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考察芩蒿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50只SD大鼠,以0.1%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佐剂混悬液腹腔注射进行全身致敏,用2%卵清蛋白溶液进行鼻部抗原攻击,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滴通鼻炎水组、芩蒿滴鼻剂低剂量组[0.1g浸膏(相当于生药量2.12g)/mL]、芩蒿滴鼻剂高剂量组[0.5g浸膏(相当于生药量10.58g)/mL)]4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将芩蒿滴鼻剂滴鼻给药6d后,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卵清蛋白特异性IgE(OVA-sIgE)含量,取鼻黏膜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模型组血清OVA-sIgE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芩蒿滴鼻剂高、低剂量组血清OVA-sIgE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芩蒿滴鼻剂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学结果显示,模型组鼻黏膜部分黏膜上皮坏死、脱落,固有层血管不同程度的扩张、充血,伴有大量嗜酸粒细胞及其他炎性细胞的浸润;芩蒿滴鼻剂高、低剂量可明显减轻搔鼻、打喷嚏、流鼻涕及鼻塞等典型的鼻部过敏症状,改善鼻黏膜毛细血管的扩张、充血,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芩蒿滴鼻剂能降低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OVA-sIgE含量并改善鼻黏膜病理改变,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芪乐滴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 6 5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36例应用芪乐滴鼻剂 ,对照组 2 9例应用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 ;用计分法于用药前及用药后 2周对两组患者积分。结果 两组用药前、后积分均值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芪乐滴鼻剂具有相当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鼻炎敏中药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5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很多 ,诊断和治疗手段不断更新 ,但疗效并不理想。作者根据临床观察 ,筛选出 11种中药 ,经过加工提取制成鼻炎敏滴剂 ,用于临床 8年 ,经过 3~ 5年的随访 ,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5 1例 ,男 2 7例 ,女 2 4例 ,年龄 12~ 6 4岁 ,平均 34.3岁。病程 15d~ 6年 ,5 1例均经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及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记数等诊断为典型的变应性鼻炎 ,均经抗组胺药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疗效不佳。2 方法2 .1 资料收集 ①详细询问并记录病人的病史、查体情况及随访结果 ;②制定详细的主观症状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变应性鼻炎豚鼠的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能力的测定,从细胞水平探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并期望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指标是一种客观手段。方法:健康豚鼠随机分组后,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刀豆球蛋白A(ConA)作刺激物,应用荧光测定法,比较豚鼠实验组和正常组之间嗜碱粒细胞释放的能力。结果:在3种浓度ConA的刺激诱导下,变应性鼻炎组嗜碱粒细胞组胺释放胺释放率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结  相似文献   

5.
鼻敏合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鼻敏合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50例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鼻敏合剂,每日1剂,水煎后早、晚各服1次,12d为1疗程,共用2个疗程,随访2年。结果: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鼻敏合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疗肯定,方法简单,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鼻敏合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鼻敏合剂(制附子,桂枝,细辛,黄芪,白术,防风,诃子,甘草等)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50例,治疗前后血清IgE,症状,体征均有显著改变,提示温阳散寒,益气固表方对肾阳不足,肺卫不固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辛芷鼻敏胶囊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及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用卵清蛋白建立AR大鼠模型,通过对造模的大鼠灌服辛芷鼻敏胶囊及与同类药物对照,用酶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NO水平,HE染色,高倍镜下观察EOS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血清NO水平为(29.11±2.63) μmol/L,明显低于模型组[(57.28±3.10) μmol/L]及阳性对照组[(45.79±6.47) μmol/L] (P<0.05).实验组大鼠的鼻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鼻黏膜上皮下偶见EOS.结论辛芷鼻敏胶囊可能通过减少血清NO水平,改善鼻黏膜EOS浸润,从而改善症状,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螺旋藻对大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成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口服螺旋藻治疗,观察其行为学差异;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黏膜改变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总IgE水平;用荧光法检测血清组胺含量。结果:行为学得分,螺旋藻治疗组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黏膜炎性反应明显轻于阴性对照组;鼻黏膜肥大细胞总数、脱颗粒数和血清总IgE、组胺含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螺旋藻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强的松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藻可防治大鼠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提示螺旋藻可用于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糠酸莫米松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156例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分别给予糠酸莫米松(糠酸莫米松组)和生理盐水喷鼻剂(对照组)进行治疗及疗效对比.结果:糠酸莫米松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3%和19.44%,治疗组的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与对照组相应值比较明显减或消失.结论:糠酸莫米松起效迅速,药力持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鼻敏合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鼻敏合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 64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 ,应用由黄芪、白芷、防风、苍耳子、辛夷、五味子、鱼腥草等煎制而成的中药汤剂鼻敏合剂 ,每日 1剂 ,水煎后早、晚各服 1次 ,1 2 d为 1疗程 ,共用 2个疗程 ,随访 6个月。结果 :64例中 ,显效 38例 ,有效 2 2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 93.75%。结论 :鼻敏合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疗效肯定 ,方法简单 ,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静  任艳鑫  隋军  李晓江  高伟 《医学综述》2008,14(8):1205-1208
变应性鼻炎是外源性抗原引起的免疫性疾病,具有变应性素质的患者与超敏原初次接触后致使其处于致敏状态,当再次与该超敏原接触时,患者机体产生各种细胞、蛋白质及细胞因子参与或促进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目前,人们正从各个层面研究变应性鼻炎的病因及治疗,文章综述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最新研究进展,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丽  李天春 《黑龙江医学》2010,34(9):674-676
本文就近10年来变应性鼻炎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前,对存在鼻内结构异常,保守药物治疗无效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例,多采用手术治疗。主要手术方法有:选择性神经切断术、鼻腔综合手术治疗、联合手术治疗等。根据具体结构特点,进行合理的外科干预,采用选择性神经阻断或鼻腔结构重塑等手术方法,可以使鼻黏膜黏液纤毛输送系统的异常功能得到改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变应性鼻炎是由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为开端的,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手术治疗并不能直接改变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免疫状况,属于创伤性治疗。对于无明显鼻内结构异常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药物治疗仍是首选,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病例选择应谨慎。AR作为一个复杂的炎症和免疫性疾病,对于它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体会。方法:回顾本科门诊8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自愿采用射频治疗仪治疗50例与38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在鼻内镜下采用射频治疗仪治疗50例患者:显效32(64%)、有效10(20%)、无效8(16%),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9%。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近期、远期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洪卫华 《中外医疗》2016,(15):172-173
目的:研究探讨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诊治的11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予以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等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87.2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1.28±0.53)显著低于对照组(3.99±0.8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联合运用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更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进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照治疗观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配合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手术指征的鼻中隔偏曲伴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常规局麻下行中隔手术后,配合微波热凝鼻甲、鼻丘及筛前神经的外侧支为治疗组;另一组常规按教科书手术为对照组,术后均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3.33%,无效率3.33%,复发率3.44%,对照组显效率53.33%,无效率10%,复发率14.82%。P<0.01。结论:此法优于对照组,显效率高,复发率低。术中及术后出血少,疗效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方法鼻内镜直视下采用等离子体数字热能系统(DNR)切断翼管神经、筛前神经鼻内支及烧灼下鼻甲粘膜,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62例。结果随访6-20mo,显效48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9%(57/6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内镜直视下采用DNR系统切断翼管神经、筛前神经及烧灼下鼻甲粘膜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疗效,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治疗部位准确,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安全可靠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佰。  相似文献   

17.
鼻中隔矫正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并与保守疗法比较。方法 40例患者中,治疗组20例,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对照组20例,用保守治疗。结果 随访2年,治疗组症状消失,无1例复发;对照组症状减轻,仍反复发作。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效果保守疗法好。  相似文献   

18.
大鼠过敏性鼻炎模型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建立一种能简单而又客观反映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及评价药效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卵白蛋白对大鼠的全身致射和局部攻击的方式制作过敏性鼻炎模型,通过PCA反应测定IgE抗体效价,证实是否被致敏。结果:过敏性鼻炎的打喷嚏数、搔鼻次数在抗原致敏第14d开始明显增加,同时血中IgE抗体效价明显上升。酮替芬和阿司咪唑可分别浓度依赖,并显著地减少由抗原攻击引起的打喷嚏数和搔鼻次数。证明酮替芬和阿司咪唑均可明显抑制过敏性鼻炎症状。结论:该模型适合于评价和筛选治疗I型过敏性鼻炎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针织厂一线车间工人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抽样选取51家针织厂1 280名一线工人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可比性较好的首次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村务工人员128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组1 280名一线工人中,检出患有变应性鼻炎者90例,发病率为7.03%;对照组1 280名首次进入城市的农村务工人员中,检出患有变应性鼻炎者15例,发病率为1.17%。观察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发病症状、体征评分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人员日工作时间及工作环境比较显示,观察组日工作8h以上人员多于对照组,且工作环境差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发病率和从业时间关系显示,从业2年、6年、10年发病率出现显著增加。结论农村务工人员进入针织厂一线车间工作1年后变应性鼻炎发病率增加,且症状、体征较为严重。从业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分别于工作2年、6年及10年后发病率出现高峰。这一现象的发生可能与务工者进入工厂后脱离原有的生活环境,在较为封闭、潮湿且人员密集的环境中较长时间接触纺织纤尘,且发病后未及时脱离工作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20.
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有效可行的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方法:将雌雄各半、5周~6周龄SPF级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应用生理盐水加卵蛋白氢氧化铝溶胶加灭活百日咳杆菌注射大鼠脚掌皮下使其出现致敏现象,继续鼻腔局部致敏,然后观察不同处理组别所致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的临床症状;通过常规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大鼠鼻咽黏膜组织病理学指标的改变,采用叠加量化记分法记分,积分>5分表示造模成功。结果:实验组大鼠出现的症状均与临床相符,经鼻腔局部激发后均能观察到实验组大鼠有搔鼻、喷嚏、流涕等症状;对照组大鼠均无上述症状;所有实验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均无死亡。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是成功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