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分会成立暨学术会议于2002年12月3日~5日在福州市召开。来自全省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的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了会议。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肖钦朗秘书长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大会推选福建省人民医院张敏建主任医师任主任委员,李启镛、  相似文献   

2.
正陈鳌石主任中医师(下称陈师),原福建中医学院(现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从小跟随外祖父赵飞翰学习传统医学,打下扎实的基础[1],之后又跟随其父亲陈庚元学习中医外科。1956年到福建省中医进修学校深造,后在福建省人民医院工作。从1958年筹建福建中医学院之初即开始任教中医外科,一边教学一边临证,在治疗中医外科相关疾病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3.
黄延翼     
1898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19年毕业于天津新学书院,1955年至1972年任福州市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福州市政协委员。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福建省分会顾问。少年从师梁海秋、王子英、夏净庭、韩辉园学习。1932年回福州悬牌行医,主编了  相似文献   

4.
朱松毅,江苏江阴人,1918年生,出身于无锡中医内外科世家,1935年-1941年师从无锡名医杜少谷,为无锡杜氏中医内升科第三代传人。现任上海中医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中医门诊部外科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93年返聘任上海市名老中医诊疗所外科皮肤科主任医师,兼任中华中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外科学会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会员,黄浦区医学卫生学会理事,全国中医学会乳房病上海防治中心顾问。  相似文献   

5.
由福建省中医学会主办,设在福州市台江区中医院内的福建省中医专家咨询门诊部已于七月十二日正式对外开诊,这是中医界的一件喜事。该门诊部暂设中医内科、针灸、痔疮、儿科、气功、推拿、外科。由我省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或学有专长、素负众望的中医界知名专家、教授俞长荣、俞慎初、赵菜、郑孙谋、高雨生、周绍奇、李学耕、杨护  相似文献   

6.
蔺云桂     
1929年生于山东省博兴县,1947年随鲁之俊、朱琏学习,1952年毕业于中央卫生部针灸班,1957年任山东省人民医院针灸科副主任,1959年任福建省中医研究所针灸经络研究室主任,1960年任福建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组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中医委员、《北京中医》杂志特约编辑,1982年任福建省针灸学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地区针灸联合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任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针灸气功研究室主任医师,福建中医学院针灸中心研究室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针灸学会  相似文献   

7.
正"中医世家"是传承中医学术及流派的重要途径,民间中医也是传承中医的重要力量。为了总结交流"中医世家"和民间中医在传承创新中医药中的经验和成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色医疗分会、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中华中医世家人才信息库联合主办的本次会议定于2017年6月10—11日(9日为报到时间)在湖南省张家界市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世家"是传承中医学术及流派的重要途径,民间中医也是传承中医的重要力量。为了总结交流"中医世家"和民间中医在传承创新中医药中的经验和成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色医疗分会、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中华中医世家人才信息库联合主办的本次会议定于2017年6月10—11日(9日为报到时间)在湖南省张家界市  相似文献   

9.
张世峰,男,汉族,1939年12月25日出生于河南省陕县李村乡张家坡村一个中医世家,其祖父、父亲均为当地名中医,自幼因耳濡目染而喜爱祖国医学.1954年至1960年在现陕县一中读书,1960年考入河南中医学院医疗系,1966年毕业.1968年5月分配到三门峡黄河医院(水电部十一局职工医院),先后任医师,主治医师,科主任.1984年9月调到水电部三门峡疗养院任业务院长,同年12月又调到洛阳市第二中医院(原洛阳地区中医院)任业务院长,1990年7月又调到三门峡市中医院任院长至今.2001年6月27日被国家授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专家",被国家人事部、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相似文献   

10.
史济柱,生于1918年,著名老中医,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医院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闸北区中医医院名誉院长。曾先后任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兼外科学会副主任,理事会顾问,上海市卫生局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医年鉴》编委。1995年获"上海市名中医"称号。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确定为上海市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997年上海市闸北区政府授予"卫生工作突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1.
陈源生,1897年生,重庆市铜梁县人。出生中医世家,9岁启蒙习文不久,即在祖父、父亲指导下,背诵医学基础知识,由于聪颖好学,十年私塾的同时医学已基本学成,后跟祖父临证行医,名声渐起。1937年来重庆行医,1938~1939年任省立高工校校医,同时兼任高等法院一分院医生,1940年后又自行开业,1955年在重庆市第一中医院工作,任中医师,第一中医院改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后,于1981年任研究员。曾任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及四川省中医学会理事,农工民主党党员,从医60余年。1儒医并举,从流溯源陈医师自幼受到良好的医理熏陶。其祖父陈济普,医理精湛,以内、妇、…  相似文献   

12.
留章杰     
1911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1926年随父留文固学习中医,1936年毕业于承淡安主办的中国针灸学讲习所,1940年获中医师证书,1953年参加创办泉州市联合中医研究院,1958年任福建省泉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1979年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福建分会理事,1980年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福建分会针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福建省中医学会顾问,福建省针灸学会顾问,《福建中医药》编委。泉州针灸学会理事长,泉州市气功科学研  相似文献   

13.
正"中医世家"是传承中医学术及流派的重要途径,民间中医也是传承中医的重要力量。为了总结交流"中医世家"和民间中医在传承创新中医药中的经验和成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色医疗分会、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中华中医世家人才信息库联合主办的会议定于2018年6月  相似文献   

14.
《中医杂志》2012,53(10):900
李廷来,1919年生.山东省阳谷县人.中医外科主任医师.出身于中医外科世家,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和教学40余年,经验丰富.对痈疽、发背、对口、疗疮、流痰、脱疽、恶脉、乳痈等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曾任济南市中医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副院长,济南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发表过学术论文多篇. [清热利湿、滋补肾阴法治疗糖尿病性坏疽2例] 例1:周某,女,57岁.初诊:1983年2月8日.  相似文献   

15.
林东海出身于中医外科世家,父亲林济仁解放前在南市邑庙区悬壶济世,以中医外科著称。1946年他肩负着家族的厚望,秉承父命投考上海中医学院。  相似文献   

16.
丁雄飞 《中医杂志》2005,46(7):497-498
喻文球(1950~),男,主任医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毒蛇咬伤"重点专病建设主持人.1970~1980年任江西中医药学校教务处长,附属医院外科主任,1980年调往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85年起任该院中医外科主任至今.认为疑难皮肤病的病机系湿毒瘀互结,治疗上应以解毒理湿化瘀为原则,认为皮肤与肾脏从结构到功能有相似之处,"治皮应治肾".完成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教材<中医外科学>,<中医皮肤性病学>等14部专著的主编、参编工作、发表论文30篇.  相似文献   

17.
正"中医世家"是传承中医学术及流派的重要途径,民间中医也是传承中医的重要力量。为了总结交流"中医世家"和民间中医在传承创新中医药中的经验和成果,由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色医疗分会、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本次会议定于2017年6月10-11日(9日为报到时间)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名老中医、外科杂病专家黄耀燊教授,广东南海县人,1915年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父黄汉荣是著名中医伤寒派医家及骨伤科专家。黄老幼承庭训,立志从医,尽得家传之秘,及壮负笈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现广州中医  相似文献   

19.
正"中医世家"是传承中医学术及流派的重要途径,民间中医也是传承中医的重要力量。为了总结交流"中医世家"和民间中医在传承创新中医药中的经验和成果,由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色医疗分会、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本次会议定于2017年6月10-11日(9日为报到时间)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郑则敏教授系福建省名老中医,中医世家,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致力于脉管病的防治研究,著有《郑则敏学术经验集》、《中医外科心得·临床经验》等专著,临床治疗脉管病擅用凉血化瘀,利湿消肿法,提出痛须用虫药的观点,具有从肝脾论治,形与神俱,合病与并病,药对成方的特点,中医特色明显,疗效显著,深受海内外患者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