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围神经端侧吻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损伤的修复通常采用两神经断端的端端吻合,直至今日仍然如此.神经端侧吻合是将损伤神经的远断端缝合到相邻健康的神经干上,或者取一段神经段以端侧吻合的方式桥接于正常神经和损伤神经之间,使损伤的神经功能得到一定恢复.神经端侧吻合术在本世纪初就已开展,1903年Balance应用神经端侧吻合术治疗面瘫,与此同时,Ham和Low将臂丛神经上干植入颈7神经根治疗臂丛神经上干损伤.此后九十年,再没有学者进行过神经端侧吻合术的研究.1992年巴西学者Viterbo进行了一系列神经端侧吻合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后,神经端侧吻合术才重新得到重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神经端侧吻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许多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这同目前的动物模型及功能评价方法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2.
双端侧神经吻合修复双侧指固有神经陈旧性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双端侧神经吻合修复双侧指固有神经陈旧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0年1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双侧指固有神经陈旧性损伤患者40例,15例采用神经移植双端侧吻合手术,将损伤的指神经切除,对远、近端尺、桡侧指固有神经分别进行端-端吻合,形成远、近两条神经弓;测量两神经弓间距,取直径相近的前臂外侧皮神经平分为两段,分别于神经弓的尺侧、桡侧开窗式端侧吻合于指神经.13例采用神经移植单个端侧吻合,12例采用神经移植端-端吻合.结果 3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8个月.双端侧吻合组12例,指麻木、疼痛完全消失,指腹饱满,弹性好;感觉测定为S(4.21±1.97)级,高于其他两组;两点分辨觉(5.4±0.9)mm,小于其他两组.单个端侧吻合组10例,指麻木减轻,自发性疼痛消失,触痛减轻;感觉测定为S(1.57±0.72)级;两点分辨觉(7.2±1.2)mm.端-端吻合组9例,指麻木、疼痛均减轻;感觉测定为S(3.19±1.04)级;两点分辨觉(7.6±0.8)mm.后两组感觉测定与两点分辨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移植双端侧吻合既加强了单个端侧吻合的作用,又同时具有端-端吻合的优势.治疗双侧指固有神经长段缺损有效,能够消除患指麻木、疼痛,恢复指腹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3.
周围神经端侧吻合是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法之一,它不同于经典的神经端端吻合,而是将损伤神经的远侧断端缝合到相邻健康的神经干侧壁上,或取一神经段以端侧吻合的方式桥接于损伤神经和正常神经之间。1901年国外学者首先提出周围神经端侧吻合术可弥补神经移植的缺陷。时至今日,国内外已有许多相关研究的报道。本文就端侧吻合术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交通、工矿事故等严重创伤和神经源性肿瘤切除等造成的桡神经缺损,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多造成患肢功能障碍.令人可喜的是,相关基础研究表明,神经端侧吻合后正常的神经可发出侧支长入到损伤神经断端,并沿髓鞘生长重新恢复其传导功能,从而促进受损神经的功能恢复.此结果为端侧吻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提供了理论支持.近年来的相关临床应用报道亦逐渐增多.自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之间,我们采用正中神经-桡神经端侧吻合修复桡神经长段缺损19例,现就疗效进行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端侧缝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神经端侧缝合是将损伤神经远端缝合到邻近正常神经的侧方.多数研究表明再生神经来源于吻合口部供体神经的侧支发芽,并获得功能恢复;再生机制可能与神经营养因子、许旺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等有关;理论上这一方法既不牺牲供体神经,又可使受损神经获得功能恢复.研究还发现端侧缝合后供体神经纤维发生了变性,供体神经对肌肉的双重支配也可能发生.端侧缝合的临床应用结果并不一致,但有望为长段神经缺损、仅存神经远端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端侧吻合修复臂丛损伤实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端侧吻合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实验模型.方法选用体重为180g~200g的Wister大白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只,每只右侧神经外膜开窗(0.2cm×0.2cm),左侧外膜未开窗.将臂丛后束损伤后的桡神经远断端端侧吻合于外膜开窗的内侧束远端0.5cm部位,分别于术后1月、2月、3月在麻醉下行电生理、肌纤维截面积、肌肉湿重的检测.术后3月同时行内侧束吻合口远、近端神经纤维数目及神经束截面积测定.结果桡神经端侧吻合后,随时间的延长,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传导速度加快,肱三头肌肌湿重及肌纤维截面积值逐渐加大,但开窗组优于未开窗组(P<0.05).端侧吻合对主干神经无影响.结论后束损伤的桡神经端侧吻合于外膜开窗的内侧束的模型简便易行、可靠,有较好的实用价值.该模型的建立为研究端侧吻合技术在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运用提供了一条直接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端端或端侧吻合后神经递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和 P物质 (SP)水平的变化。 方法 选取雌性 Wistar大鼠 2 0只 ,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4只 ;实验组为 4组 ,正常对照组为 1组。实验组 :切断双侧腓总神经。将左侧腓总神经远侧断端吻合至胫神经侧方 ,右侧行腓总神经端端吻合 ,术后 1、2、4和 2 7周于各时间点分别在神经吻合口、腰段脊髓和背根神经节处取材 ,每次 4只进行 CGRP和 SP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组 :不行神经切断及吻合术 ,1周后检测同上。 结果 实验组术后 1周在腰段脊髓后角和背根神经节中 CGRP和 SP的表达均显著减少 ,术后 4、2 7周 ,CGRP和 SP在腰段脊髓后角的表达逐渐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 ,但在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却无显著变化。端端、端侧吻合的两侧 CGRP和 SP变化的趋势一致 ,但在腰段脊髓后角的 4个时间点的样本中 ,端端吻合的表达显著高于端侧吻合。对坐骨神经进行乙酰胆碱酯酶 (Ach E)、SP、CGRP和 PGP9.5染色显示神经纤维均可通过端端与端侧神经吻合口。 结论 再生的神经纤维可以通过端侧吻合口 ,端侧吻合中感觉神经的恢复与端端吻合相似 ,但恢复的程度稍差于端端吻合。  相似文献   

8.
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乙酰胆碱转移酶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的方法,以定量研究神经端端吻合与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能力。方法:实验显露大白鼠胫神经及腓神经,并在腓神经分支处以远0.5cm处切断。端侧吻合组在胫神经上行外膜开窗,造成5mm×5mm外膜缺损,然后将腓神经在此处与胫神经作端侧吻合。端端吻合组使腓神经切断后直接作端端吻合。术后1~3个月分别测定切断端以远ChAT活性,并在3组之间作比较,即(1)端端吻合组,(2)端侧吻合组,(3)非吻合组及正常对照组。结果端侧吻合3个月后ChAT活性是正常对照组的一半。组织学显示端侧吻合与端端吻合组均显示有大量有髓纤维存在。结论这些结果提示端侧吻合后具有ChAT活性证实神经端侧吻有可能为临床治疗神经撕脱伤及大段缺损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神经端侧吻合治疗尺神经缺损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为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寻找一种行之有效而操作简便的手术术式。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远侧断端与未损伤的正中神经行端侧吻合治疗尺神经陈旧性损伤1例,缺损在3cm以上,且不能直接行端端吻合。术后进行14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的感觉功能与肌力的恢复作全面评价。结果,尺神经支配区的感觉与运动功能已恢复,手部功能接近正常。证明,尺神经远侧断端与未受损伤的正中神经行端侧吻合术修复尺神经缺损,是一种崭新术式,虽是临床初试,但操作简便、疗效佳,有广阔地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周围神经端侧缝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神经损伤的修复通常采用两神经断端的端端缝合法 ,直至今日仍然如此。神经端侧缝合是将损伤神经的远断端缝合到相邻健康的神经干上 ,或者取一段神经段以端侧缝合的方式桥接于正常神经和损伤神经之间 ,使损伤的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神经端侧缝合术在 2 0世纪初就已开展。 190 3年Balance应用神经端侧缝合术治疗面瘫 ,与此同时 ,Ham和Low将臂丛神经上干植入颈7神经根治疗臂丛上干损伤。在此后的90年 ,再没有学者进行过神经端侧缝合术的研究。1992年巴西学者Viterbo进行了一系列神经端侧缝合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