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成功抢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75例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多发生于中老年,对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的病人,及时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早期诊断,积极抢救吸氧、抗凝、营养心肌、改善冠脉循环,有效胰岛素控制血糖,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对症治疗、积极胰岛素控制血糖是成功治疗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治疗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易伴有或并发心血管疾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80%的病人死于动脉粥样硬化,其中3/4是冠心病.糖尿病所致的冠心病比非糖尿病者高3~4倍,发病年龄较轻,病情进展迅速,病情较严重,常发生无痛性心肌梗塞,也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临床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T2DM)的基本病理生理为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素分泌缺陷,其病死率与并发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有关,肥胖及久坐的生活方式更易发生T2DM和心血管病(CVD).我国现有糖尿病病人约4000万,其中90%为T2DM,其患病率随年龄的递增而增加,患病率峰值为60~70岁人群,约65%的T2DM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其中心肌梗死(MI)、周围动脉病变及中风的相对危险增加2~4倍.美国NIH报道T2DM病人80%死于心脏并发症,其中75%死于冠心病(CHD).2001年我国糖尿病学会对近10年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城市的10家医院糖尿病住院并发症的调查显示:糖尿病病人并发CVD的比例高达93%,这表明心血管事件是我国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4.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46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AMI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AMI后无痛性AMI、泵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显著增高。结论2型糖尿病导致的广泛的中小血管病变、多支冠状动脉受损,使AMI面积广泛。同时,由其所致的弥漫性心肌病变及自主神经损害引发的潜在的心功能不全以及心脏电生理紊乱可能是导致上述临床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B型钠尿肽(BNP)是一种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能够反映心脏功能的激素类物质.因其诊断的客观性,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收集了近两年来2型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45例.常规检测心功能Ⅰ级(Killip分级)病人的血浆BNP水平,并与非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BNP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钠尿肽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其中无冠心病的对照组(31例),并发冠心病者按临床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3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32例),所有患者检测脑钠尿肽浓度,同时检测并发冠心病各组的肌钙蛋白T,观察脑钠尿肽与肌钙蛋白T的相关性。结果心肌梗死组的脑钠尿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脑钠尿肽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P<0.001),稳定型心绞痛组脑钠尿肽虽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组患者脑钠尿肽与肌钙蛋白T密切相关(r=0.948,P<0.001)。结论脑钠尿肽可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并且其水平随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死率高.有研究[1]表明,糖尿病并发AMI病死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因此,研究二者的相互关系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本组选择72例糖尿病并发AMI患者,并以72例非糖尿病AMI患者为对照,比较二组临床特征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20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资料分为冠心病组和无冠心病的对照组;对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血尿酸、血脂、血压、血肌酐等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并分析冠心病组的临床资料。结果:①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男性多于女性,不稳定心绞痛、无痛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所占比率高,心肌梗死发生在前壁比率高,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往往合并糖尿病的其他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②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尿酸(SUA)、血肌酐(SCr)、血甘油三脂(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应注意排除是否为心肌梗死,无痛性心绞痛发生比率高值得关注,本文资料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尿酸(SUA)、血肌酐(SCr)、血甘油三脂(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龄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行PCI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高龄病人3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未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龄病人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成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半年内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龄病人行PCI治疗效果可靠,安全性高,可作为冠心病病人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脑钠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脑钠肽(BNP)水平与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以了解BNP能否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了解BNP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测定180例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中BNP水平,同时测定18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BN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BNP的差异和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之间BNP的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BN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P〈0.01);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BN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与BNP水平密切相关,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BNP水平能预测其并发冠心病的风险,还能根据BNP水平协助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分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3月于解放军第421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9例,根据糖尿病确诊后有无冠心病病史分为未并发冠心病的T2D组和并发冠心病的T2D-CHD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ROC曲线分析25-OH-VD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4.334,95%CI:1.422~13.211,P=0.010)、冠心病家族病史(OR=1.975,95%CI:1.962~1.988,P=0.000)和血清总胆固醇(TC,OR=1.169,95%CI:1.008~1.326,P=0.000)、尿酸(UA,OR=3.003,95%CI:1.578~5.716,P=0.001)以及25-OH-VD(OR=0.210,95%CI:0.144~0.278,P=0.000)的缺乏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5-OH-VD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阈值为39.7 nmol/L,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7%和60.8%。结论血清25-OHVD缺乏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检测血清25-OH-VD含量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60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为A组,86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为B组,比较两组发病时主要症状、并发症和病死率等因素分布情况。结果A组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为58.4%.明显高于B组的18.6%,A组病死率为23.3%明显高于B组的12.8%,且A组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高于B组。结论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无痛型较多且病情较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应放在重要位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Ⅱ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在临床上都很常见 ,二者都可加速心血管病和肾脏病的恶化 ,两者并发乃是糖尿病病人患冠心病致死的最危险因素 ,其危害远远超过高血脂、肥胖、吸烟和家族患病史等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确切患病率由于调查对象和方法的不同 ,各家报道不尽一致[1,2 ] ,但总的共识和事实则是 :Ⅱ型糖尿病患高血压的频率普遍较非糖尿病病人为高。世界卫生组织报道 ,在糖尿病患者中 ,高血压的患病率为 2 0 %~ 4 0 %。美国有糖尿病患者约 10 0 0万 ,高血压患者 6 0 0 0万 ,二者并发的约有 30 0万 ,即 30 %的糖尿病患者有高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时冠状动脉造影情况 ,进一步认识糖尿病对心血管的危害及其严重性。方法 :回顾2 0 0 3年 2月— 2 0 0 3年 8月于我院住院的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且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 12 5例 ,并按是否并发 2型糖尿病分成两组 ,对两组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及冠状动脉造影异常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冠状动脉造影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P <0 .0 5 )。糖尿病组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类型与非糖尿病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糖尿病组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积极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对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无痛性心肌梗死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5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结果 2型糖尿病并发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症明显得到改善。结论需要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无痛性心肌梗死有足够重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心脏病调查”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占52.9%,糖调节受损为24.0%,糖代谢异常总患病率为76.9%[1].我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1资料与方法我院自2005 ~ 2009年收治的238例2型糖尿病病人中,其中合并有冠心病的糖尿病者83例为A组,不合并冠心病者...  相似文献   

17.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27例、冠心病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2例,并选取32名正常对照者,分别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浓度和其他临床及实验室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使用他汀类药物帮助2型糖尿病病人预防心血管并发疾病的实际作用。方法在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该医院所诊治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任意抽出30例实施研究,依照不同的药物使用方案将自愿选择服用阿司匹林药品的15例病人归纳到对照组,将其他选择接受他汀类药品治疗的15例病人统纳入对照组,记录不同组别HDL-C数据、LDL-C数据以及TC数据,同时比较病人罹患心血管病症的数据。结果采取不同用药方案之后,研究组的病人有1例出现冠心病情况,概率是6.67%;而对照组共2例病人并发高血压症状,1例病人罹患冠心病、1例病人并发了心梗疾病,概率是26.67%;研究组HDL-C数据、LDL数据以及TC数据的控制水平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通过他汀类药品帮助罹患2型糖尿病的病人实施救治可以同时对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进行防控,防控的效果十分卓著,因此可对此种药品进行普及。  相似文献   

19.
韩勤芬  华文进  薛俊 《山东医药》2008,48(45):103-104
糖尿病(DM)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据统计,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NDM)患者.2000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对30例T2DM并发AMI和50例NDM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T2DM并发AMI的临床特点及处理.  相似文献   

20.
43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提高时该病的认识及诊治的重要性.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43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同期住院的84例非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对比两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并发症的情况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糖尿病组多部位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室颤、无痛性心肌梗死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糖尿病组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与非糖尿病性心肌梗死相比,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呈多部位梗死,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多见,严重心脏并发症多,住院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