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概述传统观点认为 ,感染到一定程度势必产生全身性反应 ,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入侵与机体各种反应发生了直接联系。因此 ,长期以来 ,与感染相关的名词定义不清 ,常互换使用 ,易于混淆。同时 ,对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Multiple system organ fail-ure,MSOF或 MOF)的发生 ,亦多注重于细菌或其毒素的直接作用 ,而忽略了严重创伤等多种非感染性因素的作用。而且MOF过分强调器官衰竭标准使诊断偏晚 ,不利于衰竭前的早期预警和治疗。大量研究表明 ,包括创伤、感染、休克等在内的各种外科应激的转归 ,不仅与始发打击因素强度有关。亦与机体对打击… 相似文献
2.
感染性休克是机体在各种不同病原体和 /或其分解产物作用下 ,所发生的急性循环障碍 ,包括全身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和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并由此引起组织细胞缺氧、细胞代谢障碍为主的病理生理变化。若不及时妥善治疗 ,严重者引起器官功能受损 ,甚至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特征为在原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上 ,患儿精神萎靡、烦躁、面色苍白、四肢冷凉、脉细速、呼吸急促或发绀、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进一步发展为血压降低、脉压减少、尿少等。近年研究认为 ,感染性休克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联系密切。SIRS是 1 991年… 相似文献
3.
创伤性休克的液体复苏与碱缺失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方法与动脉血碱缺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时入院48h内BD值的变化,比较存活者和死亡者BD值的变化及BD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创伤性休克经液体复苏后BD逐渐升高,存活组复苏后6~12hBD显著提高(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的器官衰竭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BD可作为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时的监测指标之一,液体复苏能有效改善创伤性休克组织器官的低灌注状态。在此治疗过程中,6~12hBD仍持续低水平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于1997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危重生儿,根据Hayden修订的SIRS诊断标准和全国小儿急诊学组拟定的MOF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52例危重儿,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161例,占63.9%,最终发展为MODS的84例,占52。2%,死亡32例,病死率为38.1%,产伤、窒息、患儿成熟度及胎烘羊水污染易发展为MODS,死亡率显高于非MODS组,结论:SIRS和MODS在NICU中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而围产因素严重影响其预后,必须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5.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是指在严重创伤或感染后同时或序贯性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的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死亡率高。1 临床资料我们自 1998年以来收治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 38例 ,男32例 ,女 6例 ,年龄 5 7~ 95岁。因急性肺感染而致MODS16例 ,肺心病 6例 ,急性脑血管病 6例 ,冠心病 4例 ,胸腔积液 3例 ,心肌病 2例 ,胆囊切除术后 1例 ,其中 1例出现呼吸骤停 ,经抢救恢复自主呼吸。功能障碍器官的表现 :呼吸衰竭时病人出现呼吸困难 ,紫绀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 <8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 >6 7k… 相似文献
6.
急危重病医学未来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佩燕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4,1(1):5-7
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广义而言包括危重病发作时或创伤发生的现场、转运过程中、急诊科内、手术室外科干预期问以及在ICU内的加强监护治疗,构成了生命支持的全过程,包括自救、旁观者或急救人员救助的连续过程。因此,属于急危重症医学(Emergency and Criticalcare Medicine,ECCM)范畴。这需要有多种专业背景并有复苏专长医师以及社区急救系统医师的团队行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临床意义。方法:参照第二届世界儿科危重医学大会修订的SIRS和MODS诊断标准,回顾性调查我院儿科1995年1月~1999年7月收治的危重患儿297例,结果:297例患儿中,符合SIRS标准的109例,最终进展为MODS者78例,各占36.7%和26.3%。MODS的病死率为19.2%。结论:SIRS和MODS是危重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在新生儿窒息后引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的机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儿科病房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住的新生儿窒息258例所发生SIRs和MODs的情况。结果:全组258例患儿,符合SIRS标准172例,占66.7%,最终发展成MODS36例,占20.9%,死亡16例,病死44.4%。结论:窒息新生儿SIRS和MODS发生率高,SIRS发生MODS的危险性大,病死率高,必须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10.
11.
SIRS期血浆中细胞因子对MODS早期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 ,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和白细胞介素 -6(IL -6)]在SIRS期对MODS早期诊断的应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0例危重病患者SIRS早期TNF -α、IL -1β及IL -6的动态变化 ,比较MODS组与非MODS组及正常对照组的TNF -α、IL -1β及IL -6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血浆TNF -α、IL -1β及IL -6水平均明显升高 ,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 (P均<0.01) ,MODS组与非MODS组差异显著 (P<0.01和P<0.05)。结论 :细胞因子参与了MODS的发生发展 ;SIRS期血中TNF -α、IL -1β及IL -6水平对MODS的早期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多发伤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伤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方法:96个多发伤患按照SIRS诊断标准分为非SIRS组和SIRS组(包括非感染性SIRS组,全身性感染组和感染性休克组)。计算各多发伤患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各组别SIRS、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身性感染SIRS组,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组MODS的发生率高于非SIRS组,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旦发生MODS,病死率均高于50%以上;APACHEⅡ评分越高,病死率越高。以颅损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病死率最高(P<0.05);结论:多发伤、SIRS到MODS是一个临床常见的渐进过程。早期发现SIRS并有效调控,控制继发感染,阻止其进一步发展,可能是降低MODS发生率和改善多发伤,尤其是重症患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2000年6月~2004年5月开展间断式连续血液净化在严重烧伤合并多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应用,现已收到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以前多数讨论在创伤、休克、感染等原因后所并发。随着现代心肺复苏水平的提高 ,复苏后出现的 MODS在临床工作中已不少。现将我院治疗 10例心肺复苏后出现 MODS病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例患者均为本科收治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2 5~ 5 0岁 ,平均 30岁。 4例为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3例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2例为异物窒息 ,1例为急性心肌梗塞。 7例为在住院期间出现心跳呼吸停止 ,3例来诊时患者已无心跳呼吸。心肺复苏后在 5~ 10 m in复苏 3例 ,10~ 17m in复苏 7例。有 3个器… 相似文献
15.
损伤控制性复苏对家兔急性重度失血性休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性复苏对急性重度失血性休克兔的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制备急性重度失血性休克家兔模型,按复苏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传统的液体复苏组、损伤控制性复苏组,建模60min后开始复苏,各组检测心率、血压、凝血功能变化以及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结果:损伤控制性复苏较传统的液体复苏可显著改善凝血功能异常,降低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减轻心肺肝肾各器官功能障碍。结论:损伤控制性复苏能减轻急性重度失血性休克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全身炎症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热休克蛋白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由各种严重损伤尤其是创伤、感染等引起的过度的全身广泛性炎症反应.SIRS发展失控将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同时可诱发机体细胞产生一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即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HSP具有能保护细胞免遭刺激损伤,促进受损细胞自身修复以及抗炎抗氧化作用,现就HSP对SIRS的保护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黄防治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大黄防治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长征医院急救科综合性加强监护病房(GICU)收治的23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157例,女性79例;年龄13~76岁,平均(45±28)岁;分为大黄治疗组(A组,n=124)和非大黄治疗组(B组,n=11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合指数、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MODS发生率、住院天数和病死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A组患者氧合指数、SCr、BUN、ALT、AST、IgG明显改善(P<0.05,P<0.01),IgA和IgM无显著性差异;B组仅SCr、BUN和IgG有差异(P<0.05),其他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A、B两组MODS发病率分别为22.6%(28/124)、40.2%(45/112,P<0.05);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8.87%(11/124)、33.03%(37/112,P<0.05);住院天数分别为(16.7±6.9)d、 (22.8±7.6) d(P<0.05),病死率分别为9.68%(12/124)、 22.3%(25/112,P<0.01).结论:大黄可保护创伤性休克患者重要器官(肺、肾、肝、胃肠和免疫器官)功能,减少MODS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天数,可用于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救治. 相似文献
18.
19.
休克最终都有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MODS)或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而MODS/MOF是ICU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死率可高达40%~70%.在这个过程中,胃肠道的病理生理改变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胃肠道是休克的靶器官,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加重感染和导致其他器官的功能障碍乃至衰竭,因此有人把胃肠道称作是感染和MODS、MOF的始动器官(motor)[1].分类号:R541;R5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025(2013)06-0351-04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对危重儿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认识,早期诊断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阻断SIRS的连续恶化,从而降低危重患儿死亡率,对65例SIR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研究,结果:65例SIRS病例中,感染性疾病40例(占61.5%),非感染性疾病为25例(占38.5%),结果:65例SIRS病例中,感染性疾病40例(占61.5%),非感染性疾病为25例(占38.5%).结果表明:(1)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者是儿童SIRS的重要原因;(2)SIRS的预后取决于损伤的严重性和功能不全受累的器官数,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机率越高,患儿的病死率也增高;(3)MODS是SIRS的晚期阶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