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海人酸诱导大鼠颞叶癫(EP)发作后2种γ-氨基丁酸(GABA)受体亚单位GABABR亚单位1a(GBR1a)和GABABR亚单位2(GBR2)在E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法,检测EP发作后GABABR亚单位mRNA及蛋白在海马的表达。结果:致早期CA1和CA3区2种亚单位mRNA表达持续低下后逐渐增加,DG区则暂时性下降后很快回升;而免疫反应早期却未见明显改变,随后CA1和CA3区表达处于低水平,DG区和颞叶皮质表达下降后很快恢复。结论:致后2种GABAB受体亚单位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为颞叶EP的内源性自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海人酸诱导大鼠颞叶癫(癎)(EP)发作后2种Y-氨基丁酸(GABA)受体亚单位GABAnR亚单位1a(GBRla)和GABABR亚单位2(GBR2)在E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法,检测EP发作后GABABR亚单位mRNA及蛋白在海马的表达.结果:致痫早期Cal和CA3区2种亚单位mRNA表达持续低下后逐渐增加,DG区则暂时性下降后很快回升;而免疫反应早期却未见明显改变,随后Cal和CA3区表达处于低水平,DG区和颞叶皮质表达下降后很快恢复.结论:致(癎)后2种GABAB受体亚单位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为颞叶EP的内源性自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海人酸(KA)诱导的实验性癫疒间(EP)大鼠发作后海马γ-氨基丁酸B受体(GABABR)亚单位mRNA表达及其激动剂巴氯芬的影响.方法 运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EP发作后及巴氯芬干预后海马区GABABR亚单位GAR1a及GAR2 mRNA表达.结果 KA致疒间早期(6~12 h)2种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广泛下降,至1 d仍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齿状回(DG)区mRNA表达开始回升,3 d后表达水平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A1与CA3区表达仍维持低水平(均P<0.05),但其表达水平渐向对照组水平恢复.巴氯芬干预后亚单位表达明显下降的时间点延迟,且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干预的致疒间组(P<0.05~0.01).结论 致疒间鼠2种亚单位表达下降后又上调为颞叶EP的内源性自我保护机制;巴氯芬促进2种亚单位表达,增强GABA抑制作用,有利于控制EP,为筛选针对GABABR亚单位的抗疒间药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海人酸(KA)诱导的实验性癫癎(EP)大鼠发作后海马γ-氨基丁酸B受体(GABABR)亚单位mRNA表达及其激动剂巴氯芬的影响。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EP发作后及巴氯芬干预后海马区GABABR亚单位GAR1a及GAR2 mRNA表达。结果KA致癎早期(6~12h)2种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广泛下降,至1d仍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齿状回(DG)区mRNA表达开始回升,3d后表达水平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A1与CA3区表达仍维持低水平(均P<0.05),但其表达水平渐向对照组水平恢复。巴氯芬干预后亚单位表达明显下降的时间点延迟,且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干预的致癎组(P<0.05~0.01)。结论致癎鼠2种亚单位表达下降后又上调为颞叶EP的内源性自我保护机制;巴氯芬促进2种亚单位表达,增强GABA抑制作用,有利于控制EP,为筛选针对GABABR亚单位的抗癎药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表明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R1与癫痫的发生有关,但其具体的表达情况与癫痫脑损伤的关系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及颞叶皮质区域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1蛋白表达的变化。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2-03/2003-03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和病理生物学教研室完成。 材料:兔抗天门冬氨酸受体受体亚单位1多克隆抗体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科技公司。 方法:将80只雄性健康鼠龄22周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70只和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注射海人酸1 μL至右侧杏仁核,制备癫痫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6,24,72 h及7,15,30 d各取10只动物处死。假手术组在大鼠右侧杏仁核注入PBS 1 μL。 主要观察指标:致痫后2,6,24,72 h及7,15,30 d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大鼠脑组织海马及颞叶皮质天门冬氨酸受体受体亚单位1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假手术组海马各区及颞叶皮质有极少量的天门冬氨酸受体受体亚单位1蛋白阳性细胞分布,海人酸致痫后2 h大鼠海马各区及颞叶皮质天门冬氨酸受体受体亚单位1蛋白表达迅速增加,6 h明显升高,7 d略有下降(CA3区及颞叶皮质)但仍高于假手术组,并持续至30 d(P<0.01)。致痫后海马CA3区、齿状回与颞叶皮质相比,NMDAR1阳性细胞数增多 (P < 0.01)。 结论:海人酸致痫后大鼠海马及颞叶皮质天门冬氨酸受体受体亚单位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上调,在海马CA3及齿状回较为明显,并持续至致痫后的30 d。天门冬氨酸受体受体亚单位1可能参与了癫痫发生和癫痫脑的长时程的兴奋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GABAB受体亚单位在失神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测定 AY- 9944大鼠癫痫模型在失神样痫性发作时 GABAB受体亚单位 GBR1a及 GBR1b pan m RNA在鼠脑的表达。结果 :大脑皮层 ,海马 CA1,CA3及丘脑的 GBR1a m RNA表达均见不同程度的升高 ,而以大脑皮层及海马 CA3区尤为显著。GBR1b pan大脑皮层 ,海马及丘脑的 m RNA表达均见不同程度的升高 ,而以大脑皮层及海马 CA1区域的改变最为显著。结论 :GABAB受体亚单位 GBR1可能参与失神性癫痫的发病机制 .这种受体亚单位的改变为筛选有效的抗癫痫药物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神经轴索导向分子Sem aphorin3C(Sem a3C),Sem aphorin3F(Sem a3F)mRNA对颞叶癫痫(TLE)大鼠海马神经轴索环路重建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侧脑室内注射红藻氨酸(KA)制作TLE大鼠模型,用N issl染色及原位杂交的方法,分别检测致痫后1d、1w、2w、3w、4w大鼠海马的齿状回(DG),CA1区、CA3区神经细胞丢失程度以及Sem a3C、Sem a3F mRNA的表达。结果KA致痫后1d始出现神经元丢失,至4w神经元丢失明显增多。KA致痫后1w,Sem a3C、Sem a3F mRNA在海马的CA1区、Sem a3F mRNA在海马的CA3区表达明显下降,持续至3w(P<0.01),4w时恢复至正常(P>0.05);Sem a3C、Sem a3F mRNA在DG的表达,Sem a3C在CA3区的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KA致痫后海马CA1区神经元下调Sem a3C、Sem a3F mRNA的表达,CA3区神经元下调Sem a3F mRNA的表达,可能促进TLE大鼠海马神经轴索环路重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的发病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制成颞叶癫痫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对匹罗卡品致痫后不同时间点CA1区的Sema3C mRNA、Np1 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在匹罗卡品致痫后7d,实验组CA1区Sema3C、Np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A1区Sema3C、Np1的表达下凋可能参与了海马CA1区内的轴突出芽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GABAB 受体亚单位在失神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测定AY 9944大鼠癫模型在失神样性发作时GABAB 受体亚单位GBR1amRNA在鼠脑的表达。结果 :大脑皮质 ,海马CA1、CA3 及丘脑的mRNA表达均见不同程度的升高 ,而以大脑皮质及海马CA3 区尤为显著。结论 :GABAB 受体亚单位GBR1a可能参与失神性癫的发病机制。这种受体亚单位的改变为筛选有效的抗癫药物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海人酸致癫痫大鼠海马GABAB受体亚单位GBR1a 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研究海人酸致癫痫大鼠海马 GABAB受体亚单位 GBR1a m RNA表达的变化 ,为进一步探明癫痫发病的受体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在立体定位仪下 ,将海人酸注射至大鼠杏仁核制备癫痫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海马致癫痫组 ,分别于不同时间取材 ,进行脑组织 GABAB受体亚单位 GBR1a m R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正常组海马各区均有极少量的 GABAB受体亚单位 GBR1a m RNA的分布 ;海人酸致癫痫组( 6 h,12 h,2 4h) GABAB受体亚单位 GBR1a m 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结论 正常大鼠海马各区存在着少量的 GBR1a m RNA表达 ,海人酸致痫后 6 h,12 h,2 4h,GBR1a m RNA的表达水平上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AQP4mRNA和其蛋白在颞叶癫大鼠海马表达的时空变化,探讨其在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致大鼠模型,运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齿状回(DG区)、CA1、CA3区AQP4mRNA和其蛋白表达。结果AQP4mRNA和其蛋白表达主要在CA1、CA3区的锥体细胞和DG区的颗粒细胞;致后6~24h海马各区AQP4mRNA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蛋白表达从12h开始显著增加,24h到达高峰;静止期各区AQP4表达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慢性自发发作期DG区AQP4mRNA和其蛋白表达再次显著增加(P<0.01)。结论性发作后急慢性期海马AQP4表达增加,AQP4表达增加可能增加海马神经元兴奋性,导致性发作加剧的恶性循环;DG区颗粒细胞AQP4表达改变在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能较CA1、CA3区更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颞叶癫大鼠海马轴突导向分子Sema3F及其受体Np2表达的变化。方法给SD大鼠腹腔注射匹罗卡品、氯化锂制作颞叶癫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技术对致后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的Sema3F mRNA、Np2 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颞叶癫大鼠致后7d、15d,海马CA1区、CA3区Sema3F mRNA、N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致后30d、60d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齿状回Sema3F mRNA、N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颞叶癫大鼠海马CA1区、CA3区Se-ma3F、Np2表达在致后早期明显下调,而在慢性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压门控性钠通道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海人酸颞叶癫痫模型,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同时点海马DG区、CA1区、CA2区和CA3区SCN2A、SCN3A mRNA的表达。结果:SCN2A和SCN3AmRNA均表达于海马的DG区、CA1、CA2、CA3区。海人酸致痫后3小时在海马各区表达开始增强,6小时明显增强(P<0.05),12小时达到高峰(P<0.01),24小时开始下降,48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电压门控性钠通道SCN2AmRNA和SCN3A mRNA的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颞叶癫痫急性期的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颞叶癫(癎)大鼠海马轴突导向分子Sema3F及其受体Np2表达的变化.方法 给SD大鼠腹腔注射匹罗卡品、氯化锂制作颞叶癫(癎)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技术对致(癎)后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的Sema3F mRNA、Np2 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颞叶癫(癎)大鼠致(癎)后7 d、15 d,海马CA1区、CA3区Sema3F mRNA、N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 致(癎)后30 d、60 d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齿状回Sema3F mRNA、N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颞叶癫(癎)大鼠海马CA1区、CA3区Sema3F、Np2表达在致(癎)后早期明显下调,而在慢性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动态观察小分子GTPase Rho家族的Rnd1 mRNA及其蛋白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模型海马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颞叶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颞叶癫痫模型中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癫痫持续发作(SE)后各时间点海马内Rnd1 mRNA的表达变化,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Neo—Timm染色法分别检测齿状回门区、CA1区及CA3区中该蛋白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及苔藓纤维出芽(MFS)情况。结果:实验发现模型组于SE后8h内即出现Rnd1表达上调,SE后约1d达高峰,7d左右回复至对照组水平,此后其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似;而免疫组化染色发现Rnd1蛋白表达从SE后8h内即开始上调,约3d达高峰,至7d虽略有回落,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且这种情况可一直持续至慢性期。结论:急性期海马齿状回门区Rnd1表达上调可能通过促进MFS的发生参与了颞叶癫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轴索导向分子Semaphorin3A(Sema3A)、4C(Sema4C)对癫大鼠海马苔藓纤维重建的调控作用及对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侧脑室内注射红藻氨酸制备颞叶癫模型,原位杂交法检测致痫间后1d,1、2、3、4周大鼠脑内Sema3A/Sema4C mRNA表达。结果致痫间后1周Sema3A、Sema4CmRNA分别在齿状回(DG),CA3区表达明显下降(P<0.01),持续至3、4周时恢复至正常(P>0.05);致痫间后1d Sema3A mRNA在皮层表达明显下降(P<0.01),持续至1、2周后恢复至正常(P>0.05)。结论红藻氨酸致痫间后DG及CA3区神经元分别下调Sema3A/Sema4C mRNA的表达,促进癫大鼠苔藓纤维重建;皮层神经元通过下调Sema3A mRNA的表达来维持自身存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轴索导向分子NPN-2mRNA及其蛋白对癫痫持续状态(SE)后大鼠海马内神经纤维外向性生长和突触重建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侧脑室内注射红藻氨酸(KA)制作TLE大鼠模型,用Nissl染色、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致SE后1d、1w、2w、3w、4w大鼠海马齿状回(DG)、CA1区、CA3区、门区神经元丢失程度以及NPN-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KA致SE后1d开始出现神经元丢失,至4w神经元丢失明显增多。KA致SE后1d,NPN-2mRNA及其蛋白在DG和CA1区表达明显下降,持续至3w(P0.01),4w恢复至正常(P0.05);NPN-2mRNA及其蛋白在门区、CA3区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KA致SE后,海马DG及CA1区神经元下调NPN-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促进DG及CA1区神经纤维外向性生长和突触的重建。  相似文献   

18.
颞叶癫痫大鼠海马TrkB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颞叶癫痫发作大鼠海马TrkB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 建立匹罗卡品(PILO)颞叶癫痢大鼠模型,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致(?)大鼠海马齿状回、CA3区及CA1区TrkB nRNA及其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 PILO致(?)后3~6 h,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CA1、CA3区锥体细胞层TrkB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稍后TrkB蛋白表达也随之增高。第7-30 d,TrkB mRNA及其蛋白在齿状回、CA3区呈现第二次表达增强。结论在癫(?)发作早期,TrkB表达增强,提示其可能参与急性癫痫状态的发生;后期表达增强则可能参与了海马的可塑性反应而与慢性自发性发作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γ 氨基丁酸B受体 (GABAB 受体 )亚单位R1b在失神样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AY 9944大鼠癫痫模型是一种用胆固醇合成抑制剂连续腹腔内注射产生失神样癫痫发作的动物模型。用原位杂交法测定在失神样癫痫发作时GABAB 受体亚单位R1b(GBR1bpan)在鼠脑各部位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大脑皮层 海马及丘脑的mRNA表达均见不同程度的升高 ,以大脑皮层 [(361± 48)nCi/g]及海马CA1区域 [(32 7± 83)nCi/g]的改变最显著 (P值分别为 0 0 2和 0 0 2 7)。结论 GABAB 受体亚单位GBR1bpan可能参与失神样癫痫发作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GABAR受体亚单位在失神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测定AY-9944大鼠癫模型在失神样性发作时GABAB受体亚单位GBRla mRNA在鼠脑的表达。结果:大脑皮质,海马CA1、CA3及丘脑的mRNA表达均见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以大脑皮质及海马CA3区尤为显著。结论:GABAR受体亚单位GBRLA可能参与失神性癫的发病机制。这种受体亚单位的改变为筛选有效的抗癫药物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