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促醒的作用。方法:选择发病24 h内入院、Glascow昏迷分值(GCS)3~8分、收治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ICU)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MN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后1~4周GCS分值变化及NICU住院天数。结果:治疗2周后GCS分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P0.01);3周后,观察组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明显缩短住NICU天数(P0.01)。结论:MNS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具促醒作用,减少住NICU时间,从而可能减少并发症和减轻家庭负担,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功能及觉醒意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护理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再选取2016年6~11月我院神经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多感官促醒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昏迷评分、功能障碍评分、脑功能评分、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及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2周后昏迷评分、脑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4周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评分及平均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感官促醒干预运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可优化脑功能,提高觉醒意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觉醒意识及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4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多感官促醒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功能障碍(DFS)评分、脑功能评分,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EP)评分、苏醒情况的差异。结果干预2、3、4周末,观察组GCS及脑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D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BEP波峰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7d、8~14d及15~30d三个时间段苏醒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苏醒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感官促醒干预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能有效改善意识障碍,促进苏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性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性昏迷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脑性昏迷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功能障碍评分(DRS)及苏醒情况。结果观察组苏醒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性昏迷患者采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能提高苏醒意识,促进脑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对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苏醒时间及预后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8月我院采取常规护理的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30例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9月~2020年7月我院采取多感官促醒护理的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3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4周后苏醒时间,干预前、干预1周、2周及4周后认知障碍(MMSE)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干预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干预2周及干预4周后,两组MMSE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GC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各时间点MMSE评分、G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继发感染、便秘、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采取多感官促醒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促进苏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标号尾数奇偶数分为两组,奇数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偶数视为试验组,给予多感官促醒模式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GCS,DFS评分无明显差异(P 0. 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GCS,DF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 0. 05);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9. 53±3. 65)d,试验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2. 35±2. 31)d,试验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进行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效果理想,可较快恢复患者感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多感官促醒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功能障碍评分(DF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2,4周,研究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DF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应用多感官促醒干预可有效促进昏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潘霞  龚丽  郑敏  张玲霞 《全科护理》2021,19(21):2977-2981
目的:探究多感官促醒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神经功能、并发症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感官促醒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病人神经功能、并发症及苏醒时间的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病人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脑功能评分、功能障碍量表(D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周及护理后4周观察组病人GCS评分、脑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D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4周后观察组病人便秘、继发感染、肢体痉挛畸形、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病人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30 d后对照组未苏醒病人22例,观察组未苏醒病人6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实施多感官促醒护理,可以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昏迷时间,促进苏醒.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术后7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NDF)评分、出院时的生活能力及满意度和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措施对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微创手术的HICH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及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各40例,比较两组GC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内对比,两组护理后的GCS评分、Barthel指数评均高于护理前(P 0.05);组间对比,护理1周后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6周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微创手术治疗HICH患者护理中,能够改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颅脑损伤(TBI)伴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14例TBI伴昏迷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予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2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2周GCS、NHI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可改善TBI伴昏迷患者恢复情况和预后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脑出血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将其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围术期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例。比较分析两组疾病与康复相关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两组GCS评分、SSS评分和FM评分均优于护理前,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60例HICH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完全肠外营养支持联合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1~12月60例HICH患者为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2周血清营养指标及干预12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2周血清营养指标及干预12周GCS、NIHSS、FMA、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HICH患者术后营养状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对其神经功能、苏醒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两组均进行针灸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基础上实施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功能障碍评分(DFS)、并发症发生率和苏醒时间,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2周、4周GCS评分高于对照组,DF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4周便秘、压疮、肢体痉挛畸形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可有效改善病人神经功能,促进病人尽快苏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音乐辅以语言唤醒策略疗法对颅脑迁延性昏迷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以互联网数据收集为媒介,将2016年7月-2019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和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36例颅脑迁延性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8),对照组运用传统的促醒方法,观察组在传统促醒方法基础上实施音乐辅以语言唤醒策略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功能障碍评分(DRS)、脑电图评价(CEEG)、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CEEG评价及GCS评分高于对照组, DRS评分低于对照组,意识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辅以语言唤醒策略疗法能改善颅脑迁延性昏迷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其意识苏醒,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探讨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0.4~0.6 mg/d,静脉滴注,1次/d,共14 d。比较2组患者入院第1天和治疗第14天时BIS值、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治疗1个月时,评估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ICU救治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和病死率。结果入院第1天,观察组患者BIS值(43.83±8.21)、GCS评分[(5.31±1.24)分]与对照组[42.18±7.84、(5.61±1.03)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时,观察组患者BIS值(58.49±9.64)、GCS评分[(11.81±1.04)分]均高于对照组[54.59±9.07、(9.15±1.21)分](P<0.05),2组BIS值、GCS评分均高于入院第1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纳洛酮应用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促醒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脑出血后昏迷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纳洛酮组(n=33)、针刺组(n=33)、联合组(n=34),分别给予纳洛酮、针刺、针刺联合纳洛酮,连续治疗14 d。观察三组清醒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治疗前后脑血肿量、昏迷程度(GCS)。结果治疗后联合组GCS评分高于针刺组、纳洛酮组,脑血肿量低于针刺组、纳洛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清醒时间、住院时间短于针刺组、纳洛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有助于清除脑血肿,减轻昏迷程度,缩短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脑室外引流(EVD)联合开颅血肿清除(HE)和单纯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EVD+HE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EVD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NICU治疗时间、术前和术后2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后第3天和第7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评估(ADL)。结果:两组NICU治疗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和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周的GCS评分、术后第3天和第7天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的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术后6个月的MRS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VD联合HE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临床效果优于单纯EVD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昏迷促醒治疗仪对脑出血昏迷病人的促醒作用。[方法]选择脑出血昏迷病人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病人在此基础上使用昏迷促醒治疗仪,每天治疗5次或6次,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干预组病人治疗1个月后GCS评分10.69分±3.81分,治疗2个月GCS评分12.34分±1.47分,均高于对照组(8.37分±1.85分,9.41分±3.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昏迷促醒治疗仪能通过声音、光、电磁波等刺激促进病人的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立体定向超早期微创冲水法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血肿清除率、GCS评分及ADL分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唐山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行常规开颅术,观察组(n=30)行脑立体定向超早期微创冲水法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后GCS评分以及随访6个月时的ADL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再出血、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的术后1周GC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 0. 05),但观察组术后1周GC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6个月,观察组ADL分级(Ⅰ~Ⅲ级)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脑立体定向超早期微创冲水法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