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 ,5 7岁。因反复胸闷、胸痛 1年余 ,加重3个月来我院就诊。 3个月前突发剧烈胸痛 ,在外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梗。既往有高血压史 ,否认手术、外伤史。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可 ,胸廓无畸形 ,心前区无隆起 ,心浊音界为临界大小 ,心率 80次 /分 ,律齐 ,心尖区可闻及 2~ 3/ 6级收缩期杂音。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 :1.陈旧性下壁心梗 ;2 . 、av L、V4~ V6导联ST段水平压低 1mm;3.QT间期延长 (0 .5 9秒 )。冠脉造影示 :右冠多处狭窄 90 % ,左前降支完全闭塞 ,左回旋支狭窄 80 %。胸片无阳性发现。超声心动图 :左房室内径增大 ,左室下壁、后壁…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73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不规律服用药物治疗,无不良嗜好.因活动后胸痛1个月,加重3d人院,人院时体检:血压166/90 mm Hg,心率64次/min,心律规整,心音无异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入院时心电图示V3~V5导联导联ST段略压低.胸痛发作时复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T改变,V3~V6导联导联ST段较前明显压低.考虑诊断冠心病.入院后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无明显狭窄,前降支管壁不规则,血流通畅,回旋支近中段弥漫性狭窄约90% ~ 95%,中段狭窄约80%.右冠近中段弥漫性狭窄约80%~85%,开口狭窄约80%.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 例1:男,53岁。因反复胸闷、气短9a,加重1周入院。于外院按冠心病给予消心痛及合心爽治疗,效果欠佳。查体:BP140/90mmHg,HR84次/min,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率,V1-5T波深倒。心肌酶谱正常。彩超示:心脏各房室内径正常,室间隔略厚,心尖部心肌回声欠均匀。冠脉造影示冠脉未见异常,左室造影示心尖部呈铲刀样改变。诊断为心尖肥厚性心肌病,按心肌病治疗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4.
1病历报告患者男,60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伴晕厥一次于1995年2月1日来院。心前区闷痛,常于上午3~7时发作,与劳累及情绪改变无关,持续约3~5min,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查体: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无异常。心电图、脑电图、CT及核磁共振无异常。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冠脉主干普遍偏细,前降支近端及回旋支近端狭窄80%~90%,右冠脉中段狭窄90%。入院诊断:①冠心病、心绞痛;②晕厥待直。经扩冠脉治疗,仍每天3~7时出现心前区疼痛,发作时心电图示V1~V4ST段下移0.1mV,疼痛缓解后心电图正常。隔2~3周是厥发作一次。住院第68…  相似文献   

5.
1 病史摘要 病例1:患者,女性,45岁。因“持续性胸痛5h”来院。患者于清晨5时睡眠中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出汗、乏力,短暂意识丧失来急诊。ECG示I、aVL、V1~V6导联ST段抬高。急诊冠脉造影示左主干中段斑块〈50%狭窄,左主干至肺动脉主干瘘。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正常,所有血管前向血流TIMI3级。考虑血管自发再通,故未行PCI术,回CCU进一步治疗。患者CK最高达3256U/L,肌钙蛋白〉50ng/ml。心超检查示左室前壁、前间壁及侧壁心尖段室壁运动异常。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内超声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5例冠脉造影患者行冠脉内超声成像检查(ICUS)。定性分析斑块成分、性质及夹层形成;测量冠脉最小管腔内径、面积、斑块面积及血管狭窄百分数等。冠脉造影结果10例正常,25例冠脉狭窄≥70%,其中17例行PTCA术。1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中,5例ICUS有粥样硬化病变。17例左冠狭窄而左主干正常者中,ICUS示12例(70.6%)左主干有不同程度病变。另17例PTCA后,5例植入支架。对植入与未植入支架的ICUS定性和定量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结论:ICUS可发现冠脉造影正常的冠脉病变。I-CUS为PTCA后的冠脉提供了理想的形态学资料,PTCA后残余狭窄>50%,钙化偏心斑块或PTCA后有夹层者应植入支架。根据支架成功植入的超声诊断标准,ICUS可指导支架成功植入,避免急性血栓闭塞。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61岁,主因阵发性胸闷、胸痛半年,于2012年9月入院,半年前活动时出现憋闷、疼痛,呈憋胀性,位于前胸及后背部,无出汗、每次持续约10 min,偶伴有烧心、腹胀;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为进一步治疗入解放军第305医院。入院查体:血压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5次/min。胸骨左缘第三肋间收缩期杂音。肺腹查体正常。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5 mmol/L,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8 mmol/L。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见右冠状动脉中段节段性狭窄30%~40%,提示冠状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心电图正常的胸痛患者冠脉造影的结果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随机抽取48份心电图正常且作了冠脉造影的胸痛患者的出院病历,并对其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8例中7例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被确诊为冠心病,占77.1%,其中单支病变9例(24.3%),双支病变16例(43.2%),三支病变12例(32.4%)。单支病变中轻度狭窄7例,多支血管病变中,有血管狭窄部位相对应的22例。结论以反复胸痛为主要症状而心电图正常的患者,不能轻易除外冠心病。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其心电图正常可能与这些部位产生的缺血性ST-T改变向量相互抵消、病变进展缓慢及有良好的侧支循环、狭窄程度较轻有关。  相似文献   

9.
张秀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930-2930
1 病历摘要 女,66岁.主因活动后胸憋20 d,加重伴胸痛2h人院,伴背痛、咽部憋胀感,伴恶心,无呕吐.既往冠心病病史3a.查体:BP 120/80 mm Hg.HR 55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5导联ST段抬高0.2~0.5 mV.诊断: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即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开通罪犯血管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血压降低,患者恶心、呕吐.立即给予多巴胺、胃复安、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等治疗.奥美拉唑钠用5%葡萄糖注射液8 ml溶解后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后静脉滴注,约15 min溶液由无色透明变为淡红棕色,立即弃用,患者无不良反应.观察溶液颜色逐渐变深至浓茶水色.  相似文献   

10.
男,43岁.10 a前曾有腰部扭伤史,经推拿、按摩等治疗症状缓解.入院前20 d余,跑步后出现右下肢酸胀,症状持续并与体位改变无关,大小便正常.行腰椎MRI示:(1)腰椎轻度退行性改变,L4~5椎间盘变性并向后突出;(2)L5后缘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占位,相应椎管狭窄,行Gd-DTPA增强见类圆形软组织轻度增强.查体:无消瘦,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腰椎生理前凸存在,活动度好,腰椎无叩压痛,双下肢皮肤感觉、肌力正常,膝腱反射正常,跟腱反射右侧减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诊断为椎管内肿瘤伴L4~5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1.
何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2):5389-5389
对我科收治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发心肌梗死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76岁。10a前因心电图异常拟诊冠心病,6a前劳累后感胸闷、胸痛,ECG示:Ⅱ、Ⅲ、AVF、V2-6导联ST段明显抬高,心肌酶增高,确诊为冠心病、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经扩冠、抗凝等药物治疗,症状明显缓解,随后行冠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RCA)中段轻度狭窄,左前降支(LAD)开口处、左旋支(LCX)近段及钝缘支近段狭窄分别为85%、70%、75%,0.5个月后在全麻下行“pup—off CABG术”,左乳内动脉与LAD中段吻合。糖尿病史10a,服降糖药物,空腹血糖多在5~7mmol/L。  相似文献   

12.
实时三维超声诊断冠心病合并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7岁。主因“间断胸闷、胸痛20年,加重伴心悸2d”入院。查体:血压110/60mm Hg(1mm 11g=0.133kPa),口唇、甲床无发绀、无杵状指、趾,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下肢既然如此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46/min),T波广泛低平,冠状支脉造影示;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均85%狭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技术。【方法】对本院120例心电图检查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冠脉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其特点。【结果】冠脉动脉造影检查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冠脉狭窄,其中,10例为单纯左主干狭窄病变占8.4%(10/120);43例为单支血管病变,占35.8%(43/120),以前降支者多见,占15.8%(19/120);67例为2~3支血管病变,占55.8%(67/120),前降支和右冠脉者占28.3%(34/120)。【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早期诊断,对于指导早期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2岁。因“突发胸痛半小时”入院。患者半小时前睡眠时突感胸痛不适,位于心前区,疼痛较剧烈,既往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病史,无心血管病史。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 ST段抬高,伴 Q波形成。心脏超声检查:左房增大,左室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左室心尖部测及一约36 mm×12 mm稍低回声团块,与心内膜境界不清,内侧缘回声增强,左室下壁及后室间隔中上段搏动减弱,左室射血分数正常,为60%(图1)。超声诊断:①心尖部局部增厚(结合病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不排除);②左室下壁及后室间隔中上段搏动减弱(右冠状动脉闭塞可能大)。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0.94×109/L,百分比9.1%;急诊以“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收住院进一步治疗。急诊行冠状动脉血栓取出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正常、左前降支粗大,血流缓慢,未见明显狭窄,左回旋支粗大,血流缓慢,未见明显狭窄,右主干自近段起完全闭塞,可见血栓影,抽出条索状血栓1条,复查造影狭窄消失,取栓术后冠脉血流灌注良好分级为3级。冠脉血栓病理检查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5.
男,65岁。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6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ECG示: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4mv.心肌损伤标记物均增高。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2h后,无再通指征,而行补救性冠脉介入治疗(PCI).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右冠及回旋支未见明显病变).开通前降支后置入支架.血管远端血流达TIMl3级。术后心前区疼痛缓解.  相似文献   

16.
病例:患者女性,36岁,因“劳累后胸闷气逼半年”就诊。查体:一般状况可,血压128/76mmHg,心率74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ECG)检查示:窦性心律(67次/分),V1-V4导联T波低平、倒置。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左房、左室增大(左房前后径约36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约56mm),右房室腔、升主动脉、肺动脉内径正常范围,左室射血分数58%,左室各节段动度未见明显减弱;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窦,内径增宽约11.3mm(图1A、图1B);反复观察左冠窦未探及左冠状动脉开口,于肺动脉主干外侧壁见一管状回声,内径约6.4mm,与肺动脉相沟通,彩色血流显示此处异常血流信号流入肺动脉(图2A、图2B),频谱多普勒探及舒张期为主的双期血流频谱,血流峰值流速约254cm/s。心肌内冠状动脉异常扩张(图3A、图3B);超声提示:考虑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冠脉CTA提示:右冠状动脉开口正常起源于右冠窦;左冠状动脉开口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主干外侧壁;左右冠脉及其分支血管明显增粗、迂曲,远端可见侧支循环形成,相互吻合,未见明显狭窄(图4A、图4B、图4C)。入院后在全麻下施行开胸手术,术中见右冠状动脉异常粗大迂曲(直径约12mm),左冠状动脉开口位于肺动脉主干左后侧壁(直径约8mm)。即行“左冠状动脉异源主动脉再植术”。术后患者胸闷症状较前明显好转,行TTE示:肺动脉主干外侧壁异常分流消失;左室射血分数63%。ECG示:大致正常心电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观察临床表现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破裂的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分析1例临床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血管内超声(IVUS)及OCT技术对罪犯病变的判断。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加重的静息情况下胸痛,体格检查未见异常,胸片显示正常;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出现q/Q波,V_5~V_6导联T波倒置;心肌特异性标志物肌钙蛋白Ⅰ为0.20 mg/L(正常<0.04 mg/L);心脏多普勒超声显示下壁运动局限性减弱,心脏射血分数为50%;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前降支支架内未见明显狭窄,左回旋支慢性闭塞病变(与8个月前显示一致),右冠状动脉粗大,近段轻度狭窄(30%~40%),斑块显示不稳定;IVUS显示右冠状动脉近段斑块面积负荷73%狭窄,血管最小管腔面积5.80 mm^2,并伴有假腔的形成,斑块特征显示不清晰;OCT结果显示该斑块含有薄的纤维帽(0.70μm),纤维帽下富含较大的脂质核心斑块,并伴有斑块的破裂和内膜撕裂。结论应用OCT技术能够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罪犯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组织追踪成像(TTI)评价冠状动脉(冠脉)疾病患者的心肌收缩期及等容收缩期的运动。方法:85例因胸痛住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术前1周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及TTI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50例,各支冠脉狭窄程度均<50%)和冠脉狭窄组(35例,至少1支冠脉狭窄程度≥75%)。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心肌收缩期运动呈梯度递减的抛物线样位移曲线,等容收缩期运动呈现为以正向为优势的双向位移曲线或单正向位移曲线,收缩期峰值位移(Dsys)从二尖瓣环处向心尖段递减,等容收缩期峰值位移(Divc)从基底段向心尖段递减。冠脉狭窄组Dsys的递变规律与对照组一致,但Dsys减小(P<0.05),多个节段的Divc值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部分节段的Divc递变规律消失。此外,冠脉狭窄组患者中出现收缩后最大位移(Dmax)者较多。结论:冠脉狭窄时,Dsys及Divc均受影响,且多出现收缩后收缩现象。采用TTI定量评价左心室长轴运动可能有助于诊断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冠脉造影中的痉挛为病理自发性及导管造影刺激引起,使狭窄病变危险增加,须以重视及予以处理。方法:本组按Judl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中出现37例痉挛,男23女14,年龄43至60岁(平均47岁),自发性心绞痛15例。痉挛经硝酸甘油冠脉内注射处理后均缓解。结果:单发痉挛多见,表现为(1)左冠脉前降支近中段12例,右冠脉近中段5例,均在10mm以上,呈“长桥”状改变,缩窄达50%-65%,累及分支开口;(2)右冠脉开口鸟咀样缩窄3例;(3)右前降支及回旋支不规则轻度局限偏心型各4例。(4)右冠脉多发痉挛5例,左前降支4例。合并狭窄者19例,痉挛与粥样硬化部位对应。结论:由导管造影刺激引起的痉挛无胸闷和心电图改变。自发痉挛的年龄段与冠心病高发增长期相符,提示为心梗前期病变可能;影像学特征有助于鉴别。  相似文献   

20.
对冠脉搭桥术合并肺癌根治术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男,69岁。因体检发现右上肺占位1个月余入院。气管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示ST段改变。冠状动脉CT示:OM支近中段混合斑块,管腔狭窄,右冠中段、第三对角支起始段狭窄。冠状动脉造影示:LAD中段病变狭窄约85%,LCX近中段狭窄90%,RCA中段狭窄70%。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在全麻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肺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