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评估达芬奇机器人双侧腋窝和乳晕径路(BABA)对低危伴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外科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采用BABA完成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机器人甲状腺手术,达芬奇机器人颈侧区清扫时间平均(74±12)min,其中8例患者出现术后短暂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术后2周均恢复正常,无喉返神经损伤发生及乳糜漏发生,短期随访未发现颈部可疑淋巴结残留及淋巴结复发。患者对切口满意。结论对低危伴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行BABA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并取得较好美容效果,同时相较于传统开放性手术其手术的安全性及彻底性还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首次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未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术后颈侧区淋巴结复发转移,再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时,是否需清扫中央区淋巴结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八五医院和瑞金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4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资料。结果:首次手术44例中12例甲状腺癌肿位于甲状腺上极病人,再次手术发现颈侧区淋巴结有转移而中央区淋巴结无转移;余32例癌肿位于甲状腺中下极或下极,再次手术发现颈侧区和中央区淋巴结均有转移。术后有5例(11.36%,5/44)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7例(15.91%,7/44)出现暂时性低钙血症。结论:对首次手术未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而甲状腺癌肿位于中下极或下极的病人,再次手术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时,需清扫中央区淋巴结;但探查中央区无异常肿大淋巴结,可不清扫。对癌肿位于甲状腺上极的病人,为降低手术风险也可不清扫中央区淋巴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在免充气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切除术标准手术流程中应用新型多功能吸引器的安全性及便利性。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接受免充气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共纳入23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其中221例行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平均(161.28±2.71)min; 18例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平均(192.33±10.66)min。术后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未发生永久性低钙血症、喉返神经损伤。结论:在标准免充气经口腔镜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流程中应用多功能吸引器利于空间的建立,可协助暴露手术视野,加快烟雾排出。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 目前,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手术已广泛开展,但伴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能否在腔镜下完成彻底的淋巴结清扫,特别是Ⅵ和Ⅳ区的低位淋巴结清扫,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总结分析笔者团队近年实施的经胸经口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癌的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采用该术式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21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63例行腔镜甲状腺切除、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其中,41例行经胸口联合入路手术(联合入路组),包括12例行经胸甲状腺切除、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后再经口补充清扫Ⅵ和Ⅳ区淋巴结,另29例行经胸和经口手术步骤合理融合,不再单独补充清扫Ⅵ及Ⅳ区淋巴结;22例行单纯经胸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并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经胸入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入路组的12例经口补充清扫颈侧区淋巴结的标本中有8例检出淋巴结,其中2例检出阳性淋巴结。联合入路组与经胸入路组获得的中央区淋巴结总数分别为(8.80±5.78)枚、(8.23±3.53)枚,颈侧区获得的淋巴结总数分别为(31.49±14.90)枚、(29.05±7.80)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出血、喉返神经麻痹、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副神经损伤、乳糜漏和Horner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联合入路组1例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癌复发,经胸入路组1例手术清扫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癌复发。结论 经胸经口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安全、有效,与单纯经胸入路疗效相当。但补充清扫中的阳性淋巴结提示,对于淋巴结转移较多的甲状腺癌患者经胸经口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可能有一定的价值。然而,本研究病例数量较少,随访时间相对较短,有待多中心、大样本量的对照研究及长期随访结果来进一步评估该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改良Miccoli术式在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安全性及美容优势。方法:为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腔镜辅助下Ⅱ、Ⅲ、Ⅳ、Ⅴ区颈侧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应用自制拉钩建腔。手术路径不同于传统的颈清,在颈深筋膜浅层与深层(椎前筋膜)之间的颈深筋膜中层(颈内脏筋膜)操作。结果:25例手术均获成功,效果满意。颈部切口4~5 cm,手术时间平均(183.60±25.92)min,清扫Ⅱ、Ⅲ~Ⅳ、Ⅴ区淋巴结平均(5.64±3.53)、(9.00±3.48)、(6.68±5.00)枚,住院费用平均(15 929.53±4 126.43)元。术后发生乳糜瘘4例,面部水肿2例。结论:腔镜辅助改良Miccoli术式微创、安全、美容效果优势明显,清扫层次不同于传统术式,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原因,探讨甲状腺癌首次及再次手术合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57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次手术方式为残留甲状腺全切并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根据术中病理检查结果确定是否行颈侧区淋巴结清除或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结果: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证实,腺体肿瘤残留率51.2%(22/43),转移淋巴结残留率57.9%(33/57)。术后暂时性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3%(3/57)及1.8%(1/57)。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为14.0%(8/57),无永久性甲状腺旁腺损伤。结论:对怀疑有肿瘤残留或复发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应再次手术,手术方式应予残余甲状腺切除并中央区淋巴结清除和(或)颈侧区淋巴结清除,首次手术确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最好行甲状腺全切并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或加行颈侧区淋巴结清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无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进行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改良无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的3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 女性29例, 年龄(32.6±8.3)岁(范围:17~55岁)。甲状腺原发灶最大径[M(IQR)]为1.06(1.16)cm(范围:0.53~2.44 cm), 淋巴结转移灶最大径为(1.04±0.37)cm(范围:0.44~1.88 cm)。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通过门诊随访, 随访截至2022年11月30日。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 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为160(20)min(范围:100~215 min), 术后住院时间为4(2)d(范围:2~14 d)。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获取的淋巴结数目分别为11(12)枚(范围:0~37枚)和(34.7±14.8)枚(范围:15~69枚)。术后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4例, 均在术后1个月恢复;喉返神经损伤1例, 继续随访评估是否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下甲状腺全切+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治疗肿瘤直径>1 cm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6月在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腋乳入路甲状腺全切+中央区+单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的81例乳头状非微小癌患者(机器人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接受传统开放手术的87例乳头状非微小癌患者(开放组)进行比较。采用统计学检验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清扫中央区和单侧颈侧区淋巴结数目、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美容效果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开放组相比,机器人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多于开放组,术后美容效果更佳(P<0.05);清扫中央区和单侧颈侧区淋巴结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有选择性的肿瘤直径>1 cm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达芬奇机器人腋乳入路与传统开放手术行甲状腺全切+中央区+单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治疗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相似且术后美容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6年5月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47例PTM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中,男9例,女38例;年龄(46.3±12.1)岁;病程(12.4±23.7)个月;均行术前超声检查,14例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经FNA确诊PTMC 11例(78.6%);13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3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对侧叶大部切除术,31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14例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15例行中央区加颈侧区淋巴结清扫。肿瘤病灶平均长径(0.68±0.23)cm;21例(44.7%)为多发病灶,其中14例(29.8%)为双侧甲状腺多发病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48.3%(14/29),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53.3%(8/1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侵犯包膜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35)。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不全5例,切口积液1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暂时性喉上神经损伤1例。结论:甲状腺外科医生需熟悉甲状腺癌超声特点,不建议扩大FNA指征。对于术前超声已提示多发结节、术中探查可疑多发结节或存在高危因素者,手术建议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预防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结合术中冷冻病理对确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及指导术后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颈部腔镜辅助或经颈部腔镜辅助联合胸腔镜行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UMLND)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腔镜UMLND治疗的1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6例;年龄21~73岁,平均(45±18)岁。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央区清扫术及侧颈清扫术在直视或腔镜辅助下完成,UMLND在经颈部腔镜辅助或腔镜辅助联合胸腔镜下完成。结果:11例患者中10例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转移淋巴结粘连无名静脉在腔镜下无法安全分离而中转开胸手术。腔镜辅助UMLND平均手术时间为(58.7±12.1)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5±9.6)d。UMLND平均获取淋巴结数目为(8.4±3.3)枚,平均转移淋巴结数目为(3.5±2.6)枚。无UMLND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6±7)个月,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平均浓度(1.85±2.21)ng/mL,所有病例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经颈部腔镜辅助或腔镜辅助联合胸腔镜行UMLND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安全可靠,手术清扫彻底,微创美容效果明显,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腔镜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行腔镜治疗的1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组织行全切或一侧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及对侧次全切除,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按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式进行.12例均接受术后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结果 1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2例为声音嘶哑,1例手足麻木,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清除淋巴结0~13枚,平均7.6枚/例,1例双侧淋巴结均阳性,5例一侧淋巴结阳性,6例双侧淋巴结均阴性.病理结果均为乳头状癌.12例均获30~62个月(平均50.4个月)随访,均存活,无复发.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行腔镜甲状腺切除联合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有一定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兼顾手术彻底性和颈部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腔镜辅助与开放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侧淋巴结转移的彻底性、安全性及美容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收治的2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侧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及单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式分为腔镜组(n=101)与开放组(n=115),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围手术期相关情况及美容微创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清扫侧别、肿瘤最大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转移淋巴结转数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颈部感觉异常与美容满意程度等方面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在不影响手术安全性、彻底性的前提下,腔镜辅助手术较开放手术美容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经验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3月16例在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接受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病例资料,甲状腺乳头状癌15例,甲状腺腺瘤1例。总结患者的手术方式、建腔经验、手术时间、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12例行单侧腺叶+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平均时间134.3±36.1 min;3例行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平均时间243.3±32.5 min;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10.9±4.2;淋巴结转移率33.3%(5/15),平均淋巴结转移数目2.4±1.7。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暂时性颏神经损伤1例,嘴角撕裂伤2例,颌下皮肤肿痛硬结1例。结论:经口腔前庭甲状腺手术美容效果极佳。良好的建腔技术能够给患者带来更佳的术后舒适度,更低的并发症发现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原发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54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资料,其中女性432例,男性113例(性别比例3.82∶1);年龄14 ~ 80岁,平均(46.7±11.8)岁.手术方式:全/近全切除70.6%(385/545),腺叶+峡部切除29.4%(160/545);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524例,其中单侧清扫78.3% (427/524),双侧清扫17.8% (97/524);颈侧区淋巴结清扫14例,均为单侧清扫.共切除甲状腺腺叶标本930个,颈中央区淋巴结标本622个,颈侧区淋巴结标本14个.从中筛选出甲状腺癌腺叶与同侧颈淋巴结有对应关系的576组标本,癌灶长径(0.58±0.25) cm,单灶513例(89.1%),多灶63例(10.9%).无甲状腺被膜侵犯441例(76.6%),有甲状腺被膜侵犯135例(23.4%).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4.7±3.8)枚,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31.8%,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数量(17.8±10.0)枚,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2.4%.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类变量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癌灶长径与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 =0.847),癌灶长径>0.8 cm时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加;癌灶长径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 =0.557),癌灶长径>0.9 cm时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加.单灶和多灶病例颈中央区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相似.有被膜侵犯比无被膜侵犯颈中央区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均增加.结论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癌灶长径、有被膜侵犯是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癌灶数量不是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尽早手术能够使很多已经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但无法获得术前诊断的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初次治疗的手术方式选择腺叶峡部切除或全/近全切除+病灶同侧/双侧颈中央区和(或)加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介绍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经验。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15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围手术期处理、手术范围、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结果:15例患者均为单侧病变,其中良性肿瘤5例,最大径5cm,均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46±34)min;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0例,右侧8例,左侧2例,均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并同侧中央区清扫淋巴结,平均手术时间(187±36)min,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7.1±2.3)枚,淋巴结转移率为40%(4/10)。无中转手术,无术后出血及二次手术。2例术后出现颏部、口唇麻木,1例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均自行恢复。随访时间1~22个月,未见种植、复发、转移。结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术后体表无瘢痕,美容效果好。手术适应证选择、严格的术前准备和手术技巧的把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分析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指征和方式,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外科同组医师完成的所有甲状腺再次手术,共110例。分析其再次手术原因、病理检查结果、手术时间间隔和术后并发症。结果:110例甲状腺再次手术都是因为甲状腺癌复发、转移。两次手术中位间隔时间11.5(2~336)个月,其中12个月54例(49.1%)。30例因甲状腺癌复发再次手术,双侧癌17例(56.7%),多灶癌10例(33.3%)。再次手术清扫中央区淋巴结50例中,诊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7例,术后病理检查阳性6例(85.7%)。诊断中央区和侧方淋巴结同时转移6例,术后病理检查阳性4例(66.7%)。其余37例为甲状腺手术规范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术后病理检查阳性18例(48.6%)。诊断侧方淋巴结转移再次手术73例,术后病理检查阳性91.8%(67/73)。区域侧方淋巴结清扫27.4%(20/73)。分析再次手术后并发症,包括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结切除和侧方淋巴结清扫。再次手术甲状腺切除52例。单侧甲状腺切除48例中,35例甲状腺切除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22.9%),13例残留甲状腺切除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46.2%),4例双侧甲状腺切除均出现并发症。再次手术中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并发症发生率30.0%(15/50),其中单侧再次手术的发生率为20.0%(2/10),单侧为首次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5%(5/27),再次手术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并发症发生率61.5%(8/13)。再次手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73例,其中46例单侧清扫发生并发症15例(32.6%),7例双侧清扫发生2例(28.6%),20例区域淋巴结清扫发生3例(15.0%)。结论:再次手术从心理和生理上都对病人造成了再次创伤,手术并发症发生增加。应规范首次手术的指征和范围,再次手术前明确诊断和定位,尽可能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腔镜辅助下分化型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为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腔镜辅助下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总结分析其手术时间、术后病理结果、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60~230 min。切口均一期甲级愈合,术后住院6~8 d。无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术后出血、淋巴漏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对切口非常满意。术后病理均提示为乳头状癌。手术2~3个月后行I131治疗,均未发现颈侧区有转移淋巴结残留,随访至今,未见复发、转移。结论:在腔镜辅助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美容效果佳等优点,可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颈侧区清扫术与传统开放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手术治疗的71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腔镜组(n=34)与开放组(n=37),观察两组术中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总数及阳性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疤痕长度、术后疼痛发生率优于开放组(P<0.05);腔镜组切口愈合不良、皮瓣坏死、面部肿胀及乳糜瘘等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7%,开放组为1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颈侧区清扫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均安全、可靠,且颈部遗留疤痕更小,更为美观,术后疼痛情况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悬吊方法进行免充气经口腔镜甲状腺手术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就诊安徽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接受免充气经口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总共24例纳入此次分析,行一侧腺叶切除20例、甲状腺全切除4例,其中18例甲状腺癌患者同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出血量(41.3±26.4)ml;手术时间(191.8±40.8)min;术后引流时间(6.3±1.0)d、引流量(221.0±66.0)ml;术后住院天数(6.3±1.0)d。术后无饮水呛咳、发音嘶哑、甲状旁腺损伤、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8例出现下颌麻木,均于一个月内恢复。结论采用悬吊法进行免充气经口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 术前或术中病理确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125例,手术方式为甲状腺全切或患侧全切+峡部+对侧近全切除术,同时加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如术前、术中怀疑或明确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时,则进一步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结果 中央区(Ⅵ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57.6% (72/125),5例发生跳跃性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与性别(P =0.705)、单双侧(P =0.504)及有无周围组织侵犯(P=0.086)无明显相关;而年龄<45岁患者、非微小癌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年龄≥45岁的患者(70.8% vs 43.3%,P=0.002)、微小癌患者(68.8% vs 25%,P=0.000).cN0患者中仍有43.8%(25/57)术后证实中央区淋巴结有转移.甲状腺全切组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并发症发生率(29.1%)与患侧全切+峡部+对侧近全切组(10%)相比有明显升高(P=0.008).结论 中央区淋巴结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有较高的转移率,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可以清除隐匿性淋巴结转移,进行准确的病理分期以指导手术后治疗,故应常规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