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凡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称为小儿高热惊厥。属儿科常见急症,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临床表现是先有发热,随后发生惊厥,惊厥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热开始后12h内,在体温骤升之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伴有意识丧失;抽风的严重程度并不与体温成正比,应及时进行抢救并加强护理。现将我科对2004年1月-2005年4月收治的5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流感相关性脑病(influenza—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IAE)是指在急性流感过程中伴随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不包括脑膜炎、脊髓炎和高热惊厥。典型的IAE临床表现为急性高热后突然惊厥发作,起病1~2d内快速进展至昏迷状态或死亡,病情凶险,病死率约30%。早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时期就发现一些嗜睡性脑炎与流感有关,当时还不能分离流感病毒故无法证实病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小儿惊厥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基础护理。结果30例小儿惊厥患者末发生任何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惊厥是常见急症之一,婴幼儿多见,系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所致,常引起窒息、外伤。因此及时进行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供给足够营养,加强高热、皮肤护理和安全防护,密切观察病情对痊愈出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小儿惊厥的病因和救治方法。方法对我院住院150例小儿惊厥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以婴幼儿为主(66%),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占第一位(38%)。新生儿惊厥的常见病因为低钙性惊厥、HIE和颅内出血;年龄偏大的儿童惊厥病因以中毒性菌痢、脑炎和癫痫、中毒为多见。静脉注射安定0.3~0.5mg/(kg·次)或肌注苯巴比妥5-10mg/(kg·次),其中83.3%痊愈,16.7%好转。结论新生儿期的围产期因素和代谢异常是引起惊厥的常见原因。高热惊厥与癫痫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癫瘌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威胁生命的神经科急症之一,占癫痫患儿的2.6%~6%,根据临床发作形式分为惊厥性(CSE)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对CSE国内外有诸多报告。NCSE的临床、脑电图有一定的特殊性,容易漏诊或误诊,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但国内报道较少。我院近4年共收治SE患儿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24 h内惊厥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 为早期识别有危险因素的患儿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384例热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 分为单次发作组和反复发作组,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惊厥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 384例热性惊厥患儿, 年龄6个月~5岁, 单次发作组296例, 反复发作组88例, 两组患儿在是否首次发作、首次发作的年龄、发作时体温、发作持续时间≥15 min、热性惊厥家族史及C-反应蛋白这6项指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非首次发作(OR=2.085, 95%CI 1.232~3.529, P=0.006)、首次发作年龄小(OR=0.970, 95%CI 0.948~0.993, P=0.010)、发作持续时间≥15 min(OR=3.587, 95%CI 1.497~8.596, P=0.004)、有热性惊厥家族史(OR=1.892, 95%CI 1.126~3.180, P=0.016)是热性惊厥患儿24 h内反复出现惊厥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热性惊厥患儿首次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医师对有危险因素的患儿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热性惊厥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16例首次热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首次发作危险因素,并随机抽取同期发热但无惊厥发作(既往也无惊厥病史)的601例患儿为对照组。结果616例热性惊厥患儿,男344例,女272例,汉族584例,蒙古族32例。1岁以下126例(20.5%),~3岁405例(65.8%),3岁以上85例(13.7%)。发作病因中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3.6%(330/616)]、疱疹性咽峡炎[25.9%(160/616)]及幼儿急疹[10.5%(65/616)]居前3位。惊厥发作时体温在38.0℃及以上者570例(92.5%),16例(2.6%)患儿惊厥发作后出现发热。534例(86.7%)患儿在发热24 h内出现惊厥发作。608例(98.7%)患儿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惊厥持续时间<5 min 548例(89.0%)、~14 min 48例(7.8%)、~29 min 16例(2.6%)及≥30 min 4例(0.4%)。572例(92.9%)患儿在单次热程中仅1次惊厥发作。临床类型中单纯性热性惊厥占88.3%(544/616),复杂性热性惊厥占11.0%(68/616),惊厥持续状态占0.7%(4/616)。危险因素分析显示首次惊厥时年龄、低钠、低铁、低锌、剖宫产、异常出生史、抽搐前1周疫苗接种史及热性惊厥家族史在热性惊厥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次发热惊厥年龄、低铁、剖宫产、低钠及热性惊厥家族史是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热性惊厥首次发作多见于3岁以内婴幼儿,以单纯性热性惊厥为主,惊厥发作时体温高,易发生于发热后24 h内,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病因。引起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首次发作年龄、低铁、剖宫产、低钠及热性惊厥家族史,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降低热性惊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疾病之一,其定义为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的伴有发热的惊厥发作,并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无热惊厥病史。反复发作可以造成缺氧性脑损伤,对儿童的脑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部分可移行为癫痫。本文对我院1997年8月~2004年8月门诊及住院的FC患儿热退一周后脑电图(eletroencephalography,EEG)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FC患儿EEG异常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发作次数、体温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BICE临床资料,观察病情,行血液常规、生化、大便常规及脑影像学(CT/MRI)和视频脑电图等相关检查,按照BICE的诊断标准,除外热性惊厥及癫。予抗惊厥药物对症治疗,随访2 a。结果 26例均有BICE典型的临床特征,高发时间为当年11月份-次年3月份。胃肠炎以轮状病毒多见,主要症状为轻度腹泻或(和)呕吐伴无热惊厥。发作形式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或局限发作泛化为全面性发作。脑CT/MRI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随访0.5 a有3例复发,复发次数≤3次,经治疗惊厥症状全部消失。23例2 a内无复发,发作前后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对于年龄6个月~3岁患儿,有轻度腹泻、呕吐伴无热惊厥,无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及血糖异常,无脑电图异常及脑脊液改变者可考虑BICE,尽早确诊,不必要长期复杂的检查及抗癫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监测在新生儿惊厥发作中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延安市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窒息及疑似惊厥发作的新生儿85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 VEEG 监测其脑电活动及新生儿各种临床行为,并对监测的VEEG结果和患儿的临床发作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85例窒息及疑似惊厥发作的新生儿中,28例(32.9%)确诊为新生儿惊厥,其中24例有明确病因,分别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1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例,低血糖3例,电解质紊乱3例,4例病因不明.28例惊厥患儿中,20例经治疗后随访时间1~12个月,且于出院后经复查VEEG均未监测到临床惊厥发作及脑电图异常放电,其中16例患儿精神、运动发育良好,4例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1例患儿近期出院,随访时间短,失访3例.4例放弃治疗,随访中3例已死亡.结论 新生儿惊厥发作常不典型,多为亚临床及微小发作,临床上难以鉴别,容易漏诊及误诊.VEEG监测在新生儿惊厥发作的诊断中具有敏感、准确及无创等优点,有利于早期治疗和改善预后,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新生儿惊厥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1.
大鼠不同成熟期大脑对持续惊厥的耐受性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蒋莉  蔡方成  张晓萍 《中华儿科杂志》2002,40(7):429-433,I003
目的 确认未成熟脑对惊厥性脑损伤可能具有的特别承受能力。方法 用美解眠诱发健康幼龄和成年期Wistar大鼠持续惊厥发作。通过比较惊厥持续时间、程度及惊厥后死亡情况 ,光镜下进行海马、颞叶、顶叶皮层坏死神经元计数 ,判断不同龄大脑对惊厥的敏感性及耐受性 ;并使用电镜确认神经元超微结构病变。结果  (1)成年鼠仅有 <2 0min的惊厥发作 ,而幼鼠惊厥持续状态发生率为 71.4 %。 (2 )惊厥发作后幼鼠死亡发生在 (44± 2 4 )min ,而成年鼠死于 (7± 5 )min。 (3)成年及幼年鼠惊厥后神经元损伤均主要发生在海马区。成年鼠惊厥持续时间皆≤ 2 0min ,该区的坏死神经元高达 (2 2 7± 34) / 80 0个 ;幼龄鼠惊厥持续≤ 2 9min者 ,坏死神经元仅 (6 0± 2 1) / 80 0个 ,惊厥持续 30~ 5 9min者 ,为 (16 7± 5 1) / 80 0个。结论  (1)不同成熟期大脑对致惊剂的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年龄越幼 ,敏感性越高 ,越容易发生长时程惊厥或惊厥持续状态 ;(2 )发育期脑对长时程惊厥发作的承受力强 ;(3)惊厥发作引起颞叶、海马及齿状回等脑区选择性神经元变性和死亡。病变程度除与年龄明显相关外 ,还取决于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2.
高热惊厥3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惊厥原因之一,部分病儿反复多次发作后留有一定的后遗症,而及时、合理的处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惊厥的发作,减少后遗症。现将我院儿科病房近五年来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332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3年~1997年12月我科共收...  相似文献   

13.
高热惊厥200例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诊症状之一 ,多数患儿呈良性经过 ,无后遗症 ,不影响生长发育。但一部分高热惊厥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者可造成缺氧性脑损伤 ,部分可移行为癫。及时诊断及早期发现癫颇为重要 ,脑电图 (EEG)为首选的不可缺少的诊断工具。资料和方法一、对象 为 1998~ 2 0 0 1年高热惊厥患儿 2 0 0例 ,男12 9例 ,女 71例 ;年龄 2 4d~ 11岁。体温 37.5~ 4 1℃ ,发热原因均为中枢神经系统以外感染 ,多数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抽搐 1次~数次。惊厥呈全面性发作 170例 ,限局性发作 2 4例 ,失神样发作 1例 ,5例新生儿表现仅…  相似文献   

14.
以热性惊厥起病的复发性惊厥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性惊厥 (febrileconvulsions,FC)是儿科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 ,约 4 0 %的病例复发 ,年龄多不超过 6岁[1,2 ] 。但部分病例反复发作 ,甚至出现无热大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等发作。Scheffer等[3 ,4] 提出热性惊厥附加的全身癫(generalizedepilepsywithfebrileseizuresplus ,GEFS+ )概念 ,其表现型包括FC ,热性惊厥附加症 (febrileseizuresplus ,FS+ ) ,FS+ 加失神 ,FS+ 加肌阵挛 ,FS+ 加肌阵挛 站立不能癫(MAE) ,FS+ 加…  相似文献   

15.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BFNC)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方法 对3个BFNC家系的遗传方式、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家系共20例患者,遗传方式均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于出生后2~10d发病,表现为部分性或全身性惊厥发作,1例有发作后嗜睡;无论治疗与否,惊厥发作于18d~18个月完全消失,智能发育正常;1例发作后脑电图表现为弥漫性波幅降低,1例发作时可见癫痫波发放,2例发作间期正常;体格检查、血生化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正常;5例行抗癫痫治疗,均有较好疗效。结论 BFNC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癫痫综合征,具有遗传异质性,临床特点为新生儿期出现的、可自行消失的、预后良好的惊厥发作,可有发作后嗜睡,血生化及神经影像学检查正常,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对抗癫痫药物反应较好。诊断主要依靠家族史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海洛因戒断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戒断综合征近年来虽然已有报道,但仍有不少病例被漏诊或误诊,如未得到恰当和及时的治疗,可导致惊厥发作,甚至婴儿猝死。随着妇女吸毒人数增多,尤其是贵州、云南等地区,该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为引起新生儿科及产科医生的重视。现将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9月收治新生儿海洛因戒断综合征15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惊厥是神经元过度去极化及同步异常放电引起的运动、行为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新生儿期的惊厥发作是由于神经递质发育的特殊性及不成熟的脑组织对损伤的易感性所致,很多原因都会使新生儿期的惊厥表现为反复、持久发作的特点。而现有的抗惊厥药物对这类惊厥的治疗又常缺乏有  相似文献   

18.
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急症之一,如果惊厥时间过长可造成脑后遗症,甚至死亡,哈密地区中心医院儿科自2001年1月-2005年1月对32例惊厥患儿加强了观察与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24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伴轻度胃肠炎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患儿临床经过。方法:对本院2002年12月-2004年2月收治的BICE患儿24例进行2年~3年4个月随访,临床发作有成簇惊厥发作倾向,排除电解质异常、热性惊厥、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症状性癫痫及神经运动发育异常,观察患儿惊厥的复发率及预后。结果:脑电图中央区小尖波4例;CT示脑外部积水1例;经2年随访观察,因胃肠道症状再发惊厥2例,因高热再发惊厥2次1例;随访患儿均未应用抗癫痫药,智能发育正常。结论:BICE患儿惊厥发作次数较少。部分患儿惊厥呈成簇发作,患儿临床预后均良好。  相似文献   

20.
血清钠浓度与热性惊厥再发的关系:附45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惊厥是儿科的常见病之一。小儿惊厥的发生率约为成人的10倍。儿童中5~6%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尤其是热性惊厥。惊厥本身常是由于脑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异常引起,而惊厥又可引起脑器质性损害,特别是持续时间长、在短期内多次发作对脑损害更为突出。有报道热性惊厥小儿血清钠浓度有所降低。但血清钠浓度降低与惊厥的再发生关系如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