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钱瑛 《医疗装备》2010,23(10):89-89
临床护理操作中我们经常遇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更换液体不及时而造成空气进入莫非氏滴管以下,俗称“滴空”的现象,以往我们采取指弹法或缠绕法排气,既费时间又有可能因排不干净空气而采取分开头皮针与输液器接头方法排气,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能使应用留置针静脉输液时一次排气成功,减少护士工作时间,减轻工作量,争分夺秒挽救患者生命,封管时,无空气进入患者体内,不造成患者心理紧张.方法 将头皮针与留置针上的肝素帽连接,首次插入时只完全插入针头斜面部分即可,将留置针直立排气,当液体完全充满肝素帽后,再将头皮针全部插入,继续排气.结果 对照组100%有空气滞留在肝素帽内,试验组7.10%有空气滞留在肝素帽内.结论 能够做到一次排气成功,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在急救时,更能突显争分夺秒挽救患者生命;无气泡进入患者体内,不造成患者心理紧张.  相似文献   

3.
临床浅静脉输液时一次排气成功是指输液管内过滤器及管壁和头皮针管内无气泡。尽管采用各种改良方法,一次排气成功率仍未达到100%(为97%~98%左右)。过滤器乳头处残留之空气在输液过程中由于体位改变、输液管的移动、大气压的作用进入头皮针软管处形成小气泡,通过血液进入细小动脉或微血管,  相似文献   

4.
杜香云  刘惠 《泰山卫生》2005,29(1):35-36
在临床常规输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排气后为病人穿刺完毕,在固定头皮针或病人活动该侧肢体时,会有微量气体自输液器过滤帽处随液体进入血管,虽不引起病人较大反应,但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5.
输液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操作中 ,经常遇到排气不畅 ,不能一次排气成功 ;或未能及时更换流体 ;或者管壁留有许多小气泡 ;或者有气泡随液体下行等 ,尽管不会给病人造成伤害 ,但病人对气泡有一定的恐惧感 ,影响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要排出这些气泡 ,传统的方法是将气泡向上弹出或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针放出液体 ,这样既浪费药液又延长了排气时间。实践工作中 ,我们对排气方法进行了改进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方法 :先将输液调节器关紧 ,然后将有气泡的那段输液管从下向上缠绕在右手的食指上 ,注意缠紧 ,不留空隙 ,使之保持管中…  相似文献   

6.
黄煌 《中国校医》2011,25(2):149+151-149,151
目的探讨用笔缠绕输液管排除输液空气故障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急诊输液室输液过程中发生空气故障的病人97例随机分成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是用传统排除法如弹击、挤压、分离输液管接口排气;实验组用笔缠绕输液管排气法。结果与传统法相比,实验组的排气时间缩短,没有药液污染及药液浪费,减少静脉回血及阻塞现象的发生。结论采用改进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法,排气迅速又不造成药液污染和浪费,也可防止静脉回血及阻塞,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主要的给药途径之一,输液前排气是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临床输液排气时时常遇到不能一次排气成功,常出现莫菲氏滴管(以下简称滴管)下端输液管壁上残留小气泡或管内存有空气柱,需要再次排气,或者输液管终端过滤器内残留少量空气,空气会在穿刺成功后点滴时随液体进入血管,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和身体危害。针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褚凤红 《健康大视野》2007,15(6):114-114
微量泵因其可24小时持续给药、流速均匀、控量精确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护士在执行连续维持泵入的操作时,常因操作复杂,动作缓慢而进入延长管中少量气泡,延长管大多很长,一般0.5米至1.5米不等,其容量为2毫升至5毫升不等,一旦进入空气后再排除,常导致浪费药液,同时断开头皮针与延长管又增加了一次空气进入头皮针的机会,笔者结合相关文献介绍,并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摸索出一种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云侠 《工企医刊》2008,21(2):45-46
头皮静脉留置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患儿,可减少头皮静脉穿刺次数,保护穿刺的头皮静脉,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但由于:(1)小儿好动、哭闹、出汗多;(2)头皮静脉走向有一定的坡度且笔直充盈部分表浅而且相对成人短得多;(3)留置针的尾部设计重量过重,长度过长,“头轻脚重”等等因素,目前儿科临床上虽然首次头皮静脉穿刺非常成功,但是留置针放置的时间却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如何预防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脱落是儿科护理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难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一种可旋转头皮针,以提高在医院临床、战现场救治和转运过程中动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头皮针由穿刺针头、针座、针翼和软管组成.针翼连接形成一个转动孔,针座中部可在转动孔内旋转;针座头部的中间部位设有一个指示点,该指示点的方向与针尖斜面在血管内的方向一致.结果:经过多次临床测试,可旋转头皮针能有效地避免因操作者手部抖动、患者不配合等原因导致头皮针位置和深度发生改变而造成的穿刺失败.结论:该可旋转头皮针结构精巧合理、使用方便,可满足各种环境下动静脉穿刺的需要,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杨红 《中国保健》2009,(16):777-778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引起护患纠纷的关键环节,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如果不能及时穿刺成功,将直接影响对小儿的抢救与治疗,反复穿刺不仅对患儿造成痛苦,同时对血管也造成损伤,目前静脉留置针(BD针)已在我科广泛运用,但BD针比普通头皮钢针穿刺难度大,留置时间长短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的情况下,研究静脉输液中输液贴固定输液针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2450例患者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三步固定法(固定针柄,覆盖针眼,头皮针软管盘曲固定)和二步固定法(针柄和针眼同时固定,头皮针软管盘曲固定)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操作时间和拔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论:静脉输液采用二步固定法优于三步固定法。  相似文献   

13.
张维花 《健康大视野》2006,14(4):111-111
静脉留置针也称为套管针,由于其独特的功能,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具有柔韧性好,可随血管弯曲,不易脱落,便于患者肢体活动,对于因血液回流造成的头皮针堵塞现象,使用静脉留置针效果很好,静脉留置针可留置一定时间,不但可以保护血管,还可减少由于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增强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次性头皮针的固定方法方法选择一次性头皮针输液患儿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实验组采用头皮针贴辅助固定,观察头皮针固定效果及患儿舒适度及家长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无头皮针需要重新固定,拔针时间短于对照组,拔针时不粘头发及皮肤,患儿舒适安全,家长满意度提高。结论改进的头皮针固定效果更好,能提高护理效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马琼 《中国卫生产业》2012,(13):132-132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针置管术中传统排气法与改良排气法在一次性排气成功率和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3月住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置管患者200例,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排气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排气法.结果 试验组一次性排气成功率100%;对照组为81%,2组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1,2组排气时间对照比较,P<0.01.结论 改良排气法在一次性排气成功率和排气时间上均优于传统排气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外科弹力帽固定小儿头皮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250例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成功穿刺及胶布固定后,用外科弹力帽罩住留置针,从弹力帽网眼里露出留置针尾,固定针柄,开始输液。结果无一例患儿发生肿针、脱针及拔针,均顺利接受输液治疗。结论用外科弹力帽固定小儿头皮留置针,操作简单,实用性高,易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患者头皮针塑料管的固定方法,提高患者输液治疗的安全与舒适.方法 将24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与观察组(120例),观察组输液穿刺完毕采用"压力环"固定方法固定头皮针塑料管;对照组输液穿刺完毕常规固定头皮针塑料管.观察输液过程中头皮针滑脱、固定松脱、头皮针塑料管反折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头皮针滑脱率、固定松脱率、头皮针塑料管反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压力环"固定法可减少输液时头皮针滑脱、固定松脱及头皮针塑料管反折,减少重新固定,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固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排气金属软管对手提式压力蒸气灭菌器灭菌效果的影响山东省淄博市卫生防疫站(255026)王永和,李英春,常洪凯,王玲,韩慧云手提式压力蒸气灭菌器,是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最常用的热力灭菌设备。其盖上的排气金属软管,是将底层空气引向上方排出的关键部件。我们在工...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及Y型管排气不彻底的特点,探索一种新的静脉留置针排气方法。方法:选择224例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成普通组和改良组,普通组采用常规方法排气,改良组采用改进的方法排气,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结果:一次排气成功率改良组显著优于普通组(P<0.01)。结论:改进后的排气方法显著减小了空气残留,提高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王彦 《中国保健》2010,(5):32-33
套管针又称静脉留置针。目前静脉留置针以替代头皮针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性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的痛苦,更容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