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八纲系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对性质相反的证候。八纲辨证是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基础,通过八纲辨证确定疾病的性质,为临床护理指明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护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笔者仅从八纲辨证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谈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2.
子午流注音乐治疗思想与八纲辨证的联系 八纲辨证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辨证的过程即是诊断的过程.辨证,就是从整体观出发.运用中医理论对病情进行分析.八纲辨证,是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用来说明病情的辨证方法.子午流注音乐治疗正是通过八纲辨证从整体观念出发而对症下药(此"药"指特定的中医治疗音乐).  相似文献   

3.
中医辨证的“证”,是证候的简称,就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斗争强弱等方面进行病理概括,也是对疾病本身反映出来的各种症状的概括。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症状、体征等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便作出正确的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所以辨证是中医认识疾病的科学方法,是正确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关键。中医辨证的方法很多,临床常用的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等,其中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  相似文献   

4.
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方法概括起来有汗、吐、下、(?)、温、清、补、消等八种主要治疗方法,总称治疗八法。现从汗法又称解表发汗法来试谈表证的辨证护理。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之一,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表里这纲主要是指病位的深浅。外感  相似文献   

5.
中医传统诊断方法在治未病方面凸显出诸多缺陷,已无法完全满足中医临床需求.为此文中提出有无辨证体系.该体系是以道家经典<老子>有无辩证观和<内经>治未病思想以及有无说为理论基础,将中医宏观诊断和现代微观检查技术相结合,在八纲辨证辨已病的同时强调辨识人体的未病状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皆属已病之"有证"范畴;而健康、亚健康、潜病、前病、传变均归属于未病之"无证";有无、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十纲共为中医辨证的纲领,有无则为十纲辨证的总纲.既是对八纲辨证的补充,同时又涵盖了八纲辨证;这就填补了目前辨证论治方法的缺陷,又丰富了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是近年来中医学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亮点和突破.  相似文献   

6.
<正>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中最基本的辨证纲领,近代医家祝味菊在历代中医学者的不断实践的基础上于《伤寒质难》中明确将其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首次提出"八纲"的概念,是中医的基本辨证方法。气血津液辨证,是运用气血律液理论辨别证候的属性与特点。《灵枢·本脏》:"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  相似文献   

7.
正《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以八纲辨证为目,开拓了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辨证思维方法。李发枝老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南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河南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主任,现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执教科研50余年,他钻研灵素之学,潜心伤寒之论,崇尚仲景学说,对仲景学说体会颇深,除理论教学外,长期  相似文献   

8.
<正>下利证是一常见的临床症状,在中医临床中属于"泄泻""痢疾""霍乱"范畴,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其进行详细的论述,虽以六经辨证立论,但八纲辨证具体应用于其中,可以说八纲辨证的具体应用实始于《伤寒论》,我们从八纲辨证的角度对《伤寒论》下利证作一论述,希望对进一步学习掌握《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方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四诊合参和八纲辨证为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前提,正确的辨证(诊断)才能导致正确有效的治疗,中医的“治病求因”即源于此理。在四诊合参中,尤以观察舌脉象的变化,为日常临症中广泛运用的方法。临床实践证明:舌象的变化常能客观地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病因病机的所在,是故“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而惟舌可验……”(引自《临症验舌  相似文献   

10.
辨证纲要,即一般所说的“八纲”。“纲要”,即纲领的意思。祖国医学,根据致病因素,以及疾病发生后的发展规律不同,总结出了好几种辨证方法,如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等。虽然,这些辨证方法,各有其特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别的疾病,但都有它们的共性。由于这些共性?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因而就叫它“辨证纲要”或“辨证纲领”。又因为这些纲要共有八个概念,所以,通俗又叫“八纲”。  相似文献   

11.
通过概括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现状,从八纲辨证的角度,分析阴阳失衡在干燥综合征中的影响。综合现代医家的治疗法则,提出温阳通络法治疗干燥综合征。最后结合临床案例,解析温阳通络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新医学》1970,(9)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八纲辨证,就是把四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按照八纲的体系(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加以综合归纳,从而把复杂的病情整理概括为分别属于八个具有普遍性的证候类型,用以判断疾病,说明病变的部位、病情的轻重、疾病的属性、机体反应的强弱,为治疗指明方向。八纲辨证是中医判断疾病最基本的纲领,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熟练掌握,以便在临床时能运用自如,正确地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三因制宜"、"护病求本"等原则,运用"八纲辨证"的方法,从整体出发,以局部症状为依据,对患者实施全身、局部、症状、心理及饮食等方面的护理.结果:本组65例获随访6~12个月,无髋内翻畸形,大多患者术后3个月可独立行走.结论:中医辨证施护提高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可使老年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纲领,又是各种辨证的基础~([1])。从西医临床诊断认识中医"八纲辨证"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内涵,可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物质和功能是一个阴阳整体阴阳是古代哲学用语,古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赋于运动的、温热的、明亮的、上升的、外向的为阳的  相似文献   

15.
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脏腑辨证施护学术交流会于1988年9月10~14日在洛阳召开。此次会议是在八纲辨证施护研讨会的基础上召开的,主要讨论脏腑辨证施护的概念、方法,为使之形成以赃腑辨证为核心的多种病证的施护规范进行交流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施今墨在继承、活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研究、临床总结,对八纲辨证作了发挥和补充,指出应将阴阳作为总纲,补充气血辨证的内容,而成“十纲”辨证,以指导对杂证的分析、治疗;对于外感病应根据病人的病证特点,“详查表里比重”而用药。施氏的发挥,无论是在对传统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上,还是拓宽临床辨证方法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该文简要介绍了曹恩泽教授辨治肾脏疾病的学术思想:①慢性肾脏病病机上重视肺脾肾亏虚之本,强调脾运的重要性;②中西互参,寻求中西医结合点,包括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把握西医疾病分期、寻求中医证候的衍变规律;③创立"清补法",继承和发展了新安医学;④三焦辨证为纲论治慢性肾衰竭,注重解毒降浊治标法。  相似文献   

18.
血脉是指疾病深入到营血的脉象,见了这类脉象标志着病在血分,脉象必然出现下列的脉形,如细、弦、涩、芤。运用八纲辨证或卫气营血辨证来判断病位,推断病机,确定治疗,均要根据脉象为依据进行辨证及治疗。 1.细脉脉象:细脉在指下感觉象一根丝线那样细小,但是指下清楚,始终能明显地摸出。近似脉鉴别: 弦脉:是端直且长,如张开的弓弦一样,按之不移,又象琴弦一样,挺然似有力而在指下。虚脉:是指脉象虚软无力,是在虚软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为汉代张仲景作。它是祖国医学经典医籍之一,也是治疗杂病的最早专著。全书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对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并在《内经》脏腑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施治体系,为内伤杂病的证治及其发展奠定了基础。此书是学习和研究内伤杂病的基础书籍。  相似文献   

20.
中医食疗是在中医辨证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各类食品的不同性味、归经,再配合外界的天时、地理、人的素质以及疾病的八纲属性等的不同情况,从整体出发,辩证地选择相应的食物,来进行养生、健身、防病、治病的一门科学。其治疗原则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