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玉芳 《新中医》2007,39(9):36-3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及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7例在本院产检的ICP患者(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22例未在本院产检的ICP患者(对照组)仅施以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BA、ALT、AST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围产儿死亡、羊水污染、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无1例围产儿死亡,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CP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迅速降低血清胆汁酸水平,改善ICP的妊娠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肝功能指标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66例ICP孕妇肝功能指标及围生儿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胆红素水平升高者胎儿窘迫及羊水粪染发生率增加,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均与胆红素水平有关。孕妇血清胆汁酸(TBA)升高程度与羊水粪染及胎儿窘迫率无关,其他肝功能指标、脐动脉S/D比值及瘙痒时间的长短也与胎儿预后无关。结论ICP孕妇妊娠期ALT、AST及胆红素水平升高者胎儿预后不佳,必须高度重视,通过公式计算可以预测围生儿预后,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将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茵蒲合剂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茵蒲合剂,每次150ml,每日2次;2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然后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和血清总胆汁酸、围产儿预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瘙痒减轻程度,TBA,TBil,ALT及AST值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蒲合剂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片和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肝利胆汤口服,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效果,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肝胆酸(CG)、总胆汁酸(TBA)、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及胆红素(TB)水平及血清胆汁酸谱水平,比较2组分娩结局。结果治疗后2组CG、TBA、ALT、AST、TB及LCA、UDCA、CDCA、CA、DC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剖宫产、早产、胎儿窘迫、羊水污染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胆内胆汁淤积症效果好,围生儿预后也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及围产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将100例IC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熊去氧胆酸组50例,观察组熊去氧胆酸结合中药组50例,疗程均为2周。跟踪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缓解及胆汁酸、肝转氨酶水平及围产儿结局。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胆汁酸(TBA)及转氨酶(ALT、AST)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窒息、早产率低。结论: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中药比单纯用UDCA治疗可以明显降低ICP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6.
孙丽珍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43-43,45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中药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IC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疏肝利胆中药治疗,对照组口服护肝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瘙痒症状明显改善,TBA、ALT、ALP指标回复正常。结论疏肝利胆中药治疗ICP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ICP患者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疗效。方法选择49例ICP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28例采用中药清肝健脾方配合西药地塞米松、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地塞米松、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7~10 d后,血ALT、TBA明显下降(P均<0.05),瘙痒、黄疸明显减轻,对照组下降慢。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ICP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茵陈加味汤联合基础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2月医院收治15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所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茵陈加味汤联合基础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分析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分娩结局、产后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72.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TBA、DBIL水平和瘙痒评分均比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ALT、AST、TBIL、TBA、DBIL水平和瘙痒评分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治疗组瘙痒消失时间和黄疸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组分娩结局、产后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陈加味汤联合基础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提高疗效,改善肝功能指标水平、分娩结局、产后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比较2组患者瘙痒持续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瘙痒程度评分、母婴结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100.00%)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的瘙痒持续时间、黄疸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在治疗后的TBA、ALT、AST、TBIL、瘙痒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早产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在常规使用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有助于改善各类生化指标,缓解孕妇的瘙痒症状,改善母婴结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对轻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5月-2013年8月的84例轻度IC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20mL口服,3次/d,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0.5g口服,2次/d;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0.5g口服,2次/d。两组均以10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症状、血清总胆汁酸(TBA)、甘胆酸(C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孕妇治疗后瘙痒评分、TBA、CG、TBIL、DBIL、ALT、AST 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瘙痒评分、TBA、CG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TBIL、DBIL、ALT、AST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轻度ICP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茵黄汤加减辅助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48例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茵黄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对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瘙痒评分、TBA、TBIL以及ALT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评分、以及TBA、TBIL、ALT水平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瘙痒评分、TBA、TBIL以及ALT值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分娩孕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Apgar评分明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剖宫产的方式明确少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情况、早产、宫内窘迫症以及新生儿窒息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后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茵黄汤加减辅助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48例相比单纯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促使了TBA、TBIL、ALT水平恢复正常,保障了妊娠期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利胆益肾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224 例 ICP 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 109 例,其中轻度 80 例(利胆益肾汤+熊去氧胆酸治疗),重度 29 例(利胆益肾汤+熊去氧胆酸+思美泰治疗)曰对照组 115 例,其中轻度 85 例(熊去氧胆酸治疗),重度 30 例(熊去氧胆酸+思美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瘙痒评分、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母儿围产结局。 结果 (1) 瘙痒评分院 两组(轻、重度)患者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 P<0.01)。 (2) 血清 TBA、ALT、AST、ALP 及 TBIL 水平院观察组(轻、重度)患者治疗后血清 TBA、ALT、AST、ALP 及 TBIL 均比治疗前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轻度ICP 患者血清 TBA、AST、ALP 及 TBIL,重度患者血清 TBA、ALP 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 TAB、ALT、AST、ALP 及 TBIL 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 P<0.01)。 (3)母儿围产结局院分娩方式院阴道分娩率和剖宫产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分娩孕周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 新生儿体质量观察组重于对照组(P<0.05, P<0.01)。 围产儿不良结局(早产、III度羊水污染、5 分钟 Apgar≤7 分、新生儿入住 NICU)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 利胆益肾汤联合西药治疗 ICP 能明显缓解皮肤瘙痒,改善肝功能指标,延长分娩孕周,增加新生儿体质量,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结合清瘀利胆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方法、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ICP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清瘀利胆汤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瘙痒评分,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孕妇治疗前,瘙痒评分、血清TBA、TBIL、DBIL、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21.63,P>0.05);治疗后,对照组瘙痒评分降低(t=4.10,P<0.05),血清TBA降低(t=6.12,P<0.01);观察组瘙痒评分以及血清TBA、TBIL、DBIL、ALT、AST水平均降低(t=3.971.63,P>0.05);治疗后,对照组瘙痒评分降低(t=4.10,P<0.05),血清TBA降低(t=6.12,P<0.01);观察组瘙痒评分以及血清TBA、TBIL、DBIL、ALT、AST水平均降低(t=3.976.73,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瘙痒评分以及血清TBA、TBIL、D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水平(t=3.266.73,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瘙痒评分以及血清TBA、TBIL、D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水平(t=3.264.6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75.71%(χ2=4.20,P<0.05)。观察组孕妇分娩孕周长于对照组(t=3.71,P<0.05),经阴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χ2=4.52,P<0.05);观察组新生儿宫内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χ2=3.694.6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75.71%(χ2=4.20,P<0.05)。观察组孕妇分娩孕周长于对照组(t=3.71,P<0.05),经阴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χ2=4.52,P<0.05);观察组新生儿宫内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χ2=3.697.20,P<0.05或P<0.01),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t=3.87,P<0.05)。除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轻微皮肤症状外,两组均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熊去氧胆酸结合清瘀利胆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有效消除了患者的瘙痒、黄疸症状,改善了肝功能,恢复了胆汁酸及肝酶的正常水平,保障了围产期母婴安全,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妊娠淤胆方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妊娠淤胆方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ICP) ,观察该方对 ICP患者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以及防治产后出血的作用。结果表明 ,患者用药后瘙痒症状明显缓解 ,甘胆酸降低 ,肝功能改善 ,围产儿预后良好 ,羊水粪染率、胎心音异常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均有明显降低。进一步证实了本方治疗 ICP安全、有效 ,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思美泰结合中药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予思美泰结合中药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予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症状、血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的变化及妊娠结局,并观察思美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瘙痒症状减轻,总胆汁酸、转氨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头痛、面色潮红等,占4.8%(2/41)。结论:思美泰结合中药中药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效果明显。结论:思美泰结合中药中药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ICP患者疗效明显。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熊去氧胆酸、能量合剂联合用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改善围产儿预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方和熊去氧胆酸、能量合剂,对照组予熊去氧胆酸、能量合剂,疗程均为2周。跟踪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缓解及总胆汁酸、肝转氨酶水平及围生儿结局。结果:治疗组总胆汁酸、肝转氨酶水平均有所下降,胎儿窘迫率、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早产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熊去氧胆酸、能量合剂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IC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茵陈祛瘀汤和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25例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结果:1疗程后治疗组血清TBA、ALT、AST下降明显(P<0.05),瘙痒减轻明显,对照组下降缓慢。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CP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母体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的临床资料,同时对同期正常孕妇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母体和围生儿结局。结果ICP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严重影响母婴安全,应加强孕期监护,必要时终止妊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生儿患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诊治。方法:回顾分析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200例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20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能使孕妇临床症状减轻,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和围生儿预后改善的药物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结论: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医务人员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57例ICP孕妇的各项化验指标及围生儿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非胎儿窘迫与胎儿宫内窘迫组间,只有总胆汁酸(TBA)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TBA水平增高,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早产儿发生率渐增高,胎窘组与非胎窘组、早产组与非早产组、巨大儿组与非巨大儿组TBA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ICP孕妇TBA增高与围生儿预后有关,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