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慢性肝脏疾病常常伴有自身免疫现象,其临床表现依病因而异,除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汗性肝硬化及硬化性胆管炎)外,乙型、丙型及丁型病毒性肝炎也可出现自身免疫现象,其中以丙型肝炎病毒诱导的自身免疫现象最为常见,约占丙型肝炎患者的1/3。常见的肝外自身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研究的发展,人们认识到HCV感染不仅可引起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普遍可见的肝组织损害,还可诱导自身免疫现象,有时不易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相鉴别。研究通过对AIH和丙型肝炎伴自身免疫现象者血清自身抗体水平的检测,结合临床特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γ-球蛋白水平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价自身  相似文献   

3.
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除有肝脏的免疫病理损伤外,还常合并有肝外自身免疫损伤的表现,而病毒性肝炎同样也可出现肝外自身免疫现象.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较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更易合并肝外自身免疫紊乱的表现,约占全部感染者的1/3.轻者仅表现为血清自身抗体等实验室监测指标的异常,重者则可出现典型自身免疫病的临床特征.常见的典型自身免疫病有特发性冷丙球蛋白血症、肾小球肾炎、迟发性皮肤卟啉病、扁平苔藓、干燥综合征、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皮肌炎、白塞(Behcet)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Mooren角膜溃疡、急性感染性多神经炎(Guillain-Barre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肝纤维化等.此外,HCV感染还可诱发原本存在的潜在特异性自身免疫性肝炎.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国家,由病毒性肝炎而并发的肝硬化、肝癌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比,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更易慢性化,约占成人HCV感染者的80%,因此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到目前为止,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被国内外公认为抗HCV的最有效治疗方案,但干扰素在治疗丙型肝炎的过程中有时还可诱发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等多种肝外自身免疫损伤,重者不得不停用干扰素。事实上约1/3的慢性丙型肝炎在未接受干扰素治疗前就可能合并自身免疫现象或自身免疫病,临…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肝炎的肝外自身免疫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江滨 《肝脏》2004,9(4):270-271
除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硬化性胆管炎)外,病毒性肝炎也可伴有自身免疫现象,而且几乎所有嗜肝病毒包括HAV、HBV、HCV、HDV及EBV都被认为可以诱发自身免疫反应而导致肝脏免疫病理损伤及肝外自身免疫现象。  相似文献   

6.
胡莹  久保木真  刘玉兰 《胃肠病学》2010,15(10):577-579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和使用干扰素可诱导丙型肝炎患者产生一系列自身抗体,甚至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干扰素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后,单纯停用干扰素,自身免疫性疾病不能完全缓解,需要相应治疗,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为研究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特征,本文分析了日本仓敷医学中心胃肠、肝病和营养科1992~2008年接受干扰素治疗的1626例丙型肝炎患者,结果显示仅1例女性患者最终发展为AIH,予激素治疗后病情缓解。HCV RNA感染后机体可产生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干扰素治疗本身亦可诱导自身抗体产生,这种伴发的自身免疫现象并非干扰素治疗的绝对禁忌证,但自身抗体滴度很高时,应慎重使用干扰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与自身抗体及自身免疫病的关系以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聚合酶链反应-微板核酸杂交-ELASA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467例慢性丙型肝炎HBV、HCV定性、定量以及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A1)、抗线粒体抗体(AMA)、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分析,并比较其与相应人群自身抗体的发生率。结果 46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单纯合并自身抗体者152例(32.55%)。并发自身免疫病者26例(5.57%)。330例慢性乙型肝炎单纯合并自身抗体者29例(8.79%),未见合并自身免疫病表现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是否合并自身免疫现象与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均无明显关系,但合并自身免疫现象者血清ALT及TBIL水平高于不合并自身免疫现象者(P0.05)。GGT与ALB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别。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现象者与自身免疫性肝炎者ANA、SMA和LKMA1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TMA、TGA则主要见于合并自身免疫现象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AMA在两组中均未检出。结果表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ANA、SMA和LKMA1自身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现象者,两者比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易并发自身免疫现象,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现象者自身抗体发生率高,且病情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8.
除自身免疫性肝炎外,病毒性肝炎也可并发自身免疫现象,而且几乎所有嗜肝病毒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及EB病毒(EBV)都被认为可以诱发自身免疫反应,肝炎病毒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除可导致肝脏的免疫病理损伤外,还可诱发肝  相似文献   

9.
除自身免疫性肝炎外,病毒性肝炎也可并发自身免疫现象,而且几乎所有嗜肝病毒包括HAV、HlBV、HCV、HDV及EB病毒都被认为可以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与其他嗜肝病毒相比,HCV感染与肝外自身免疫现象共存的现象更为常见,而且临床表现也更为复杂,其次为HBV和 HAV感染.  相似文献   

10.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技术改进后,对其临床表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丙型肝炎的肝外表现主要有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迟发性皮肤型肝性血卟啉病、膜性增殖型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了解丙型肝炎的肝外表现,对其诊断和选择适合干扰素治疗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是一种流行广泛的慢性肝病,它可以诱发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症等并发症。在生化和临床特征的基础上丙型肝炎很难与自身免疫性肝炎(以缺乏病毒感染的指标为特征)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加以鉴别,且丙型肝炎代表着一种肝脏组织因免疫耐受性丧失而导致的自身免疫性  相似文献   

12.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以汇管周围肝炎和血清内有自身抗体为特点的肝脏炎症。其并无独特性的表现,诊断上需排除遗传性肝病、药物性肝病和病毒感染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所伴有的自身抗体并无发病学上和诊断上的特异性,在病程中其滴度可呈波动。此外,有一些自身免疫性肝炎也缺乏免疫血清学的标志。认识本病的本质,可正确地及时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分型  相似文献   

13.
董漪  朱世殊  张敏 《传染病信息》2019,32(2):97-102
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硬化性胆管炎、肝移植后新发自身免疫性肝炎。近年来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有不同于成人的临床特点,现有的IAIHG积分系统并不适合儿童患者,故临床上容易误诊或漏诊。及时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至关重要,可明显改善预后。本文主要对该病的诊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在亚洲国家比西方国家少见,在以前台湾流行病例也较低。自从使用世界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织改进的诊断标准后有48人被诊断为AIH。这些病人是在5年内连续被发现的。详细的病史,包括疾病的发作、乙型或丙型肝炎、酒精、药物、输血以及家族史都有记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丙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和丙型肝炎均为常见病、多发病。近来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作为导致AITD发病的环境因素引起关注。一些研究发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的患者或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抗-HCV抗体阳性率升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POAb、TgAb的阳性率均增高。而另一些研究未发现丙型肝炎与AITD有关。  相似文献   

16.
自身免疫性肝炎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由于某些AIH患者可同时出现HCV感染的标志(抗-HCV抗体和HCV-RNA阳性),部分HCV感染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并可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因而两者的关系更加密切,正确区分合并HCV感染的AIH和伴有自身免疫现象的HCV感染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两者在遗传背景、血清学改变和组织学特征方面作一扼要综述。1 AIH和HCV感染的遗传背景1-1 AIH的遗传背景目前认为AIH的遗传易感性与…  相似文献   

17.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和丙型肝炎均为常见病、多发病.近来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作为导致AITD发病的环境因素引起关注.一些研究发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的患者或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抗-HCV抗体阳性率升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POAb、TgAb的阳性率均增高.而另一些研究未发现丙型肝炎与AITD有关.  相似文献   

18.
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病不是很常见,除了自身免疫性肝炎,还包括自身免疫性硬化性胆管炎、巨细胞肝炎伴自身免疫性溶血、肝移植后新发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2个获得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新生儿狼疮、妊娠同种免疫性肝病(又名新生儿血色病)。涉及本年龄阶段特有的免疫系统和全身的发育特点,决定着儿童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种类、临床特征、预后转归可能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体内外周血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和自身免疫现象的关系。方法选取78例HCV感染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分为健康对照组、慢性丙肝有自身免疫现象组和慢性丙肝无自身免疫现象组,以及肝硬化组及非肝硬化组,检测肝功能、HCV RNA、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肝纤维化4项及SOCS-1 mRNA水平。结果 HCV感染者有自身免疫现象组血清SOCS-1 mRNA水平较其他两组显著降低(P<0.05);SOCS-1 mRNA水平与谷丙转氨酶(ALT)、HCV RNA、IgG、IgA、IgM无相关性,与肝纤维化4项中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屈黏蛋白(LN)有相关性。结论 SOCS-1表达降低可能是刺激机体产生自身免疫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探讨我国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分型及各型非分型标志抗体出现情况.用免疫荧光法及酶免疫条带技术测定81例确诊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情况,并进行分类归纳统计.我国自身免疫性肝炎以1a亚型多见,本观察未见3型病例.1a亚型中除分型抗体ANA外,SMA及CS抗体的出现频率高于ACA、PNP/Sm、SSB抗体,SMA出现频率亦高于SSA、Jo-1、dsDNA,SMA及CS是1a亚型除分型抗体外较主要的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