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林小永  黎建义   《中国医学工程》2012,(1):37+39-37,39
目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并观察疗效。方法手术采用2~3个足背侧纵行切口,复位后用钢板螺钉配合克氏针固定,自2006-2010年治疗Lisfranc损伤共20例。结果术后随访12~18月,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90%。结论切开复位治疗Lisfranc损伤固定确实,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Lisfranc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在3周内行切开复位,空心螺钉、钢板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2~47个月(平均29.68个月)随访,20例获得解剖复位,11例未能获得解剖复位;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OFAS),解剖复位组(86.60±6.10)和非解剖复位组(80.36±6.27)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内固定可以通过螺钉或钢板获得,解剖复位是术后获得良好功能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向振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3,(5):108-109
目的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30例Lisfranc关节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内固定情况和骨折愈合情况,通过对患者进行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进而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给予术后3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15例患者,10例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优,3例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良。1例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中,1例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差,总优良率为86.67%;对照组15例患者,4例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优,6例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良,3例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中,2例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差,总优良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且两组患者均无术后感染和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切口愈合良好。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对Lisfranc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2月的60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观察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做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固定情况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18例患者为优,占总比例的60%,显著高于对照组11例患者为优,占总比例的3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良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优良率为7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切开复位固定对Lisfranc关节损伤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高于传统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伟  罗从风 《上海医学》2008,31(2):113-115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切开复位方法,选用螺丝钉、克氏针及AO小钢板作为内固定的材料,对51例57侧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32个月,中位值为24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MFS)评分评估疗效,优14侧(24.6%),良28侧(49.1%),可10侧(17.5%),劣5侧(8.8%),总体优良率为73.7%。结论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于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以往多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消肿后会致石膏外固定稳定性不佳,易导致再移位,使足部力学改变,给患者遗留足部慢性疼痛、畸形、穿鞋困难等情况。现在更趋向于手术治疗,以降低其远期并发症。2007年3月—2009年9月我科采用切开复位,空心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2例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取得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Lisfranc关节损伤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固定,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1.8%,不良情况发生率为6.1%;对照组优良率为57.6%,不良情况发生率为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疗效显著,可较快恢复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隐匿性Lisfranc损伤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隐匿性Lisfranc损伤患者46例,其中采取保守治疗20例为对照组,手术治疗26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BMI、致伤原因和损伤程度等一般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美国足...  相似文献   

9.
陈阳 《当代医学》2013,(33):66-67
目的:分析和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早期Lisfranc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2年9月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86例(92侧),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根据足部功能评分给予疗效评估:优23侧(占25.0%)、良45侧(占48.9%)、可16侧(占17.4%)、劣8侧(占8.7%)。结论切开复位并内固定应用于早期Lisfranc的关节损伤治疗中,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恢复关节的活动功能及稳定性,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68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闭合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足部功能优良率(94.12%)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提高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跗跖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我科于2007年9月~2010年8月收治急性闭合性跗跖关节损伤病例17例,全部采用切开复位AO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其中13例获得随访,随访6~22个月,平均12个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足踝评分标准(AOFAS):70~80分1例,80~90分5例,90~100分7例,随访期间未发现跗跖关节再脱位。结论跗跖关节损伤行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可取得满意的复位和临床疗效,短期来看是治疗跗跖关节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9):65-67+7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Lisfranc损伤对患者足部恢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Lisfranc损伤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关节融合术治疗,经不同方式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aryland足功能评分(疼痛、功能、外观、活动度、总分)较治疗前比较显著上升,实验组Maryland足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56.00%)(P0.05);治疗后,实验组出现并发症(切口边缘皮肤坏死、骨性关节炎、骨不愈合、足部疼痛)总发生率(8.00%)略低于对照组(2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Lisfranc损伤可明显促进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提升其临床疗效同时,减少相应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佘刚  邹拥军  黄靖 《安徽医学》2017,38(10):1262-1265
目的 探讨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经踝关节X线确诊为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跨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方法治疗.治疗后采用Baird-Jackson评分,踝-后足评分(AOF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评价手术疗效,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4个月.结果 观察组患者Baird-Jackson评分优良率92.8%,对照组为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在术后1个月为(77.26±8.03)分,术后6个月为(94.12 ±8.63)分,较同期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距骨倾斜角为(4.61±1.42)°,距骨前移距离为(3.09±1.21)cm,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治疗当天为(4.93±1.03)分,治疗后1个月为(2.14 ±0.92)分,对照组治疗当天为(5.12±1.06)分,治疗后1个月为(3.21 ±0.95)分,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骨折均顺利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骨折不愈合等不良事件.结论 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43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A组采用撬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22例),B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21例),评定2组术后跟骨B?hler角及Gissane角的变化、手术并发症、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和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后患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0.5~3年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2组在术后功能优良率和B?hler角、Gissane角恢复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在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并发症上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在治疗结果上无明显差别,但空心螺钉固定组具有创伤小、对骨折固定稳定、住院及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以及经济适用、疗效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分期开放复住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患者采用跟骨牵引和消肿处理,待皮肤软组织条件好转后做分期开放复位内固定。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Ⅱ型21例,Ⅲ型11例,应用Mazur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9.5个月。32例患者中优13例,良1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 准确评估局部软组织的条件,按软组织损伤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钢板内固定能维持骨折复住和下肢力线,干骺端的骨质缺损要充分植骨修复关节面,早期功能锻炼,晚期负重,可使Pilon骨折术后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治疗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共 15例。手术入路采用 Kocher- L angenbeck(K- L)入路 7例 ,髂腹股沟入路 3例 ,髂股加 K- L 入路 3例 ,三射线入路 2例。结果 :解剖复位 10例 ,满意 3例 ,差 2例。随访功能评分优 7例 ,良 3例 ,可 2例 ,差 3例。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已成为多数有移位髋臼骨折的治疗标准 ,L etournel分类对手术入路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rospective study, 30 patients (28 men and 2 women) with open ankle fractures were treated with early debridement and immediate stable internal fixation after anatomical reduction to achieve better functional results after early mobilization. The procedure was performed an average of 8 hours (range, 6-15 hours) after injury.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ustilo and Anderson, 11 fractures (37%) were grade I, 12 (40%) were grade II, 5 (17%) were grade IIIA, and 2 (7%) were grade IIIB. Six complications occurred: four patients had superficial skin necrosis and two had loss of reduction, resulting in residual ankle stiffness. Twenty patients had excellent results, eight had good results, and two had fair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modified criteria of Ketenjian and Shelton. We found that immediate debridement, anatomical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open ankle fractures leads to better functional results, especially in grade I and grade II injuri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带袢钢板弹性固定与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治疗,B组给予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影像学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下胫腓间隙(TBCS)、下胫腓重合(TB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TBCS、TBOL均下降,且B组TBCS、TBOL下降更显著(P<0.05);术后6个月A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3.33%,高于B组的66.67%(P<0.05),术后12个月两组临床疗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部分负重下地时间较B组缩短(P<0.05),两组完全负重下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螺钉内固定相比,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可及早进行负重训练,保留关节的微动性,提高临床疗效,并且避免了二次手术造成的创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