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双黄连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其发生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剂量、稀释介质、制作工艺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剂量无明显相关性,与合并用药、稀释介质、制作工艺有相关性.结论 临床使用时减少与大环内酯类合并使用,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使用同一批号产品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品  曹阳 《实用新医学》2000,2(1):42-42
  相似文献   

3.
双黄连注射液目前已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由于是中药制剂 ,不良反应往往被忽视。作者于 1998年至今在应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时发现不良反应 15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中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2 0~ 5 5岁 ,均为上呼吸道感染 ,同时伴发热者 8例 ,既往均无药物过敏史。治疗中联合应用抗生素 10例 (均不与双黄连在同一输液瓶中使用 ,并排除抗生素的过敏反应 ) ,单独使用双黄连注射液5例 ,双黄连按 1ml·kg-1·d-1加入 5 %或 10 %葡萄糖液中滴注 ,疗程 3~ 5d。1.2 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均在双黄…  相似文献   

4.
双黄连注射液广泛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疾病.随其临床上广泛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笔者在临床中发现5例,报告如下. 1 皮肤过敏患者男性,76岁.因左髂骨隐痛、咳嗽、发热住院.给予双黄连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输入约30 min后,患者诉胸背部瘙痒,出现散在红色小丘疹.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地塞米松20 mg静脉注入,异丙嗪12.5 mg肌肉注射,约5 min后皮疹消退.次日继续输注该液体,约15 min时又出现上述情况.再次抗过敏治疗,约5 min后皮疹消退.  相似文献   

5.
项海燕 《吉林医学》2010,31(31):5546-5546
目的:分析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68例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发生以婴幼儿居多(21例,占30.8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首位(39例,占57.35%)。结论:临床应用双黄连注射液时应密切观察,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论:应加强对双黄连注射液的应用监测,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73例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中药双黄连注射液临床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其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2007年6月收治的73例使用双黄连注射液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对使用该药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加以总结、分析。结果:变态反应是双黄连注射液的主要不良反应,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物本身的毒性反应、给药方法、制剂的质量及个体差异有关。结论:引起双黄连注射液产生不良反应的因素复杂,临床上应该给予重视,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是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双黄连的不良反应特点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认真仔细查阅本站几年来的双黄连不良反应的病历记录.结果: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有多种表现,以过敏反应多见.结论: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必须重视和警惕双黄连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双黄连注射液目前已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由于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往往被忽视。近年来,临床报道该不良反应有增多趋势。本文报告是笔者临床应用双黄连注射液发现的不良反应(ADR)15例,供大家分析探讨。1 一般资料 本文报告的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20岁~55岁。病因均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中同时有发热者8例,既往均无药物过敏史。治疗中联合应用抗生素10例(均不与双黄连在同一输液瓶中使用,并排除抗生素的过敏反应),单独使用双黄连注射液5例,双黄连按每天1ml/kg加入5%或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黄连注射液对儿童产生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把本单位住院部和门诊部所有双黄连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汇总起来,并对其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双黄连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其中皮肤反应29例(占48.33%);过敏性休克9例(占15.00%),胃肠道不良反应15例(占25.00%),发热伴全身性损害、药物热7例(占11.67%)。结论 应加强对双黄连注射液的应用监测,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病例1]患者女,35岁.主因咳嗽、咽痛、发热2天,于2008年6月20日来我院就诊.查体:T38.8℃,P116次/min,R20次/min,BP100/75mmHg.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偶闻及干性哕音.心率116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四肢肌力正常,神经系统阴性.白细胞计数10×109/L,性分叶核粒细胞0.75.  相似文献   

12.
临床应用双黄连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1 患者于某,男,49岁,因咳嗽、咳痰数天就诊。听诊双肺可闻及大量干性口,音,无湿性啰音,心脏未闻及异常,诊为双肺支气管感染,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给予丁胺卡那霉素0.6g入液体中静脉点滴无任何不良反应,后给予双黄连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滴,初始滴速为40滴/min,数分钟后,患者自述恶心,未呕吐,并觉腹痛,有便意,测血压、体温、脉搏均正常,遂排出大量黄色稀便,无脓血,排便后症状无缓解。问无腹痛、腹泻及不卫生进食史,遂考虑此反应由双黄连引起,即停止静滴双黄连,给于应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g,维生素C2.0g,地塞米松10mg加入10%葡萄糖液静滴后,患者不适症状消失。后应用丁胺卡那及其它药物治疗5d后痊愈。  相似文献   

13.
王捷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7):512-512
双黄连注射液系纯中药制剂,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急症必备药物之一,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等病,在我院的使用量较大。双黄连注射液内含成分复杂,随着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其不良反应日渐增多。本文报道了2006年1月-2008年1月发生在我院的53例双黄连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双黄连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笔者从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入手,探讨其发生机理、预防控制方法 .以减少和预防应用双黄连注射液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双黄连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笔者从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入手,探讨其发生机理、预防控制方法,以减少和预防应用双黄连注射液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蒋文峰  易秋兰  严振春 《中外医疗》2009,28(11):190-190
目的探讨临床上如何正确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方法分析一例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液患者致血尿的原因。结果该患者有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过敏史,经治疗现一切良好。结论对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双黄连注射液。  相似文献   

17.
静滴双黄连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黄连注射液系金银花、黄芩、连翘三种成分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为棕红色的澄明液体,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其不良反应少见报道。本文报道静滴双黄连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例并做诱因分析。  相似文献   

18.
清开灵注射液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清开灵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牛黄、水牛角、金银花、黄芩、栀子等的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之功能;还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等作用.牛黄具有镇静抗悸、解热抗炎、兴奋呼吸以及促进红细胞再生的作用,黄芩、栀子、金银花等均具有广谱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资料与方法我院于2006年9月~2007年9月间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感染性疾病1300例,其中发生不良反应16例,并且排除其他药物引起的小良反应。本组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75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例,急性支气管炎3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例,急性扁桃体炎2例。16例患者均为第1次使用双黄连注射液。  相似文献   

20.
310例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图1双黄连不良反应特征图双黄连注射剂包括粉针剂和注射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制成的纯中药制剂(主要含绿原酸、连翘酚、连翘苷、黄酮苷、黄芩苷等),因其清热解毒,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及较强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及抗流感病毒作用而为临床常用。特别是1992年1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首批急诊必备中成药以来,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不良反应(ADR)报道也日趋增多,有些反应比较严重,甚则出现死亡病例报告。为了探究双黄连不良反应 规律,更深入地认识中药的安全性,做好中药不良反应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