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改良预灌式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我院接诊的40例行预灌式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前方法注射,研究组采用改良后方法注射,对比两组病人改良前后注射穿刺点周围出血面积、注射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研...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减轻局部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135例住院行PCI后接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患者,采取在患者腹部两侧用2种方法注射的自身对照法,右侧使用常规注射法,左侧使用改良注射法,每例患者腹部两侧各皮下注射了4次,2种方法交替使用,各完成540针次,比较2种注射方法注射部位出血发生率、出血程度、注射疼痛感、皮下硬结发生率.结果 与常规注射组比较,改良注射组出血和疼痛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出血和疼痛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下硬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式注射法可以明显减少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程度、皮下硬结形成,减轻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及减少不良并发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减轻局部并发症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35例住院行PCI后接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患者,采取在患者腹部两侧用2种方法注射的自身对照法,右侧使用常规注射法,左侧使用改良注射法,每例患者腹部两侧各皮下注射了4次,2种方法交替使用,各完成540针次,比较2种注射方法注射部位出血发生率、出血程度、注射疼痛感、皮下硬结发生率。结果与常规注射组比较,改良注射组出血和疼痛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出血和疼痛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下硬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式注射法可以明显减少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程度、皮下硬结形成,减轻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及减少不良并发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进骨科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的注射方法,探讨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12月我科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治疗的2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改良前使用常规腹部皮下注射的方法,改良后使用改进的注射方法。比较两种注射方法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皮下出血程度、护理人员对两种注射方法的态度。结果两种注射方法治疗效果、皮下出血程度、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后的注射方法的操作简便度和容易实施度明显高于改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进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易于护理人员操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皮下注射依诺肝素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2例患者腹部两侧用两种方法进行自身对照,右侧使用常规注射法注射依诺肝素,左侧使用改良皮下注射法注射依诺肝素,比较两种注射方法的注射部位出血发生率、出血程度、注射疼痛感、皮下硬结发生率。结果:与常规注射法比较,改良皮下注射法患者出血发生率低(P<0.01);出血和疼痛程度轻(P<0.01);皮下硬结发生率低(P<0.01)。结论:改良皮下注射法可明显减少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皮下硬结形成及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金黄膏局部外敷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所致局部瘀斑、硬结及疼痛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胫腓骨骨折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的患者120例,应用统一的注射方法,两侧腹部皮下替换进行注射,每日1次,设定10天为一个观察疗程,通过自身对照分析法,左侧腹壁观察侧分别于注射前和注射后3小时局部外敷院内制剂金黄膏每天5 h,观察注射点连续贴敷5天中局部皮肤情况;右侧对照侧以相同方法外敷湿润性硫酸镁敷片。分别评价注射时、贴敷第1天、第2天、第3天局部疼痛程度,于贴敷第1天、第2天、第3天、第5天对注射部位皮下瘀斑及硬结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记录,并统计两种方法的治疗费用。结果:观察侧注射低分子肝素时及贴敷第1天的疼痛评分与对照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贴敷第2天、第3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注射局部均未出现重度出血,贴敷第3天、第5天观察侧皮下瘀斑发生率低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侧贴敷第3天、第5天硬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金黄膏外敷可以提高机体痛阈,减轻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引起的疼痛,减少皮下瘀斑及硬结的发生,促进瘀斑的消散及硬结的软化缩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操作方法及关键点,减少患者皮下出血及疼痛.方法对106例住院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注射1250例次的注射细节如排气、进针方法、按压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合理的操作方法.结果改良注射方法对皮下瘀斑及疼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时保持针梗干燥,预留少量空气,90°角进针,注意拔针及按压方向、时间等关键点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疼痛不适及皮下出血的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壁不同注射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法后局部出血情况.[方法]选取肺栓塞病人行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38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每日首次注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第2次采用改良注射法,各注射266例次,比较两组注射部位出血发生率及出血程度.[结果]与常规注射法比较,改良注射法出血发生率低、出血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注射法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明显减轻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程度、降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不同注射方法在减轻老年患者疼痛、皮下出血、硬结方面的效果。方法采取自身对照,分别进行常规注射和无痛注射,注射后由患者评定疼痛、皮下出血、硬结的程度。结果两种注射方法在减轻疼痛、皮下出血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无痛注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疼痛、皮下出血、硬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龙何英 《护理研究》2010,24(7):1740-1741
[目的]观察腹壁不同注射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法后局部出血情况。[方法]选取肺栓塞病人行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38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每日首次注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第2次采用改良注射法,各注射266例次,比较两组注射部位出血发生率及出血程度。[结果]与常规注射法比较,改良注射法出血发生率低、出血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注射法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明显减轻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程度、降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改良注射流程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进行注射(皮下)操作,观察组采用改良注射流程规范化操作。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程度、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硬结、瘀斑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改良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流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减轻注射局部疼痛,减少皮下血肿、硬结、瘀斑等不良反应,提高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低分子肝素注射和按压方法的效果,寻找最佳的注射和按压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需要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116例,将其等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采用上臂三角肌外缘或前臂外侧注射和平行按压,改良组采用腹壁部位轮换注射和垂直按压,对比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皮下出血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皮下注射的疼痛程度及皮下出血情况明显轻于传统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改良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和按压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减少皮下出血率及出血面积,且方法简单,便于在临床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将4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注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注射后疼痛和皮下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注射后疼痛及皮下出血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可减少注射后疼痛及皮下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流程在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6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按常规皮下注射方法操作,观察组按改良注射流程进行规范化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硬结发生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硬结发生情况及用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改进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流程可以减少皮下出血及硬结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两种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的方法,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方法:将48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按自身对照的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教科书传统皮下注射的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进的皮下注射的方法,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出现的皮下瘀斑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进后的腹部皮下注射方法明显减少了皮下出血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肺栓塞、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00例,采用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各注射560例次,研究组采用改良注射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法。观察两组皮下出血、硬结面积及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皮下出血、硬结面积>2 cm有8例,对照组2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1,P<0.05);研究组患者重度疼痛5例,对照组1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P<0.05)。结论改良注射方法减少了皮下出血和硬结例次,降低了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崔永玲  张广明 《护理研究》2008,22(7):619-62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按压方法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面积的关系,找出比较合适的按压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及出血面积.[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且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病人3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每例病人均选择腹壁皮下注射,左侧采用传统的按压方法(棉签方向垂直于进针方向),右侧采用棉签方向平行于进针方向的按压方法,按压时间均为2min,24 h后观察皮下出血例数以及出血面积.[结果]两种按压方法的出血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采用棉签平行于进针方向按压方法,按压2 min.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按压方法与皮下出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永玲  张广明 《护理研究》2008,22(3):619-62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按压方法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面积的关系,找出比较合适的按压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及出血面积。[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且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病人3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每例病人均选择腹壁皮下注射,左侧采用传统的按压方法(棉签方向垂直于进针方向),右侧采用棉签方向平行于进针方向的按压方法,按压时间均为2min,24h后观察皮下出血例数以及出血面积。[结果]两种按压方法的出血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采用棉签平行于进针方向按压方法,按压2min,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改良式皮下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影响,找出有效的注射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缩小出血面积,减轻疼痛。方法选择普外科接受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的47例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法进行注射,实验组24例患者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法进行注射,观察不同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和疼痛的影响。结果改良注射法能明显降低注射部位及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减小出血面积,减轻患者的疼痛(P0.01)。结论应用改良注射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减少皮下瘀斑的形成,减轻患者因皮下注射治疗所致的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穿刺部位出血原因,探索防止出血的注射方法,保证低分子肝素钙的安全应用.方法 12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患者,均接受A、B两种注射法:A为改进注射法(气泡留置技术加平移腹壁皱褶30 s间期注射法),B为常规皮下注射法.A的注射部位为腹壁左侧,注射次数为618次,注射时间是30 s;B的注射部位为腹壁右侧,注射次数为617次,注射时间是10 s.通过自身对照,分析A、B两种方法注射后局部出血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 A与B比较,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由7 3.9%降低至37.2%)、平均出血直径(P<0.01)及注射疼痛程度(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注射法可明显降低穿刺部位的出血发生率、减轻注射疼痛、提高低分子肝素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