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脊髓损伤尿失禁患者留置尿管拔管指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以尿流动力学检查为依据 ,探索拔管试验的可行性 ,以便及时掌握脊髓损伤 (SCI)患者拔除尿管的时机。方法 采用拔管试验对 2 4例SCI尿失禁患者在入院时和经过膀胱训练后 ,间隔 7~ 10d进行膀胱功能的评估 ,设置膀胱容量 >15 0ml和冰水试验 (+ )为达标组 ,膀胱容量≤ 15 0ml或 >15 0ml、冰水试验 (-)和膀胱容量≤ 15 0ml、冰水试验 (+ )为未达标准。同时对达标组和训练 1个月以上仍未达标组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 ,并取膀胱容量、残余尿量、逼尿肌括约肌肌电检测指标作为比较。结果 尿流动力学检查与拔管试验两种方法评估均显示达标组的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逼尿肌括约肌协调情况明显优于未达标组 (P <0 .0 1) ,两组内各指标两种方法评估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拔管试验中膀胱容量 >15 0ml和冰水试验 (+ )可作为拔除尿管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肺癌化疗中静脉炎发生的关系。方法将首次进行肺癌化疗的患者188例按人院先后顺序分为A组和B组,每组94例。A组患者在第1天紫杉醇类化疗完成后拔除留置针,应用铂类化疗药物时患者呵选择是否留置静脉留置针,选择24G(小号)留置针。B组患者则在整个化疗结束后拔除留置针。结果B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化疗血管在第二次化疗时的可重复使用情况B组明显低于A组(P〈0.05),对再次使用留置针拒绝人数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紫杉醇类化疗结束后应立即拔除静脉留置针,以保护静脉血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表(Guggingswallowingscreen,GUSS)与传统方法作为留置胃管拔管标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我科脑出血术后留置胃管患者60例,其中GUSS组30例,以GUSS评分≥15分作为拔管标准;传统组30例,采取传统方法即每餐能进食200ml以上流食,观察2d无不适作为拔管标准,比较2组间拔管后复插率及吸人性肺炎发生率。结果GUSS组拔管后无一例复插胃管及发生吸入性肺炎。传统组拔管后有7例复插胃管,5例发生吸入性肺炎。GUSS组复插率及吸人眭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结论GUSS吞咽评估≥15分可作为脑出血术后留置胃管患者的拔管指征,且操作方便,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拔管指征。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科行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12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拔管指征是24h引流量低于10mL;对照组按传统拔除引流管的指征是24h引流量低于20mL。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拔除引流管后5d内引流管口愈合情况及伤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拔管后引流管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伤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组拔管指征使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延长,明显加快引流管口愈合,减少伤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德湿舒片状水凝胶在经外周静脉行TP方案(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卡铂)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35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德湿舒片状水凝胶敷料贴敷,对照组给予水胶体敷料贴敷。比较两组病人抗肿瘤静脉治疗一针完成率、局部穿刺点清晰性及化学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抗肿瘤静脉治疗一针完成率、局部穿刺点清晰性及化学性静脉炎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德湿舒片状水凝胶可有效减少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抗肿瘤静脉治疗一针完成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时置管反应的发生与血管管径的相关性.方法将套管针留置在头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大隐静脉设者为A组,置管于手背静脉网及四肢其他分支静脉者为B组,观察2组患者置管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置管反应发生率为25.0%,B组置管反应发生率为70.4%,2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化疗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时,其置管反应的发生与血管管径大小有关.为血液病患者留置套管针时,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大的血管. 相似文献
8.
化疗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时置管反应的发生与血管管径的相关性.方法将套管针留置在头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大隐静脉设者为A组,置管于手背静脉网及四肢其他分支静脉者为B组,观察2组患者置管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置管反应发生率为25.0%,B组置管反应发生率为70.4%,2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化疗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时,其置管反应的发生与血管管径大小有关.为血液病患者留置套管针时,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大的血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指操对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10月心内科12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同型号静脉留置针并且在前臂进行留置针穿刺。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手指操干预。比较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96 h拔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平均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96 h拔针率、堵管率及外渗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手指操干预,能够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堵管及药物外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过临床护理措施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方法。方法将2010年1—10月妇科住院手术后,采用静脉留置针方式进行常规输液的女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例。实验1组采用冷敷硫酸镁纱布+伤口护理绷带固定;实验2组采用水凝胶敷贴+伤口护理绷带固定;对照组采用伤口护理绷带固定。观察各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静脉炎出现情况。结果三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d的比率分别为86%,97%和71%,实验1组和实验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6.80,26.15;P〈0.05或P〈0.01);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Hc:7.80,P〈0.05)。三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比率分别为23%、6%和44%.实验1组和实验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9.94,38.64;P〈0.05或P〈0.01);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Hc=11.81,P〈0.01)。防止静脉炎发生的有效率分别为90%,97%和78%。结论使用硫酸镁或水凝胶敷贴可以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有效预防留置针静脉炎发生,而使用水凝胶敷贴联合绷带固定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早期拔管的指征。方法将5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应用早期拔管指征,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拔管指征为患者一次性拔管,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及反复感染发生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肺部反复、感染率减少、置管时问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气管切开昏迷患者应用早期拔管的指征及时拔管,可以有效地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的次数,缩短置管时间,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2.
《齐鲁护理杂志》2016,(1)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与翻身叩背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肺部指征的影响。方法:将52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雾化吸入、负压吸引器吸痰等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再应用雾化吸入后适时给予翻身叩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排痰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咳嗽、罗音消退时间及二次插管率。结果:两组排痰后各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咳嗽消退时间、罗音消退时间及二次插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与翻身叩背联合治疗COPD机械通气拔管后的患者,可以促进痰液的引流,降低二次插管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翻身拍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肺部指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翻身拍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肺部指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在本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住院并且需要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排痰,实验组采用翻身拍背的方法协助患者排痰,比较两组患者排痰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咳嗽及啰音消退时间及二次插管率。结果两组患者排痰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咳嗽及啰音消退时间及二次插管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排痰后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咳嗽及啰音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二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翻身拍背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痰液的引流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二次插管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化疗患者血管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20例静脉化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静脉穿刺和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穿刺成功率、药物渗漏、静脉炎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60例穿刺次数,药物渗漏、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应用静脉留置针可有效保护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及护理人员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水凝胶敷料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2月一2014年2月出现留置针静脉炎的628例患者,按照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水凝胶敷料和常规的54%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观察两组红、肿、痛、软化血管方面的效果,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水凝胶敷料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50%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P〈0.001)。结论水凝胶敷料治疗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静脉留置针在化疗患者中的非留置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给药进行化学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常规方法应用头皮针输入化疗药物容易发生外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轻者出现局部肿胀,引起疼痛,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在心理上引起患者的焦虑不安,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对治疗的抵触和绝望。静脉留置针作为传统头皮针的换代品,留置套管针材料柔软,不易对留置的血管造成伤害,不易发生液体外渗的情况,可降低刺破静脉血管的危险性,具有操作简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静脉给药进行化学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常规方法应用头皮针输入化疗药物容易发生外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轻者出现局部肿胀,引起疼痛,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在心理上引起患者的焦虑不安,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对治疗的抵触和绝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小儿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护理效果。方法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4 月我院接诊的使用留置针的小儿患者 13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品管圈活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降低小儿留置针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减轻化疗患者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方法。方法选择87例需化疗3d以上的肿瘤患者,在化疗的第1天、第2天、第3天分别以不同方法进行留置针穿刺。第1天以无菌生理盐水喷涂留置针软导管后穿刺(A法);第2天以使用微量利多卡因喷涂留置针软导管后穿刺(B法);第3天在进行心理暗示后使用微量利多卡因喷涂留置针软导管后穿刺(C法)。观察3种方法穿刺过程中患者疼痛的程度,并进行疼痛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3种方法行留置针穿刺,患者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81.6%、40.2%、18.4%;C法较B法和A法在减轻患者穿刺疼痛方面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量利多卡因喷涂联合适当心理暗示能有效减轻患者对留置针穿刺的疼痛感,尤其适用于穿刺疼痛耐受差、心理惧怕的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