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募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募原”这个名辞导源于《内经》,如《素问·举痛论》记载:“寒气客于小肠募原之间。”关于募原二字,全元起以“募作膜”,太素、巢元方亦然。故后人多以全元起等氏的意见而写作为膜原,因而募原与膜原通用。至明·吴又可对温病的病理学说以及治疗法则无不本诸膜原。但古人对募原在机体的布局,生理的功能、病理的反应未加归纳在一起,皆散见于各个文献  相似文献   

2.
《内经》中募原二字,全元起改为了膜原,导致后世望文生义,把募原理解为膜状组织的总称。通过对《内经》中相关经文的分析,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以及前贤治疗邪伏募原疾病的方法,笔者认为募原不是膜状组织,而是肠胃外静脉丛。  相似文献   

3.
1病因、病位、病机的探讨膜原之词首见《内经·疟论》,其言:“邪气内薄五脏,横连膜原.”吴又可《温疫论》首揭湿秽时疫之病“邪伏膜原”之旨,其云:“邪自口鼻而入,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内经所谓横连募原是也.”其后,温病学家续畅其意,如叶天士云:“时令湿热之气,触自口鼻”则“募原先病”,由募原分布三焦;薛生白云:“湿热之邪……邪由上受,……病多归膜原”,“湿热阻遏膜原”;俞根初云:“所伏之邪,在膜原则……病多湿温”,何连臣云:“凡湿火疟……其邪必伏于膜原.”.  相似文献   

4.
赵自立 《天津中医药》1993,(6):48-48,44
一、募穴之意义徐灵胎:“募音暮,气所结聚处。”张介宾:“募为脏气结聚之所。”滑伯仁:“募犹募结之募,言经气所聚于此也。”总上所说,徐氏所言气之所聚结之处。而张氏认为是脏气结聚之处,张氏所言脏亦包括腑,此处为简言。而滑氏认为经气所聚于此,此说对后世颇有影响。现在以历代文献加以论证:(1)《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腹暴满,按之不下,取太阳经络者,胃募也。”《素问·奇病论》:“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以胆募俞。”此处胃与胆均为之腑。故内经以脏腑之气聚结处为募穴。(2)《难经·十七难》:“五脏募皆在阴。  相似文献   

5.
张帅 《中医药通报》2011,10(5):33-35
膜原,又称募原,其称始于《内经》。《素问·疟论篇》载:"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但长期以来,关于膜原的概念尚无明确定论,各家学说对此皆有论述,以下就膜原的实质,笔者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特浅析一下对膜原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何谓"开达募原法"? [答]所谓“开达募原法”,就是用疏利透达募原湿浊的一种疗治方法。开达,即开泄透达之意;募原(膜原),《素问·举痛论》是指胸膜与膈肌之间部位。吴又可认为,募原,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  相似文献   

7.
病在膜原的辨正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膜原又名募原 ,早在《内经》中就有对膜原这一术语和邪入膜原的记载 ,如《素问·举痛论》中有“寒气客于肠胃之间 ,膜原之下。”王冰注曰“膜 :膈间之膜 ,原 :膈肓之原也。”膜原泛指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 ,此后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有如下论述 :“……邪从口鼻而入 ,则其所客 ,内不在脏腑 ,外不在经络 ,舍于夹脊之内……正当经胃关交之所 ,故为半表半里……即所谓横连膜原是也。”从以上所论来看 ,病在膜原最先作为病位概念提出 ,而吴又可所论 ,一方面从主观上为了说明温病与伤寒之别 ,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点明了温疫之邪为病初起时的特异…  相似文献   

8.
《难经》是我国古典医籍之一,其中有三十二难涉及到针灸学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配穴、刺法等理论。兹择其中某些有关腧穴与配穴的理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讨论如下:一、俞募穴理论的阐发与后世的运用背俞穴的载述,首见于《灵枢·背俞》,但仅有五脏俞的名称及位置。募穴,《内经》没有具体的记载,仅在《素问·奇病论》中提到:“胆虚气上溢而口苦,治之以胆募俞”。对俞募  相似文献   

9.
姚增全  果会玲 《河南中医》2009,29(4):343-344
《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发挥《内经》病机学说,弥补了原“病机十九条”过于简略之不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理论,特别是首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关于“相火”的论述,则为后世相火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还总结了温热病的治疗原则,对后世温病学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温病学说起源于《内经》,在金元时期开始倡兴。刘完素著《伤寒直格》云:“以伤寒为杂病,以温病为大病,特制双解散、凉膈散、三黄石膏汤为治温病主方。”其后王安道著《医经溯洄集》中,著有“《伤寒立法考》,温病热病,说其治法,较若眉列。”二公虽识伤寒与温病异治,但未洞悉温病中于杂气,仍从外感风寒化热同治,实有千虑一失之弊。明·吴又可著《瘟疫论》认为,温疫的病因“非风非寒,非暑非湿,是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即邪自口鼻而入,侵及募原,而即发病。他说:“大约病遍于一方,延门阖户,众人皆同,皆  相似文献   

11.
12.
试论“中药基因组学”与“中药化学组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 ,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 ,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 (TCMGenomics)”和“中药化学组学 (TCMChemics)”研究的策略。这一研究体系的核心是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 ;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化学成分来诠释。本文试图从上述观点出发探讨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和现代中药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在络脉理论研究中,"络脉"这个核心概念与"脉络"经常混淆使用,甚至被"脉络"取代使用,导致不能正确对络脉理论进行表述。络脉与经脉、血脉等,都是全称的固有传统概念。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又是血脉的分支,络脉又简称"络"。故有经脉之络与血脉之络的区分。由于后人对概念认识混乱,以致经脉与血脉被经络与脉络取代使用,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4.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5.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7.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18.
论述吴鞠通"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博涉知病:辨三焦、辨脏腑、辨病因、辨病机、辨湿热与温热、辨阴伤程度、辨昏迷抽搐。多诊识脉:分表里、辨虚实、审病机、定治法、判预后。屡用达药:创新方剂以羽翼伤寒、研究性味以立方遣药、灵活加减推广应用、和合刚柔以相辅成。  相似文献   

19.
通过肿节风植物基源、源流考释,为更名草珊瑚提供依据。考查古今有关文献,分析以“草珊瑚”作为本草正名的依据。现代有关中药著作中“肿节风”既未遵照古代本草命名原则,也未依据植物分类命名,以“肿节风”命名欠妥。根据植物分类命名原则,依据《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并结合临床及生活实际需要、中医药文化发展及时代需求,应将其更名为“草珊瑚”更为妥当。“草珊瑚”应替代“肿节风”作为本草正名。  相似文献   

20.
噎膈初期无呕吐,后期格拒会出现呕吐。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认为"噎膈"多属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自古以来,有些医家认为"噎膈"即"反胃",也有医家认为"噎膈"与"反胃"为两种病,有"噎膈"为"反胃"之渐的说法,也有"反胃"为"噎膈"之渐的说法。"噎膈"与"反胃"属于两种病证,但在病机本质上均属中焦阳虚、寒湿内生,温中燥湿是"噎膈"与"反胃"的根本治疗大法。噎膈、反胃与现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非常相似,借鉴该类病证的辨治经验,有助于提高现代临床上对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