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测定高脂血症人群中CYP3AP1*3等位基因的变异频率,观察CYP3AP1*3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高脂血症患者179例,每晚顿服阿托伐他汀20mg,连续用药4周。在给药前及给药4周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用给药4周后TC、TG、LDL-C和HDL-C的变化率作为评价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的标准。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CYP3AP1*3单核苷酸多态性。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将患者分组,观察CYP3AP1*3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的差异。结果:YP3AP1*3等位基因在高脂血症人群中的频率为75.4%,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CⅠ(ApoCⅠ)基因多态性对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387例,其中94例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第4、8、12周抽血化验血脂指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ApoCⅠ基因多态性。结果:387例高脂血症患者中H2等位基因相对频率为31.65%,H1等位基因相对频率为68.35%。服用阿托伐他汀8周后,非H2携带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水平明显高于H2携带者(P〈0.05),但未发现TC、TG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降低程度的基因型间差异(P均〉0.05)。结论:ApoCⅠ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的调脂疗效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YP3A4*1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钙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时调脂作用的相关性。方法1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且血脂异常的患者入选本研究,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晚及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1次/日;以给药后4周血清总胆固醇(total serum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改变差值作为评价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疗效的标准。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法检测CYP3A4*1G基因多态性。经SPSS 11.5软件统计分析,考察CYP3A4*1G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及该药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时调脂作用的相关性。结果在突变型患者中,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患者的TC与LDL调节作用优于未联用此药患者(P<0.05),阿托伐他汀钙片对TG与HDL的调节在是否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野生型患者中,是否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阿托伐他汀钙片的调脂作用无影响(P>0.05)。结论在突变型患者中,硝苯地平控释片能明显降低阿托伐他汀钙片的调脂效果;而携带CYP3A4*1G野生型基因的患者,阿托伐他汀钙片的调脂作用与是否联合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曙光 《医药导报》2003,22(10):700-70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3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 1,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等.结果:治疗4周后TC、TG、LDL 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388G&gt;A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的影响。方法样本收集105例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20mg,1日1次)连续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第四周抽血实验室检查血脂指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s)方法分析(OATP1B1388G&gt;A)基因多态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托伐他汀血药浓度(稳态谷浓度)比较调脂疗效。结果 105例高脂血症患者中,OATP1B1388G&gt;A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为69.05%。阿托伐他汀对OATP1B1388G&gt;A等位基因型间患者TC、TG、HDL-C、及LDL-C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但突变型纯合子组患者稳态血药浓度明显高于突变型杂合子与野生型纯合子(P〈0.05)。结论 OATP1B1388G&gt;A基因位点的变异对阿托伐他汀的调脂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B(ApoB)基因多态性对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211例,其中67例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第4、8、12周抽血实验室检查血脂指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s)方法检测ApoB基因XbaⅠ酶切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211例高脂血症患者中,X+等位基因相对频率为0.0853,X-等位基因相对频率为0.9147。服用阿托伐他汀4周后,携带X+X-基因型患者的总胆固醇(TC)降低百分率较X-X-基因型患者少(14.98%vs.19.39%,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携带X+等位基因的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脂疗效减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I(ApoAI)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PCR RFLP法测定324例高脂血症患者ApoAI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分析ApoAI基因启动区 75 bp 位点和第一内含子区﹢83 bp 位点基因多态性对其中服用阿托伐他汀的109例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ApoAI 75 bp 位点血脂水平不同基因型组间在服药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变化趋势为纯合子(M1 --)组和杂合子(M1 + -)组明显高于野生型(M1 + +)组(P< 0.05);服药12周后,HDL C 的变化趋势与服药前相同。服药前后比较仅M1 --基因型患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下降程度显著高于M1 + -组和M1 + +组(P< 0.05),而TG和HDL C则没有此项发现。+83 bp位点不同基因型组间和服药前后各血脂指标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poAI基因启动区-75 bp 位点多态性与血浆血脂水平存在一定关联,该位点 G/A 转换与高脂血症有关;阿托伐他汀的疗效M1 -- 组>M1 +- 组>M1 + +组。﹢83 bp位点不同基因型组间血脂指标对药物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皖南地区汉族人群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的高脂血症患者(共入选105例,完成随访90例)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服用,连续用药1个月。用药前及用药1个月后测定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ABCA1G2706A基因多态性。结果: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1个月后,GG、GA、AA三种基因型患者之间的TC、TG、LDL-C、HDL-C的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A1G2706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无关。  相似文献   

9.
谢黎崖  张黎静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260-126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与氟伐他汀 (来适可 )对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 0例高胆固醇血症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 5 0例和氟伐他汀组 5 0例 ,治疗 6周后观察比较。结果 阿托伐他汀及氟伐他汀均能明显降低TC、TG、LDL C水平 (P <0 0 1或P <0 0 5 ) ,阿托伐他汀降TC、TG、LDL C的作用强于氟伐他汀 (P <0 0 5 ) ,两药均能升高HDL C水平 (P <0 0 5 ) ,但两组比较未达到显著差异 (P >0 0 5 )。两药不良反应均比较小 ,耐受性好。结论 阿托伐他汀降TC、TG、LDL C的作用优于氟伐他汀 ,但升高HDL C水平相似 ,两药均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研究组予瑞舒伐他汀。于每晚入睡前服用,分别于受试后的4周和8周随访,抽空腹肘静脉血,测定2组TC、TG、LDL-C、HDL-C。结果治疗前2组TC、TG、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8周2组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DL-C达标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均能明显降低TC、TG、LDL-C,升高HDL-C,调脂疗效确切。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剂量更小,价格相对低廉,安全性相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82例高脂血症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C反应蛋白(CRP)及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后患者T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C反应蛋白(CRP)均降低(P<0.05),TC、LDL-C明显降低(P<0.01),伴有HDL-C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调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110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在膳食控制和适当加强锻炼的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10~20mg,每晚1次;治疗6~12周后将达到治疗目标的患者改为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隔日晚服1次,维持应用。每12周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肾功能、肌酸激酶(CK)。结果治疗6~12周后TC、LDL-C达调脂治疗目标值为89例(80.9%),TC、TG、LDL-C下降,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持用药各时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及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调脂作用肯定,在10~20mg每晚1次的剂量下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在调脂达到目标值后,改为阿托伐他汀10mg,隔日晚服1次,长期维持,临床达标率亦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ATP结合盒转运子G2(ABCG2)遗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降脂作用的影响。方法:91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片(10mg/d)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时空腹抽血检测血脂[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对ABCG2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不同基因型的LDL-C血浆水平(P〈0.01),且CA、AA型患者降幅较CC型患者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CA、AA型患者的TC、TG血浆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G2遗传多态性能影响阿托伐他汀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高脂血症86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3例,给阿托伐他汀10 mg,qd,共8周;非诺贝特组43例,给非诺贝特200 mg,qd,共8周.结果:两组治疗4周,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均开始显著下降(P<0.01), 治疗8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 开始显著上升(P<0.05); 阿托伐他汀组治疗8周TC下降较非诺贝特组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阿托伐他汀组9.3%,非诺贝特组4.7%,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两药均有明显的调脂作用,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TC下降明显优于非诺贝特,非诺贝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8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高血脂患者予晚上临睡前服阿托伐他汀,剂量20mg,共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TC,TG,LDL—C较入组前分别下降了30%,28%,34%(P〈0.01),HDL—C升高了12%(P〈0.05),其中降低TC,TG,LDL—C及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62.50%,95.00%,58.75%。治疗过程中除有6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微升高、2例胃肠道不适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高脂血症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国产与进口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高  王之驹 《中国新药杂志》2003,12(12):1044-1045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阿托代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国产阿托伐他汀(10mg·d~(-1))组和进口阿托伐他汀(10mg·d~(-1))组各38例,均治疗8周。结果:2组治疗4周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开始显著下降(P<0.01),治疗8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开始显著上升(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国产组10.5%,进口组7.9%,2组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国产阿托伐他汀与进口阿托伐他汀均有明显的调脂效果,两者使用均较安全。  相似文献   

17.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及肝功影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测定49例血脂异常患者ApoE基因型,测定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血脂及肝功水平,分析基因型与调脂疗效的关系。结果 E3等位基因组服用阿托伐他汀4周后,总胆固醇(TC)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2、E4等位基因组对血脂水平的降低不明显;各等位基因组间的指标变化程度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用阿托伐他汀后E3等位基因的STB与ALT改变较大,但各等位基因组间的肝功指标变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肝功损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立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血小板活化功能、胰岛素抵抗(IR)的干预作用。方法:对88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用西立伐他汀治疗4-8wk治疗前后观察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西立伐他汀能有效降低FBG、FINS、LDL-C、TC、TG、GMP-140,升高ISI(P<0.05),但对HDL-C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西立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在调脂的同时,可抑制血小板活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氟伐他汀为参照研究沥水调脂胶囊的调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6 0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单盲分为两组 ,分别投以沥水调脂胶囊和氟伐他汀 ,疗程 8周 ,观察调脂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血浆一氧化氮 (NO)、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oxLDL)水平的影响。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TC、TG、LDL C、oxLDL、TC HDL C/HDL C显著性降低 ,HDL C均无显著性升高 ,血浆NO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 ,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以上各指标在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 沥水调脂胶囊的降脂疗效较确切 ,且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阿托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60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不同治疗时间血脂指标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4、12周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Lp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经t检验及F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好,可降低血脂及胆固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