行简单的固定,立即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床边X线拍片确认到达的位置,并根据X线结果采取变换体位、调整穿刺肢体的位置和角度并改变穿刺的部位等新流程复位的护理措施。结果:2013年1~12月危重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的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改变置管的流程,给导管异位复位提供有利的复位条件,提高了复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PICC导管在新生儿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2008年5~10月先后在危重新生儿中实施了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临床效果满意,现将置管前、后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异位的概念及现状,并对PICC导管尖端异位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操作步骤和要点进行综述,分析其操作原理和干预机制,总结成功率和临床应用效果。对预防PICC导管尖端异位提出了展望,包括制订系统化的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异位的应对策略,加强新生儿PICC专科护士的培养及团队建设,旨在促进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异位的标准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PICC因其具有安全、可靠、耐高渗的特点,既减少了对患儿的过度刺激,又保证了静脉营养的供给,而且并发症少[1],为 NICU 中危重新生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了较理想的静脉通道.但临床应用中也常会碰到各种问题与并发症,导管异位就是常见的问题之一,根据导管头端异位部位的不同还可引起各类相应的并发症,如无法纠正,常常不能完成治疗就必须拔除导管,有时需要重新置管,既增加了经济负担,又增加患儿的痛苦.我院于 1999年6月至2003年4月共有126例危重新生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选用 PICC作为静脉通道,有31例发生导管头端异位,发生率为24.6%.本文将就导管异位的发生原因及预防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利于患者外周血管的保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化疗。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就将B超引导结合塞丁格技术引入PICC置管中,目前临床上多使用该技术进行置管[1]。但置管过程中由于解剖变异[2-3]或患者体位配合不到位以及操作手法等原因,往往会导致PICC头端异位。导管异位会增加液体渗漏,导致局部肢体肿胀、静脉炎、导管堵塞、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在PICC置管异位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2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14例,对照组104例。实验组在导管送入目标长度后立即用超声探头进行颈内静脉等常见异位静脉检测,发现有导管异位后立即进行位置调整再予固定和x线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置管固定后行x线检查。如x线检查发现导管未处于标准位置,则安排患者返回置管室进行调整后再行x线检查确定位置。比较两组患者导管位置的正确率、患者满意度、置管时间、导管定位的检测费用及调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导管位置正确率对照组(76.92%)低于实验组(96.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8.603,P〈0.01);满意度评分实验组(4.717±0.524)分高于对照组(4.096±1.296)分,置管时间实验组(21.455±3.923)min低于对照组(24.123±7.184)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728,-4.603;P〈0.01);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30.769%)高于实验组(18.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07,P〈0.05)。结论采用超声进行置管过程中导管尖端异位快速检测可有效提高导管位置的正确率,节约置管时间,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减少因调管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HCC置管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导管置管技术,是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一般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向到达上腔静脉,现如今PICC导管成功率很高,留置时间长,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减轻肿瘤患者的痛苦与经济上的负担,在肿瘤科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PICC的尖端位置为上  相似文献   

13.
江静霞  皇敏  欧阳玲  伍静梅 《妇幼护理》2022,2(11):2516-2518
目的 探究心电定位在新生儿 PICC 导管尖端定位中的效果。方法 我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8 月收治的 60 例新生儿 PICC 导管尖端定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 X 线胸片定位,观察组给予心电定位。比较两 组的置管效果、置管过程指标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整体置管效果、置管时间、置管次数、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心电定位 法与新生儿 PICC 导管尖端定位,可提高导管尖端一次性到位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置管次数和置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正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穿刺,导管尖端送达中心静脉的导管~([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肿瘤患者的化疗。由于置管所需导管很长,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并不能看到置入内部导管的具体情况,往往在静脉汇合处容易发生导管异位的现象~([2])。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异位到颈内静脉的占比高达36%~([3])。如不及时调整,可导致后颅神经损伤、静脉炎、导管堵塞、静脉血栓等并发症~([4,5])。颈内异位  相似文献   

15.
封凤  徐红霞  金爱云   《护理与康复》2017,16(11):1236-1237
<正>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因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的推注高渗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的血管,减轻患者的痛苦,可由护士操作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1]。导管继发性异位是指置管成功后,首次X线检查导管尖端在上腔静脉,但留置期间导管尖端走向发生改变[2],是PICC使用过程中一个常见  相似文献   

16.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从外周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其因操作简便,留置时间长,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均可应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PICC有很多优点,但在穿刺送管以及日常维护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导管位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端坐位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异位调整正位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PICC导管异位的患者,采取端坐位进行调整正位。结果18例患者PICC导管异位均成功正位。结论取端坐位可有效纠正PICC导管异位,此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半坐卧位在预防PICC导管异位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半坐卧位在预防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导管异位中的作用。方法接受PICC插管的患者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采取标准的置管操作,干预组23例,在半坐卧位下进行置管操作,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胸部正位X线照片,比较两组间的导管异位发生率。结果共有7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位,其中对照组6例(25%),干预组1例(4.4%)。干预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3418,P=0.0372)。结论在插管过程中,患者取半坐卧位可以显著减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是有效、可行的预防PICC导管异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在新生儿科,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主要用于极低、超低体质量儿中需中长期静脉营养的危重新生儿。由于新生儿PICC均采用盲穿法,导管异位到颈内静脉是最常见的,发生率为20.6%,可通过体外手法复位,复位成功率为79.5%[1]。导管异位可分为原发异位及继发异位,原发异位是指在置管过程中就发生的异位,较多见,又以异位到颈内静脉最常见。继发异位(尖端移位)是指发生在导管留置期间的异位,较少见,是由于留置时间较长,发生继发异位时处理比较棘手。作者收集了本科近7年的10例早产儿,其在PICC导管使用期间出现继发异位,导管进入颈内静脉,经采用体位法复位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