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数字表法将收治的83例存在睡眠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有效护理干预后睡眠改善见效时间以及失眠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失眠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睡眠改善见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睡眠障碍,临床效果显著,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血糖及睡眠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型糖尿病失眠住院患者125例分为2组,均子控制血糖和改善睡眠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62例子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干预,15天后观察2组患者睡眠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为(6.47±1.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46±1.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沐足、足底按摩以及耳穴压豆等中医护理措施能促进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脏腑阴阳平衡,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睡眠障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徐雪伟 《新中医》2015,47(4):305-306
目的:研究中医一体化优质护理方案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一体化优质护理,观察2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采用PSQI量表和HAMD量表评估睡眠质量和焦虑状态。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1c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前PSQI评分和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2组护理后PSQI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医一体化优质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建立适合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的实施方案,探索2型糖尿病中医CNP的质量评估及持续改进体系。方法根据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疗方法对104例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路径,将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及辨证施护、临症施护的护理内容程序化并运用到护理路径的实施过程中。结果患者出院时生存质量量表中的生理功能、心理维度积分较入院时降低(P0.05);对糖尿病的知识掌握及从医行为改善,总体饮食、具体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P0.01);患者对临床护理各项满意度及整体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将2型糖尿病中医CPN应用于临床,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准确性;PDCA循环理论的引入为制定2型糖尿病中医CNP的质量评估及持续改进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依据;中医CNP的实施能够提供较高级别的临床证据,对指导相关临床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不同中医护理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的干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宁  张吉敏  倪青 《北京中医药》2009,28(6):443-444
目的 探讨不同中医护理措施对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 将125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1组(40例)、观察2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1组采用常规护理及足底按压,观察2组采用常规护理及足底按压加耳穴压豆综合护理方法 .3~7天为1个干预周期,采用<中药临床药理学>中失眠的疗效判定标准,2个干预周期后,比较三组睡眠改善效果.结果治疗4~7天观察2组改善睡眠状况者37.20 %,观察1组为27.5 %,对照组为1.0 %.观察2组中患者的失眠症状较观察1组、对照组更能较快改善.给予中医护理措施后睡眠疗效的总有效率观察2组为72.1 %,明显高于观察1组的67.5 %及对照组的 57.1 %.通过中医护理措施干预,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失眠患者的血糖.观察2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1组(P <0.05).结论耳穴压豆及足底按压结合常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因长期的高血糖状态,植物神经受到刺激出现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造成一系列神经损伤性病变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易出现睡眠障碍.失眠又称不寐,指入睡障碍和睡眠维持障碍.  相似文献   

8.
杨敏  李玲  王佳琪  蒋悦  季宇  朱巍  张京华  孙洁  于眉 《河南中医》2015,35(1):104-105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型及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按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同时筛选90例2型糖尿病未失眠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分析其本虚证型的构成及证型分布与BMI指数、病程、年龄、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按本虚证型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4型;其与BMI指数、年龄、病程均有相关性;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结果显示失眠本虚证型与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脑血管病变(r=0.471,P0.01)均相关,组间比较显示失眠患者在并发症发病率和多并发症共同发病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型分布集中于阴虚证,糖尿病合并失眠及本虚证型分布与糖尿病并发症明显相关,提示生存质量和情绪变化导致的失眠可能对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安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患者情绪,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失眠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睡眠障碍~([1])。慢性高血糖导致的脑动脉硬化、微循环障碍、脑组织供血不足、自主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损伤及糖化血红蛋白增高等会影响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失眠~([2])。失眠会使人体的应激系统被激活,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体内皮质醇、肾上腺素等"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抵抗加重,从而引起糖代谢紊乱,加重糖尿病~([3])。由此可  相似文献   

11.
杜香秀  牛武国  严敏  陈秀芳 《河北中医》2009,31(8):1249-1250
消渴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导致机体阴虚燥热,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典型临床表现的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起病隐匿,许多患者得知患病后,紧张、焦急、恐惧、忧虑,各种心情混杂,日久情志不遂,必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内扰神明,心神不安,故而不眠。  相似文献   

12.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卧、目不瞑、不得眠等,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随着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失眠的发病率呈日益上升趋势,严重困扰着人民生活和工作。正常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人体精力,使人们精、气、神充沛。这一切均赖于心神平和,营卫通达,气皿调和,阴阳平衡。改善睡眠质量,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科在中医中药治疗的同时,结合辨证施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近几年来有关失眠的中医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2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干预后的降糖疗效、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干预配合常规护理的T2DM患者,其中医证候积分、降糖效果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7月到2010年8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0例遵医嘱降糖药物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的FBG、PBG及HbA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时间排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管理。观察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结果 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行中医护理管理模式干预2型糖尿病有助于提高对高血糖的管理,促进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降低。  相似文献   

16.
周红梅  杨晓春  傅水娟 《新中医》2020,52(11):164-166
目的:观察中医辨体调质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体调质护理开展护理管理。比较2组干预后遵医行为(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疾病知识掌握、合理饮食) 及生活质量(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治疗方面) 评分,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各项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实施中医辨体调质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遵医的行为,更好地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周红梅  杨晓春  傅水娟 《新中医》2020,(11):164-166
目的:观察中医辨体调质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体调质护理开展护理管理。比较2组干预后遵医行为(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疾病知识掌握、合理饮食)及生活质量(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治疗方面)评分,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各项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实施中医辨体调质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遵医的行为,更好地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中医不同证型患者脂代谢指标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型糖尿病存在一系列代谢紊乱 ,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脂质异常等 ,它们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均密切相关。 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的状况和程度在不同中医证型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与其证型是否有内在联系 ,临床辨证论治是否要加以考虑 ,国内已有部分研究报道 [1~ 3]。本文主要比较 2型糖尿病中医不同证型患者脂代谢指标的差异。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按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有糖尿病的症状 ,任何时间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11.1mmol/L ;2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7.0mmo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怠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中医护理方法进行干预,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值(2hPG)、踝肱指数值(ABI)和中医症状评分等4个监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老年失眠症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本文论述了老年失眠症的特点,中医辨证施护,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内容。并对多年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