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前预嘱(living will)是人们事先,也就是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大多数人对于死亡和濒死的态度可能非常强烈和个性化,有些人对于由机器来维持生命感到恐惧.另一些人,即使通过一些痛苦的方式来维持,也希望尽量多活一些时间.生前预嘱尊重患者的医疗自主权.强调了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之间在医疗工作中的合作关系,是医学领域中必要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生前预嘱是由患者在具有表意能力时作出临终期的治疗决定,是对患者医疗自主权的尊重,同时也是医疗和法制发展的重大进步。在世界各大洲均有立法及实践,我国起步较晚,已在台湾、香港、北京等地区进行推广实践,但尚存在概念混杂、研究集中于医护患态度调研方面等问题,且尚未立法,在此现状下,本文对生前预嘱相关概念,国外关于生前预嘱发生发展、立法、医疗实践以及生前预嘱在我国医疗实践可能存在的难点、问题及立法可行性等现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我国生前预嘱所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综述,为生前预嘱的推广、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当前国内外生前预嘱的发展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结果发达国家的整体趋势是推动生前预嘱成为正式的法律文书,且已有许多关于生前预嘱的成熟研究。我国大陆尚无法律支持或禁止生前预嘱的签署,且无论医护人员,还是患者、社区居民,对生前预嘱的认知程度较低,对其概念及理念不太了解,且有关生前预嘱的研究较少。结论生前预嘱的普及化已是社会的趋势,因此医护人员对这一概念推广及教育应肩负什么责任的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4.
探讨生前预嘱的内涵,总结国内医务人员对待生前预嘱的认知现状,分析生前预嘱在国内推广及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阻碍因素,旨在为我国生前预嘱进一步的推广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第一个愿望:我要或不要什么医疗服务 我知道我的生命宝贵,所以希望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尊严.当我不能为自己的医疗问题做决定时,我希望以下这些愿望得到尊重和实行.(请勾选,可复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对于生前预嘱的态度,对于生前预嘱在医护人员中的率先推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选取204名医护人员,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生前预嘱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89人(92.6%)希望医生直接交代病情;201人(98.5%)希望自主或者与家人、朋友一起做出医疗决定;50%以上的医护人员在处于肺病终末期、永久而严重的脑损害中、肿瘤终末期、陷入昏迷并且不能恢复清醒状态时拒绝生命支持,其中处于肺病终末期的拒绝率最高,达82.8%。[结论]医护人员对于生前预嘱的态度更为积极,可以考虑在医护人员中率先推广生前预嘱。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和分析镇江地区居民对生前预嘱的认知情况,为生前预嘱这个重要的人生课题提供人口学资料。方法 2017年1月至3月在镇江地区对18岁的常住人口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合计调查1050例。共发放自行设计的纸质问卷1050份,剔除拒绝调查及调查内容不完整者,回收1000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95.24%(1000/1050)。调查表的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自评、家庭人员月均生活费、婚姻状况、是否有子女、医疗付费方式、职业和是否目睹过患者临终前状况。对生前预嘱的认知程度分为完全不了解、基本不了解、有些了解、基本了解、完全了解5个类别。结果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自评、家庭人员月均生活费、婚姻状况、医疗付费方式、职业和目睹过患者临终前状况等均可影响居民对生前预嘱的认知情况(P0.05),是否有子女对生前预嘱的认知情况影响不显著(P0.05),594例对生前预嘱的认知为"完全不了解"至"基本不了解",235例为"基本了解"和"非常了解"。对生前预嘱认知不同的人群了解生前预嘱的途径相似(P0.05),大多数从网络或电视媒体途径获得,但对于自己接受"我的五个愿望"的生前预嘱不同及推荐周围人使用生前预嘱的意愿不同,随着了解程度的加深,自己的接受度及愿意推荐其他人使用的意愿度增高(P0.05)。结论居民对生前预嘱的认知程度较低,大部分人处于完全不了解或基本不了解状态。生前预嘱的认知程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人员月均生活费较低和职业不同对生前预嘱认知程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癌症病人对生前预嘱的态度,为生前预嘱推广策略的制定及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制成访谈提纲。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18年5月—2018年11月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住院的14例癌症病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结果]共得出5个主题:对生前预嘱知识的了解程度、生前预嘱知识的获取途径、对生前预嘱的态度、临终决策的制定者、临终阶段的治疗侧重点。[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对病人和家属生前预嘱、死亡方面的相关教育,加强医务人员相关培训,并逐渐改变临终治疗的决策模式,以促进生前预嘱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肺癌病人对生前预嘱的认知水平和行为现状,并分析影响肺癌病人对生前预嘱态度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生前预嘱认知及行为调查问卷对某综合医院174例肺癌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肺癌病人生前预嘱认知总分为(23.06±2.89)分,条目均分为(2.09±0.68)分,5.17%病人采取了生前预嘱。多因素分析表明,有宗教信仰、文化程度高、病程长和有转移的病人对生前预嘱的态度更积极(P0.01)。[结论]肺癌病人对生前预嘱的认知水平一般,采取生前预嘱的行为较少,宗教信仰、高文化程度、长病程和肿瘤转移是生前预嘱认知水平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老年人对于生前预嘱文本内容的态度。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上海市浦东新区1所养老院、1个社区医院及2个社区的394名老年人进行一般资料及生前预嘱文书内容的认同度调查分析。结果生前预嘱认知度较低(8.88%),对文本中医疗代理人、医疗选择的认同度、留给家人的话认同度较高,个人护理和精神护理的认同度较低。年龄、性别、工作状态、宗教信仰、个人月收入是影响其认同度的因素。结论生前预嘱文本的修订需要适应中国的文化和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生前预嘱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我国患者及患者家属对生前预嘱的认知程度和实施意愿进行综述,进一步分析影响生前预嘱实施的各种因素,探讨了实施生前预嘱的可行性,旨在为我国生前预嘱的推广、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老年人对于生前预嘱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上海市浦东新区2个社区、1所社区医院及1所养老院的394名老年人进行生前预嘱认知和态度的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认知度较低(8.88%),态度较正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居住方式、是否经历过他人的临终过程为影响老年人对生前预嘱态度的因素。结论老年人对生前预嘱认知度较低,在推广生前预嘱应考虑和顺应东方传统文化与理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糖尿病足病人生前预嘱的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7月—12月对武汉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160例糖尿病足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足病人生前预嘱知信行总分为(99.96±19.84)分,知识维度为(3.74±0.82)分,态度维度为(57.14±10.25)分,行为维度为(39.07±10.7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足病人生前预嘱知识的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职业、糖尿病足分级;态度的影响因素是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知信行总分的影响因素是职业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结论:糖尿病足病人生前预嘱态度、行为维度处于中等水平,认知水平较低。医护人员根据糖尿病足病人的不同特征加强生前预嘱相关知识的普及,以提高糖尿病足病人生前预嘱的知信行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世界上所有提供缓和医疗服务的国家和地区,均将生前预嘱以及具有表达个人意愿功能的相似文件作为开展此项医疗服务的合法性前提。缓和医疗照护对象这一问题不仅仅涉及伦理道德或专业技术问题,其范围也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水平的发展而被不断修正和完善。与此同时,生前预嘱的概念和推广方式也在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更新和变化。缓和医疗的本质是对人的尊重,是科技膨胀的时代人们重新认识生命本质的产物,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作为推广生前预嘱和“尊严死”这一理念的社会组织,期待缓和医疗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家属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实施生前预嘱的态度,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实施生前预嘱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认可生前预嘱,实施仍有阻力;推广生前预嘱的阻碍因素,包括家庭、舆论、认知等;实施生前...  相似文献   

16.
武燕燕 《护理学报》2017,24(2):45-48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120名护士对生前预嘱的认识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6年5月抽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专科门诊及病房120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及老年科护士生前预嘱认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老年科护士对生前预嘱的总体认识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本科及以上护士对生前预嘱的认识得分高于低学历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2,P=0.006);年龄与对生前预嘱的认识总分呈正相关,但相关密切程度低(r=0.226,P=0.016)。结论老年科护士对生前预嘱的认识整体上还有待提高,高学历护士及年长护士对生前预嘱的认识优于年轻护士及低学历护士,有待通过开展院内护士继续教育项目、在大中专院校中开展相关课程、构建多部门合作的方式,推动生前预嘱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7.
循证护理在肿瘤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肿瘤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确定肿瘤疼痛护理后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对肿瘤疼痛病人采取个性化护理。[结果]肿瘤疼痛控制率明显增高。[结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肿瘤疼痛病人实施护理是一种科学的、个体化的、有效的方法,可降低肿瘤病人疼痛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循证护理在肿瘤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银珠 《全科护理》2008,6(32):2936-2936
  相似文献   

19.
在落实护理措施中应用护嘱的体会034000山西省忻州地区人民医院李建华,杨筠松关键词护嘱,实施体会ExperienceaboutUseofNurse'sOrderinCarryingOutNursingMeasures¥LiJiauhua,YangY...  相似文献   

20.
车琳星邓蕊 《护理研究》2022,(13):2390-2394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居民对生前预嘱的认知与态度,为今后生前预嘱在我国城市社区的推广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1名社区居民进行生前预嘱认知与态度半结构式访谈,运用Nvivo 12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对4名访谈过半时终止的居民提取的访谈主题为死亡忌讳和不感兴趣;对17名访谈完整的居民提取的访谈主题为生前预嘱话题回避、医疗决策权被动、自主权意识薄弱等。结论:城市社区居民生前预嘱认知与态度有待提高,应通过多种方式拓宽宣传渠道,提高生前预嘱认知度;正视传统孝亲文化,促进家庭沟通;限制医生和家庭的“家长制”模式,尊重病人医疗自主权;完善临终关怀医疗保险,以促进城市社区生前预嘱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