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84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病情恢复情况(发热消退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患儿家属负担感[采用中文版护理负担量表(ZBI)]、不确定感[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UIS-FM)]、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家庭功能[采用家庭功能量表(FAD)]。结果: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1周后,两组患儿家属ZBI、MUIS-FM、消积应对SCSQ、FA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积极应对SCSQ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能减轻川崎病患儿家属心理负担,缩短患儿疾病恢复时间,对改善患儿家庭功能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采用正念减压训练(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对其病耻感、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结直肠癌患者1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BSR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MBSR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MBSR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ocial Impact Scale,SIS)评定病耻感,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评定应对方式,生命质量调查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QLQ-C30)生活质量量表评定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前S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SIS评分中社会排斥、社会隔离、经济歧视和内在羞耻感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MBSR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SCS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8周积极应对SCSQ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消极应对SCSQ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MBSR治疗组干预8周积极应对SCSQ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SCS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QLQ-C30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8周QLQ-C30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中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MBSR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BSR能减轻结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病耻感,改善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模式对网络成瘾患者家属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20名网络成瘾患者家属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陪护,观察组在患者住院期间全程陪护并同步参与治疗护理全过程;比较干预前和实施干预20周时,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抑郁、焦虑、敌意及总均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变化;观察组干预后积极应对因子分高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家庭干预对网络成瘾患者家属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心理干预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属3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0例。试验组实施为期8周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不给予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两组患者家属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水平、连带病耻感总分和应对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焦虑水平、连带病耻感各维度及总分、应对方式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进行对应的心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和病耻感,改善其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中文版(PPUS-FM-CV)、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2名冠心病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在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焦虑水平与疾病不确定感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中消极应对方式及焦虑水平是疾病不确定感的强预测因子(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其个体特征提供针对性教育,并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缓解其焦虑感,是降低疾病不确定感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护理干预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住院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的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进行为期8周的支持性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健康调查问卷(SF-36)调查两组病人8周时的抑郁状态、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病人干预8周后SDS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干预8周后SDS分数低于干预前(入院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SCSQ在干预8周后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干预8周时PF、SF、BP、MH四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8周后PF、RE、SF、BP、MH和GH六个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给予支持性护理干预能减轻病人的抑郁症状,提高其心理社会方面的生活质量,对病人进行支持性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情景式健康教育在胰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医院行胰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展开情景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胰腺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恐惧疾病进展(FoP-Q-SF)、心理弹性(CD-RISC1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oP-Q-SF评分低于对照组,CD-RISC10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简易应对方式(SCS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模式对化疗期肺癌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对照设计的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化疗期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对照组65例,观察组采用"321"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焦虑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量表得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SAS量表得分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1"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减轻化疗期肺癌住院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3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患者入院与出院时对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结果 健康教育前,30名患者家属的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自身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可改善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深入探讨"自我效能加油站"对肿瘤化疗患者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和2014年1—6月初次化疗并拟行6个化疗周期、应用高危致吐性化疗方案的肿瘤患者各60例,分别进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入院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建立治疗档案。入院后对照组采用肿瘤化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进入"自我效能加油站",采用化疗常规护理+自我效能增强措施进行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实施干预后第3个化疗周期结束时,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量表简表、呕吐程度问卷进行干预前后效果调查。结果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均分、积极应对维度得分、消极应对维度得分、生存质量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总均分、积极应对得分、生存质量总分及4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化疗性呕吐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我效能加油站"可有效提高肿瘤化疗患者自我效能,改善心理支持状况,促使患者采取积极方式应对疾病和治疗,减弱消极应对方式,最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PICC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乳甲外科首次行PICC置管化疗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再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干预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则接受传统健康教育。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分别测定两组在干预前和干预4个月末的焦虑、抑郁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在进行了4个月的健康教育后,其焦虑和抑郁得分相对于干预前有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焦虑、抑郁得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可有效降低留置PICC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2.
徐华  陈兆红  曹香  佘娟 《南京护理》2019,8(6):35-40
目的 探讨日记式心理教育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某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二科两个同期同质的男病区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的基础上行日记式心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SCSQ总得分均明显升高,积极应对分显著增加,消极应对分下降,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TAS得分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实验组患者均坚持完成日记书写。对两组行SCSQ、TAS检测评分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日记式心理教育能够有效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验、表达情绪,改变消极应对方式,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本科室住院的晚期癌症患者的家属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6例,对照组只给予家属基本的健康教育以及指导家属照顾患者的注意事项,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家属适宜的死亡教育。在两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家属焦虑抑郁得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死亡教育对降低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共112名,随机分为观察组51名和对照组61名,观察组由健康教育小组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告知.比较两组患者MECT治疗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分别为95.8%,98.2%,均高于对照组的45.1%,6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38,4.97;P <0.01);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家属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家属SAS评分为(37.42 ±3.72)分,对照组为(40.89 ±4.4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P<0.05).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家属对MECT知识的知晓率,提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并缓解其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15.
护理干预对消化道癌症患者家属身心反应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道癌症患者家属焦虑状态(SAI)程度和生命体征指标改变的作用。在病人入院时至手术前,对消化道癌症患者的直系亲属(87例)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支持,比较其护理干预前后的SAI和生命体征,并和对照组(85例)进行比较。入院时两组家属SAI评分均高于常模,两组间比较P=0.8363;手术中对照组SAI评分高于实验组,P=0.0328;对照组手术中SAI评分及血压脉搏指标较入院时改变有显著意义。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是降低消化道癌症患者家属焦虑身心反应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符合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诊断标准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视网膜脱离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接受心理干预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的积极应对项目评分好于对照组,同时消极应对项目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聚集解决模式帮助病人提高对疾病认识和生活适应性,显著降低病人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值得在眼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手足口患儿家属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手足口患儿80例(每例患儿与家属1∶1对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家属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认知水平接受系统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一周后,评估两组家属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恐惧、抑郁、敌对、焦虑、精神病性、偏执、强迫、躯体化和人际敏感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大大改善了手足口患儿家属心理状态,减轻家属的负面情绪,改善其应对疾病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家属同步认知疗法对乳腺癌患者复发恐惧、焦虑、抑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属同步认知干预。评估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复发恐惧水平及应对方式倾向。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复发恐惧得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得分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回避和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实施家属同步认知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且对其应对方式选择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进行照顾者教育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7对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对照组照顾者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照顾者教育计划。结果干预后,除新可能性和个人力量两个维度外,干预组创伤后成长量表总分及其他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照顾者系统教育,加强患者的社会支持能促进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改善其应对方式,对改善患者的状况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一级亲属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现状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就诊的143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与全国常模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SCL-90总分及焦虑、抑郁、躯体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其他因子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SCSQ量表的消极应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积极应对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5)。观察组男性家属SSRS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P0.05),女性家属SSRS量表的主观支持评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5)。SCL-90的总分、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与SCSQ的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恐怖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青少年抑郁症一级亲属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社会支持较少,应对方式消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