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心型肺癌的CT诊断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中心型肺癌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纤支镜病理活检或者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观察分析患者的CT诊断图像和MRI扫描图像,对CT诊断和MRI补充诊断的患者例数进行统计,计算CT诊断的准确率以及CT和MRI共同诊断的准确率。结果63例患者经病理学诊断分别诊出隐形癌3例、0期4例、Ⅰa期7例、Ⅰb期3例、Ⅱa期3例、Ⅱb期10例、Ⅲa期12例、Ⅲb期15例和Ⅳ期6例。经多层螺旋CT扫描,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为8.8%,检测的准确率为82.5%。经多层螺旋CT扫描和MRI补充扫描联合诊断,误诊率1.6%,漏诊率4.8%,诊断的准确率为93.7%。结论 CT检查中心型肺癌的诊断阳性率和敏感度高,能清晰扫描患者的肺叶肺段支气管位置的病变情况,清晰直观,且无创伤,是比较理想的诊断方法,MRI可以作为其的有效补充,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并分析MRI补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心型肺癌患者43例,对其进行CT诊断以及在CT诊断基础上的MRI补充诊断。比较单纯CT诊断与CT诊断基础上MRI补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单纯CT诊断的准确率为79.1%,CT诊断基础上MRI补充诊断的准确率为93.0%,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心型肺癌患者,在CT诊断的基础上,可以采用MRI进行补充诊断,这样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早期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对中心型肺癌患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中牟县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检查前均未接受任何治疗。对比MRI检查、CT检查和CT联合MRI检查的正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结合病理检查结果,按照第7版中心型肺癌分期标准,诊断为鳞癌72例,腺癌11例,大细胞癌3例。86例患者经MRI检查正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74.42%(64/86)、12.79%(11/86)、12.79%(11/86);经过CT检查的正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80.23%(69/86)、10.47%(9/86)、9.30%(8/86);CT与MRI联合检查的正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95.35%(82/86)、2.33%(2/86)、2.33%(2/86)。CT联合MRI诊断中心型肺癌的正确率、误诊率及漏诊率均高于MRI或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联合使用CT和MRI检查可有效提高中心型肺癌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早期中心型肺癌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螺旋CT征象特点,探讨其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以及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和螺旋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27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螺旋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早期周围型肺癌螺旋CT的主要诊断依据是:(1)分叶征26例(96.0%);(2)细短毛刺毛锯齿征24例(89.0%);(3)血管集束征21例(77.8%);(4)胸膜凹陷征21例(77.8%);(5)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18例(66.7%);(6)沙砾状钙化6例(22.0%)等。本组27例中有24例(89.0%)出现上述3个以上征象。结论 螺旋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熟悉并掌握基本的螺旋CT征象是提高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早期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周围型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评价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4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0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多层螺旋CT。结果:30例周围型小肺癌中,腺癌15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7例。周围型小肺癌的MSCT主要征象为:深分叶7例、细支气管充气征1例、小结节征1例、空泡征3例、胸膜凹陷征6例,以及血管集束征4例。结论: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征象起着重要作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排螺旋CT成像技术应用于结肠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3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对所有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结肠镜和双排螺旋CT检测,统计对比结肠镜和双排螺旋CT的诊断效果.结果 3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检测结果为:浸润性7例,肿块型23例.经结肠镜检查,其中5例患者因疼痛及相关不良反应症状终止检查,24例患者诊断正确,诊断准确率为96.0%.经双排螺旋CT诊断,28例患者诊断准确,诊断准确率为93.3%,双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与结肠镜诊断准确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与病理检查结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排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肠壁不规则增厚及管腔狭窄状况.患者发病部位为:横结肠5例,乙状结肠6例,升结肠14例,降结肠5例,2例患者表现为结肠周围组织浸润,误诊.结论 双排螺旋CT成像技术检测效果显著,图像清晰,诊断准确率高,可在结肠癌诊断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MRI与CT诊断不同病理分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61例经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平扫/增强扫描(双期动态扫描)以及MRI扫描,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A/B、C/D期前列腺癌的检测准确性。结果本次研究中61例患者A期3例、B期16例、C期18例、D期24例。CT平扫/增强扫描对A/B检出率为47.37%,漏诊、误诊10例,6例误诊为前列腺增生,另4例漏诊,MRI对A/B检出率为89.47%,漏诊2例均为漏诊,两者比较MRI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CT平扫/增强扫描对C/D检出率为92.86%,误诊3例包括2例前列腺增生,1例膀胱癌;MRI对C/D检出率为95.24%,误诊2例均诊断为前列腺增生,两者检出率比较MRI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A、B期前列腺癌的准确性较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明显较高,主要因A、B期前列腺癌仅前列腺体积增大,密度无明显变化,且边缘较模糊对CT诊断产生影响,两种检测方式均可准确检出C、D期前列腺癌,考虑与癌组织已穿破被膜,前列腺的形态变化明显有关,但MRI可对被膜是否被癌细胞侵袭进行判断,因此较CT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与MRI检查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与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结果 MRI诊断准确率为91.53%,高于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6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图像质量1级所占比例为81.36%,高于MRI的4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64排螺旋CT成像质量更高、更为清晰,临床可结合两种不同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与X线诊断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筛选2014年7月‐2017年12月来该院诊治的9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之后再依据病理检查的确诊结果,对比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在肺癌诊断上的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性。结果在90例肺癌患者的病理学检验结果统计中,早期肺癌患者为64例,其中34例周围型肺癌,30例中央型肺癌;肺部疾病患者26例,其中12例肺结核,5例肺部感染,5例肺部纤维瘤,4例肺部纵膈恶性淋巴瘤。多层螺旋CT诊断肺癌患者的准确率为94.4%,胸部X线诊断肺癌患者的准确率为76.7%,多层螺旋CT诊断肺癌的准确率明显大于胸部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临床上诊断早期肺癌的准确度较高,相对比胸部X线,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与高场强MRI联合用于临床诊断中心型肺癌(Central bronchogenic carcinoma,CBC)中的效果。方法分别对我院择期接受胸外科手术的96例CBC患者进行CT、高场强MRI以及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1)CT检查方法的敏感度、准确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81.29%、65.67%以及52.23%,MRI分别为79.78%、80.11%以及60.08%,CT联合MRI分别为93.23%、91.25%以及86.56%,均分别显著高于CT检查方法与MRI检查方法(P0.05);(2)CT联合MRI组误诊率为1.04%(1/96),均分别显著低于CT检查方法与MRI检查方法(P0.05)。结论与单独CT及单独使用高场强MRI诊断方法比较,两种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联合应用于CBC的临床诊断之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诊断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价值以及差异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5月我院经脑脊液常规检查确诊的4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以41例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病例为基础,比较两个检查手段在病毒性脑炎诊断方面的影像差异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4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在CT影像诊断中确定为病毒性脑炎者32例,误诊为其它疾病有4例,因影像显示无异常漏诊者5例,阳性检测率为78.0%。在MRI检查后,41例患者中正确诊断出病毒性脑炎者38例,1例误诊,2例漏诊,阳性检测率为92.7%。结论 CT和MRI在诊断病毒性脑炎中均有典型的影像判断特征,并且能提供病灶位置、形态等特征参数,但MRI扫描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更加准确,误诊和漏诊率更低、阳性检测率更高,诊断符合率明显要高于CT扫描,因此MRI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检查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误诊、漏诊原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对8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的起源部位、走行、血流方向,测量冠状动脉主干内径、评价左室功能,观察合并的其他心血管畸形及瓣膜反流情况,并与冠状动脉造影、64排双源CT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8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患者超声心动图确诊5例,漏诊2例,误诊1例.结论提高诊断意识、注意全面扫查,改善检查技巧并总结诊断经验有助于提高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诊断和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infracardiac 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ITAPVC)的诊断价值,分析超声心动图漏误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对ITAPVC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多排螺旋CT或心导管造影证实为ITAPVC的临床资料,将术前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表现与手术、多排螺旋CT或心导管造影结果对比分析,对超声漏、误诊及诊断不明确的声像图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并总结该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结果:53例病例中,29例在外院初筛,超声心动图正确诊断10例,疑似2例,漏诊15例,误诊2例,2例均误诊为完全性心内型肺静脉异位连接,漏误诊率58.6%;本院超声心动图正确诊断44例,疑似3例,所有正确诊断的病例中均显示左房壁回声完整,4根肺静脉均未与左房连接,可见共同肺静脉干连接垂直静脉,并穿过膈肌同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并行走行进入肝脏,与肝静脉、门静脉或下腔静脉连接。本组检查漏诊5例,误诊1例,漏误诊率11.3%,3例漏诊为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2例因同时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右房异构而漏诊,1例误诊为完全性心内型肺静脉异位连接。结论:ITAPVC易于漏诊,当出现右房室明显增大、左房室偏小、房水平右向左分流时,应常规探查肺静脉的走行情况。若剑突下扫查发现门静脉、肝静脉或下腔静脉扩张则需高度怀疑ITAPVC,且同时进行心导管或CT血管造影检查,以便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尽早手术,改善患儿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肺癌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接收的96例早期肺癌患者临床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病理检查检验多层螺旋GT检查结果,统计在不同类型肺癌中多层螺旋CT的误诊率。结果96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94例,准确率为97.9%,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类型肺癌中误诊率不同,其中中央型肺癌的误诊率显著高于周围型肺癌的误诊率(P〈0.05)。讨论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准确率较高,有助于患者临床进行早期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对延长患者生命时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卢文彬 《当代医学》2013,(25):111-112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08年12月-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对3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分别进行螺旋CT诊断及US诊断。比较螺旋CT诊断、US诊断对梗阻平面的诊断正确率、对梗阻病因的诊断正确率和对梗阻性黄疸的漏诊及误诊率上的差别。结果螺旋CT在对梗阻平面及梗阻病因上的诊断正确率要明显高于US诊断,且CT诊断梗阻性黄疸时的漏诊、误诊率明显低于US诊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高于US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分析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科2013年6月~2016年6月初步诊断为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可疑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配对盲法设计试验,对每位患者分别用普通CT与多层螺旋CT做进一步诊断,最后经病理检查进行确诊,以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种诊断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绘制两种方法的 ROC曲线下面积(AUG),对比分析两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病理学检查最终诊断为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的患者共35例;多层螺旋CT诊断组较普通CT组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漏诊率与误诊率较低;其ROC曲线下面积(AUG=0.916)也明显高于普通CT组(AUG=0.761),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在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诊断效果优于普通CT诊断,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单纯的多层螺旋CT检查仍然存在少量的误诊与漏诊病例,临床上需要联合其他诊断手段进行确诊,以进一步提高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螺旋CT的不同体位扫描技术在进展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48例经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不同体位螺旋CT扫描的影像资料,全部病例首先选用常规仰卧位扫描,发现病变36例,对可疑病变的12例,辅助左前斜位(6例)、左侧卧位(4例)、俯卧位(2例)扫描,均能清晰显示病变,所有病例均行增强扫描。结果仰卧位扫描检出胃窦部胃癌21例,漏诊6例;胃底贲门癌9例,漏诊4例,胃体部胃癌6例,漏诊2例,所有漏诊病例均发生在前壁,仅选用仰卧位CT扫描,阳性率为75%,漏诊率为25%,辅助左前斜位、左侧卧位、俯卧位扫描均能发现肿瘤,检出率为100%。结论不同体位CT检查很好地弥补了常规仰卧位检查的不足,有效地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对髋关节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116例,患者均进行了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收集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检查对髋关节疾病误诊率、漏诊率。结果X线平片对髋关节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结核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28%、75.86%、68.75%;螺旋CT对髋关节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结核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77%、100.00%、100.00%,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仅出现骨折漏诊、关节内碎片漏诊各1例(0.86%),髋关节疾病漏诊误诊合计发生率为1.72%;X线平片骨折漏诊、结核漏诊、关节内碎片漏诊、关节内碎片误诊率分别为6.03%、3.44%、4.31%、3.44%,漏诊误诊合计发生率为17.24%,高于螺旋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可有效、全面显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结核、股骨头骨折典型影像学征象。结论X线平片、多层螺旋CT均可有效显示不同髋关节疾病的图像表现,多层螺旋CT对髋关节疾病诊断准确率优于X线平片,漏诊误诊率低。  相似文献   

19.
吕铮  高顺利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123-124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胸部正位x线片漏诊原因,以尽量减少胸部病变漏诊。方法利用PACS系统对我科近年胸部仅行正位X线片的患者重新阅片,部分病例与CT结果对比。结果确定漏诊病例33例,肺内病变16例,占48%(左肺门病变2例,左下肺野内带病变5例,右肺中叶肺不张3例,双膈下病变6例),纵隔病变3例,占9%,肺外病变14例,占42%(非骨折性肋骨病变6例,锁骨病变2例,肩胛骨病变2例,气管受压移位3例,右肱骨病变1例)。结论良好的阅片习惯、熟练掌握常见病发病部位、充分利用PACS后处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漏诊,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合核磁共振(MRI)诊断中心型肺癌的价值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4月确诊的56例中心型肺癌住院患者与同期就诊的5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以纤支活检或手术后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将中心型肺癌患者术前CT、MRI检测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判定CT、MRI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阴性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CT与MRI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阴性检出率与CT、MRI单项检测无显著差异(P>0.05);CT与MRI联合检测的漏诊率为0.94%,低于CT与MRI单项检测的6.61%、1.89%(P<0.05);CT与MRI联合检测的误诊率为1.89%,低于CT与MRI单项检测的14.15%、8.49%(P<0.05);CT与MRI联合检测的准确诊断率为96.23%,高于CT与MRI单项检测的80.19%、89.62%(P<0.05);CT与MRI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4.74%,高于CT与MRI单项检测的78.95%、87.72%(P<0.05);CT与MRI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7.96%,高于CT与MRI单项检测81.63%、91.84%(P<0.05)。结论 CT结合MRI能对中心型肺癌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及管腔狭窄阻塞程度有较精准的诊断,可作为中心型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为临床治疗及干预方案提供参考,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