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舌质舌苔变化对右下腹疼痛的诊断价值张玉群,王登敏(石家庄市桥西医院050051)我们自1979~1993年对256例右下腹疼痛病人进行了舌质舌苔变化的临床观察,认为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56例中...  相似文献   

2.
人体舌质舌苔分离是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舌质舌苔的准确分离是后续舌体特征提取与识别的基础。对近年来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中的舌体苔质分离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并针对现有基于数码相机拍摄彩色图像信息量不足的问题,提出借助光谱技术在信息量方面的优势,结合临床信息,探究更多舌体生理病理信息的光学表达参数,为中医临床舌诊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从而促进中医舌诊客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舌质舌苔的计算机定量描述和分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应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对常见的三种舌质、五种舌苔进行了数字式分析,研究了典型舌象的数字特征,初步总结出舌质、舌苔的计算机分类方法,对中医舌诊的客观化、标准化、定量化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的舌质,舌苔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学琴  张泉 《四川中医》1999,17(11):7-8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有关。在治疗上西医采用以抗生素为主的三联或四联疗法’“,虽有一定疗效,但仍不甚满意,且副作用大,复发率高,耐药菌株易产生等,给根治带来了困难。我们对我院门诊胃镜室从IWh年2月至1999年3月经过有效HP检查的3M例慢性胃炎病人的舌质、舌苦作一分析,以探讨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舌质、舌苦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三.IHP的检查根据中华消化杂志1998年5期刊登的临床诊断标准(‘J。在作胃镜检查时均分另在胃窦和胃体粘膜各取两块组织,以作病理…  相似文献   

5.
《辨舌指南》说:《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观察六淫之深浅”。舌苔在外感热性、急性疾病反映较快,所以有“气病察苔、血病观质”之说,外感六淫所致的疾病,侧重看舌苔,这对临床协助辨证指导用药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从看外感热性病积累经验发展起来的。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的舌质、舌苔、脉象的相互关系。方法:采集2002-2005年间29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4种舌质、5种舌苔、7种脉象的中医证候,进行同质分析。结果:脑梗死与黯红舌质、黄腻舌苔、滑脉关系密切,而脑出血与红色舌质、黄舌苔、弦滑脉关系密切。结论:同质分析是研究中风病证候学的方法之一,容易解释结果。古人对中风病的证候认识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8.
舌诊,是祖国医学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祖国医学认为,“心开窍于舌”,肾经经络“挟舌本”,脾经经络“连舌本”、“散舌下”。正是由于人之气血强弱,机体盛衰,病情轻重都可以在舌上反映出来,所以它在诊断学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舌诊中包括舌质和舌苔两部分。古人认为“舌苔乃胃气之熏蒸”而成。久病者,从起病到就诊,业经一段病理变化过程,其舌必有病变表现。依此,可推断疾病的性质。而新病者,尤起病迅急之证,  相似文献   

9.
舌苔变化与胃镜所见的关联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苔变化与胃镜所见的关联性观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窥镜室武和平,郑嘉岗(200032)关键词:舌苔,胃镜近年来关于舌诊的研究已越来越多,但是对胃内粘膜病变与舌苔变化的关联性研究还较为鲜见。本室在1993年对在本室检查胃镜的病人进行了舌苔变化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腻苔舌苔变化与舌苔菌群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63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其舌象特征分层随机抽样采集其中12例黄腻苔和9例白腻苔患者的舌苔、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同时采集6例肠镜检查无异常的薄白苔健康人舌苔样本。所有样本均行高通量5R 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舌苔变化以黄腻苔和白腻苔为主。舌苔奇异菌属(Atopobium)和肠道颗粒链菌属(Granulicatella)可能是黄腻苔结直肠癌患者的特征性菌属;舌苔孪生球菌属(Gemella)和肠道罗氏菌属(Roseburia)、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可能是白腻苔结直肠癌患者的特征性菌属。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龋齿放线菌(Actinomyces odontolyticus)和口炎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stomatis)或分别为黄腻苔和白腻苔结直肠癌患者潜在的口-肠相关菌。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舌苔变化与舌苔、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变化相关,舌苔菌群与癌组织菌群、癌旁组织菌群不同的重叠种类及程度提示中医舌诊腻苔的变化能反映出结直肠癌口-肠菌群的特征性变化,为后期研究中药靶向微生物干预结直肠癌的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叶兴涛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3):196+206-196,206
目的:探讨瘀血舌质肺癌患者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观察患者的舌质,将患者分为瘀血舌质组25例和非瘀血舌质组31例,测定患者血液变学指标。结果:瘀血舌质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除红细胞压积外较非瘀血舌质组均有明显升高。结论:肺癌瘀血舌质可以反映肺癌血瘀证存在,血液流变学检测可以丰富肺癌血瘀证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瘀血舌质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52例患者根据辨证分为瘀血舌质组21例和非瘀血舌质组31例,测定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瘀血舌质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较非瘀血舌质组显著缩短,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降低,纤维蛋白原(FIB)显著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肺癌瘀血舌质可以反映肺癌血瘀证存在,凝血功能检测可以丰富肺癌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舌苔与脾胃     
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又叫匐行性角膜溃疡,是临床常见的外眼病,其病缠绵难愈,对视力危害极大,但疗效多不理想,作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11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治11例12只眼。其中男6人,女5人;年龄最小7岁,最大者65岁;发病就诊时间4天~2个月。  相似文献   

15.
舌苔与脾胃     
舌苔与脾胃的关系甚为密切,因为,舌苔乃是胃气所生,若胃气正常,舌多布薄白苔,若浊气积于胃腑,则舌苔反常,或白或黄,或厚或腻……。若胃气衰败,则舌苔不生,如临床中所见之镜面舌。据舌苔的厚薄,可测病邪之轻重,如风寒外感之邪,苔多薄白,湿痰重浊之邪,苔多厚腻。  相似文献   

16.
实验用苏木紫、伊红染色的舌标本200个,近期用明胶与火棉胶包埋的舌标本2个及100余例刮苔涂片的标本,镜检观察有无动、植物纤维,淀粉等食物成分。结果:在普通的舌标本上未能看到动、植物纤维和淀粉,在丝状乳头间的小窝内也未见食物残渣。一例为男性,77岁,糖尿病性肾硬化症,因急性广泛性缺血性肠炎而死亡,当天未进食,用明胶包埋的舌标本未见食物残渣。另一例为70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方法:将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161例,根据舌质变化分为四组,结合冠心病SYNTAX积分,探讨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是否有相关性。结果:对各组的舌质变化进行秩和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舌像与瘀血舌像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具有瘀血舌质的比例较高,但舌质紫暗程度变化与SYNTAX积分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舌质与冠心病存在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冠脉造影术的冠心病患者共219例,将其按照舌色分为A组(n=44)、B组(n=96)和C组(n=79)。其中A组患者为淡红舌,B组患者为紫舌,C组患者为暗红舌。根据三组患者造影检查的不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三组不同舌质的患者中,紫舌组与暗红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淡红舌,且以暗红舌组阳性率最高,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的患者中,紫舌组最高。结论:舌象的各种微妙变化能及时反映心脏各种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对心脏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对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胃癌手术前后舌苔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18例胃癌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舌苔的变化,以术前白厚腻苔或黄厚腻苔者为观察对象。结果18例均在术后1~2周舌苔逐渐剥脱,脱落细胞学检查以过度角化细胞为主,黄厚腻苔中可见不同程度的细胞坏死。细菌学检查可见白厚腻、黄厚腻苔中均有大量细菌,以革兰氏阴性球菌、双球菌及阴性杆菌为主。观察发现,低分化癌及粘液细胞癌均见于黄厚腻苔者。  相似文献   

20.
舌苔变化与凋亡相关基因分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常见舌苔变化与舌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基因TGF-β3与fas mRNA和蛋白产物,探讨舌苔变化与舌上皮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运用TUNEL技术、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结果:与正常薄苔比较,剥苔fas基因过度表达伴随细胞凋亡增多,而厚苔TGF-β3基因低表达伴随细胞凋亡减少.舌苔上皮细胞中促凋基因fas、TGF-β3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与细胞凋亡水平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凋亡相关基因fas、TGF-β3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影响舌苔上皮细胞凋亡并导致舌苔厚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