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自行设计滴液式灌肠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滴液式灌肠装置,将104例需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滴液式灌肠装置灌肠,对照组用传统灌肠装置灌肠.比较两组灌肠效果及脱管、漏液情况.[结果]两组灌肠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灌肠过程中脱管、漏液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滴液式灌肠装置可以提高灌肠效果,明显减少脱管、漏液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改良密闭式回流负压灌肠装置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密闭式回流负压灌肠装置灌肠,对照组实施传统灌肠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灌肠进出量准确率、腹围减小率、肠道清洁度,单次灌肠时间、术前灌肠次数,灌肠发生出血、腹痛、低体温、肠穿孔等并发症情况,床单位清洁度等.结果 观察组进出量准确率98.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肠道清洁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肠道清洁率(80.00%);单次灌肠平均时间、术前灌肠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灌肠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灌肠期间观察组床单位清洁度≥80分占比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0%.结论 改良密闭式回流负压灌肠装置灌肠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不易污染床单位.  相似文献   

3.
清洁灌肠传统装置的缺点是工作量大,效率低,又因灌肠筒非密闭,灌肠液的温度变化快,由于小儿自我控制能力差,用传统装置易将灌肠液及粪便排到床上,污染床单位.全自动灌肠机的工作效率虽高,因负压吸引无手感,不安全,所以,用于小儿有其局限性.我们研制了小儿清洁灌肠装置用于小儿清洁灌肠,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自行设计滴液式灌肠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滴液式灌肠装置,将104例需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滴液式灌肠装置灌肠,时照组用传统灌肠装置灌肠。比较两组灌肠效果及脱管、漏液情况。[结果]两组灌肠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灌肠过程中脱管、漏液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滴液式灌肠装置可以提高灌肠效果,明显减少脱管、漏液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临床上治疗直肠、乙状结肠、盆腔炎性疾病时,药物保留灌肠是比较常用的手段[1]。保留灌肠的药物通过灌肠装置直达病处,被肠管黏膜迅速吸收进入人体发挥药效,比口服药物疗效更好更快,且患者不良反应小,可避免对胃的刺激。但传统的灌肠需护士独立操作,对于出院后居家自行予灌肠治疗的患者来说,操作具有一定难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为此,笔者研发了一种适合患者自行操作的简易药物保留灌肠装置,现报告如下。1 设计及制作该装置包括药物容器、出药管和灌肠  相似文献   

6.
灌肠是临床上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是治疗肠道疾病、麻醉、胃肠道手术及特殊检查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之一.以往的灌肠装置用物准备繁琐,且用完后需清洗、消毒方可再使用.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且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我科近几年来将输液装置应用于灌肠操作中,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肝性脑病病人杜秘克灌肠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两种保留灌肠方法对肝性脑病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密闭式装置,采用恒定速度的保留灌肠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保留灌肠方法.[结果]实验组灌肠速度及完成灌肠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恒定和易掌握,且残留灌肠液pH值及灌肠液在肠腔保留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肝性脑病病人采用可调性密闭装置进行杜秘克保留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周美芳 《护理研究》2009,23(3):690-690
[目的]探讨两种深留灌肠方法对肝性脑病痛人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寄闭式装置,采用恒定速度的聚留灌肠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保留灌肠方法。[结果]实验组灌肠速度及完成灌肠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恒定和易掌握,且残留灌肠液pH值及灌肠液在肠腔保留时间优于时照组。[结论]肝性脑病病人采用可调性密闭装置进行杜秘克保留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灌肠及大便清理一体引流装置在ICU危重患者灌肠准备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1~9月ICU采用灌肠及大便清理一体引流装置进行灌肠的危重患者92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灌肠及大便清理一体引流装置进行肠道准备。2017年4~12月ICU采用常规灌肠方法灌肠的危重患者89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护理学基础》常规灌肠方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灌肠清洁效果以及肠黏膜损伤、肛周皮肤炎症、肛门疼痛、渗漏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灌肠护理操作时间及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肠及大便清理一体引流装置应用于ICU危重患者肠道准备安全性高,灌肠清洁效果好,而且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病房环境污染和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适用于临床护理的新型保留灌肠装置,以便于操作。方法在目前应用的灌肠器加盖并设容量刻度,导管下设置调速开关以控制灌肠液的量及速度,肛管头膨大突出圆滑有侧孔。结果新型输液式灌肠装置与传统的灌肠装置比较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控制及观察的优点。结论本灌肠装置结构独特,简化了工作程序,避免了灌肠时患者的不适,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吸痰管组成保留灌肠装置在胰腺炎大黄灌肠中的效果。方法47例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单日采用传统灌肠装置灌肠,双日采用改良式灌肠法灌肠,比较两种灌肠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改良保留灌肠装置灌肠,舒适度明显高于传统方法(χ^2=4.067,P〈0.05),且无漏液、脱管现象,效果优于传统方法(χ^2=24.26,P〈0.05)。结论临床使用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吸痰管组成保留灌肠装置在胰腺炎大黄灌肠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保留灌肠法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常用于镇静、催眠、治疗肝性脑病或肠道内感染等.传统的保留灌肠法存在以下缺点,限制了其临床治疗效果:①无法使药液匀速地灌入肠腔;②药液保留时间过短;③易出现药液外渗和肛管滑脱;④灌肠过程中病人常有异物感、疼痛甚至出血等不适反应.为避免上述不足,我院消化科自行设计了一种一次性保留灌肠装置,经2年多的临床应用,认为采用此装置进行保留灌肠,操作简便,病人不适反应减少,有效延长药液在肠腔的保留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现将制作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清洁灌肠在临床是很常见的护理操作。以往我科采用老式灌肠筒为病人灌肠,但这种灌肠装置是密闭式的,不易观察液体流速和控制灌肠液流入的速度,还因灌肠装置连接不牢而影响操作的顺利进行。我科2004年开始利用一次性引流袋制作的灌肠筒,临床应用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清洁灌肠方法的改进与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改进清洁灌肠方法 ,以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灌肠效果。方法将 12 0例需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6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 ,灌肠时间平均约为 5min ,实验组采用密闭式输液装置连接 16号导尿管 ,插入肛门深度增加为 17~ 2 0cm ,灌肠时间延长为平均约 3 0min。观察灌肠效果及灌肠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灌肠液量多 (P <0 .0 1)、灌肠液保留时间长 (P <0 .0 1) ,灌肠效果优良率高(P <0 0 1) ,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改进后的清洁灌肠方法改善了清洁灌肠的效果 ,并减少了清洁灌肠过程中病人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和凝血酶交替灌肠辅助治疗的止血效果.方法 47例溃疡性结肠炎并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云南白药与凝血酶分别加入50 ml生理盐水,用密闭式输液装置连接一次性吸痰管,交替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甲硝唑100 ml加地塞米松10 mg保留灌肠.结果 观察组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46).结论 2种药物交替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并出血的辅助治疗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灌肠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但在工作中发现,传统灌肠装置有以下不足:插入时病人有轻微不适;玻璃接管连接处易滑脱;清洁消毒繁杂易损(指玻璃接管易碎);不便于大批肠炎、中暑病人的治疗。为此,我科护理人员自行改进了灌肠装置,经临床反复试用观察,效果良好,经济实用,可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构造新式灌肠装置的研发受传统灌肠装置的启示,灌肠筒一套(橡胶管和玻璃接管全长120cm,筒内盛灌肠液)用去除针头连接输液瓶的一套一次性输液装置代替,24号~26号肛管用14号~16号鼻导管代替,20号~22号肛管用10号~12号鼻导管代替。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7.
苏雁华  梁金美  徐梦岚 《妇幼护理》2023,3(11):2671-2673
目的 分析在老年肠梗阻灌肠护理中应用改良式尿管灌肠装置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本院收 治的老年肠梗阻保守治疗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实施传 统常规清洁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尿管灌肠装置灌肠法。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舒适度,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灌肠 液外漏发生情况、灌肠液灌入量及灌肠液保留时间以及情绪状态。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 组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剧烈疼痛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灌肠液外 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灌肠液灌入量和灌肠液保留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灌肠前,两组的焦虑情绪评分比较无 显著差异(P>0.05)。灌肠后,两组焦虑情绪评分均比灌肠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灌肠后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 论 对于老年肠梗阻患者采用改良式尿管灌肠装置进行灌肠,能提高患者灌肠期间舒适度,减少并发症,防止灌肠液外漏,减 轻患者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结肠造口患者清洁灌肠的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将80例结肠造口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型灌肠装置,比较两组灌肠次数、操作时间、灌肠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灌肠次数、操作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满意度由67.5%提升至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改良型灌肠装置灌肠法操作简单,减少了护士操作时间及灌肠次数,灌洗过程中无粪水逆流现象,提高了肠道清洁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临床常用的灌肠装置由灌肠筒、橡皮管、玻璃接管、一次性肛管相连组成,用后需清洁消毒方可使用,对于多个需同时灌肠的患者来说等待时间过长。我科利用一次性引流袋与一次性肛管相连组成新型装置应用于临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彭劲  蔡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6):2701-2701
灌肠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灌肠根据不同的目的 可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保留灌肠法是将由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于镇静、催眠和治疗肠道感染.由于在灌肠的护理操作中,通常由护士预先配备灌肠用品,如手套、垫单、棉球、注射器、肛管和治疗碗等.准备上述用品往往需要很多时间,即麻烦又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还容易污染灌肠用品.我们针对此现象设计了一次性保留灌肠包,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0720084164.2).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可避免用物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