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柱损伤常合并脊髓、神经根受损和不同程度韧带损伤.传统X线平片和CT对骨性结构损伤显示清晰,但对无形态改变的骨挫伤以及脊髓和软组织损伤的检出能力有限;而低场MRI能全面地展示脊柱损伤的全貌,明确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早期应用甘露醇的体会264400山东省文登市整骨医院徐东霞264200山东省威海市疗养院徐东红凡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用在正常脊柱和脊髓组织,均可造成脊髓损伤。各种急性脊髓损伤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脊髓水肿,水肿可使脊髓所受到的压迫...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目前本院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受伤原因和残疾程度现状,探讨相关因素对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致残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和专家咨询法收集影响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程度的相关因素,然后从受伤原因、是否昏迷、受伤部位保护、运送工具、急救时间、急救医院等级以及首次脊柱脊髓手术时间等方面,设计《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致残程度相关影响因素调查表》,培训调查人员,对2010年10月~2011年3月在本院接受康复治疗的260例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访谈调查。结果 260例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107例(41.2%),坠落伤69例(26.5%),砸伤60例(23.1%),体育伤6例(2.3%),其他18例(6.9%);脊髓损伤程度与损伤水平为:完全性截瘫41.15%,完全性四肢瘫25.38%,不完全性四肢瘫18.08%,不完全性截瘫15.39%。受伤原因在损伤程度和损伤水平各自两个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损伤水平在不完全与完全损伤程度两个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是否昏迷、运送过程中对受伤部位的保护、二次运送在不完全与完全损伤程度两个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现场保护情况、运送工具、急救时间、急救医院等级以及首次脊柱脊髓手术时间在不完全与完全损伤程度两个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影响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脊髓损伤水平和损伤程度的因素可能既与受伤原因直接有关,也与伤后不能对受伤脊柱脊髓进行有效保护、早期二次运送救治比率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诊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致残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自行设计《创伤性脊柱损伤致残因素调查表》并结合《脊柱脊髓损伤评分》,对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285例进行调查评估.结果 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中有昏迷情况患者A级57例,B级37例,C级44例,D级17例,E级18例,与无昏迷患者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55,P<0.01);不同运送方式、创伤原因、脊柱手术时间患者脊髓损伤程度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伤性脊柱损伤中主要是车祸、打砸和坠落伤.结论 除创伤直接因素外,影响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损伤水平还包括现场及运送患者保护不当、昏迷患者救治措施以抢救生命为主、转运增加二次运送风险、延误早期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50例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影像片。50例脊柱损伤患者主要表现为脊柱损伤、脊柱软组织损伤和脊髓损伤,MRI表现不同。低场MRI能全方位反映脊柱损伤的程度和病理变化,可对脊髓、椎间盘、韧带以及其它软组织损伤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可作为临床诊断、治疗评价及改善预后的最好检查方法,对X线、CT扫描未发现的骨挫伤也有重要诊断意义,但对附件骨折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的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主要是因直接暴力,造成脊柱过度屈曲骨折、脱位及脊神经损伤;其次是因脊髓感染、变性、肿瘤侵及脊髓。因损伤水平和程度差异,可见损伤水平以下躯干、肢体、皮肤的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等不同症状。  相似文献   

7.
颈椎损伤后脊髓前侧综合征(附13例治疗体会)高延征,朱振军,杨喜旺颈部外伤,可导致颈椎的骨折或脱位,引起颈髓不同程度的损伤,据统计,闭合性脊柱骨折脱位导致脊髓损伤率为8.1%~35.8%,开放性脊柱损伤并发脊髓损伤者为23.3%~43%。有的颈部外伤...  相似文献   

8.
脊柱外伤常见于重物砸伤、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且多影响劳动人口[1~4]。脊柱外伤后,约30%~80%病人出现慢性疼痛[5,6]。除椎旁肌、韧带、骨骼等结构损伤后出现慢性伤害感受性疼痛外,脊髓及神经损伤可造成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约占脊柱外伤后慢性疼痛的50%,且其中1/3病人为重度疼痛[1,7]。国内文献一般把这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归入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疼痛[8]。脊柱外伤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常用治疗手段包括康复理疗、口服药物、神经阻滞或射频毁损、鞘内持续药物泵入、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等[9,10]。首先,由于不同脊柱节段损伤,对脊髓和神经的影响并不相同,其造成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也可能不同,不同的致痛机制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其次,有研究认为这类病人疼痛区域感觉多有减退或缺失,并不是SCS的较好适应证[11]。基于上述两个问题,考虑到绝大多数病人脊髓圆锥终止于L1下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采用SCS治疗的脊柱外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将脊柱损伤节段以L1为界分为两部分,区分单纯马尾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和脊髓合并神经根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根据疼痛区域感觉减退程度,分成感觉减退和感觉缺失两部分;分析不同脊柱损伤节段和不同感觉减退程度与SCS疗效相关性,并随访SCS治疗此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9.
胸,腰椎骨折并截瘫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淑静  常明梅 《天津护理》2000,8(4):188-189
外伤性截瘫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由于脊柱骨折、脱位造成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括约肌之功能不同程度丧失,部分患者终身残废。因此,作好截瘫患者的护理始终贯穿在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不同经后路内固定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96例经后路长、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骨折复位愈合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短节段组在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上与长节段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短节段组的脊柱后凸术后矫正丢失角度明显 <长节段组 ,而且并发症少。结论 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效果明显优于后路长节段内固定  相似文献   

11.
脊髓外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损伤,占全身损伤的0.2~0.5%。脊柱骨折中约有20%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MR是目前唯一能直接地显示脊髓形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下面就我们所遇到的12例病人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地震会造成大量脊柱脊髓损伤伤员。脊柱骨折影响脊柱稳定性,给现场急救带来困难。对怀疑有脊髓损伤的伤员在救治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脊柱稳定并妥善制动。7岁以下的儿童有其自身的解剖特点,在现场救援时应特别注意。现场医学急救除常规的ABC原则外,还应注意与脊髓损伤密切相关的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问题。现场急救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脊柱脊髓损伤伤员的残疾程度,提高存活率和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特殊形式,约占脊柱骨折的20% ~25%,多为强大暴力加上轴向压力和不同程度的屈曲或旋转力作用下造成的脊柱损伤:椎体崩解塌陷、椎管受压和脊柱不稳,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或马尾、神经根损伤,引起截瘫、疼痛以及残疾,给患者的生理、心理、经济及社会功能等方面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故胸腰椎爆裂骨折属不稳定骨折,常需手术应用内固定辅助重建脊柱稳定性[1] ,其目的在于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矫正脊柱畸形,恢复压缩椎体高度和恢复脊柱正常序列,解除脊髓神经压迫,恢复和扩大椎管管径,进而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使患者能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2] .  相似文献   

14.
截瘫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横贯性脊髓损伤,而引起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谓截瘫。根据截瘫平面的高低可分为高位截瘫(脊髓颈段、上胸段)和低位截瘫(脊髓下胸段、腰段损伤)根据截瘫的原因又可分为病理性截瘫(脊髓炎症、肿瘤、脊柱结核等)和外伤性截瘫。引起截瘫的原因很多,根  相似文献   

15.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曹俊  胡彩珍 《护理与康复》2004,3(5):352-353
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是指各种外力作用于脊柱所造成的脊髓压迫或断裂,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往往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脊髓损伤的治疗做了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但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第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脊柱损伤的MRI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43例脊柱外伤患者,受伤部位为颈、胸、腰。全部行MRI常规扫描。结果:43例脊柱外伤中,椎体骨折25例,其中单纯性椎体压缩骨折6例,复合性椎骨骨折19例,椎体骨折伴脱位9例。椎体骨折在MRI上的表现分急、慢性期,急性期表现呈长T1、长T2信号,椎体中央可见一水平的带状异常信号,为骨折线;慢性期表现为骨折椎体变形明显,但其内信号恢复正常。脊髓损伤(水肿与出血)18例,其中脊髓断裂4例。脊髓水肿表现为脊髓肿胀、增粗,呈等或长T1、长T2信号。脊髓损伤出血,在不同时期MRI的表现不同。椎间盘损伤6例,可见损伤间盘信号变低或消失。韧带断裂5例,断裂后韧带黑色条纹影失去正常的连续性或呈皱缩的黑色条点。结论:MRI最大的优势是从不同的断面、不同的加权像清楚地显示脊椎的损伤,并可根据信号的不同判断脊髓损伤的程度和时期。  相似文献   

17.
收集脊柱损伤的信息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设立脊髓损伤患者脊柱损伤基础数据集是为了规范脊柱损伤相关信息的收集方式和报告内容,学习并使用国际脊髓损伤脊柱损伤基础数据集,有助于规范和统一我国脊髓损伤患者脊柱损伤信息的收集,为相关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将介绍国际脊髓损伤脊柱损伤基础数据集的研发过程,数据元素的内容以及数据编码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脊柱骨折所致脊髓损伤 ,无论轻重 ,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 ,而发生尿路感染。脊髓节段损伤的不同 ,功能障碍的膀胱类型各异。为探讨其成因及相互关系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并收集 6个月内两者尿路感染发生的次数 ,作统计学处理 ,以观察不同脊髓节段损伤出现的膀胱类型与尿路感染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本组脊髓损伤截瘫 180例 ,根据损伤的脊髓节段不同 ,将功能障碍的膀胱分为上、下运动性神经元损伤性膀胱。上运动性神经元损伤性膀胱组 92例。其中颈段脊髓损伤 34例 ;胸段脊髓损伤 5 8例。男 79例 ,女 13例。年龄 16~ 4 9岁 ,平均 2 6…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86-2287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检查对脊柱损伤患者诊断符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诊治的脊柱损伤患者86例,均行MRI、CT检查。观察2种检查方式对脊柱损伤患者诊断符合率的影响。结果 86例脊柱损伤患者中,CT、MRI均可检出椎旁软组织肿胀、韧带损伤、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碎骨片、骨折椎体等脊柱损伤不同征象,且MRI对脊髓、韧带、神经根、软组织等损伤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 MRI检查可对不同征象脊柱损伤进行有效检测,相比CT扫描,MRI检查可显著提高脊柱损伤诊断符合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脊柱脊髓损伤致尿潴留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0年1月~2000年12月间86例脊柱脊髓损伤致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分析脊髓损伤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所采取的不同护理措施及其效果。结果 本组86例早期均留置Foley尿管持续引流尿液,后期65例持续留置尿管间歇开放,21例间歇插管导尿,同时应用物理疗法诱发逼尿肌反射,并训练病人增加腹压协助排尿。恢复自主排尿时间:伤后3个月78例,伤后半年5例;无效3例转泌尿外科继续治疗。本组未发生严重泌尿系感染和肾功能衰竭。结论 在脊柱脊髓损伤所致尿潴留的护理中,只要适时合理运用导尿技术,正确指导病人给予有效配合,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自主排尿功能,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