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资料 女,32岁.因头晕、心悸、乏力、怕热、多汗3月余,加重20天入院.查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均高于正常,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住院后给予口服甲巯咪唑10 mg,每日3次.用药第10天患者双手心、双足底均出现散在片状红斑,第11天红斑部位出现黄豆粒大小水疱,有黄色液体流出,同时颜面、躯干、四肢均出现红色小丘疹、水疱,瘙痒明显,压之不褪色,诊断为甲巯咪唑致大疱性药疹.给予氯苯那敏(扑尔敏)、葡萄糖酸钙抗过敏治疗,药疹仍不断产生.皮疹出现5天后停服甲巯咪唑,改服丙基硫氧嘧啶100mg,每天3次,药疹不再发展,同时给予青霉素抗感染.  相似文献   

2.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52岁,司机,既往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2010年12月19日晨6:30外出受凉后感畏寒、咽痛、四肢酸痛、头痛,2010年12月20日19:05到当地医院,接受阿奇霉素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柴胡注射剂、安痛定注射剂等输液治疗,输液后患者无任何不适.  相似文献   

3.
头孢曲松钠致大疱表皮松懈性药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景 《医药导报》2004,23(4):0226-0226
患者 ,男 ,3 8岁。因背部包块来我院就诊 ,查血常规 ,WBC12 .5× 10 9·L 1 ,诊断为背部疖 ,给予头孢曲松钠 (湘北威尔曼制药公司生产 ,批号 :0 3 12 2 7) 4.0g ,加入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静脉滴注。注射后 2 4h患者自感全身皮肤瘙痒 ,并出现红斑 ,再来我院检查。体检 :体温 3 9.6℃ ,心率 92次·min 1 ,呼吸率2 2次·min 1 ,心肺听诊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患者无青霉素致变态反应史。并且否认出疹前使用过其他药物 ,也无特殊饮食。皮肤科医生会诊情况 :全身皮肤广泛性红斑 ,水疱、大疱 ,尼氏征阳性 ,部分小疱已破呈糜烂面 ,患者精神较…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 男,21岁.因发热伴皮疹1天于2001年4月7日入院.缘于3天前,因咽干、鼻塞,怀疑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2片,每日2次.用药2天后,突然高热,体温达39.5℃,同时面、颈及躯干出现红斑伴瘙痒,后全身皮疹逐渐增多,进食困难,故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40.2℃,精神萎靡,眼结膜及咽喉部充血明显,口腔内有大量血性分泌物,眼结膜、口腔粘膜、咽喉及外生殖器出现疱疹,部分破裂出血,形成表浅溃疡.  相似文献   

5.
6.
[病例]女,40岁.因偏头痛3个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给予卡马西平片(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10191)0.1g,口服,每日3次.服药第3天面部及周身皮肤出现片状红色斑疹,未停药,次日自感嗜睡、恶心、腹痛,呕吐、腹泻数次,红色斑疹融合,斑疹表面形成数厘米的不规则大疱,疱壁松弛起皱,伴瘙痒,自行停药.遂收入皮肤科治疗.  相似文献   

7.
姜伟 《华北国防医药》2006,18(2):121-121
[病例]女,40岁.因偏头痛3个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给予卡马西平片(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10191)0.1g,口服,每日3次.服药第3天面部及周身皮肤出现片状红色斑疹,未停药,次日自感嗜睡、恶心、腹痛,呕吐、腹泻数次,红色斑疹融合,斑疹表面形成数厘米的不规则大疱,疱壁松弛起皱,伴瘙痒,自行停药.遂收入皮肤科治疗.  相似文献   

8.
1 病例资料 男,21岁。因发热伴皮疹1天于2001年4月7日入院。缘于3天前,因咽干、鼻塞,怀疑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2片,每日2次。用药2天后,突然高热,体温达39.5℃,同时面、颈及躯干出现红斑伴瘙痒,后全身皮疹逐渐增多,进食困难,故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40.2℃,精神萎靡,眼结膜及咽喉部充血明显,口腔内有大量血性分泌物,眼结膜、口腔粘膜、咽喉及外生殖器出现疮疹,部分破裂出血,形成表浅溃疡。面、  相似文献   

9.
别嘌醇致大疱性表皮萎缩性药疹死亡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病例患者陈某,女,88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年余、高血压病史7年、痛风病史1年,2004年3月22日起服用别嘌醇片。2004年4月10日因“反复咳嗽、咳痰、气促10年余,再发3d伴发热”来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测体温39.3℃,为进一步诊治,于2004年4月11日收入呼吸内科病房,入住后给予抗感染(红霉素、头孢拉定)、止咳化痰(盐酸溴己新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解痉平喘(二羟丙茶碱、复方甲氧那明)、控制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等治疗。入院查体时发现,患者球结膜水肿,头面部皮肤呈暗红色,全身散在红色皮疹,臀部皮肤见少许水疱,口唇部分黏膜脱落。患者于当晚18:40在滴注红霉素补液过程中出现寒战,左侧臀部可见一直径约5cm大小圆形皮肤剥脱,测体温39.9℃,立即停止红霉素补液,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  相似文献   

10.
孙雁  周爱峰 《中国药业》2000,9(12):53-53
介绍氧氟沙星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致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的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的主要致病因素是药物。由于药物或其代谢物固着于表皮(基底层)细胞表面或其间蛋白质上,导致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及结合补体,使局部组织遭受免疫损伤。引起本病的药物种类较多,病例亦多见,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的主要致病因素是药物.由于药物或其代谢物固着于表皮(基底层)细胞表面或其间蛋白质上,导致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及结合补体,使局部组织遭受免疫损伤.引起本病的药物种类较多,病例亦多见,现简介如下:1 易致该病的药物1.1 抗生素与合成抗菌药 头孢唑啉钠、卡那霉  相似文献   

13.
<正>万古霉素是一种链霉菌属衍生的三环糖肽类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感染,亦可用于青霉素或头孢过敏的患者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1]。尽管万古霉素临床疗效明确,但其个体差异大,易发生不良反应,常有报道万古霉素引起发热[2]、肝功能损害[3]、红人综合征[4]等,而万古霉素引起严重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不良反应十分鲜见。  相似文献   

14.
1例56岁男性患者,因鼻咽癌行放疗+西妥昔单抗分子靶向治疗。首次静脉滴注西妥昔单抗600 mg,此后400 mg/次,1次/周。首次用药后第11天患者面部及胸背部出现红色斑丘疹,并伴有脓疱,同时口腔黏膜红肿。给予氯雷他定抗过敏,呋喃西林溶液漱口。第4次用药开始将西妥昔单抗剂量减为300 mg,症状未见好转,患者出现口腔溃疡,舌体呈“地图”样改变,伴颈部皮肤糜烂。加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并给予抗感染等治疗。共用药6次后停用西妥昔单抗。停药后约6周患者皮肤、口腔黏膜损伤好转。  相似文献   

15.
头孢地嗪钠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例80岁男性患者,因肺部感染给予头孢地嗪钠1.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输注约10ml时,患者出现心慌、胸闷、畏寒、全身皮肤瘙痒、高热。体格检查示体温39.6℃,全身皮肤片状发红,四肢处明显。立即停止输液并行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心慌、畏寒症状消失,体温下降,但皮肤症状未见好转。次日背部、四肢出现多个松弛状水疱,之后发展成糜烂面。考虑皮肤症状为头孢地嗪钠所致。加用氢化可的松、氯苯那敏等抗过敏治疗,同时改为夫西地酸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之后肺部感染和皮肤症状均痊愈。  相似文献   

16.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为药物过敏引起的一种较严重的皮肤或黏膜的炎症反应,常于面,颈,胸壁,腹股沟处,出现紫红色斑片,并于红斑表面迅速出现松弛性大泡,形成大面积的表皮坏死松解,表皮脱落后出现鲜红色糜烂面,类似2度烫伤,皮肤疼痛明显[1].该病由于发病急,皮肤损伤广泛,重症患者常因败血症或全身衰竭而死亡[2].我院自2006年至2012年共收治4例,通过治疗和护理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患者1,男,7岁.因急性扁桃体炎给予林可霉素(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212031)0.6g,复方氨基比林2mL,im,用药约2h后口唇出现红斑及大疱,之后在胸背部出现散在的黄豆粒大小的红斑,逐渐增多,融合成水疱,形成糜烂面,渗出黄色液体,伴发热(体温40.4℃),在当地医院经抗病毒、抗感染及应用皮质激素治疗,体温有所下降,但皮损仍未见好转,遂来我院皮肤科治疗.  相似文献   

18.
曲增君  曲志敏 《中国医药》2012,7(6):701-701
患儿男,6岁,因周身红斑、水疱伴痒痛2d于2011年9月13日就诊于我科.入院前2d前患儿在当地医院行包皮粘连剥离术,术后局部涂抹红霉素服膏,第2天包皮、龟头、阴囊红肿及渗出,伴瘙痒,当地医院予以头孢曲松钠1 g/d静脉滴注治疗,未见好转.红斑、水疱渐累及周身,表皮出现剥脱伴疼痛.既往有"依托红霉素"过敏史.各系统体格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周身以颈部、四肢皱褶等处为主多数暗红至灰色斑,表面散在多数水疱、大疱,尼氏征阳性,可见多处表皮剥脱后糜烂面,无脓性分泌物,触痛明显.包皮、龟头、阴囊及口、鼻、眼黏膜均出现红肿、渗出及糜烂、结痂等.诊断: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治疗: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d入液静脉滴注,氯雷他定5 mg/d口服抗炎、抗过敏,1∶2000黄连素外敷及油纱保护创面、防止感染.1周后水疱干涸,糜烂面均已干燥,多数结痂脱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屡有抗菌药物引起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病例报道 ,笔者作一综合介绍。1 诺氟沙星患儿 ,女 ,7岁。因患肠炎给予诺氟沙星 ,每次 10 0mg ,po。第 2次服后 2h ,全身瘙痒 ,逐渐出现暗红色斑丘疹 ,面部、胸部、腰骶部及大腿内侧可见水疱及大疱 ,尼氏征 ( ) ,部分破溃 ,露出红色创面 ,有渗液 ;双眼睑及口唇明显肿胀。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能量合剂及外用肤锌膏、肤乐膏 ,10d治愈[1 ] 。2 洁霉素患者 ,男 ,14岁。因剧烈咳嗽给予洁霉素 0 .4g ,bid ,im ,小儿止咳糖浆 10mL ,tid ,po。首次注射后约 1h出现四肢发痒 ,次日四肢出现红色斑疹 ,很快融合成铁灰色损害 ,可见水疱及大疱 ,继而部分破溃成糜烂面。给予头孢唑林、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氯苯那敏 ,im ,破溃糜烂处给予依沙吖啶纱布局部湿敷 ,10d后痊愈[2 ] 。3 青霉素患者 ,男 ,2 8岁。因患上呼吸道感染经青霉素皮试阴性后给予青霉素G钠 160万U ,im ,10min后出现头晕、胸闷、皮肤瘙痒感 ,立即给予抗过敏治疗 ,症状缓解。次日皮肤出现红斑 ,渐变成暗紫红色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 ...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78岁。因面颊、牙齿疼痛4月余,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服用氯消安定、戴芬胶囊,效果欠佳。2001年12月10日改服卡马西平100mg,2次/d,症状很快控制。12月17日全身出现红色皮疹,奇痒、浮肿,12月19日病情加重,口唇肿胀,进食困难,停服卡马西平。病前除服用卡马西平外,未加服其他任何药物。体检:痛苦病容,神清,声音低沉、嘶哑。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