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04—2020-07兰考县中心医院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依据术式分为开放组和腔镜组.比较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围术期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116例患儿,每组58例.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8,(11)
探讨腹腔镜下单通道腹膜外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2015年10月—2017年10月,80例小儿腹股沟疝分为传统组(传统手术治疗)和微创组(腹腔镜下单通道腹膜外高位结扎术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手术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显示,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术前,微创组和传统组患儿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微创组患者的血清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儿血清CRP、IL-6、TNF-α水平较手术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术后,微创组手术并发症率(2.50%),低于传统组(15.00%,P0.05)。腹腔镜下单通道腹膜外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效果可靠、手术创伤更小、术后炎性反应轻,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小儿腹股沟疝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00例(腹腔镜手术组)运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另100例(传统开放手术组)使用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二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较传统开放手术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均明显减少,但住院费用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切口小,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较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106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腹腔镜组(53例)和传统手术组(53例)。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而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患儿的手术情况、住院情况、并发症、隐匿性疝、对侧疝突出、复发情况。
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疼痛时间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74、19.072、58.681、14.511、4.981,P均<0.001)。腹腔镜组住院费用(4 152.85±541.59)元高于传统手术组(3 860.71±459.7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4,P=0.003);腹腔镜组住院时间(2.07±1.12)d与传统手术组(2.14±1.49)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3,P=0.785)。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传统手术组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4,P=0.003)。术后腹腔镜组对侧疝突出的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比9.4%,P=0.003);隐匿性疝发生率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0%比0,χ2=5.248,P=0.022);2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比3.8%,χ2=2.038,P=0.153)。
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儿迅速康复,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对机体的创伤。方法:将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传统手术组,对比两组患儿术前及术后8 h、24 h、48 h外周静脉血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值。结果:两组患儿术后8 h血清IL-6、CRP均明显高于术前,且传统手术组高于腹腔镜组;术后24 h,腹腔镜组下降,而传统手术组仍高于术前;术后48 h,两组患儿血清CRP、IL-6均下降,接近术前水平。结论: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对患儿机体创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1)
目的随机对照研究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小儿疝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A组)和开放手术组(B组),每组患儿均为47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主动下床活动时间、阴囊水肿和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与B组相比,A组的手术时间(双侧)、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主动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4.43、-4.15,P=0.007、0.001、0.001)。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可获得更快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患者295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前、术中诊断符合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感染、积液、疼痛)及复发情况。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4d,术后随访6~18个月,无复发及感染病例。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具有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及手术方法、优缺点。方法:对比分析843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组)与519例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开放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隐匿疝的发现、麻醉安全性、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均治愈。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隐匿疝的发现、麻醉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明显优于开放组,住院费用略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复发1例,复发率0.1%;开放组复发11例,复发率2.1%。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麻醉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等明显优势,术中可及时发现并同时处理对侧隐匿疝、双侧疝。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外科杂志》2020,(7)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 20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疗效,其中570例行单孔腹腔镜手术(腔镜组),636例行传统开放手术(开放组),两组患儿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住院费用、复发率、对侧再发率等相关指标。结果:腔镜组单侧手术时间、双侧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小于开放组,对侧鞘状突未闭发现率大于开放组,住院费用多于开放组(P0.001)。腔镜组术后仅1例(0.2%)腹股沟高位结扎处出现线结反应,去除线结后愈合,且无复发,无阴囊血肿、医源性隐睾、睾丸萎缩发生;开放组术后发生阴囊血肿42例(6.6%),医源性隐睾2例(0.3%),睾丸萎缩1例(0.2%);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01),复发率及对侧再发率均小于开放组(P0.00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利于发现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CBM、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与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9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 852例患儿。腹腔镜组手术时间(MD=-9.83,95%CI:-14.03~-5.62,P<0.05)、住院时间(MD=-2.66,95%CI:-3.17~-2.15,P<0.05)、术中出血量(MD=-8.34,95%CI:-9.65~-7.02,P<0.05)、切口长度(MD=-1.53,95%CI:-2.02~-1.05,P<0.05)、疼痛时间(MD=-0.95,95%CI:-1.25~-0.66,P<0.05)、复发率(RR=0.32,95%CI:0.16~0.63,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RR=0.36,95%CI:0.25~0.52,P<0.05)、阴囊肿胀发生率(RR=0.22,95%CI:0.12~0.38,P<0.05)、切口积血积液发生率(RR=0.16,95%CI:0.05~0.54,P<0.05)、疼痛发生率(RR=0.18,95%CI:0.05~0.64,P<0.05)、切口出血发生率(RR=0.09,95%CI:0.01~0.71,P<0.05)优于传统组,但住院费用(MD=1049.77,95%CI:617.69~1 481.85,P<0.05)高于传统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但手术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患者94例,根据所行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7例。试验组行切口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行开放疝囊高位手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统计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手术、住院及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术后试验组阴囊水肿及继发鞘膜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可显著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手术指标的同时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孔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1年2月使用3mm微型腹腔镜,于脐部做-4mm切口,置入4mm troear作为观察孔,采用将硬膜外穿刺针自制成内芯有倒钩的疝钩针治疗小儿腹股沟痂368例。结果368例手术均成功,于术时间5-35min,平均7min。术后住院l-2d,平均1.5d。无并发症。100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l、3个月复发,再次行腹腔镜手术治愈,术后无明显瘢痕。结论单孔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后无明显瘢痕。 相似文献
15.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1)
目的试图比较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和传统开放手术的围术期血清创伤标志物的改变,了解两种手术方式的创伤大小。方法将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腔镜手术组60例和传统手术组60例,术前术后分别检测患儿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同时二组患儿的年龄、疝位置、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被相互比较。结果二组患儿的年龄、疝位置未见明显差异,但腔镜手术组的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术后12 h[(90±7)pg/ml vs(55±8)pg/ml,P0.05]和术后24 h[(101±10)pg/ml vs(62±7)pg/ml,P0.05]时,传统手术组的IL-6表达明显高于腔镜手术组。术后72 h时,传统手术组TNF-α表达高于腔镜手术组[(134±12)pg/ml vs(90±7)pg/ml,P0.05]。CRP表达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均未见二组间明显差异,但在术后第3天传统手术组出现上升趋势。结论在病理生理层面,提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创伤较传统手术组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单通道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10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儿分为2组,每组48例。传统组实施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腔镜组行腹腔镜单通道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围术期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第1天检测患儿的应激指标水平。结果 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儿的抗氧化能力(T-AOC)、生长激素(GH)水平均较术前降低,β-内啡肽(β-EP)水平较术前升高,其中腔镜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传统开放手术比较,腹腔镜单通道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以及患儿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且有助于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repair, TEP)治疗女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22年5月105例女性腹膜前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63例行TEP(腔镜组),42例行经腹股沟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术(开放组),比较2组手术指标和随访结果。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腔镜组6例术中探查发现对侧隐匿疝,同期修补。双侧疝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放组短[(102.7±14.6)min (n=30) vs.(113.4±12.8)min(n=13),t=-2.285,P=0.028],单侧疝手术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术后住院时间、异物感发生率优于开放组[(2.2±0.4)分vs.(2.6±0.7)分,t=-3.481,P=0.001;(7.1±2.4)d vs.(10.7±3.5)d,t=-5.841,P=0.000;7.9%(5/63) vs. 23.8%(10/42),χ2...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正> 1997年4月至1997年11月我们共施行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22例,并与28例开放手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腹腔镜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22例,年龄14~38岁,平均26岁,双侧18例。单侧4例,3例为开放手术后复发,1例为阑尾切除术后,1例为双侧疝囊高位结扎术后。3例联合应用微型腹腔镜技术。对照组精索静脉曲张开放手术治疗28例,年龄17~36岁,平均33岁,双侧23例,单侧5例。 相似文献
19.
两孔法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两孔法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缺点。方法:随机将9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行两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45例用传统术式。比较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天数、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两孔法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具有患儿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是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评价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及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3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A组),28例行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B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最早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A、B两组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最早下床时间分别为(5±2.5)h、(10±2.6)h及(7±1.4)h、(12±2.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对腹腔干扰小、术后康复快.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