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3年我县在临床上首次发现钩端螺旋体病大流行。部分病例经县防疫站钩端螺旋体血培养阳性,及猪、鼠肾组织中检出钩体而得以证实。现将我院1983年7月~10月份收治500余病例中诊断明确的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41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肺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起病急骤,早期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快速,如果临床医师对此病变没有足够认识,极易导致误诊、误治。1999年6月~2006年11月,我院收治肺弥漫性出血型钩体病20例,其中有14例误诊,死亡12例。现就20个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利川市是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的高发区,笔者在原有总结[1]的基础上,再次收集1999~2001年利川市人民医院的钩体病病例65例,其中肺出血型病例40例,进一步就如何救治肺出血型病人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钩体病致出血性肺炎X线表现:附26例胸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病(Lo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血清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骤起高热、全身酸痛、结膜充血。胖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常为分轻型及重型,其中重型有肺大出血及黄疽出血型。本文收集了我科从1986年以来全部26例肺大出血型钩体病病例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经临床及血清学检查确诊为钩体病并行X线检查者共26例。发病年龄为16~58岁,平均年龄32岁。男性患者18例,女性8例。农民患者24例、学生1例、工人1例。豆.ZX线表现本组病例分别于发病后3~sd…  相似文献   

5.
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型73例救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收集 1995~ 1998年利川市人民医院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12 4例,采用其中资料完整的肺出血型病例 73例,就如何避免肺出血先兆期向出血期或垂危期[1]发展,如何在出血期或垂危期进行急救作回顾性分析: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本组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型 73例,其中男 62例,女 11例,年龄 16~ 55岁,平均年龄31.5岁,发病时间 8~ 10月,农村患者 56例,城区患者 7例。诊断标准 以文献[2] 为标准:(1)流行病学资料;(2 )急性起病、畏寒发热、全身酸痛、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并压…  相似文献   

6.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 ,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南康市有 30个乡 (镇 ) ,1998年以前 ,北片山区 8个乡 (镇 )每年均有钩体病发生 ,基本处于流行状态 ,其他乡 (镇 )无病例报告。多年来 ,由于我们采取了以灭鼠 ,人群接种钩体菌苗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控制了钩体病的发生和流行 ,2 0 0 1年我市没有发生钩体病。为了分析我市钩体病的流行情况 ,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1996~ 2 0 0 1年我市钩体病流行情况统计分析如下。1 历年发病情况我市 1996~ 2 0 0 1年共发病 175例 ,各年份发病、钩体菌苗接种情况见表…  相似文献   

7.
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在许多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近年来陆续见有报道。湛江地区除沿河地带有洪水型钩体病流行外,散发病例终年可见。现将湛江、阳春两地自1973~1980年收治的60例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加以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钩端螺旋体病(下称钩体病)经用青霉素G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但给药后4~6小时内能发生赫氏反应,后者提示药物发挥了抗钩体的作用,但同时却对病人产生了不良后果。个别病例在赫氏反应后可以迅速演变为肺弥漫性出血而死亡。近年来我省钩体病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青霉素G治疗后,赫氏反应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甚至高达40~80%。  相似文献   

9.
巫溪县1993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调查分析刘剑波向承秋巫溪县卫生防疫站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带菌的鼠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尿排出污染环境和水体。我县是钩体病的流行疫区,1987年前有散在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和掌握番禺区钩体病发病情况及在我区的流行规律,为防制钩体病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番禺区1996~2004年钩体病疫情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该病在本区发病高峰为6~9月份,重点地区人群阳性感染率11.67%,鼠的带菌率达32.47%。病例以16~45岁男性农民为主,并出现混合感染。结论: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是控制钩体病传染源的关健。  相似文献   

11.
我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71~1974年我们对本省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称钩体病)进行疫源地调查,现已了解钩体病在我省的流行特征、传染源及菌群分布。分析报告如下。自然地理概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一、自然地理概况我省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之间丘陵地带,江南山地丘陵地带3个区域。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6℃,年平均降雨量在750~1800毫米、6~8三个月的降水总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35~60%。二、流行病学特征 1.淮北平原1962年发现病例,1971~1973年发生三次大流行,最高发病率达267.1/10万。由于暴雨后河水四处外溢,引起疫水扩散,人与之接触而流行。一般发洪后3~4天出现病例,8~14天达高峰,洪  相似文献   

12.
小儿钩端螺旋体病68例临床分析丽水市中医院儿科楼金梁,魏丽华〔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小儿,畏寒,发热,腹痛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轻重悬殊,小儿病例又与成人不尽相同。为此,我们对68例小儿钩体病作回顾分析。临床资料1诊断依...  相似文献   

13.
1987年我科收治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74例,其中18例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误诊率达24%.现报告并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农民,病前一直参加农业劳动.年龄20~63岁,发病时间为6~10月份.18例临床均有明显畏寒、发  相似文献   

14.
钩端螺旋体病2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广忠 《右江医学》2001,29(4):345-346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人畜共患动物源性传染病 ,分布区域较广 ,易感人群较普遍。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形钩体血症 ,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伤 ,并引起中毒症状 ,多器官系统如肝、肾、肺、神经肌肉病变与功能异常。我院近 8年收住各型钩体病 2 8例 ,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我院近 8年共收住钩体病 2 8例 ,均为散发病例。男性 2 3例 ,女性 5例 ,年龄 16~ 5 6岁 ,平均 3 2岁 ,其中 1例为怀孕 8周孕妇 ;以农民为主 ,共 2 3例 ( 82 .1% ) ;发病以 5~ 9月份为主 ,病后 3~ 7天入院 ,病前 1~ 3周有明确疫水接触史。诊断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西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与控制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0—2006年广西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报告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6年广西钩端螺旋休病共报告病例1006例,死亡64例,病死率为6.36%,平均发病率为0.30/10万。7—9月为流行季节,发病入数占全部病例的77.23%,8月是发病高峰。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发病人数占全部病例的94.23%。病例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25:1。流行的主要菌群是黄疸出血群,主要流行形式是稻田型。结论采取包括传染源控制与管理、健康教育及按种菌苗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王尝章 《海南医学》1996,(4):230-231
构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我国南方广泛流行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由于流行病学方面发生了变化,典型表现的钩体病已趋向减少,而不典型的钩体病人较前增多,常造成误诊误治。本文选自1993年~1995年3月住院确诊病员58例中,以非典型临床表现的钩体病23例误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23例;男16例(69.5%),女7例(30.5%)。年龄12~70岁,平均年龄29岁。职业:农民13例(56.5%);劳教人员3例(3%);学生2例8.6%);个体专业户5例(21.7%)。1.2流行病学资料:全部病例均有疫水接触史,其中,水田…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介绍: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动物感染性疾病,由钩端螺旋体属的传染性物种所致。已知这种传染性疾病在Reunion岛(位于印度洋的法国领土)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地方病,特别在雨季高发。目的:旨在确定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生物学以及治疗方面的特征。受试对象和方法:从2001年1月至2004年7月,在Saint—Denis综合医院,作者收集了儿科病房中被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的住院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了16例(平均年龄14岁,极差9~17岁),主要是男孩(男女比例为7:1)。结果:患者血清与钩端螺旋体血清型(66%)、出血性黄疸型(17%)及sejroe型(17%)的反应最强烈。流行病学结果提示,68%的病例接触过被污染的水。43%的患者表现为黄疸,56%的患者表现为转氨酶升高,50%表现为肾功衰竭,25%表现为脑膜炎,25%表现为ECG异常,6%出现呼吸道症状,12%出现全身症状,56%患者的血小板减少。死亡率为零,但肾功衰竭很可能导致预后生活质量不佳。讨论:诊断性的缺陷较多,导致了对钩端螺旋体病有所低估或诊断不足,更常见的是缺乏用于确诊的特异、可靠、  相似文献   

18.
广西2004年洪涝期钩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洪涝期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的流行态势,掌握其流行病学特征,制定洪涝期钩体病的防制对策。方法对2004年洪涝期广西各地、市、县上送的疑似钩体病患者血清进行钩体显微镜凝集试验(MAT),并收集病例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广西洪涝期钩体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总阳性率为19.05%(16/84),病死率为5.95%(5/84);流行高峰在7—9月,主要流行菌型为黄疸出血群覆流感伤寒群;MAT〉1:400病例大多数分布在青壮年,各年龄组中以〉50-年龄组MAT阳性率最高迭35.00%(7/20),其次为30,年龄组的30.00%(3/10)。结论2004年洪涝期广西钩体流行特征为任何年龄均可感染钩体,流行菌群有一定相对独立的地域性,感染途径与接触疫水或疫土有关。洪涝期应对受灾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达到降低钩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南平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状况、疫源地类型、宿主动物、钩体菌群、临床表现、疫苗接种情况等调查,基本掌握我市钩体病流行规律,为当今农业生产结构下提出针对防治对策。方法:收集并分析南平市钩体历年疫情、临床资料,开展疫区类型、宿主动物、钩体菌群等调查。结果:南平市地理环境、气侯、植被等适宜钩端螺旋体菌生长。44年来流行曲线呈波浪型,5-11月为流行期,九十年代后以浦城县流行为主,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疫源地有三种生境类型。流行形式以稻田型为主。农村男性青壮年受感染发病最多。宿主动物以黄毛鼠、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分离出14群钩体菌株,而且带菌率高。近年猪宿主作用下降。病人血清检出13群钩体感染,健康人群检出14群钩体抗体,隐性感染率15.15%。“福建新丙五价”钩体菌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是肯定的,完全可以预防相应菌群疫区钩体病流行。结论:南平市存在钩体自然疫源地.是福建省较严重的钩体流行疫区,有明显季节高峰,宿主动物种类多,流行菌群有14群,稻田型流行为主,病例临床表现复杂,疫情虽然呈下降趋势,凶险型病例增多,“福建新丙五价”钩体菌苗可以预防相应菌群疫区钩体病流行,但是防治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钩体菌多价菌苗的预防注射,我县的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从1985~1990年中平均每年收治367例降至近年的20多例,但属肺大出血型的钩体病比例明星升高。1991~1996年,我科先后收治钩体病146例,属于肺大出血型的27例,占135%。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7例中,男12例,女15例,男女之比为1:1,25。年龄16~58岁。青壮年17例,占63%。发病至入院时间,1天以内8例,2~3天13例,4天以上6例。入院后1天确诊12例,2~4天确诊历例。27例均符合戴自英主编的《实用内科学》第九版中构端螺旋体病(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