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正> 癔病属于中医“脏躁”“郁证”范畴。多为情志不遂,气结痰聚,蒙蔽心窍,造成心神不宁而发。《医学入门》曰:“贵恙起于烦恼,烦恼生于妄想,妄想之来其机有三:思过、不决、不遂”。癔病之发常致卒倒(一时性的意识丧失),醒后则出现心烦不安,哭笑无常,甚至偏瘫、失明、失语、抽搐等多种证候。其治疗可视其症结之所在,对症论治。笔者在门诊用针刺治疗不同类型的癔病,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兹介绍如下。一、瘴病性偏瘫病例一,王××,女,38岁,工人。一九七三年七月十六日初诊。一周前因与人争吵,卒倒抽搐两个多小时,后出现右侧上下肢失灵,经某医院神经科检查,诊断为癔病性瘫痪,服中西药疗效不显。来我院就诊时,右上下肢仍不用,发凉,不断抽搐,睡眠不  相似文献   

2.
患者58岁,女性。10年前因子宫癌行根治性子宫摘除术,术后接受25次放射线治疗,1年后左下肢逐渐肿胀。4年前左下肢发红、肿胀、局部发热、恶寒、高热(39℃),每月发作1次,症状相同。初诊所见:左下肢肿胀,测量髌骨上、下10cm处,大腿周长50cm,小腿42cm,无水肿的右下肢分别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愈癔病性瘫痪三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广林 《光明中医》2000,15(3):36-37
例 1 .张某 ,女 ,2 4岁。河南来京打工。主诉 :双下肢瘫痪已一周。一周前曾与男友发生口角 ,被男方摔倒 ,并连踢数脚 ,患者当即不能站起和行走。送西医院检查、照X光片报告无异常发现 ,诊为癔病性瘫痪 ,经治疗无效。检查 :神清合作 ,语言清楚 ,瞳孔等大等圆 ,心率 82次 /分 ,血压 1 2 0 /80mmHg ,心肺(-) ,腹软 ,肝脾未触及 ,双下肢弛缓无力 ,在床上可以自主运动 ,但站立、行走不能。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质红、脉细数。印象 :癔病性瘫痪。治疗 :先用三棱针点刺少商穴、心俞穴 ,放血数滴。再用 2 8号 1 .5寸毫针垂直刺入涌泉穴 (双 )约 0…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5 5岁 ,因右上腹痛 2年、双下肢无力半月于 2 0 0 0年 3月 2 7日入院。患者于 2年前开始出现右上腹痛 ,呈持续性 ,咳嗽、排便、用力时疼痛加剧 ,并感右背部发紧 ,进食无减少 ,无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诊为胆囊炎 ,给消炎利胆片等药物治疗无好转 ,于入院 1月前出现左下肢麻木 ,并向上发展 ,半月前下肢发沉 ,行走无力 ,小便困难。查体 :一般情况尚可 ,脑神经检查无异常 ,双下肢肌张力增高 ,肌力 3~ 4级 ,双侧 T7~S5分布区深浅感觉均减弱 ,双肱二头肌反射 ( ) ,双膝反射 ( ) ,双霍夫曼氏征 (- ) ,双巴彬斯基氏征 ( )。脑脊液混浊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0例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下肢深静脉X线造影检查。结果:本组病例中,存在32例患者是单发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患者为单发性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存在7例患者两种同时患病。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敏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吕桂英,女,33岁,1975年5月27日入院.患者于1975年1月突发高热,伴头痛、呕吐,继则出现两下肢行动不便、两便失禁,经当地某医院作腰穿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并发两下肢瘫痪、两便失禁,按"结脑"治疗,未效,转入我院.我们在用抗"结脑"药物治疗的同时,用穴位注射,拔罐等法施治.治疗10次后,患者基本上能定时排便;20多次后,完全能按时排便;30多次后,患者能  相似文献   

7.
癔病性失语是由于情志因素导致患者丧失言语能力。患者没有中枢神经和言语器官的实质性损害,阅读、理解、书写能力正常。“五心”穴大泻法是成都中医药大学著名针灸专家、博士生导师廖方正老师的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廖方正老师常用本方法来治疗实证的昏厥。“五心”穴大泻法是指头顶百会、双手心劳宫、双足心涌泉5穴同取,并由5人同时行针泻法。由于本方法刺激量较大,近年来临床已很少看到。笔者曾采用“五心”穴大泻法治疗癔病性失语1例,疗效显著,具体情况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男,22岁,外地打工为生。两个月前,患者在工地工作时,无明显诱因突然跌倒昏迷,被人送到当地医院。患者昏迷约半小时后清醒,醒后出现言语能力丧失,不能发出声音。在医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包括头部CT和耳鼻喉科的专科检查,没有发现实质性损伤。当地医院对其进行简单的补充营养治疗后,语言能力没有改善。患者出院后入住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神经内科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后诊断为癔病,采用心理疏导和心理暗示后没有效果,建议患者到我科进行治疗。治疗前患者情绪低落,能够理解医生的提问,不能发出声音。能够详细的写出自己的发病情况和治疗过程。仔细询问其母亲,在发病前患者是否有和家人或朋友吵架等明显情...  相似文献   

8.
万××,女,7岁。因发热五天,右侧肢体瘫痪三天,于1981年7月29日入市某医院住院治疗。检查:体温38.5℃,心率100次/分,血压120/70mmHg,神志清楚,右侧鼻唇沟变浅,口向左歪斜。心肺正常。腹壁反射右侧未引出,右膝反射亢进,巴彬氏征右侧阳性,右上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3级,血象、脑脊液检查大致正常,脑电图检查提示:中度广  相似文献   

9.
马荫笃 《新中医》1991,(10):42-42
刘××,女,8岁。1987年1月14日就诊。患者扁桃体常发炎化脓,半年前突然昏倒抽风,二目上吊,左下肢抽搐,针刺人中穴醒后,右头额部剧痛呕吐。经某医院脑电图探查,提示为不正常脑电图。虽服抗癫痫药物后头痛有所缓解。但22天后再次抽搐,昏厥,不省人事。当即脑电图检查,诊为局灶性癫痫。用丙戍酸钠、癫痫散、  相似文献   

10.
<正>1 病历摘要患者,男,50岁,主因四肢麻木、乏力1年,右下肢肿胀疼痛4d于2000年8月20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麻木,以双手及下肢膝关节以下为主,到某医院就诊,未做具体检查,考虑为末梢神经炎,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治疗,患者症状一度得到缓解。入院前4d,患者上述症状加重,同时出现右下肢肿胀疼痛,不能行走及曲屈而到医院就诊。查体:肤色  相似文献   

11.
吴某,男,41岁.因咳嗽后每发昏厥10年,加重1月于2000年3月1 7日人院.患者10年前因劳复加外感致咳嗽,并出现每次剧咳1~2分钟即突发昏厥,不省人事,持续1分钟许,自行缓解,醒后一如常人.因每次发作可提前预知防范,未造成身体伤害,且其发病多于冬出现,夏天较少,甚至不发,故未曾重视诊治.1个月前因春节劳累又致咳吐黄浊痰,昏厥再发渐重,日作5~6次,甚则每咳数声即发昏厥,跌仆于地,无法防范.在多家医院作全面检查后诊为咳嗽晕厥,复经抗炎、抗过敏和止咳治疗20余天,病情未见好转.多因咽中干痒或有痰引发,痰少色白,粘滞难出,每咳3~5声即发昏厥,移时苏醒,一如常人,日作4~6次.并述每次咳嗽出少量粘痰块后,胸中暂舒,伴见双目红赤,眼周淤斑,咽干不适,观舌淡暗苔白滑,脉滑实有力.饮食及二便正常.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慢支及食物过敏病史.查体:除胸片示双肺纹理增重外,其余头颅CT扫描、超声心动、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及肝功、血常规均正常.证属肺肾阴虚,痰浊内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癔病性抽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癔病性抽搐患者行穴位埋线治疗,每月1次,3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3例患者中,痊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穴位埋线治疗癔病性抽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正> 脂肪瘤引起回盲部狭窄较少见,为了提高对本症的认识,对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患者,女,23岁。3年前开始感觉右下腹部隐痛,时轻时重,未予治疗。近半年来出现右下肢无痛性肿胀。查体:一般情况好,脐右4cm处压痛较明显,可触及一肿块,较硬,似鸡蛋大小,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不大。右下肢有指凹性水肿。WBC:8.4×109/L,RBC:4.3×10~(12)/L,Hb:147g/L,ESR:2mm/h。X线检查:口服钡餐后9小时首次观察,胃排空,  相似文献   

14.
患者童××,男,52岁,市国棉四厂工人。81年1月间感胸闷,心悸,气短,头晕,在本单位卫生所就诊,给葡萄糖静注,症状减轻,一周后又发,如此连续发作五次。7月9日,症状加剧,发组,昏倒,即送九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教,经给氧,静滴异丙基肾上腺素,控制感染等治疗,症状减轻,但心率仍在28-32次/分,心电图检查①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②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③心动过缓。于7月28日护送往上海某医院洽疗,给予异丙基肾上腺素、辅酶A、强的松、消心痛、潘生丁、丹叁等治疗,效果欠佳,医生动员安装起搏器,患者拒绝。出院诊断: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②冠心?③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变? 返浔后于同年9月19日来我科就诊。患者自感胸闷气短,心悸头晕,神疲乏力,口干少饮,胃纳不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甘某某,女性,11岁,1984年11月16日就诊。诉右侧腹股沟及髋关节疼痛,向右下肢后侧放散一年。某军医院诊为“右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右髋关节炎”。中西药治疗无效,转我科治疗。体检:局部无红肿压痛,右下肢较左下肢短2cm,余无异  相似文献   

16.
患者林某 ,男性 ,2 6岁。 1999年 2月 6日就诊。自述因乏力、纳差、腹胀、恶心、厌油伴尿黄赤。半月前在某医院按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 ,病情加重转院。入院检查 :一般情况较差 ,皮肤巩膜重度黄染 ,如橘黄色 ,右手臂见一蜘蛛痣 ,未见肝掌。心肺未见异常 ,脘腹胀气 ,无腹壁静脉曲张 ,腹水征 ( ) ,肝浊音界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下界肋下未触及 ,浊音区两个肋间 ,脾未触及。两下肢踝部以下有轻度凹陷性浮肿。B超检查 :肝脏体积缩小 ,肝实质呈弥漫性损害。患者在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发生前 ,检查血常规 :Hb 10 5g/L ,RBC 3.78× 10 12 /L ,…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十二指肠穿孔延期诊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介绍 患者,男,48岁,因外伤后腹痛,右下肢活动受限1 h入院.患者于1 h前骑摩托车时发生碰撞,伤后腹部疼痛,右下肢活动受限.查体:T 36.9℃,P 94次/min,BP 110/75mmHg(1 mmHg=0.133 kPa).颈软无抵抗.胸廓、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上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及肌紧张,肝区、肾区叩击痛阴性.肝浊音界正常,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正常.右小腿中部肿胀及畸形明显.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2.6×100 L-1,中性0.76,尿常规(一).右胫腓骨X线片示:右胫腓骨中段骨折.胸片、腹部平片、腹部B超等检查未见异常.人院诊断:右胫腓骨中段骨折.予以右下肢牵引固定,输液、预防感染等相应治疗.于入院后13 h患者诉持续性右上腹疼痛,右腰背部疼痛.查体:上腹部压痛,轻度反跳痛及腹肌紧张.急查血清淀粉酶190 IU/L.因骨折术后而无法做腹部立位片检查,行腹部CT示十二指肠周围炎症水肿,腹膜后少量气体和液体积聚.  相似文献   

18.
癔瘫又称癔病性瘫痪,我们在近两年来用针刺治愈两例,现报告如下:病例1.万××,男,40岁,工人。1988年4月2日入院(住院号88121)。患者在50天前晚上保卫仓库值勤时,发现有人行窃,捉贼时右腰部被人用匕首刺了一下,刀尖刺破棉衣及毛线内衣,未触及皮肉,但当即瘫倒在地.后来双下肢痿软无力,不能站立及行走,需用双拐帮助下才能慢慢缓行.得病后曾在当地卫生院及扬州、南京等地求治,经多种方法治疗未见效果而来本院求治.入院检查:神清,面色无华,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数.两下肢不能自行站立.膝、踝反射存在,两下肢肌力均  相似文献   

19.
张×× ,女 ,1 8岁 ,中专生。因先天性右髋关节脱位术后 1月前来就诊。病人自诉 1月前因先天性右髋关节脱位在××医院行手术及超膝石膏外固定治疗。术后感右下肢阵发性放射样疼痛 ,且右踝关节活动受限 ,右足趾不能作背伸活动 ,右小腿日渐萎缩。在××医院检查提示右腓总神经损伤 ,建议手术治疗 ,但病人不愿再次手术 ,故来我院行针灸、推拿等非手术治疗。  查体 :右小腿较左小腿明显萎缩。左小腿腿围 2 4cm ,右小腿腿围 1 7cm ,右小腿肌张力减弱。右足呈下垂及内翻畸形。右足趾均不能做背伸活动。右小腿前外侧及足背感觉障碍。  辅…  相似文献   

20.
患者赵文珍,女,30岁,东方红林区家属,孕2产1,门诊病人,患者于87年7月18日在家自产一活男婴,分娩顺利产后3天双下肢疼痛,5日后双下肢麻木不仁,不能行走,站立,以右下肢为重,产后十五天抬入局医院妇产科检查:BP:120/80mmHg,T:36.3℃心肺正常,肝脾正常,阴道少量浆液性恶露,耻骨联合压痛(+)。右下肢不能弯曲及抬高,深浅感觉消失,右下肢肌力○级,左下肢肌力Ⅰ级,膝反射消失。化验各项均正常,西医诊断:“产后麻痹,”转入中医科诊治。主证:面色苍白,神疲倦怠,少气懒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