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C组)、乳酸钠林格组(R组)、聚明胶肽组(P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组(H组),每组20例。P组和H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90min静脉滴注聚明胶肽和6%羟乙基淀粉130/0.4,速率20mL·kg-1·h-1,扩容量20mL·kg-1,R组和C组分别滴注乳酸钠林格液和生理盐水6~8mL·kg-1·h-1。分别于AHHD前(T0),AHHD后即刻(T1)、2h(T2)和6h(T3)时采血,测定血清TNF-α、IL-6、IL-8、IL-10、NO、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T0比较:T2—T3时C组、R组、P组和H组血清TNF-α、IL-6、IL-8、IL-10、NO含量及MDA活性升高,SOD含量降低(P<0.05);与C组比较:R组、P组和H组T2—T3时血清TNF-α、IL-6、IL-8、NO含量及MDA活性降低,IL-10及SOD含量升高(P<0.05);与R组比较:P组和H组T2—T3时血清TNF-α、IL-6、IL-8、NO含量及MDA活性降低,IL-10及SOD活性升高(P<0.05);与P组比较:H组T2—T3时血清IL-10及SOD含量升高,NO含量及MDA活性降低(P<0.05),血清TNF-α、IL-6及IL-8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乳酸钠林格液、聚明胶肽或6%羟乙基淀粉130/0.4行AHHD,可抑制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且6%羟乙基淀粉130/0.4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130/0.4羟乙基淀粉和聚明胶肽行AHH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择期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ASAⅠ或Ⅱ,随机等分为四组.全麻插管后从中心静脉输注A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4 ml/kg、10 ml/min),B(130/0.4羟乙基淀粉)、C(聚明胶肽)和D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不同液体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血液流变学状态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足月单胎健康产妇12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按不同液体AHHD分为4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聚明胶肽组(P组)、琥珀酰明胶组(G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组(H组)。C组、P组、G组和H组分别于麻醉前30min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聚明胶肽、4%琥珀酰明胶和6%羟乙基淀粉130/0.4进行AHHD,输液速度为20mL·kg-1·h-1。分别于AHHD前(T0),AHHD后30min(T1)、1h(T2)和手术结束后2h(T3)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血红细胞比容(Hct)、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指数和血沉)及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Fib)]。结果 与C组比较,P组、G组和H组T1—T3时Hb含量及Hct降低(P<0.05),T1—T2时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指数、PLT和Fib降低,APTT延长(P<0.05),血浆黏度值、血沉及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组比较,P组和G组T1—T2时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指数及血沉升高(P<0.05),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应用聚明胶肽、4%琥珀酰明胶或6%羟乙基淀粉130/0.4行AHHD对剖宫产产妇凝血功能影响轻微,但可改善产妇围术期血液流变学状态,增加组织血液灌注,且6%羟乙基淀粉130/0.4相较其他液体对降低血液黏度时效更长。  相似文献   

4.
邓莺 《吉林医学》2011,32(12):311-2311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琥珀明胶、乳酸钠林格液对ICU术后患者MAU水平与炎性因子浓度的影响。方法:100例收入ICU患者随机分成五组(每组20例),术中分别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 500 ml或1 000 ml、琥珀明胶500 ml或1 000 ml及乳酸钠林格液。分别测定患者术前及入ICU 6 h MAU水平和血浆IL-6浓度。结果:人工胶体组的MACR变化水平均较晶体组低(P<0.05);而相同剂量羟乙基淀粉组和琥珀明胶组MACR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0;P=0.701),但前者的MACR均值较低。各组入ICU 6 h时血浆IL-6的浓度较术前基础值都明显增高(P<0.05),且三种液体组间血浆IL-6的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羟乙基淀粉组最低。结论:人工胶体MACR变化水平较晶体组低,且能有效降低血浆IL-6水平,提示其具有毛细血管堵漏作用及抗炎作用,其中羟乙基淀粉130/0.4的作用优于琥珀明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液体小容量复苏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所致肺损伤的影响&#65377;【方法】 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65380;内毒素(LPS)对照组(LPS,E组)&#65380;75 g/L高渗氯化钠(HSS)组(LPS + HSS, HSS组)&#65380;羟乙基淀粉液130/0.4(HES)组(LPS + HES,HES组)&#65380;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HSH)组(LPS + HSH,HSH组)&#65377;各组在静注LPS(1 mg/kg) 30 min后予小容量复苏(4 ml/kg)干预&#65377;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组织干/湿质量比例,测定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测定肺组织丙二醛(MDA)的浓度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65377;【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内毒素模型各组病理改变均加重,肺泡灌洗液蛋白浓度均升高(P < 0.05),内毒素对照组病理评分升高(P < 0.01),干/湿质量比例下降(P < 0.05),SOD活性下降(P < 0.01),内毒素对照组和75 g/L高渗氯化钠组MDA浓度升高;与内毒素对照组比较,75 g/L高渗氯化钠组,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组和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病理改变减轻,肺病理评分&#65380;MDA浓度下降(P < 0.01),干/湿质量比例升高(P < 0.05),SOD活性升高(P < 0.01)&#65377;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组和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下降(P < 0.05, P < 0.01)&#65377;【结论】 使用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和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进行小容量复苏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所致肺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65377;相比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和75 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在减轻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方面作用更佳&#65377;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液输注对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8例急性胆囊炎手术切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前静注6%羟乙基淀粉和聚明胶肽。用夹心法ELISA检测患者术前术后血浆中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 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可降低TNF-α的浓度,聚明胶肽还可以提高抑炎性因子sIL-2R的浓度,而6%羟乙基淀粉还可降低炎性趋化因子IL-8的浓度。结论 术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能预防或减轻手术和麻醉导致的免疫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A组33例,使用0.9%生理盐水复苏;B组33例,使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复苏;C组34例,应用聚明胶肽复苏,比较3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复苏后HR、MAP、血乳酸值、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B组、C组24h血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3种液体应用于脓毒性休克复苏治疗中疗效相当,但从预后情况综合考虑,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聚明胶肽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更适用于脓毒性休克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130/0.4和聚明胶肽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开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和开胸、关胸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变化规律.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20~65岁,体重45~70kg,随机分为3组(n=20):羟乙基淀粉130/0.4组(A组)、聚明胶肽组(B组)和对照组 (C组).3组患者入手术室后, 开通外周静脉,以20 ml/ ( kg*h)的速度,分别给予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5%聚明胶肽和乳酸林格液扩容1 h.然后3组再以10 ml/ ( kg*h)继续输注乳酸林格液维持.记录3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开胸前5min、开胸后10min、关胸前5min、关胸后10min时的BP、HR.计算收缩压(SBP)与心率(HR)的乘积(RPP).记录各组SBP、HR的变化幅度大于基础值30%,RPP>22000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中心静脉置管后、开胸前5min、开胸后10min、关胸前5min、关胸后10min 中心静脉压的变化.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开胸前后和关胸前后乳酸林格液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比较明显 (P<0.05),而 HES 130/0.4和聚明胶肽组的指标变化相对稳定;与对照组比较,HES 130/0.4和聚明胶肽组的CVP于开胸、关胸前均明显升高,血压却较稳定,仅开胸前5min HES 130/0.4组SBP高于对照组(P<0.05);与开胸前比较,开胸后10min 3组心率、CVP均增高(P<0.05);与开胸后10min比较,关胸前5min 3组SBP、DBP、CVP均降低(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130/0.4和聚明胶肽于术前行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可以使开胸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和乳酸林格氏液输注对手术病人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2例急性胆囊炎手术切除病人分为三组,分别于术前静注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国产)和乳酸林格氏液500 ml,用夹心法ELISA检测病人术前术后血浆中IL-10、sIL-2RI、L-6I、L-8、TNF-α的浓度。结果: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可降低TNF-α的浓度,还可以提高sIL-2R的浓度,6%羟乙基淀粉可降低IL-8的浓度,而林格液使TNF-α浓度升高。结论:术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有预防或减轻手术和麻醉导致的细胞因子失调的作用,而输注林格氏液则不能减轻手术和麻醉导致的细胞因子失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用于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冠脉搭桥手术的安全性,及其对ECC后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Ⅰ的ECC预充液及围术期48h容量治疗选用万汶;组Ⅱ使用琥珀酰明胶(佳乐施)。观察两组患者的容量治疗策略和急性炎性反应的发生情况、肝肾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并采取动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P选择素(P-selection)和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的含量。结果组Ⅰ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较组Ⅱ患者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的急性炎性反应的发生情况相似;与组Ⅱ相比,组Ⅰ患者术后48 h的CRP升高更为显著(P<0.05);术后48 h,组Ⅱ患者的ICAM-1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可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围术期容量治疗,但应警惕其对患者肝功能的潜在影响,另外,羟乙基淀粉130/0.4有利于激活急性期反应蛋白,维持内皮稳定,从而减轻CABG后急性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休克期应用不同人工胶体复苏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头雌性巴马小型猪制备成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 TBSA)为40%的Ⅲ°烧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琥珀酰明胶组(胶体应用人工胶体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羟乙基淀粉组(胶体应用人工胶体羟乙基淀粉(130/0.4))及异体血浆组(胶体应用异体血浆),在烧伤后2小时按国内通用烧伤休克液体复苏公式进行复苏治疗。分别在烧伤前及烧伤后4h、8h、24h、48h 测定各组小型猪的血小板计数(platelet, 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及纤维蛋白酶原(fibrinogen,Fib)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琥珀酰明胶组和羟乙基淀粉组PLT的24h、48h时相点[(124.3±52.7)×109/L、(78.8±16.4)×109/L和(159.0±62.8)×109/L、(87.3±32.0)×109/L]及异体血浆组PLT的8h、24h、48h时相点[(234.3±52.6)×109/L、(136.0±47.4)×109/L、(75.8±31.0)×109/L]与烧伤前[(383.3±77.9)×109/L、(382.7±65.7)×109/L、(381.0±49.4)×109/L]比较呈显著下降(P<0.05、P<0.01);各组PLT烧伤前及及烧伤后各组各相应时相点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琥珀酰明胶组、羟乙基淀粉组PT的24h时相点[(14.5±1.5)S、(16.2±1.3)S]及异体血浆组PT的8h、24h时相点[(13.0±0.9)S、(14.5±1.5)S]与烧伤前[(10.8±0.9)S、(11.4±0.8)S、(10.6±0.7)S]比较有显著增加(P<0.01); 8h、48h时相点PT的琥珀酰明胶组[(11.7±0.9)S、(11.3±1.1)S]与羟乙基淀粉组[(13.2±1.6)S、(13.0±1.4)S]的组间比较有显著增加(P<0.05),PT的48h时相点羟乙基淀粉组与异体血浆组[(11.4±1.0)S]的组间比较有显著的增加(P<0.05)。INR的24h时相点的琥珀酰明胶组(1.26±0.13)、羟乙基淀粉组(1.40±0.11)及异体血浆组的8h、24h时相点[(1.13±0.07)、(1.26±0.13)]与烧伤前[(0.94±0.08)、(0.99±0.07)、(0.92±0.06)]比较显示增加(P<0.01);INR的8h、48h时相点的琥珀酰明胶组与羟乙基淀粉组组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羟乙基淀粉组与异体血浆组48h时相点的INR组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APTT的24h时相点琥珀酰明胶组[(13.1±1.1)S]、羟乙基淀粉组[(14.6±2.9)S]及异体血浆组的4h、8h、24h时相点[(10.9±1.4)S、(11.8±1.1)S、(13.7±1.5)S]与烧伤前[(11.5±4.2)S、(11.2±3.3)S、(10.1±1.4)S]比较有显著延长(P<0.01);各组APTT烧伤前及及烧伤后各组各相应时相点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Fib 24h、48h时相点的琥珀酰明胶组[(4.3±0.3)g/L、(4.7±0.2)g/L]、异体血浆组[(4.1±0.3)g/L、(5.0±0.1)g/L]及羟乙基淀粉组的8h、24h、48h时相点[(2.9±0.4)g/L、(4.0±0.5)g/L、(4.6±0.6)g/L与烧伤前[(2.4±0.2)g/L、(2.5±0.3)g/L、(2.6±0.5)g/L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各组Fib烧伤前及及烧伤后各组各相应时相点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度烧伤后休克期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与烧伤有关,而与应用人工胶体羟乙基淀粉(130/0.4)、琥珀酰明胶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在全麻状态下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6%羟乙基淀粉130/0.4、琥珀酰明胶、乳酸钠林格氏液及复方电解质溶液对成年患者的扩容效果.方法:40名接受全麻手术的ASA Ⅰ级成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5组(n=8),通过身高体重公式计算基础血容量并抽取动脉血2ml测定基础血宝红蛋白浓度及记录平均动脉压(MAP).经静脉快诱导气管插管,术中以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开始全麻后各组分别在1小时内静脉恒速输注5ml/kg岛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A组)、8ml/kg 6%羟乙基淀粉130/0.4(B组)和琥珀酰明胶(C组)、24ml/kg乳酸钠林格氏液(D组)及复方电解质溶液(E组).输液结束及输液结束后60min抽取动脉血2ml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并记录MAP,根据基础血容量及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计算输液后血容量,从而得到血容量增加值和液体潴留率(FR%)并比较各组全麻前后的MAP.结果:输液结束时,A组平均FR为207.0%,B组平均FR为99.8%,C组平均FR为85.5%,D组平均FR为32.0%,E组平均FR为32.6%;输液结束后60min时,A组平均FR为89.4%,B组平均FR为59.4%,C组平均FR为47.3%,D组平均FR为10.3%,E组甲均FR为11.8%:全麻后各组MAP较麻醉前下降(P<0.05),输液结束后0min与60min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状态下6%羟乙基淀粉130/0.4和琥珀酰明胶可获得良好的扩容效果及维持时间,而高渗羟乙基淀粉在血管内的潴留率更大于这两种胶体液.即使输入大量晶体液得到的扩容及维持效果仍欠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130/0.4高容量血液稀释对断指再植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影响. 方法: 对40例ASA Ⅰ~Ⅱ患者随机分为万汶组(n=20)和对照组即平衡盐组(n=20),手术前扩容至Hct 30%. 麻醉方法均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术中液体维持用平衡盐. 血管吻合开放血流后比较两组血运微循环情况,手术开始时和结束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 万汶组AHHD后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黏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吻合后微循环指标万汶组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SPO2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羟乙基淀粉130/0.4术前AHHD可以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利于微循环灌注,改善局部氧供,提高术中断指再植的成活.  相似文献   

14.
蒋洪宇  申颖  刘兵 《广西医学》2009,31(11):1635-1637
目的观察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使用国产血浆代用品羟乙基淀粉130/0.4和聚明胶肽顸扩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60例,分为3组(n=20),A组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预扩容,B组给予聚明胶肽预扩容,C组给予复方氯化钠以常规方法输液。术中监测血压(SBP)、心率(HR),新生儿评分、产妇仰卧位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术中最高HR值和最低SBP值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新生儿评分情况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使用国产血浆代用品羟乙基淀粉130/0.4和聚明胶肽预扩容是可行的,有利于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两种血浆代用品扩容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测定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评价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对围术期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6例择期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HSH)组、0.9%氯化钠溶液(NaCl)组和6%羟乙基淀粉溶液(HS)组,每组均在术前20 min内输注液体量达4 mL/kg.分别在麻醉前、手术人工髋关节假体置入后及术后1、24和48 h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结果 除CD3+检测值T2时间点NaCl组显著高于HS组及T3时间点NaCl组显著高于HSH组外(P值均<0.05),其余各组间相应时间点各检测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与0.9%氯化钠溶液、6%羟乙基淀粉溶液一样,对全髋置换术围术期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内稳态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20 m L/kg复苏,对照组患者采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溶液20 m L/kg复苏。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内稳态的情况。结果复苏后观察组p H显著高于对照组(7.9±0.7比7.6±0.7),血乳酸、剩余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0.7)mmol/L比(2.5±0.6)mmol/L,(-6.6±1.1)mmol/L比(-7.4±1.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观察组Na+、C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18)mmol/L比(144±19)mmol/L,(102±4)mmol/L比(110±5)mmol/L,P<0.05]。复苏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2、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17)pg/L比(120±15)pg/L,(623±178)pg/L比(827±201)pg/L,(1021±321)pg/L比(1201±357)pg/L,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进行复苏可以降低患者Na+负荷、缓解高氯性酸中毒、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是临床进行容量复苏的理想复苏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用于成人体外循环(ECC)管路预充对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72例18岁以上于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ECC下行心脏手术患者,分为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组(20 ml/kg,A组)、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组(40 ml/kg,B组)、琥珀酰明胶组(20 ml/kg,C组)、琥珀酰明胶组(40 ml/kg,D组),每组各68例。应用血栓弹力图测定检测转前(T1)、鱼精蛋白中和后15 min(T2)、转后4 h(T3)及术后24 h(T4)的凝血功能。结果四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手术种类及术前心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C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术中红细胞用量、术后24 h红细胞用量、24 h胸液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B组血小板数量在T2时点组与A组、C组、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血栓弹力图最大幅度值在T2时点,B组与A组、C组和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9)。结论中分子量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作为ECC预充液,当剂量小于40 ml/kg时对机体凝血功能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6%羟乙基淀粉对脓毒血症大鼠血浆IL-1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浆代用品--6%羟乙基淀粉对脓毒血症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脓毒血症机体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只大鼠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大鼠脓毒血症模型,随机分为两组,CLP后5h实验组输注6%羟乙基淀粉[30ml/(kg·h)],对照组输注等量血浆,1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β水平.结果全部大鼠于CLP后5h血清IL-1β水平显著增高(P<o.05),实验组输入6%羟乙基淀粉1h后血清IL-1β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o.05).结论 6%羟乙基淀粉可以抑制脓毒血症机体血清IL-1β水平的升高,对脓毒血症机体的炎症反应有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HES130/0.4)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0的影响,探讨其在CPB心内直视术期间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浅低温CPB下行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HES130/0.4组(H组)和琥珀酰明胶(明胶)组,每组20例.预充液胶体为:HES130/0.4组,6%HES130/0.4 20~25 ml·kg-1;明胶组,琥珀酰明胶20~25 ml·kg-1.分别于转机前(T0)、转机后20 min(T1)、停机即刻(T2)、停机后60 min(T3)、停机后24 h(T4)采中心静脉血液l0 ml离心,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S100β蛋白、TNF-α、IL-6和IL-10.结果:HES130/0.4组和明胶组S100 β蛋白均在转机后(T1)上升,停机即刻(T2)达到高峰,停机后回落.但在T1、T2、T3时点S100 β蛋白、TNF-α和IL-6HES130/0.4组明显低于明胶组(P<0.05或P<0.01),而IL-10HES130/0.4组明显高于明胶组.结论:HES130/0.4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促炎因子/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降低转机过程中及停机后1 h血清S100β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和羟乙基淀粉130/0.4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aemic hemodilution,ANH)对腰椎融合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组(高渗组)和羟乙基淀粉130/0.4组(对照组),每组25例,行自体血收集的同时回输液体。高渗组:回输0.5倍自体血采集量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照组:回输与自体血相等体积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采血量根据Gross公式将2组患者经血液稀释后的红细胞压积控制在30%。在ANH前5 min(T1)、ANH结束后10 min(T2)、自体血输血前5 min(T3)、自体血输血结束后10 min(T4)4个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在T1、T2、T4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在T1、T4时行血栓弹力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