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儿声门下血管瘤属罕见的喉先天性疾病,处理比较困难。1981~1991年收治10例。男《,女6。9例初发症状为喘鸣,l例为咳嗽伴喂养困难。10例中,9例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症状,1例生后2个月出现症状。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从数日至14月不等,平均5个月。所有病人均经直接喉镜检查确诊。血管瘤分布:声门下腔左侧6例,右侧1例,后壁2例,1例部位不确定。根据血管瘤大小将患儿分为三组;第1组血管瘤小,体积占据声门下腔的25%以下,这类患儿可以密切观察,不作处理。第2组血管瘤中等大小,体积占据声门下腔的25%~60%,这类患儿可以先用类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9例患儿,反复喉喘鸣、喂哺困难及喉梗阻发作,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7例为声门下单侧病变,2例为双侧病变。其中8例采用气管切开后血管瘤内平阳霉素注射法进行治疗,术后患儿带金属气管套管出院,2周后门诊随访电子支气管镜复查,如果肿瘤未消失,再次行平阳霉素注射,直至肿瘤完全消失后进行堵管及拔管;1例单侧声门下血管瘤行瘤体吸割术,未行气管切开。结果:平阳霉素治疗的6例声门下单侧病变患者经过1次治疗后血管瘤完全消失,2例双侧病变患者经过2次治疗后血管瘤完全消失,8例均顺利堵管及拔管。1例行声门下血管瘤吸割术患者,术后2周复查黏膜光滑,完全修复。结论:对于体积较大,阻塞声门下腔范围较广的血管瘤,采用气管切开后血管瘤内平阳霉素注射法,能迅速解除气道梗阻,缩短自然病程,且戴管时间短,无术后声门下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体积较小的声门下血管瘤,在麻醉配合良好的情况下,行吸割术并给予良好止血,可避免气管切开,起到微创效果。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罕见,并且并发症严重,死亡率高。作者于1979~1986年间,用CO_2激光治疗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20例,其中女14,男6,年龄1~9个月,平均年龄3个月。全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喘鸣和呼吸困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CO_2激光手术是小儿声门下血管瘤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关于CO_2激光治疗后喉部疤痕狭窄则报导不多。作者自1975~1984年治疗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CSGH)20例,其中6例采用CO_2激光治疗,结果1例发生Ⅲ度喉狭窄。另有2例系在他院采用激光治疗发生Ⅲ度喉狭窄后转来就诊。3例均系女性,出生后3~4周曾因喘鸣和呼吸困难而求治。显微喉镜及支气管镜检查发现2例声门下血管瘤广泛延伸分别达第3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例报道术前增强MRI诊断声门下囊肿。患儿为白人男婴,孕37周出生,在出生时插管2天。2个月时因喘鸣在儿童肺科就诊。用类固醇激素治疗症状改善。到6个月时喘鸣症状复发,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声门下血管瘤的5例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患儿行气管切开术,全部患儿均于内镜下实施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术后给予口服普萘洛尔(心得安)辅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儿术后都获得较好的效果,血管瘤消失,未见复发。2例气管切开患儿术后顺利拔管。结论:对于体积较大的声门下血管瘤,采用气管切开后再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声门下血管瘤,能迅速缓解气道梗阻,缩短自然病程,无术后声门下狭窄等并发症,对于体积稍小的声门下血管瘤,直接于全身麻醉下行声门下血管瘤等离子消融术,可避免气管切开。普萘洛尔(心得安)辅助治疗亦可降低血管瘤复发。因此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及普萘洛尔(心得安)辅助治疗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具有安全、简单、微创及复发率低等优势,是治疗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婴儿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的症状是喘鸣和呼吸窘迫,诊断依靠直接喉镜和喉部X线相。当婴儿患有皮肤或粘膜血管瘤而又伴有喘鸣时,应高度怀疑此病,因两者同时存在的机会约为50%。声门下血管瘤的常规疗法有放疗、镭或放射性金粒植入法、镭疗、硬化剂注入、手术切除及CO_2激光疗法等,所有这些疗法都有弊病,多数患者需作气管切开术,且放射线、镭射线和同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的诊断方法,优化诊疗流程,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的有效性,分析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声门下血管瘤病例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确诊为声门下血管瘤且使用普萘洛尔治疗的30例患儿的基本资料并进行远期随访。根据患儿入院时是否确诊为声门下血管瘤分为A、B两组,记录患儿主要症状、发病时间、检查方法、初步诊断及手段、用药情况、复查情况及转归情况。结果 30例患儿中,男21例,女9例,男、女比例2.3∶1,最小为40天,最大14个月,平均年龄(5.2±3.8)个月,所有患儿随访至停药后5年。A组患儿20例(门诊确诊声门下血管瘤),全部行电子喉镜检查,经颈部增强CT检查和/或颈部B超检查确诊,平均确诊时间(3.4±2.1)天,用药24~48小时后起效;B组患儿10例(门诊以其他诊断收入院,修正诊断后确诊为声门下血管瘤),行颈部增强CT检查和/或颈部B超检查修正诊断,平均确诊时间为(7.5±3.6)天。用药过程中1例患儿出现一过性低血糖,1例出现夜间心率减慢。随访5年,28例患儿用药后呼吸困难完全缓解,1例用药无效,1例部分缓解。全部患儿无复发病例。结论 电子喉镜检查结合颈部B超检查可对声门下血管瘤做出快速诊断。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声门下血管瘤安全有效。对可疑声门下血管瘤的患儿需快速诊断,及时用药,减少误诊,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普萘洛尔治疗婴儿声门下血管瘤(subglottic hemangioma, SGH)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25例患儿经电子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为声门下血管瘤,年龄1~7个月,其中5例Ⅲ度呼吸困难患儿气管插管。所有患儿以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定期复诊随访。结果20例在普通病房住院患儿口服普萘洛尔24~48 h后喉鸣、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安静状态下无呼吸困难表现。5例气管插管后在PICU病房的患儿,3 d后拔出气管插管,患儿喉鸣及呼吸困难明显好转。随诊期间复查电子喉镜提示21例患儿血管瘤均完全消失,4例患儿声门下血管瘤大部分消退。所有患儿喉鸣及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停药后患儿随诊未发现病情反复者。25例患儿未做气管切开或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儿声门下血管瘤疗效确定、副作用小、创伤小,可作为婴儿声门下血管瘤治疗的主要方法,同时也要注意普萘洛尔应用的禁忌症。  相似文献   

10.
血管瘤是先天性畸形,起源自血管形成组织的中胚层残余。除有气道狭窄者外,在一般解剖部位都可保守处理。儿童声门下血管瘤,对生命威胁最大,Ferguson等报告,死亡率为50%,宜及早治疗。声门下血管瘤的症状有喘鸣、犬吠样咳、体弱、可误诊为克鲁布。约半数患者伴头、颈区皮肤血管瘤。本病虽少见,但正确发病率不详:男女之比为1:2。在病理组织学上大部分属毛细管海绵型;肿物自粘膜下生长,出生后6~12个月间增大,可通过内窥镜确诊,典型的声门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幼婴,每每危及生命。曾有报道本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约为50%。婴儿出生时往往无症状,经几周或几个月后出现呼吸性喘鸣,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梗阻。凡临床遇到较长期的喉气管炎和反复发生哮吼(c roup)者,应想到本病。在直接喉镜下声门下可见孤立性的毛细血管瘤,表面光滑或在声门后联合下见致密的肿块,可向周围或声门下区侧壁伸展,其表面常覆以粘膜。此种血管瘤很少累及气管或声带。这类病例约半数同时伴有体表的血管瘤。多年来对本病的各种治疗方法如气管切开、观察、放射治疗、放射性金埋入、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声门下区肿物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我科以呼吸困难为主诉收治的声门下区肿物患儿35例,所有患者均先行电子喉镜初步判断肿物性质,再行颈部B超及颈部增强CT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声门下血管瘤的患儿采用口服普萘洛尔、声门下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其他类型肿物均行支撑喉镜下CO2激光肿物切除术。结果:经确诊为声门下血管瘤31例,声门下囊肿2例,声门下纤维瘤1例,声门下肉芽肿1例。术后随访1个月~3年,31例血管瘤患儿治疗后25例治愈,6例好转;非血管源性肿物患儿术后均治愈。结论:儿童声门下区肿物中血管源性肿物发生率较高,建议采用电子喉镜、颈部CT及B超等阶梯性诊断方式。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声门下血管瘤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支撑喉镜下肿物切除术是声门下非血管源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喉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肿瘤,文献中统计了不到130例。它起源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属于神经类型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于20~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岁,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三倍。该肿瘤一般发生在声门上特别在右侧杓会厌襞,偶发于声门下。临床症状有声嘶、咽下困难、喘鸣、发音困难、喉痛、脉管炎、少见心动过速及继发于儿茶酚胺释放所致的高血压。报告1例5岁儿童因声嘶2个月,喘鸣、呼吸困难到当地耳鼻喉外科就诊,间接喉镜检查示右侧声门上有肿物。入院做显微喉支气管镜检查示右侧声门上有较大肿瘤,堵塞气道。患儿在监护室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3例患儿,并结合文献中的171例病例,对此病在儿童的临床表现、诊断和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了比较评价。由于此肿瘤可阻塞声门下气管,威胁生命,因此常需行气管切开术。文献报道的本病死亡率为19%。例1为6周女婴,有Sturge-Weber-Krabbe综合征,同时有进行性吸气性喘鸣。喉镜见喉室粘膜皱襞和声门下有血管瘤。行气管切开术。于17个月时拔管,无不良反应。例2为5个月女婴,出生时即有皮肤及粘膜  相似文献   

15.
喉血管瘤是最常见的令人惊慌的内脏血管瘤,因为可造成气道梗阻。虽然大多数学者称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可在18月龄时自发退化,但无法预知能否消退?且一些病例18月龄后仍存在,故仍需积极处理。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的处理仍存在争论,可供选择的疗法有:观察等待其自然消失、气管切开、放疗、激光手术、类固醇(肾上腺皮质)内服、放射性核素金植入、硬化或栓塞剂注入、开放式手术等。目前常用者为类固醇和激光手术,前者并非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度先天性喉软化的诊治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重度先天性喉软化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法及术后随访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电子喉镜检查确诊,并依据喉软化分型采取相应的声门上成形术。结果:16例患儿平均手术年龄为23周。14例行声门上成形术,2例伴气管软化者行气管切开术。声门上成形术后48h喉喘鸣消失9例,呼吸困难解除6例,喂养困难消失7例。术后6个月随访,1例患儿因重症肺炎死亡,其余13例中喉喘鸣消失12例,改善1例;呼吸困难解除8例;喂养困难消失12例,改善1例。结论:声门上成形术能有效缓解重度喉软化所致的喉喘鸣、呼吸及喂养困难等症状,可作为重度先天性喉软化的首选外科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倪坤患儿男,2岁,因声嘶2个月于2012年2月3日就诊.家长诉患儿2个月前玩耍时大声哭闹,之后出现声音嘶哑且逐渐加重,3d后几乎不能发声,当时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喉气管炎",给予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随后2个月里声嘶间断反复出现,曾几次就诊于外院,均考虑喉部炎症给予抗感染治疗,症状不能完全改善.发病期间无呼吸困难,无吞咽困难.近3d来出现喉部喘鸣音,经外院介绍就诊于我院.门诊给予纤维喉镜及喉部CT及三维重建检查,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声门处有一性质不明的异物纵形崁顿,限制声带闭合(图1).CT清晰地显示一枚张开的别针样物位于声门以及声门下气道,与食管关系不明.  相似文献   

18.
声门下区粘膜下鳞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鳞癌(LSCC)可在喉镜下活检确诊,但少数粘膜无异常表现的粘膜下型的诊断和分期却有困难。文献上曾有共24例记载,但均系声门上型,亦有其他上呼吸一消化道粘膜下型SCC的报道。如鼻咽、舌根、扁桃体部。发生原因不明,学说有:小的粘膜癌的内转、源自小诞腺管等,粘膜下型恶性肿瘤常表现为原发灶隐匿的颈淋巴结转移。作者报告首例原发性声门下粘膜下型LSCC,患者46岁男性,声嘶2月就诊,有大量烟酒史;检查:双声带轻度Reinke水肿,余未见异常。嘱随访但未来复诊,6月后再诊时有明显喘鸣和喉痛,增强CT见声门下有大肿块,几乎堵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婴儿声门下血管瘤的不同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2011年收治的声门下血管瘤患儿13例,7例气管切开术后分次行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4例口服普萘洛尔治疗,1例口服泼尼松片治疗,1例单纯行气管切开姑息治疗。结果 7例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完全消退,6例成功拔管,平均疗程7.5个月;4例口服普萘洛尔,3例血管瘤完全消退,1例大部分消退,平均疗程4.8个月;1例口服泼尼松片后8个月声门下肿块大部分消退,伴发库欣综合征;1例单纯气管切开患儿,于3年后血管瘤完全消退,拔除气管套管。结论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疗效是肯定的,但绝大多数患儿需行气管切开,且每次注药均需住院全麻下进行,疗程长。普萘洛尔可短时间内使瘤体缩小、改善呼吸道梗阻症状,避免了手术创伤性操作,且副作用小,可作为一线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20.
Noonan综合征(NS)常表现为先天性。已脏病、光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眼翼状胬肉、多发性淋巴血管瘤和自发性乳糜胸等。作者报道2例NS患儿呼吸道手术后并发自发性乳糜胸。例1为12月女婴于肺动脉发育不全、动脉导管未闻等先天性心脏病狂。冈喉软化及声门下狭窄而行气管切开术,术后第3大出现胸腔科液,化验证实为乳糜胸,经胸腔引流,胸导管结扎等未能控制渗出,后又并发败血症,虽经积极治疗,未能控制病情而死亡。解证实胸壁、胸膜和肺部何多发性淋巴血管瘤。例2患者也有心血管先天性病变,17个月时因喉喘鸣、串门下肿胀而行气管切开术,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