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心律失常之一,是脑卒中及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危险因素,房颤治疗理想的目标是恢复窦性心律.近10年来,随着对房颤电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导管消融技术的完善,相对于传统药物及电复律,导管射频消融根治术成为一种新型房颤治疗方法[1].随着Carto、Ensite3000等电解剖三位标测系统的应用,房颤导管消融术式的不断完善,使得房颤导管消融根治成功率显著提高,尤其是慢性房颤的消融成功率亦达到了74%~95%[2,3].2009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应用Carto XP三维心脏电解剖标测系统,导管消融治疗Marshall韧带参与触发的慢性心房颤动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由房性早搏 (房早 )诱发的局灶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并探讨有关射频消融治疗中一些方法学问题。 方法  1例 44岁女性患者 ,阵发房颤 4年余 ,心电图证实房颤由房早诱发 ,药物治疗无效 ,行射频消融治疗。放置常规电生理检查导管和 Halo导管 ,穿刺房间隔 ,大头导管经房间隔在左房内肺静脉进行标测 ,在左上肺静脉内标测到诱发房颤的房早时最早心房激动 ,放电消融 3次 ,房早、房颤消失。结果 随访两周后有房早和短阵房颤发生 3次 ,术后两周至 6个月未服用药物 ,无房颤发生。结论 射频消融可能成为治疗局灶性房颤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是近年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研究焦点.虽然肺静脉电隔离术已经成为近年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最常用的策略,但其它新的消融策略仍不断在涌现,主要包括:肺静脉电隔离+左心房峡部消融、肺静脉电隔离+右心房峡部消融、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左心房基质改良术、以肺静脉电隔离为终点的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局灶性消融及心房的去迷走神经治疗(vagal denervation)等多种.因此,临床心电生理医师面对如此众多的房颤导管消融策略如何进行选择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文简要综述以上各种房颤导管消融策略的临床研究结果,并提出现阶段房颤导管消融策略选择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4.
深化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Hmssaguerre等首先发现肺静脉内的电活动可以导致心房颤动(房颤),并创造了点消融的术式;从此,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就成为最有希望根治房颤的方法,也成为心律失常领域内最受关注的研究热点。2000年,Pappone等报道了电解剖标测指导下的环肺静脉消融,进一步推动了经导管消融房颤的发展。现在,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成功率由过去的30%左右上升到90%,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64排CT图像与三维电解剖标测整合技术(Carto-Merge)指导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方法15例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患者,术前1~3d行64排CT成像检查,然后应用新型的Carto-Merge软件包,将64排CT获得的图像导入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中,分离并重建左心房及肺静脉CT图像,应用Carto-Merge软件,陆标匹配(Landmark Match) 表面匹配(Surface Match)法将左心房及肺静脉的CT图像与电解剖标测成像进行整合,在整合重建图上指导环肺静脉隔离消融房颤。结果所有患者的CT图像均能与电解剖标测图像进行整合,并可指导房颤的导管消融,整合误差为2·11±0·82mm。完成环肺静脉消融治疗后,30对肺静脉全部实现电隔离;手术时间平均为170·51±38·47min。心脏压塞并发症1例,随访3个月后15例均无房颤复发。其中包括2例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无血栓及肺静脉狭窄并发症。结论64排CT图像整合Carto系统的方法有助于成功进行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6.
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各种策略,包括药物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外科迷宫术、植入型心房除颤仪、起搏治疗等在我国均有开展,其中应用最多的是药物治疗,发展最快的是经导管射频消融.未来房颤治疗有下列发展趋势:①经导管消融治疗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复合术式将成为主流,多种新型标测系统将用于临床,循证医学的研究也将大力开展;②基因治疗将会成为房颤治疗策略的重要研究方向;③应积极研制既能使房颤律转复为窦律,且同时又可降低死亡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有效、方便、出血副作用少的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7.
H在过去10年里,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术式由仿迷宫术线性消融到点消融,发展到现在的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解剖标测指导下的环肺静脉消融等;能量由单一的射频能发展到射频、超声、冷冻等多种能量;成功率由过去的30%左右上升到90%[1].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并有逐渐取代药物治疗,成为一线治疗手段的趋势.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并非完美,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房颤)的非药物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国内外许多临床研究证明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技术成功电隔离肺静脉可以有效预防房颤的复发。环状标测导管指导下的节段性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成功的指标为,窦性心律或心房内不同部位起搏时肺静脉电位消失、静脉与心房之间的电活动分离。在肺静脉电隔离过程中常碰到较明显的静脉电位被成功消融后,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治疗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房颤)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是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重要进展,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方法学还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主要对应用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下的射频导管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房颤的现状和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大静脉电隔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肺静脉和腔静脉的疗效。方法阵发性房颤患者36例,年龄(42.5±13.2)岁。经1次房间隔穿刺放置环状标测电极导管(Lasso导管)和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在Lasso导管的指导下,采用全肺静脉或上腔静脉与靶静脉节段性电隔离相结合的方法对肺静脉和腔静脉行标测和电隔离治疗。窦性心律时最早激动的肺静脉和腔静脉电位处和/或心房起搏时最短的心房和静脉电位间期处为靶点行消融。结果3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接受一次电隔离治疗,共电隔离大静脉115根,其中左上肺静脉34根,左下肺静脉22根,右上肺静脉30根,右下肺静脉17根,上腔静脉12根,即刻电隔离成功率为95.6%,术中并发症发生率2.78%。随访3~22个月,成功率(无房颤发作或房颤发作明显减少)为75.0%。结论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或腔静脉与心房间的电活动连接,可有效预防房颤的复发。治疗的关键是消融靶点的标测和确定。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机制一直是广大电生理学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房颤心电生理标测的研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大大促进了导管消融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而且通过对房颤标测和消融中相关电生理现象的研究,使得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和(或)上腔静脉(大静脉)治疗阵发性房颤的并发症与合并症. 方法顽固性阵发性房颤患者89例,在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行大静脉的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治疗,如能确定触发房颤的靶大静脉,则行靶大静脉的电隔离,如不能确定靶肺静脉,则经验性地行主要肺静脉(双上肺静脉和左下肺静脉)的电隔离,术后重复肺静脉造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单消融导管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与单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2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单消融导管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组和单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房颤发作时间、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及左心房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CT所测双侧肺静脉血管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阵发性房颤86例,持续性房颤36例.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总的消融时间为(158.0±29.5)min对(158.0±28.4)min(P=0.95),平均透视时间为(41.4±9.9)min对(37.7±9.5)min(P=0.23).所有患者随访9个月,房颤事件的复发率为32.5%对31%.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无死亡事件发生,两种消融策略均未出现心脏压塞和肺静脉狭窄,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对2例.结论 单消融导管与单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房颤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电生理特征,并对其射频消融治疗的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38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常规放置高位右房冠状静脉窦及左、右上肺静脉同步标测导管电极,进行标测。以房性早博或房颤开始发作时局部双极电位较体表心是图P’波起点最提前处为消融靶点。结果 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房颤其电生理特征包括:①肺静脉布于双上肺静脉(占87.05);②房颤发作呈局灶触发(87.1  相似文献   

15.
选择体表心电图表现为短阵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的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病例 ,结合心内电生理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大静脉肌袖电隔离的结果 ,探讨短阵房扑与心脏大静脉肌袖和房颤的关系。 2 3例阵发性房颤 ,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表现为短阵发作的房扑的患者入选本研究 ,2 3例中有 17例进行了心内电生理标测 ,有 14例标测到短阵房扑和房颤 ,其中单纯短阵房扑发作 8例 ,短阵房扑触发房颤 6例 ,均提示短阵房扑为起源于大静脉肌袖的快速电活动所驱动 ,其中肺静脉 10根 ,上腔静脉 4根 ,均进行了相关肌袖的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治疗 ,成功 13例。结论 :短阵房扑的发生机理是大静脉肌袖的快速电活动所驱动 ,这种机制与阵发性房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短阵房扑可能是房颤由肌袖电活动触发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 ,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是治疗这一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左心房三维电解剖标测与肺静脉环状标测联合指导下行心房颤动 (房颤 )导管消融术治疗房颤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 14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患者 ,男 10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5 2 4± 12 8(2 8~ 74 )岁 ,平均左心房内径 4 6 7± 5 4mm。其中阵发性房颤 10例、永久性房颤 3例、持续性房颤 1例。首先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左心房基质改良术 ,然后在肺静脉环状标测指导下行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术。消融终点包括以下三点 :(1)完成所有预设的左心房消融径线 ;(2 )全部肺静脉均达电隔离 ;(3)阴性诱发结果。结果  (1) 10例 (71 4 % )阵发性房颤达到消融终点 ;(2 )手术的总操作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 2 92± 4 9min和 5 4± 9min ;(3)随访 5 2± 5 7(1~ 2 3)周 ,7例 (5 0 % )阵发性房颤患者可以无需抗心律失常药物而维持窦性心律 ,3例 (2 1 4 % )阵发性房颤发作显著减少 ,4例 (2 8 6 % )持续性 永久性房颤仍为房颤 ;(4 )术中及随访期无任何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 左心房三维标测与肺静脉环状标测联合应用于房颤的导管消融术安全可行 ,对于左心房增大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射频导管消融行心房 肺和 /或上腔静脉 (大静脉 )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疗效。方法 选择发作频繁、症状明显 ,药物治疗无效的 10 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 ,男性 72例、女性 2 8例 ,年龄 2 7~ 75(54± 10 )岁 ,均无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在环状标测电极导管 (Lasso导管 )指导下行心内电生理标测和心房 靶大静脉 (指术中标测证实为房颤相关的肺静脉或上腔静脉 )电隔离和 /或经验性大静脉电隔离 (指术中无心律失常发作而不能明确房颤相关大静脉 ,主要对双上肺静脉和左下肺静脉进行电隔离 )。结果  10 0例患者共接受电隔离治疗 12 0次。行单纯心房 靶大静脉电隔离 2 2例 ,经验性大静脉电隔离 78例 ,共电隔离大静脉 2 68根 ,其中肺静脉 2 44根 ,上腔静脉 2 4根。即刻电隔离成功 2 57根 (96% )。平均随访 (2 2 9± 177)d ,随访期内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 (部分患者服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 ) ,无房颤发作 65例 (65% ) ,房颤发作明显减少 12例 (2例服用胺碘酮后 ,12 % ) ,总有效率 77%。并发症包括脑卒中 2例 ;肺静脉狭窄 9例 ,其中单支轻度狭窄 7例 ,2支重度狭窄 1例(均为 2次消融 ) ,左上肺静脉完全闭塞 1例 ;术后心包积液 2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 13 %。结论 (1)使用Lasso导管  相似文献   

18.
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生活质量随访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30例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 ,在环状电极导管 (Lasso导管 )指导标测下行肺静脉或上腔静脉电隔离 ,术后随访并行隔离术前后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有 2 9例达消融终点 ,随访 1~ 2 6个月 ,17例消融成功 ,无需药物可以维持窦性心律 ,加用以前无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后 ,有 2 2例无房颤复发。生活质量(QOL)调查示隔离术前后相比 ,SF 36量表中除肌体疼痛差异无显著性外 ,其它 7项指标 :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总的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和心理健康 ,术后均有改善 (P <0 0 5 ) ;而症状列表中除胸痛外 ,心悸、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头昏、活动受限 ,术后均有改善 (P <0 0 5 )。结论 部分药物难治性房颤患者可行射频导管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治疗 ,成功地消除房颤可明显提高患者的QOL且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9.
对肺静脉内点消融治疗术后随访 2 2± 1 1 .1个月内的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复发病例 ,在Lasso标测导管指引下 ,进行再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探讨点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后复发的机制 ,并对再次经验性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5例患者共接受心内电生理标测和电隔离治疗 6次 (一例行第二次电隔离 ) ,除一例行右下肺静脉靶肌袖的电隔离外 ,其余病例均进行了经验性全部大静脉的电隔离 ,共电隔离心脏大静脉 1 5根 ,其中肺静脉 1 3根、上腔静脉 2根 ,即刻电隔离成功率 1 0 0 %。术后随访 1 1 .8± 8.9个月 ,均无房颤复发。因此 ,对于阵发性房颤导管射频点消融后复发病例进行经验性全部大静脉肌袖电隔离治疗可以满意控制房颤的发作。  相似文献   

20.
阵发性心房颤动经导管消融治疗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2年7月至2004年9月,对4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导管消融治疗。同步记录高位右心房、冠状静脉窦及肺静脉电图。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节段性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Carto三维空间标测系统指导下肺静脉电隔离术,超声球囊肺静脉电隔离术)进行肺静脉电位的消融隔离。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40例中27例(67.5%)经消融成功,3例(7.5%)有效,10例(25%)失败。Carto标测可减少X线曝光时间。消融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为1例急性心脏压塞,经抢救存活。结论经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是可行的,对大部分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