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以内膜异位于卵巢、子宫肌层、子宫骶韧带等盆腔器官多见。随着剖宫产手术例数的增加,腹壁切口内异症明显增多。现将我院4年间收治的13例腹壁切口内异症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为内异症施行手术共617例,其中腹壁切口内 相似文献
3.
1990年 1月至 2 0 0 3年 4月 ,共收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15例 ,现将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15例 ,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确诊 ,年龄 2 6~ 5 5岁 ,平均 38.5岁 ,病灶大小为 1~ 6 cm,均为单发病灶。1.2 病史 :15例均有手术史 ,其中 10例为剖宫产史 ,3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手术史 ,2例剖宫手术史。1.3 临床症状 :15例均有腹壁切口外肿块 >1.5 cm,且逐渐长大 ,均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疼痛 ,一般能忍受 ,不需止痛治疗。 15例病理检查显示 :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病因及治疗方式,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9年12月年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资料。结果 13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时间6月~5年,病灶位于皮下10例,肌层2例,1例侵入腹膜,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6月~3年无复发。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06至2010年收治的3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术后,其中21例肿块浸润皮下脂肪及腹直肌前鞘,11例肿块浸润至腹直肌。所有病例均行病灶切除,术后给予3周期药物治疗。术后随访,30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妇科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预防该病的发生是关键,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6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保护手术切口,规范手术操作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杨继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34):96-9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生于盆腔脏器,也可发生于腹部手术切口。随着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深入认识和妇科手术的增加,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上升趋势[1]。近年我院收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殷正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9):58-58,6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发病,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随着近年来剖宫产手术率的增加,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也日趋增多。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该疾病有上升趋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 EM )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的妇科常见疾病,主要特征为具有生长功能的正常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其他部位(如盆腔、卵巢等),从而引起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如不孕等)[1],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又称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发生于育龄妇女,对女性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2]。亦有报道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病例。随着剖宫产的不断普及,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因其主要表现为腹壁的包块和疼痛,因此患者常到普通外科就诊。由于不少外科医师对此病缺乏认识,易被误诊、误治。现将我院自2003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结果分析.方法:选择2010 年7 月~2011 年5 月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分布为30.7±7.4 岁,孕次分布为1.8±0.6 次,产次分布为1.4±0.4 次.发病时间分布显示28.7±10.7 月.所有患者均出现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伤口胀痛和结节痛,结节或包块呈现缓慢增大的趋势.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切除后进行创口缝合清理,及时采用常规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进行随访6~12 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8.4 月,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较明确,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05年10月~2012年8月经手术治疗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30例,对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例病灶累及腹膜,5例累及肌层,14例累及腹肌前鞘。行异位病灶切除手术,手术效果良好,无复发。手术患者病灶均为一次手术切除,30例手术的患者完全治愈,治愈率100%。病理检查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以见到子宫内膜腺体结构及间质细胞。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术后23例患者随访1~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剖宫产手术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最重要的医源性因素,应严格依照剖宫产手术适应证可降低剖宫产率,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总结1994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的15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发病时间及诊断经验。结果15例患者行结节及病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切除术,病灶位于脂肪层及腹直肌前鞘间者3例,浸及腹直肌者10例,累及腹膜者2例,术后病理均证实系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原因属医源性种植,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辅以药物治疗,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3.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翠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0):118-119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有所上升。1999年8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4例,现对其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4.
15.
柳先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6):143-143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方法选择该院2006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1例进行手术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痊愈出院,随诊1~3年,症状均消失,未见复发。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并结合B型超声可初步诊断,术后病理确诊,预防该病的发生极为重要,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切除的彻底性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赵翠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4)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有所上升.1999年8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4例,现对其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征.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44例,年龄21~45岁,中位年龄33岁.其中有剖宫产手术史41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后1例,孕中期剖宫取胎术后1例,子宫肌瘤剥除术后1例.发病时间为术后3个月~8年,但多数为术后6个月~2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顾性分析射阳县第二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15例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全部有剖宫产史,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剖宫产术后7个月~3年出现在腹壁瘢痕处或其周围部胀痛,平均2.13年,逐年加重,随着月经周期而进行性增大、变硬、压痛或隐性胀痛,于月经过后变软缩小,亦有持续性隐痛者。期待疗法3例;12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切片均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随访1个月~5年,未见复发。结论腹壁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手术史、典型临床表现与妇科及B超检查做出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通过降低剖宫产率、改进手术步、术后提倡母乳喂养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河南省确山县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47例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31例采用手术治疗的病例为观察组,16例采用药物治疗的病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后31例患者均痊愈,治愈率100%,术后随访6~12个月,无1例复发;对照组16例患者采用孕三烯酮药物进行治疗,仅治愈4例,治愈率25%。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效果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是治疗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控制剖宫产率与行剖宫产术时,规范的手术操作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经剖宫产手术生产后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共64例。结果 64例患者的病灶主要出现在皮下脂肪层中的有50例,占78.13%;主要出现在皮下向下的患者有8例,占12.50%;主要出现在腹直肌的有6例占9.38%。均行切除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确定剖宫产术特征,降低剖宫产手术率,提升剖宫产术的质量,可达到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5年1月~2006年12月12月收治的18例腹壁切口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或经阴道分娩时会阴侧切史,所有病例均行病灶切除,术后1~5年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病史、典型临床表现及妇科检查做出诊断,手术治疗是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