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目的 通过测定口腔黏膜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率来评估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选取65例因胃部肿瘤行胃大部切除术后1个月接受化疗的患者,根据化疗后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反应造成的短期食物摄入障碍分为轻、中和重度营养障碍组.用流式细胞术亚G1峰法和增殖抗原Ki67标记法分别检测口腔黏膜细胞的凋亡率和增殖率.通过统计学分析不同营养状态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的差异.结果 轻度和中度营养障碍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在化疗前后没有出现显著性改变(P0.05);重度营养障碍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则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同时各组患者的血常规及血液营养指标检测未出现显著性改变.结论 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与不同化疗副反应所致的急性营养障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化疗前后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肠道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FOLFIRI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患者在化疗前1周开始给予四君子汤口服,治疗周期为2周。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后1d、3d、5d、7d检测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及血浆D-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化疗后1d治疗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即显著升高(P〈0.05),化疗后3d、5d、7d两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化疗后5d、7d,对照组患者的血浆D-乳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在化疗后3d、5d、7d对照组患者的血浆D-乳酸水平较治疗组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围化疗期中药干预对化疗所致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下降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术前诱导化疗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术前诱导化疗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及凋亡特性的影响.方法20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前诱导化疗有效及特效组病人10例,同期未行术前化疗单纯手术组10例,共计20例.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DNA末端标记法分别检测诱导化疗前后K i-67和细胞凋亡的表达情况,计算出术前诱导化疗有效及特效组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结果术前诱导化疗有效及特效组口腔癌中K i-67蛋白表达和增殖指数明显低于同期未行术前化疗单纯手术组.其凋亡细胞、凋亡指数较诱导化疗前明显增加.结论术前诱导化疗对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色念珠菌对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分别加入孢子型白色念珠菌(孢子组)和菌丝型白色念珠菌(菌丝组),另将单独培养的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比较各组对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的黏附作用,并观察白色念珠菌对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的凋亡和增殖作用。结果菌丝组黏附指数(7.63±1.39)显著高于孢子组(3.47±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丝组凋亡率[(3.49±0.4)%]显著高于孢子组[(2.07±0.15)%]和阴性对照组[(1.98±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孢子组和阴性对照组凋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丝组G0/G1期细胞比例[(38.17±7.83)%]显著低于孢子组[(49.47±11.41)%]和阴性对照组[(57.71±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期[(8.54±4.03)%]、G2/M期[(20.18±9.59)%]细胞比例上升,且显著高于孢子组[(6.47±2.73)%、(10.71±3.19)%]和阴性对照组[(5.35±2.11)%、(12.38±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42.79±18.73)%]明显高于孢子组[(28.67±8.79)%]和阴性对照组[(26.87±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孢子组和阴性对照组P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色念珠菌能够导致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发生凋亡和增殖周期改变。  相似文献   

5.
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艾迪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及对化疗所致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按NP方案化疗,NP方案化疗基础上加艾迪注射液,按WHO的统一评价标准评价两组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联合使用艾迪注射液组的Ⅱ度和Ⅲ度以上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均显著低于单纯NP化疗组(均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能够显著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对骨髓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了解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 的相关性.方法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末端标记法、Annexin V流式细胞仪法和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法检测凋亡细胞,Fura-2荧光负载方法测定[Ca2 ]i的变化.结果 从5 mmol/L甘草酸浓度起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呈剂量依赖性,半增殖抑制浓度(IC50)为15.84 mmol/L.7.5 mmol/L和10.0 mmol/L甘草酸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和P<0.01).甘草酸处理组的[Ca2 ]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甘草酸与BAPTA-AM组合处理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纯的7.5 mmol/L处理组(P<0.05和P<0.01).结论 甘草酸具有抑制MCF-7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其诱导凋亡可能与细胞内Ca2 水平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CD34+细胞和CD34-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从该角度探讨MDS的发病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20例高危MDS、20例低危MDS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CD34+细胞的比例,CD34+细胞和CD34-细胞凋亡、增殖的百分率,计算各组中的凋亡/增殖(A/P)比。结果:(1)MDS患者CD34+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高危组CD34+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而低危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CD34+,CD34-细胞的凋亡率在MDS低危组中均为最高,明显高于MDS高危组和对照组,在低危组中,CD34-细胞的凋亡率(80.36±1.82)%明显高于CD34+细胞(54.75±2.18)%(P<0.05),而在高危组中,CD34+,CD34-细胞的凋亡率无显著差异;(3)CD34+细胞的增殖率在MDS高危组中最高,明显高于低危组和对照组,而CD34-细胞的增殖率在MDS高危和低危组间无显著差异,在高危组中,CD34+细胞的增殖率(50.67±3.37)%明显高于CD34-细胞的(30.99±1.96)%(P<0.05);(4)无论CD34+,CD34-细胞的A/P值在MDS低危组中均明显高于高危组和正常对照组,而在MDS各亚组中,CD34-细胞的A/P值明显高于CD34+的A/P值(P<0.05)。结论:CD34+细胞百分率随MDS危险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在低危组中以CD34-细胞的凋亡占主导,随着病情进展,在高危组中则以CD34+细胞的增殖占主导,提示异常的凋亡和增殖在MD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固肠方对Ⅲ、Ⅳ期脾虚证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Ⅲ、Ⅳ期脾虚证恶性肿瘤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干预组和单纯化疗组,每组30例,另将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疗治疗,中药干预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给予健脾固肠方治疗,观察周期为6周。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内毒素(ET)、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 A)、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干扰素-γ(IFN-γ)水平,评估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采用Karnofsky行为表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毒副反应(包括体质量和消化道毒副反应)。结果:(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DAO、D-LA、IFABP、IL-2、TNF-β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干预组患者的DA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单纯化疗组患者的D-L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中药干预组患者的DAO、D-LA水平显著低于单纯化疗组(P0.05)。(2)治疗后,中药干预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单纯化疗组患者的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中药干预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P0.01);经治疗后,中药干预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3.33%,单纯化疗组为30.00%,中药干预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P0.01)。(3)治疗后,中药干预组患者的卡氏(KPS)评分明显升高(P0.01),且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经治疗后,中药干预组患者的KPS评分改善总有效率为73.33%,单纯化疗组为43.33%,中药干预组患者的KP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4)在稳定化疗患者体质量、改善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方面,中药干预组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健脾固肠方能够保护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地塞米松(DMX)体外培养成骨样细胞OS-732,观察糖皮质激素对其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选择细胞密度为1×105/mL且贴壁生长良好的OS-732细胞,设不同浓度给药组(即DMX1、DMX2、DMX3组,分别加入浓度为10-7、10-8、10-9 mmoL/L的DMX与RPMI-1640培养)和空白对照组(仅加入RPMI-1640培养),于24 h和48 h两个时间点检测细胞各项DNA含量及细胞周期.[结果]在24 h时间点,DMX1组G2/M期DNA含量显著增加(P<0.01);DMX2组各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DM)(3组G0/G1期DNA含量显著减少(JP<0.05).空白对照组和各给药组均出现了凋亡峰,DMX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DMX3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在48 h时间点,DMX1组G2/M期DNA含量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DMX2组和DMX3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S期DNA含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使用的时间和量对成骨样细胞的作用不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生理需要量)对成骨样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高剂量糖皮质激素(超过生理需要量)对成骨样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配合降压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24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中西药组108例予降压西药加天麻钩藤饮治疗,中药组108例予单纯天麻钩藤饮治疗,西药组108例予单纯降压西药治疗。4周后评价各组降压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三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所下降,中西药组与西药组降压疗效均优于中药组(P0.05),但在改善患者的证候积分及证候疗效方面,中西药组与中药组均优于西药组(P0.01或P0.05);各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尤其在体力精力、躯体不适、情感控制方面中西药组改善较西药组、中药组明显(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配合降压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可增强降压效果,并能减少西药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富林  金家贵  曹凤军 《西部医学》2014,(4):445-446,449
目的观察中医药联合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养阴清肺汤口服联合常规放化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放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48.0%,治疗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联合常规放化疗治疗Ⅲ期NSCLC安全有效并能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闻梅娟  冯一中 《河北医学》2014,20(2):213-216
目的:探讨分析鼠双微染色体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和p53在正常人口腔黏膜(NOM)、口腔白斑(OLK)及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在OLK及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患者56例和口腔白斑患者44例,随机选取5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50例NOM、56例OSCC以及44例OLK患者的组织中MDM2蛋白和p5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MDM2和p53阳性表达率在NOM、OLK及OSCC组织中呈明显的逐渐升高趋势,对照组正常黏膜中MDM2和p53阳性表达为0,口腔白斑组MDM2和p53阳性表达为56.8%和38.6%;口腔鳞癌组MDM2和p53阳性率分别为76.8%和69.6%,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口腔白斑组和口腔鳞癌组在MDM2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53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MDM2和p53蛋白在口腔白斑组(r=0.628)及口腔鳞癌组(r=0.829)均呈现正相关。结论:MDM2和p53蛋白功能异常是口腔黏膜上皮发生癌变的重要因素之一。MDM2和p53表达水平与OLK和0SCC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在口腔鳞癌的形成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联合二甲双胍口服对超重人群糖代谢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128例糖代谢异常的超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口服,1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OGTT 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血糖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各项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联合二甲双胍能显著降低糖代谢异常超重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对超重者的糖代谢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临床对照观察中药漱口方对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防治作用。方法观察在放疗期间预防性采用中药漱口方漱口和未用者两组口腔溃疡发生率差异,观察采用中药漱口方漱口治疗接受全身综合性放化疗患者口腔溃疡与未用者两组疗效差异。组间率的差异采取χ2检验。结果预防用药组口腔溃疡发生率10%,未用药组70%,组间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试验组有效率为92.9%,未用中药对照组有效率28.6%,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漱口方对防治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均有显著效果,方法简便经济,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1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接受标准激素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标准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治疗组的近期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D19+/CD20+淋巴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可提高治疗疗效,安全性好,能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对优势。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病例共338例,其中中药联合化疗组177例,化疗组161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临床证候积分、KPS评分、免疫指标、体重及生存期的差异。结果中药联合化疗组和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44.6%、40.4%(P〉0.0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联合化疗组总稳定率为81.9%、高于化疗组66.5%(P〈0.05),中药联合化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及生存期方面明显优于化疗组(P〈0.05),稳定体重方面(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联合化疗组在稳定体重方面无优势,但其能够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稳定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疾病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免疫功能及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行Coflex装置内固定术后中医特色护理的体会。[方法]84例肾阳虚型DLSS患者行Coflex装置内固定术,术后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在术后第1d、第15d、第90d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d ODI及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5d、第90dODI评分及JO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LSS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医特色护理,能明显减轻症状,降低疼痛,巩固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8.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甲亢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结合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内外合治组(简称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内服甲亢方,同时用甲亢平膏外敷甲状腺,每日1次,每次使用不超过10h;对照组口服丙基硫氧嘧啶,每日用量300~600mg,分3~4次服用,根据病情可逐渐递减药量。两组患者均治疗4w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两组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率(10.0%)及显效率(76.6%)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改善临床症状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总有效率比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治治疗甲亢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肝炎性脂肪肝临床治疗的超声诊断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肝炎性脂肪肝患者(研究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另选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20例肝炎性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全程超声检查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超声检查正常9例(45.0%)、轻度脂肪肝7例(35.O%)、中度脂肪肝3例(15.0%)、重度脂肪肝1例(5.0%),超声检查正常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超声检查正常2例(10.0%),轻度脂肪肝9例(45.0%)、中度脂肪肝7例(35.0%)、重度脂肪肝2例(10.0%),治疗后超声检查正常率高于治疗前,但明显低于研究组(P〈O.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肝大0例(0.0%)、腹胀2例(100.0%)、肝区不适2例(100.0%),3项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得到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肝大5例(25.O%)、腹胀7例(35.0%)、肝区不适7例(35.0%),3项症状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且症状改善效果均较研究组差(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用于肝炎性脂肪肝临床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者脂肪肝超声检查结果,值得在肝炎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