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服务对全喉切除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全喉切除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干预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出院计划。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在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计划能有效缓解全喉切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施亲属照顾者健康教育对全喉切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5例行全喉切除的喉癌患者亲属照顾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育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方法上加入对亲属照顾者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调查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比较以及总体生活质量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39,6.00,7.35,4.56,2.87,2.02;P〈0.05)。结论实施亲属照顾者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全喉切除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重返社会的信心与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全喉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64例喉癌行全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在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后第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和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能有效地预防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个性化延续护理对创伤性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预后效果及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80例创伤性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及照顾者护理前后对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掌握度评分、照顾负担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肢体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及照顾者护理前后对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掌握度评分、照顾负担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肢体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及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照顾者对疾病相关护理知识掌握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照顾者对疾病相关护理知识的掌握度,同时还能减轻其照顾负担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预后效果,从而有助于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对全喉切除患者及家属实施同期护理干预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对全喉切除患者及家属同期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05-2007年我们沿用传统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2008年起对患者及家属同期采取护理干预。对全喉切除患者及其家属在入院时、出院1年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生活质量。对患者采用头颈部癌生存质量量表(QLICP-HN),对家属采用汉化的癌症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量表(QOLScale-FAMILY)。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全喉切除患者及家属同期进行护理干预后,全喉切除患者和家属生活质量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喉切除患者与家属同期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切实可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全喉切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对肠造口患儿及照顾者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北京市某儿童医院肠造口患儿及照顾者206例纳入研究,分为对照组102例和干预组10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达标理论干预方案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准备度、照顾者照护能力、非计划再次入院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患儿照顾者出院准备度各维度得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照顾者照护能力各维度得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非计划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肠造口患儿及照顾者的出院准备度,提升照顾者照护能力,减少非计划的再次入院和并发症的发生,为做好出院准备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对重症肌无力(MG)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MG病人按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出院后仅行一般随诊;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系统的自我护理指导,内容包括心理干预、药物治疗指导、日常生活指导、照顾者干预、出院随访.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分别评估病人入院时及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MG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出院计划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出院计划干预.比较两组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相关知识掌握情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出院后6个月通过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相关知识掌握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出院计划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5名脑卒中患者照顾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3名)和对照组(52名),干预组接受知识指导、技能指导及团体支持等形式的协同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护理干预。以总体健康状况量表及照顾能力测量表,评价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时照顾者生活质量与照顾能力。结果干预6个月时,干预组的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及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协同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有效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 101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 50 例和对照组 51 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与随访的基础上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对照组则接受心内科常规护理与随访。 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出院后 3 个月及 6 个月,评价患者家属的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家属的照顾能力在各测量点均优于对照组( P<0.01 ),且呈持续增强趋势;出院时,干预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命力及心理健康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出院后 3 个月时,仅总体健康维度得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 );至出院后 6 个月时,干预组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的照顾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照顾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培训联合延续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居家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8例。干预组出院前对病人及照顾者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同时对照顾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培训,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对照组出院前对病人及照顾者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于出院前3d及出院3个月后分别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Barthel指数评价病人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出院前3d SS-QOL、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SS-QOL总分(155.02分±16.85分)高于干预前(123.46分±13.23分)和对照组干预后(125.71分±20.17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除思维、视力、工作生产能力3个维度外,其余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病人Barthel评分(62.71分±6.76分)高于干预前(48.65分±5.03分)及对照组干预后(52.60分±4.61分)。[结论]对照顾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培训联合出院后延续护理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居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Guide Care护理模式为基础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管理干预对COPD慢性病管理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病人的家庭照顾者103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3人和对照组50人,观察组采用Guide Care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模式。分别进行为期6个月的慢性病管理干预,评价两组干预前后COPD照顾者负担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ZBI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Guide Care护理模式为基础的COPD慢性病管理干预可以减少COPD照顾者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家庭赋权方案对脑卒中病人家庭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照顾能力和照顾准备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6年2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研究,将其以抓阄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家庭赋权方案干预,分别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照顾能力和照顾准备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主要照顾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干预前低,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疾病相关知识、日常及疾病相关照顾技能、自我压力与健康管理、应对策略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主要照顾者照顾准备度评分比干预前高,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家庭赋权方案可明显改善家庭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照顾能力和照顾准备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从性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实施依从性干预后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观察组,将2016年1~12月该院实施依从性干预前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接受依从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项目(WHO DASⅡ)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以及家庭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和ITA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WHO DAS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出院后3个月ZB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从性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提升预后效果,减轻家庭照顾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家庭护理主线化综合干预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院出院的初诊老年痴呆患者及其照顾者9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照顾者接受常规家庭护理教育。试验组照顾者接受家庭护理主线化综合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老年痴呆家庭护理知识技能掌握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简易智力测试量表(MMSE)、Barthel指数(BI)、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A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家庭护理主线化综合干预方式对老年痴呆照顾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升该类照顾者家庭护理知识技能水平,使老年痴呆患者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护理而赢得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对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建立延续性护理模式及静脉疾病专病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 将90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按不同干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住院期间两组均接受常规抗凝治疗、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家庭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观察6个月。比较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6个月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中文版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症状问卷子问卷评分,比较出院后6个月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出院3个月、6个月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降低(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出院6个月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仅出院6个月中文版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症状问卷子问卷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降低(P<0.01),但出院3个月、6个月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出院3个月、6个月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降低(P<0.01)。出院6个月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提高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本科行喉癌手术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全喉切除者21例,部分喉切除者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喉癌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降低治疗费用,增强患者治疗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时机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照护水平及生活质量的 影响。 方法:选取 2017 年 5 月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 8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照组和研究组,各 43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时机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并发 症发生率,护理前后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照顾者照顾能力。 结果:两组护理后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照顾者照顾能力评分均优于护 理前,且研究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照顾者照顾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4.65% 低 于对照组的 18.60% ( P <0.05 )。 结论:时机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护理干预能  相似文献   

19.
杨屹嵘   《中国康复》2016,31(2):131-133
目的:探讨以家庭照护者需求为导向的出院准备计划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家庭照护者给予以家庭照护者需求为导向的出院准备计划,对照组则对家庭照护者不进行特殊干预。比较2组家庭照护者出院准备度、患者出院期间照护情况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2组出院后1周、1个月和2个月家庭照护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当日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观察组在患者照护结果各条目评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1周、1个月和2个月患者生活质量与出院当日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出院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家庭照护者需求为导向的出院准备计划的实施能够提高家庭照护者的准备度,改善出院后患者照护结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脑外伤患者照顾者日常照顾态度、知识、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顺序分为2组,奇数组为对照组,偶数组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及照顾者对延伸护理知识和需求情况,制定脑外伤患者延伸护理计划,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采用脑外伤患者照顾者日常照顾态度、知识、照顾压力问卷测评患者照顾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2组照顾者日常照顾态度、知识、照顾压力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出院时,2组患者照顾者日常照顾态度、知识、照顾压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照顾者日常照顾态度、知识、照顾压力问卷测评结果比较,实验组患者照顾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实现了护理服务从医院到患者家庭的无缝对接,有助改善患者照顾者日常照顾态度、知识、照顾能力,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提高患者院外护理服务质量,使患者尽可能回归社会和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