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脂肪抽吸术中清醒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共40例行脂肪抽吸术的女性患者入选(ASAⅠ~Ⅱ级)。镇静诱导予以右美托咪定1μg/Kg作为负荷量,时间10 min,然后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每小时0.4μg/Kg。肿胀液注射前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术中手术刺激患者有体动时,追加舒芬太尼5~10μg。术毕前5~10 min停止药物输注。分别记录镇静前、静注右美托咪定15、30和60 min以及术毕时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变化,Ramsay镇静分级。观察有无低氧血症、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等并发症。记录总麻醉时间和各药物用量。结果 4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镇静效果,Ramsay镇静分级2~4级。镇静后各时间点的患者心率均低于镇静前(P<0.05)。与镇静前相比,镇静后15 min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明显(P<0.05),而镇静后其他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与镇静前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镇静后的呼吸、SpO2无明显下降(P>0.05)。术中有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呼吸抑制,2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麻醉时间为(168±58) min,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的用量分别为(126±36)μg和(15±5)μg。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可安全应用于脂肪抽吸术中的清醒镇静。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患儿术前用药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普通外科或泌尿外科手术的患儿92例,年龄1~6岁,其中1~3岁及4~6岁儿童各46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按年龄段分层后随机分为2组(n=46):咪达唑仑组(M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约20 min由家长陪同进入麻醉准备室,分别于10 min内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1 mg/kg或右美托咪啶1 μg/kg.采用异丙酚-罗库溴铵-瑞芬太尼行麻醉诱导,七氟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维持麻醉.于用药前(T1)、与家长分离(T2)和进入手术室(T3)时记录改良耶鲁术前焦虑评分(mYPAS)、镇静评分、HR、MAP、RR、SpO2.于T2,3时记录患儿进入睡眠状态(镇静评分4分)的发生情况.记录七氟醚呼气末浓度(CetSev)、瑞芬太尼输注速率、拔除喉罩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观察时间、苏醒期谵妄发生率、补救镇痛药使用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1时比较,两组T2,3时mYPAS评分降低、镇静评分升高,D组T3时HR及T2,3时MAP降低,M组T3时HR升高(P<0.05);与M组比较,D组T2,3时镇静评分和睡眠发生率升高,T2时HR降低(P<0.05),mYPAS评分、RR、MAP、SpO2、CetSev、瑞芬太尼输注速率、拔除喉罩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观察时间、苏醒期谵妄发生率、补救镇痛药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用于患儿术前用药的镇静效果优于咪达唑仑,但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强于咪达唑仑,需注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抽脂术麻醉的有效性。方法 将择期抽脂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瑞芬太尼组(DF组)、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和局麻组(N组),每组20例。DF组和D组麻醉开始均给予1μg/Kg负荷量的右旋美托咪啶,10 min内泵注完毕,待Ramsay镇静评分达到3分后开始手术,然后以0.5μg/Kg·h维持;DF组麻醉开始还给予瑞芬太尼0.1μg/Kg·min,术中泵注维持。N组不给予静脉麻醉药物。三组均注射局麻肿胀液。评估指标包括Ramsay镇静评分和VAS疼痛评分,记录用药前、手术开始、手术30 min、60 min和术毕的HR、MAP、SPO2,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N组HR、MAP明显高于DF组和D组(P<0.05),DF组和D组HR、MAP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F组和D组VAS疼痛评分优于N组(P<0.05),DF组VAS疼痛评分优于D组(P<0.05)。各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抽脂手术麻醉效果确切,且优于单纯使用右旋美托咪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咪达唑仑镇静下瑞芬太尼抑制气管内表面麻醉时呛咳反射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CP50).方法 择期经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24例,静注咪达唑仑60μg/kg5 min后,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达目标靶浓度后行环甲膜穿刺表麻及经鼻气管插管.观察有无呛咳反射及插管反应发生.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按序贯法确定,相邻血浆靶浓度之间的比率为1.2.结果 瑞芬太尼抑制经环甲膜穿刺注药时气管呛咳反射的Cp50为1.8 μg/L,95%可信区间(CI)为1.5~2.2μg/L.结论 复合咪达唑仑60μg/kg镇静时,瑞芬太尼抑制气管内表面麻醉时呛咳反射的Cp50为1.8μ/L(95%CI 1.5~2.2μg/L).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睑袋成形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睑袋成形术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采用双盲法,实验组给予0.05 mg/kg咪达唑仑和0.5 μg/kg瑞芬太尼诱导,推注时间>90 s,随后用瑞芬太尼0.05 μg/(kg· min)持续静脉泵注.对照组给予0.05 mg/kg咪达唑仑.并记录给药前、给药后3 min、手术开始时、术中、术毕、术后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受术者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平均MAP、HR、RR、SpO2及术后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受术者和医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1.3±11.6)比(52.7±10.4),P<0.05].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用于睑袋成形术麻醉,术中呼吸循环稳定.受术者和医师满意度高.但诱导阶段有呼吸抑制,苏醒阶段有恶心、呕吐的风险,需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用于内镜逆行性胆管造影(ERCP)监护性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拟在我院ERCP诊治的87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和对照组43例(单纯瑞芬太尼),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与麻醉前(T_0)比较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5 min(T_2)时刻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较T_0时刻均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MAP、HR、SpO_2、BIS在T_1、T_2时刻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后5 min和15 min的改良Aldrete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嗜睡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单用较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用于ERCP监护性麻醉的效果更好,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减压术患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联合颈丛阻滞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颈椎前路减压术患者2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30~64岁,颈丛阻滞满意后,在手术开始前5min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初始血浆靶浓度为1.5 ng/ml,术中根据患者情况及手术刺激强度调整目标浓度,每次递增或递减0.2ng/ml,直至镇静达Ramsay镇静评分2~3分,或镇痛达口述镇痛评分(VPS)0~1分,手术结束前5 min停药.于颈丛阻滞前(T0)、颈丛阻滞后10 min(T1)、手术开始后5 min(T2)、30 min (T1)、术中气管牵拉明显时(T4)和术毕(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BIS、Ramsay评分及VPS评分;记录呼吸抑制、肌肉僵硬、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每例患者瑞芬太尼的最大血浆靶浓度,计算其平均血浆靶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各时点MAP、SpO2和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HR降低(P<0.05);Ramsay评分和VPS评分T2时开始升高,T3、T4时达高峰,T5时下降(P<0.05),Ramsay评分均为2~3分,VPS评分均为0~1分,镇静镇痛效果良好.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瑞芬太尼的最终血浆靶浓度范围为1.5~5 ng/ml,平均维持浓度为(3.4±1.0)ng/ml.结论 瑞芬太尼低血浆靶浓度TCI联合颈丛阻滞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术安全有效,可以达到清醒镇痛的目的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清醒镇静在短小整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81例拟在清醒镇静下行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mg· kg-和舒芬太尼0.1 ug·kg-1后,连续输注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复合液(咪达唑仑5 mmg+丙泊酚200 mg+舒芬太尼10μg,共计23 ml).输注初始速度为0.2 ml·kg-1 ·h-1,其后根据OAA/S评分调节输注速度,每次增加20%,维持镇静深度在OAA/S评分11分左右.记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变化、并发症(低氧血症、呼吸暂停、躁动、恶心呕吐)、麻醉时间和各药物的用量.术毕前5~10 min停止药物输注,术后次日随访患者对麻醉处理的满意度,以及今后类似手术是否愿意选择相同的麻醉方法.结果 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后,OAA/S评分从20.0±0下降至11.9±2.6(P <0.05),术中维持在10.5~11.1,手术结束时恢复至16.0±2.2,但仍明显低于术前基础值(P<0.05).镇静诱导后SBP、DBP明显下降(P<0.05),HR无明显改变(P>0.05),手术结束时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中有11例次出现低氧血症,5例次出现呼吸暂停,2例躁动明显,但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现象.麻醉时间为(101.1±42.5) min,咪达唑仑、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8.4±3.7) mg、(189.1±88.7) mg和(18.2±5.6)μg.术后次日随访,96%(78/81)的患者对麻醉表示满意,并愿意再次接受相同的麻醉处理.结论 咪达唑仑、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清醒镇静适用于短小整形外科手术的麻醉,镇静、镇痛效果确切,患者舒适度高、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80例硬膜外麻醉择期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D组和F组,每组40例。分别以右美托咪定和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作为手术期间辅助用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段的Bp、HR、SpO2值,记录手术中Ramsay镇静评分和VAS评分。结果两组Bp变化无明显差异,HR、SpO2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不良反应更少。结论右美托咪定作为术中辅助用药,呼吸循环平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诱发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1~64岁,体重50~8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20):帕瑞昔布钠组(P组)、小剂量瑞芬太尼组(S组)、大剂量瑞芬太尼组(L组)、小剂量瑞芬太尼+帕瑞昔布钠组(SP组)和大剂量瑞芬太尼+帕瑞昔布钠组(LP组).P组、LP组和SP组麻醉前30 min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依托咪酯、顺阿曲库铵和瑞芬太尼(P组芬太尼)麻醉诱导.麻醉维持:S组和SP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05μg· kg-1 ·min-1,L组和LP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3μg·kg-1 ·min-1,各组均复合吸入七氟醚,静脉输注顺阿曲库铵.于术后30 min时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静态和动态切口疼痛程度,术后镇痛的辅助措施采用静脉注射曲马多1.5 mg/kg,维持NRS评分≤5分.记录术后24h内曲马多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P组比较,S组和L组术后30 min时静态和动态NRS评分升高,L组寒颤发生率和曲马多使用率升高(P<0.05),SP组和LP组术后30 min时静态和动态NR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曲马多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L组术后30min时静态和动态NRS评分、寒颤发生率和曲马多使用率升高,SP组术后30 min时静态和动态NRS评分降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曲马多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LP组术后30 min时静态和动态NRS评分、寒颤发生率和曲马多使用率降低(P<0.05).结论 麻醉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可抑制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诱发患者术后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丙帕他莫超前镇痛对全麻插管与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的气管插管全麻术的80例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于麻醉前15 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试验组为生理盐水100 mL+丙帕他莫2 g。观察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5 min(T2)、拔管前5 min(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5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采用RS躁动评分法、Ramsay镇静评分法及VAS法评估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的躁动、镇静、疼痛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HR、MAP、CVP于T1及T3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T2、T4、T5各时点与T3相比,两组患者的MAP和HR均有升高趋势(P<0.05),试验组各时点的MAP和HR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比较,T4时点的CVP最高(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的血小板聚集率、PT、TT、APTT、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T5时点,试验组患者RS和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比较,T4时点的RS和Ramsay评分最高(P<0.05)。试验组患者拔管后1 h 和6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帕他莫用于全麻术患者的超前镇痛,能较好维持全麻术患者的插管与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术后疼痛,且不影响患者围术期的凝血功能,可安全用于全麻手术的超前镇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疆维族和汉族间民族差异对患者脊柱手术后镇痛药量和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加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患者94例,并按民族分为两组:汉族组(H组)和维族组(U组),每组各47例。术后采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记录并比较术后6、12、24、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amsay镇静评分、生命体征、副作用、48h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芬太尼总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Ramsay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PC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芬太尼总用量[(21.8±6.8)、(13.2±3.0)次和(1203±217)μg]均明显多于H组[(12.5±3.2)、(7.9±2.6)次和(793±138)μg](P〈0.05);与H组7例(15%)比较,U组12例(27%)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增多(P〈0.05)。结论维族与汉族患者术后静脉镇痛芬太尼需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用量应考虑民族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用于抽脂术静脉麻醉的有效性。方法 将择期抽脂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行静脉麻醉,对照组使用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评估指标包括Ramsay镇静评分和VAS疼痛评分,记录各时间点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以及清醒时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T1、T2、T3、T4的RR和SpO2均高于对照组(P<0.05),T3、T4的MAP、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躁动、SpO2<92%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用于抽脂术静脉麻醉效果良好,可缩短苏醒时间以及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单次负荷量静脉应用对患者血流动力学、镇静状态、术中寒战发生率等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9月-2012年9月200例椎管内麻醉下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100例,分别单次静脉负荷量应用右美托咪定0.8μg/kg或生理盐水0.2ml/kg,微量泵泵入,给药时间15min,记录并对比2组给药前(T0)和药物开始泵注10min(T1)、20min(T2)、30min(T3)、60min(T4)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氧饱和度(SpO2)、Ramsay镇静评分,术后患者自我感觉是否舒适。结果D组给药后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寒战发生率显著下降(10%vs.48%,x^2=35.066,P=0.000),自感舒适的比例高(90%vs.40%,x^2=54.945,P=0.000)。给药前2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SpO2差异均无显著性,给药后2组心率减慢,血压降低,氧饱和度升高,但均无临床意义。结论在短小椎管内麻醉时用右美托咪定单次0.8μg/kg15min静脉泵注可以产生适度镇静,降低寒战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氧合状态平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科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胸科手术患者9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45):静吸复合全麻组(Ⅰ组)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Ⅱ组)。Ⅰ组麻醉诱导后,吸入七氟醚,持续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Ⅱ组先采取硬膜外麻醉,麻醉平面稳定后全麻诱导,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于术前30 min时、术中10 min时、术后10 min时记录患者的SBP、MAP、DBP、HR、SpO2。术毕记录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并记录气管导管拔管即刻(T1)、拔管后5 min(T2)、10 min(T3)及20 min(T4)的RSS镇静评分。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术中及术后10 min时SBP、MAP、DBP和HR降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显著缩短,T1-4时RSS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胸科手术的效果优于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自控镇静(PCS)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本组232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P组(n=130)与C组(n=102).两组均采用连续腋路臂丛麻醉,术后行腋路臂丛阻滞镇痛.P组术后以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行PCS,C组术后给予心理护理,必要时应用镇静剂,两组镇痛镇静时间均为72 h.观察患者镇痛(VAS)镇静(Ramsay)评分、焦虑评分(SAS)、再植指血管危象发生及成活情况、PCS期间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组术后各时间点的Ramsay评分均高于C组(P<0.01),镇静不足病例P组明显少于C组;两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SAS评分P组明显低于C组(P<0.01),焦虑发生率P组明显低于C组(P<0.01);P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PCS期间生命体征均平稳,无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PCS能够为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提供安全有效的镇静治疗,从而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整形美容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名接受整形美容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 μg/Kg,维持剂量0.1~0.5μg/Kg·h以达到镇静警觉评分(OAA/S)≤4,对照组推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若OAMS >4,则予咪达唑仑,另予芬太尼止痛.至OAA/S≤4开始局麻手术.术中按需追加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结果 实验组的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术中高血压、心动过速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降低(P<0.05),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降低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的用量,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无明显呼吸抑制,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整形美容局麻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曲马多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6月,选择60例ASAⅠ~Ⅱ级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手术切皮前5 min实验组静注曲马多1.5 mg/kg,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2 ml。观察术后苏醒时间,随访24 h VAS疼痛评分及Ram say镇静评分,镇痛药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2组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12 h内VAS评分显著降低[术后1 h 1.50±1.76 vs.4.03±2.50,t=4.544,P=0.000;术后2 h 1.77±1.87 vs.4.47±2.67,t=4.532,P=0.000;术后4 h 1.63±1.40 vs.3.20±2.00,t=3.506,P=0.001;术后8 h 1.83±1.76 vs.2.80±1.85,t=2.074,P=0.043;术后12 h1.50±1.25 vs.2.30±1.66,t=2.104,P=0.040],术后镇痛药的应用明显减少(1例vs.7例,2χ=5.192,P=0.023),副反应中仅头晕的发生例数较多(6例vs.1例,2χ=4.043,P=0.044)。2组Ram say镇静评分均为1~2分。结论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前静注曲马多1.5 mg/kg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辅助镇痛药用量,副作用较少,是临床上较好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