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故障现象 开机,台控选择普通摄影,按F曝光按扭PA,听到旋转阳极起动声,mA表无指示,无X线产生。经过拍打晃动控制台,机器或工作或不工作,故障反复出现,2周后,机器不工作。2 故障检修 试机透视正常。打开控制台,拆去P_1P_2排除各接线柱松动脱落现象。开机,按FPA,观察继电器工作顺序。PA第一二档,继电器SFJ工作听到旋转阳极起动声,旋转阳极电流继电器LJ,旋转阳极电压继电器YJ,旋转阳极延时继电器XSJ、辅助继电器FZJ及时间继电器和摄片继电器都不工作。复习摄影控制电路原理图可知。继电器工作顺序是SFJ→LJ→YJ→XSJ→FZJ→JSB→SC。根据分析故障可能出在旋转阳极启动及保护电路。首先检查继电器LJ线头是否脱落,用万用表测量LJ两个电源接点295、293,按下PA、电压6V,说明线包有电,电压值正常。拆下继电器LJ测量线包正常。两接触点无损坏。装上LJ、机器仍不工作。再次晃动LJ,发现LJ  相似文献   

2.
旋转阳极 X 线管与固定阳极 x 线管相比较,具有热容量大,有效焦点小,投影清晰等特点,有利于疾病诊断。旋转阳极 x 线管的转子,是以每分钟2800~8000转或更高的速度旋转的,每次曝光一般仅需零点几秒,最多不过几秒钟,而每次曝光后,旋转阳极的运转线圈  相似文献   

3.
1 故障现象 正常选择条件普通摄影,压下手闸第一档,旋转阳极运转,压下第二档,机器不曝光,毫安表无管电流指示,松开闸,旋转阳极经数秒后停止转动.  相似文献   

4.
故障现象1:在开机摄影大约10min后,发现X线管异常发热,但该机其它机件和曝光正常.  相似文献   

5.
马采永 《淮海医药》1999,17(9):40-40
故障现象 开机,台控选择普通摄影,按F曝光按扭PA,听到旋转阳极起动声,mA表无指示。无X线产生。经过拍打晃动控制台。机器或工作或不工作,故障反复出现,2周后,机器不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我院2001年引进北京万东FSK302—1型500mA悬吊X线机,主要用于四肢部位摄影,近期出现摄影曝光时X线产生不终止,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现将其故障分析及维修总结如下。1故障现象正常开机后,选择技术功能键,行摄影曝光,所选限时时间无限延长,X线不终止。  相似文献   

7.
摄取一张高质量的X线照片要经过很多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X线照片的质量;也就直接决定了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为此我们对一般常用的中型X线成像的物理基础进行研究. 1 摄影曝光与管电压 曝光不足是指胶片的曝光量不够,它与X射线的质和量都有关系.X线的质的大小是由管电压(KV)的高低所决定的[1];X线的量是由管电流(MA)与曝光时间(S)的乘积MA *S所决定的.下面我们以国产中型X线机主机等效电路有关参数发生变化,致使管电压不稳,影响曝光质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摄取一张高质量的 X线照片要经过很多环节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 X线照片的质量 ;也就直接决定了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为此我们对一般常用的中型 X线成像的物理基础进行研究。1 摄影曝光与管电压曝光不足是指胶片的曝光量不够 ,它与 X射线的质和量都有关系。 X线的质的大小是由管电压 ( KV)的高低所决定的 [1 ] ;X线的量是由管电流 ( MA)与曝光时间 ( S)的乘积MA· S所决定的。下面我们以国产中型 X线机主机等效电路有关参数发生变化 ,致使管电压不稳 ,影响曝光质量进行分析。KB5 0 0 MA中型 X线机主机等效电路图如下 :图 1…  相似文献   

9.
设备学实验室有一台FSK302-1型控制台做设备学教学使用,同时还有F99-1BT500mAX光机整机一台供学生做投照实验使用。为了能达到模拟曝光的目的,单纯的控制台没有高压发生器与球管等负载,机器曝光的前提是旋转阳极的正常启动与灯丝加热电路的正常加热。单纯控制台根本无法完成正常曝光,故只好将其旋转阳极启动与灯丝加热保护电路中的相应继电器J10的二、八脚短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X线正常腰椎间隙及腰椎比值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临床腰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提供客观标准的依据。方法收集200份腰椎正侧位X片,测量相邻两个椎体前、后缘中点连线的数值作为腰椎间隙的宽度,5个腰椎间隙自上而下依次用S1-S5表示;在侧位片中,测量第三腰椎椎体中心高径和前缘高径,计算出中心高径(D1)与前缘高径(D2)之比作为腰椎的比值(P)。结果通过对腰椎间隙进行精确的测量,5个腰椎自上而下S1-S5均数逐渐增大,S3与S4均数的差别无显著性,S1的均数又显著变小;第三腰椎中心高径(D1)和前缘高径(D2)的比值为81%左右。结论 X线正常腰椎间隙测量对诊断各种腰椎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第三腰椎中心高径与前缘高径之比若低于80%表示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与探讨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后胡桃夹综合征进行诊断的方法。方法选择20例(病变组)已确诊的PNCS患者的肾血管MSCTA与60例(正常组)正常人进行D1、D2、D2/D1、S1、S2、S1/S2比较分析。结果病变组与正常组MSCATC比对显示,病变组LRV受压狭窄,回流受阻,近肾端管腔明显扩张。测量结果指标显示,两组在D1、D2/D1、S1、S2、S1/S2指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SCTA对PNCS进行诊断,能明显观测LRV的形态及其立体走向,测量截面积准确,能准确评估LRV受压程度,是一种新型的、无创的PNCS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CT机正确的日常操作维护 CT机在使用时必须遵循操作规程,严格按照顺序启动和关闭机器。CT机每天正常扫描前必须进行X线球管预热,这是关系X线球管状况的最主要因素。每天早上开机后要进行空气校准和X线球管训练。空气校准的目的是校正探测器及前置放大器的工作点,而训练  相似文献   

13.
一般下颌骨正位像,因受颈椎影响,对于微细骨折和骨质变化的诊断,有时甚感困难。作者应用近距离摄影,几乎使颈椎不显影,而得到较清晰的下颌骨影像。摄影方法:患者俯卧,头取后前位,下颌骨放在检查床之一端,鼻部以上部分超出检查床之外。以使下颌骨密接胶片。取5″×7″胶片,用黑纸包好,放于下颌骨之下。中心线垂直通过下颌中点。靶片距离26厘米。利用全波整流 X 线机,旋转阳极球管。投照条件为管电压,47.5仟伏;管电流75毫安;曝光时间6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臂骨折术后旋转功能障碍的X线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3月~2006年12月前臂骨折20例,其中孟氏骨折5例,盖氏骨折4例,桡骨单骨折6例,尺骨单骨折2例,尺桡双骨折术3例,均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0例均获4~12个月随访,平均6个月,并行X线检查分析。按Andersonl评价分级。其中优19例,不满意1例,不满意者为骨折延迟愈合,前臂旋转(旋后)功能障碍,经X线检查骨折端存在旋转移位。结论对于前臂骨折术后旋转功能应常规X线评价。  相似文献   

15.
因工作繁忙,我们使用的“TUR”D350型双台面 X 线机,透视后常忘关闭。使之长时间处于空负荷状态,影响 X 线机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设计安装了 X 线机透视台空载延时自动断电装置.经两年多的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工作原理:当 X 线机控制台技术选择开关位于“Ⅰ”台(透视台)位置时,“Ⅱ”台的中间继电器(SJ)不工作,其静接点常闭。按下“K_1”,QJ 得电接通 SJ_(11)线路。使 M 启动延时开始。假如开机后透视一直不进行,待达到延时限定时间后,由 M 断开  相似文献   

16.
故障现象:开机后洗片,洗出来的片子很潮湿,打开洗片机后发现烘干系统电热器不工作。 分析与检修:270RA洗片机具有错误检测功能,并从液晶显示上可以表现出来,现机器自检正常而电热器不工作。从烘干温度控制电路可知,电热器是由温度传感器RT-3,过热保护开关S6,气流检测开关S3,及机器状态等信号通过500板微处理器处理,再由继电器K501和固态继电器SSR-U1来控制。温度低于预置时,SSR-U1导通,当温度到达预置时,则断开。继电器K501由过热保护开关S6,气流检测开关S3和洗片机上盖自锁开关等决定。过热保护开关S6当温度传感器RT-3或500板A/D转换失灵  相似文献   

17.
球管属于贵重消耗品,其曝光次数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设备的使用效率及医务机构的社会与经济作为。岛津 SCT-3000TX 型全身 CT 机使用 GS-1585型旋转阳极双焦点 X-CT 球管(厂家保证3万次曝光),其出厂设计仅保留了对大焦点的使用。本文着重探讨大焦点灯丝故障后,如何利用小焦点接替工作,来延长球管实际使用寿命的方法。GS-1585型球管大焦点工作正常时,CT 机高压控  相似文献   

18.
1989年螺旋CT的问世,使CT成像技术跨入了新的阶段,为临床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 螺旋CT技术 螺旋CT是连续式扫描,扫描床匀速移动的同时X线管360度连续旋转曝光,在人体表形成了螺旋轨迹(故称螺旋CT),同步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2002年11月安装一台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PRONTO—SE螺旋CT。该机X线系统的主要参数:X线球管型号:GS—3072,热容量:3·5 MHU,焦点:0·7×1·3;高压发生器:高频逆变;功率:50 KW。整机正常运行近两年,近期出现下述故障。1故障现象①按常规开机训管、空气校正时,频繁中止,此时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对股骨颈前倾角增大的先天性髋脱位患儿,术前测量出拟纠正股骨颈前倾角度,同时测量截骨处股骨直径,经过计算,得出术中股骨近截骨端边缘应内旋弧长,应用于股骨旋转截骨术矫正股骨颈前倾角手术中,其矫正角度准确、方便、直观,现介绍如下。1 方法术前通过髋关节X线摄片,结合“O gata颈前倾角换算表”查出髋脱位患儿股骨颈前倾角,确定拟纠正股骨颈前倾角度,即实际测出股骨颈前倾角A减去矫正术后其剩余角度,一般为15(。于髋关节X线片上测出截骨处股骨直径D减去X线放大部分,则实际直径为D 90%。一般截骨处选择在小粗隆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